“你們二人作為老臣,免責可以,但懲罰還是少不了的,畢竟你們二人要以身作則,更要給百官做榜樣。就罰你們二人奉祿半年,怎麽樣?可有怨言呢?”


    秦始皇站在大殿上,一字一句的說著。


    李斯和王翦也洗耳恭聽,文武百官,低著頭乖乖的聽著,大王的訓令。


    而隻有趙高站在大王的身後,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站在文武百官最後麵的孫健,卻一直偷偷的觀察著朝堂的情況,越來越感覺這件事特別蹊蹺,但是不知道最終的目的是什麽?隻能繼續往下看。


    大王說完,看著台下的李斯和王翦,看到李斯一直低著頭,大王有些不解的問道:


    “李愛卿啊!今日為何一言不發呢?”


    大王剛說完,隻見李斯立刻彎腰行禮,上前一步走出文官的隊伍。拱手說道:


    “大王,老臣知錯了,這一次,我和王將軍確實有失察之責,可究其原因,隻是我二人急於成事,沒有徹底摸清鑄造工藝,而臨危受命,有些突然,草率鑄造,隻因我二人都是新手,不懂其鑄造工藝之精髓。


    所以,老臣思量許久,鬥膽懇請大王派一位熟悉鑄造工藝的監督之人,負責巡視監督,我二人可以共同輔佐,加快工期,如此一來,豈不是更加完美?”


    李斯的一句話,一下子也說到了王翦大將軍的心上。


    而大王聽了,也若有所思,他轉身坐向龍椅,又看了一眼台下的文武百官。


    “ 哈哈哈,好,李大人既然能知錯就改,還提出整改意見,可見,用心良苦啊!那諸位文武百官,你們可有什麽看法?盡可暢所欲言,今日早朝就商議此事,爾等可以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話音剛落,便有文官站了出來說道:


    “啟稟大王,此事若要加快工期,保證質量,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以小臣之見,還是加派熟悉鑄造工藝的監督之人,時常監督巡查,才能避免此事。隻是…”


    那個文官說到這裏,故意停了下來。


    大王一看就立刻問道:


    “哈哈,隻是什麽?剛才寡人也說了,盡可以暢所欲言,絕不怪罪大家,有什麽話你就直接說出來吧!”


    那個文官,趕緊彎腰行禮,又清了清嗓子,直接說道:


    “隻是以小臣之見,熟悉鑄造工藝之人,少之又少,望眼朝堂之上,隻有公子扶蘇可以勝任。”


    “嗯,哈哈哈,為何是蘇兒…他首次鑄造都已延誤工期,怎可能勝此大任,嗯,不可不可。為此,寡人已經收迴了太子之位,難道你忘了嗎?”


    那個文官見狀,趕緊跪下說道:


    “大王聖明,小臣也是一時糊塗,口出狂言,還請大王恕罪。”


    “哈哈,好啦好啦,起來吧!寡人都說了,今日盡可以暢所欲言,絕不怪罪任何人,你們心中如何作想?就如何說吧!今日隻是就事議事而已,諸位,再好好想想,還有沒有其他人選?”


    站在台下的李斯一聽,發現大王明顯護著扶蘇,還搬出太子之位迴歸一事,給扶蘇解圍,可見他的良苦用心啊!


    他想了想,趁大王不注意,抬頭看了一眼趙高。


    而站在大王身後的趙高,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了,瞬間暗了下來,他也看了一眼李斯。二人顯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站在扶蘇身後的王翦,被大王的一番話給說醒了,他趕緊放棄自己想好的那些話,還準備給大王進言,想讓扶蘇公子出來做監管一職,而現在看來,大王明顯是有意護著扶蘇,就隻好悄悄的不敢說話,看著朝堂上的局勢。


    這時,又一個文官站了出來,說道:


    “啟稟大王,小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大王一看,笑了笑,他又起身,大聲的說道:


    “哈哈,看來你們這些文武百官,對寡人說的話還是沒有聽清楚啊!那我再說一遍,今日都可以暢所欲言,絕不怪罪任何人,哈哈,怎麽樣?你現在可以說了。”


    大王氣勢淩人,他居高臨下的看著那些文武百官,又一次的說道。


    那個文官嚇得趕緊下跪說道:


    “大王聖明,大王聖明啊!小臣隻是覺得,公子之才,無人能敵,這大殿之上,再也選不出第二個人。”


    大王一聽,便哈哈哈的高興的笑了起來,他看了一眼那個文官。


    “好,說的好,來人,賞金200,看來你也是惜才之人呐,就借你吉言,讓蘇兒勤勉。”


    說完,他又笑了笑,看了一眼扶蘇。“蘇兒,你聽聽今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對你的妙讚,還要時刻謹記,處處勤勉啊!,切不可驕橫奢侈,你可記住了。”


    扶蘇一看,趕緊上前給那個文官行禮,“多謝美言盛讚,扶蘇一定謹記在心。”


    那個文官不知道是驚是喜,既得了大王的賞金,又得到了扶蘇的行禮。不知道自己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一臉的懵逼和無奈。


    而站在前麵的李斯,卻悄悄的迴頭白了他一眼,那種眼神透露著恐怖的神情。


    站在後麵的孫健,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看的清清楚楚,也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這次小金人的事件,又是趙高安排的一個局,想將扶蘇從大王身邊調走,他們故意讓這些文官們不斷的讚美扶蘇的才華,更想說明他就是鑄造工藝的第一人選,想借此機會,把扶蘇調離皇宮。


    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大王卻一再袒護扶蘇,不讓他離開皇宮,所以才給剛才讚美的那個家夥賞了200金,想借此留住扶蘇,更想讓這些文官們繼續暢所欲言,畢竟小金人的事還是要解決的,事實正是如此,李斯和王翦大將軍,他們根本不懂鑄造工藝,而朝堂之上,再沒有其他人,大王又不願扶蘇去參與此事,看來必須有一個人站出來,才能讓大王在這兩為其難的時候,解決此事。


    孫建想了片刻,便自告奮勇的出來解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大秦,我和撫蘇闖鹹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翔並收藏快穿大秦,我和撫蘇闖鹹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