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第一頁來看,上麵謄寫著這樣一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命當為我命亦當為無輕無重無先無後為即當為
助你算寫,送個本子,藏好。
屈敬白。”
師父這人有時候細致的讓人難受,他怕我畏畏縮縮,又怕說這樣的話自己臉上掛不住,於是寫在這裏。隨時告訴我,如果需要不擇手段,隨心而為,莫要拘泥小節。
唉……
也就是他才敢如此吧。
我搖了搖頭,去找與書相對應的史料,準備謄抄下來,再做對比。
這個學習的工作很繁複,誌書也不能放過,卷宗也要查閱,這些都在一個暗藏的櫃子裏,也不知師父是從哪裏搞來的,竟然還有許多是幾十年前懸而未定的案子。
元始三年,天降奇石於上穀郡,三縣同報,共計四十二戶無一人生還。郡守遣吏查此案,吏報迥而不同。三縣交匯,巨坑吞地不止,縣吏合謀,多次驅流民入洞人祭,後合編為四十二戶,後民憤難平,謊報於郡欲求賑災款以平民怨……
這是樁奇案,為何也收錄在此,不得而知,但其中關於奇石炸出吞地怪洞,鎮壓無果吞地不止一事一筆帶過,似另有隱秘。
難道這就是他認為的對方的伊始?
後又有記錄,地皇元年四月初三,血月遮天,太常掌故報,北地有吉星降世,斬。
這是什麽記錄?斬了誰?斬太常還是斬吉星?這記錄不明不白,摳頭的很。
越看越迷糊,我把這兩條奇怪的記錄謄抄於本子的最末,留著慢慢研究。
“別太省著,紙筆我還是容易弄到的。”
師父似乎是來找醫書的,看我在書閣裏已經做起了功,寫的還特別小,特別簡潔,怕我是舍不得。
“這筆不好寫,有沒有類似毛筆的?”我見他來了,趕緊舉起他給的圓珠筆,給他看捏著時手指的凹陷:“你們後來為什麽不用毛筆了?明明比這破玩意好用百倍。”
“那不是世界大同,總要遷就一下連筷子都用不好的人種。”他笑著掏出個莫名其妙的匣子,裏麵裝滿了十幾隻那種筆尖如狼毫的自來水筆:“你若喜歡,這個也比較方便,隨帶隨走,隨時能用。”
“行吧,都留下。”
我正在研究他整理的各宗案卷,實在提不起興致閑聊,於是接著按照時間線,把有疑問的位置謄抄出來。
他也沒有打斷我,悉悉索索的整理了什麽就走了。
王莽篡位在元始元年,元始三年奇石墜地,元始八年更年號史建國,之後開啟一路改革。
師父雖然對這個人從不做過多評價,但是還是收集全了這個時期的怪事。整理下來無非兩種可能。
一個就是王莽是個禮賢下士的人,很多名士對其讚賞有加,這時候如果混進去一個可以幫他把想法落地的人,兩人商榷多年,於史建國二年開始頒布改革,想要將新朝的時間段延續的更久。但是不知道為何,最後那人放棄了,弄了個假劉秀給王莽,最終光武帝幸免於難,成功改朝。
那這個人就是和王莽鬧翻了,轉投劉秀。
還有一種可能,這人對史書其實沒什麽了解,隻知道個大致時間和人物名字,於是攛掇王莽大肆滅劉秀名之人。同時還引王莽理解其認知,開啟了毫無意義的一次性改革,最終導致新朝覆滅,王莽被殺。
那這個人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後世憤青。師父一直猶豫殺不殺他,估計也是因為自己本也有為了自己的時代,想做些什麽的想法。隻是師父的時代更接近末世,他本身也活得久,學的多,科技手段也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對於一個時代不同卻有同樣抱負的人,他下不了手。
那地皇元年來的那位,應該就是師父了。能把要覆滅新朝,保證曆史延續的災星說成吉星呈報,這太常也是太剛直了。他不被斬,還能是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入了幾次境,身邊又有這麽一幫神仙妖精跑來跑去的,才能對這兩處奇案有如此看法。隻能寄希望於我的幸運,求它這次也能保我思路沒有偏差。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命當為我命亦當為無輕無重無先無後為即當為
助你算寫,送個本子,藏好。
屈敬白。”
師父這人有時候細致的讓人難受,他怕我畏畏縮縮,又怕說這樣的話自己臉上掛不住,於是寫在這裏。隨時告訴我,如果需要不擇手段,隨心而為,莫要拘泥小節。
唉……
也就是他才敢如此吧。
我搖了搖頭,去找與書相對應的史料,準備謄抄下來,再做對比。
這個學習的工作很繁複,誌書也不能放過,卷宗也要查閱,這些都在一個暗藏的櫃子裏,也不知師父是從哪裏搞來的,竟然還有許多是幾十年前懸而未定的案子。
元始三年,天降奇石於上穀郡,三縣同報,共計四十二戶無一人生還。郡守遣吏查此案,吏報迥而不同。三縣交匯,巨坑吞地不止,縣吏合謀,多次驅流民入洞人祭,後合編為四十二戶,後民憤難平,謊報於郡欲求賑災款以平民怨……
這是樁奇案,為何也收錄在此,不得而知,但其中關於奇石炸出吞地怪洞,鎮壓無果吞地不止一事一筆帶過,似另有隱秘。
難道這就是他認為的對方的伊始?
後又有記錄,地皇元年四月初三,血月遮天,太常掌故報,北地有吉星降世,斬。
這是什麽記錄?斬了誰?斬太常還是斬吉星?這記錄不明不白,摳頭的很。
越看越迷糊,我把這兩條奇怪的記錄謄抄於本子的最末,留著慢慢研究。
“別太省著,紙筆我還是容易弄到的。”
師父似乎是來找醫書的,看我在書閣裏已經做起了功,寫的還特別小,特別簡潔,怕我是舍不得。
“這筆不好寫,有沒有類似毛筆的?”我見他來了,趕緊舉起他給的圓珠筆,給他看捏著時手指的凹陷:“你們後來為什麽不用毛筆了?明明比這破玩意好用百倍。”
“那不是世界大同,總要遷就一下連筷子都用不好的人種。”他笑著掏出個莫名其妙的匣子,裏麵裝滿了十幾隻那種筆尖如狼毫的自來水筆:“你若喜歡,這個也比較方便,隨帶隨走,隨時能用。”
“行吧,都留下。”
我正在研究他整理的各宗案卷,實在提不起興致閑聊,於是接著按照時間線,把有疑問的位置謄抄出來。
他也沒有打斷我,悉悉索索的整理了什麽就走了。
王莽篡位在元始元年,元始三年奇石墜地,元始八年更年號史建國,之後開啟一路改革。
師父雖然對這個人從不做過多評價,但是還是收集全了這個時期的怪事。整理下來無非兩種可能。
一個就是王莽是個禮賢下士的人,很多名士對其讚賞有加,這時候如果混進去一個可以幫他把想法落地的人,兩人商榷多年,於史建國二年開始頒布改革,想要將新朝的時間段延續的更久。但是不知道為何,最後那人放棄了,弄了個假劉秀給王莽,最終光武帝幸免於難,成功改朝。
那這個人就是和王莽鬧翻了,轉投劉秀。
還有一種可能,這人對史書其實沒什麽了解,隻知道個大致時間和人物名字,於是攛掇王莽大肆滅劉秀名之人。同時還引王莽理解其認知,開啟了毫無意義的一次性改革,最終導致新朝覆滅,王莽被殺。
那這個人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後世憤青。師父一直猶豫殺不殺他,估計也是因為自己本也有為了自己的時代,想做些什麽的想法。隻是師父的時代更接近末世,他本身也活得久,學的多,科技手段也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對於一個時代不同卻有同樣抱負的人,他下不了手。
那地皇元年來的那位,應該就是師父了。能把要覆滅新朝,保證曆史延續的災星說成吉星呈報,這太常也是太剛直了。他不被斬,還能是誰……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入了幾次境,身邊又有這麽一幫神仙妖精跑來跑去的,才能對這兩處奇案有如此看法。隻能寄希望於我的幸運,求它這次也能保我思路沒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