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意外之喜
太後垂簾,寡人才九歲你怕什麽? 作者:沒心態的大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辰大笑了兩聲,心情非常好,甚至臉上還帶著一抹意外之喜。
他深深看了眼範大有:“朕也沒想到宋國忠會給朕帶來這個大的驚喜!”
聞言,範大有更加愣住了。
寧辰笑著解釋道:“你不是好奇宋國忠那老狐狸為何要說出那番多餘的話嗎?”
範大有點點頭。
寧辰繼續道:“其實他想挑撥朕與太後隻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他調轉了槍口,想向朕表忠心。”
範大有皺了皺眉,狐疑道:“表忠心?”
“這、這不太可能吧……”
寧辰笑了笑,道:“所以朕才說這是意外之喜!”
範大有疑惑地看向寧辰:“意外之喜,這從何說起?”
“他同意組建內閣,不是陛下您的謀劃嗎?”
寧辰笑道:“不錯,當初朕利用暗殺許嚴,目的之一就是想讓宋國忠懼怕太後,而選擇乖乖配合朕。”
“可沒想到,這老狐狸竟然直接選擇向朕交投名狀,向朕表忠心。”
“他這是想讓朕相信他是忠於朕的,然後與朕一起對付太後……”
聞言,範大有挑了挑眉,頓時恍然大悟:“哦,老臣明白了,明白了!”
“他這是中陛下您之前的計謀中得太深了,都不能自拔了!”
說到此,範大有都忍不住捋著胡須大笑了起來:
“他肯定是覺得太後還掌控著一切,而且已經知道他對京都四營動了心思。”
“所以,他覺得自己一個人暫時對付不了太後,想與您成為同盟,借助您的力量一起扳倒太後。”
“隻是他並不知道,這一切其實都在陛下您的掌控之中。”
“更不知道,他所理解或者相信的一切,都是陛下
您給他製造的假象……”
寧辰點點頭,道:“沒錯!”
“朕當初利用太後設計出此計,就是想讓他懼怕太後,可不曾想,他竟然如此害怕太後。”
“甚至都放下身段,主動找朕這個將死的少帝與他同盟……”
寧辰說著,竟直接笑了出來,像個收到禮物的孩子。
範大有收斂笑意,正色道:“那既然他已經向您表忠心,您接下來打算怎麽做呢?”
寧辰也收斂笑意,正色道:“你先幫助他們坐實陳伯禮的案子,記住,你盡量不要牽涉其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個看客就行。”
“至於剩下的……”
說到此,寧辰緩緩踱步,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範大有剛要繼續追問,一旁的小安子及時將他攔了下來,並用眼神示意範大有去看小皇帝正在挫著的手指。
二人不再說話,默默退到案邊繼續審批奏折。
因為他們都知道,此刻的寧辰正在沉思。
他們並不知道寧辰在思考著什麽,若是知道,隻怕二人會更加震驚。
接下來該怎麽做?
寧辰搓著手指,在心中思索著這個問題。
朝堂的局勢現在很明確。
太後被自己牢牢控製著,至於她手裏的兵權,寧辰現在並不打算著急下手。
這是太後的底線,如果自己貿然動手,定會讓太後狗急跳牆,打會破與太後之間現有的平穩局麵。
而朝堂上,以陳伯禮為首的太後一黨目前定然還認為太後在控製著自己,暫時可以穩住他們並加以利用。
宰相宋國忠一黨,自然跟著宰相的步伐,想拉攏自己合力對付太後。
目前來說,三方都還能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
如果自己沒有中毒,如果能一直活下去,自己或許應該選擇與宋國忠還有陳伯禮一黨繼續虛與委蛇,慢慢清除朝堂的這幫蛀蟲。
可現在,自己已經沒那麽多時間了。
一念至此,寧辰心中不免湧上些許失落。
他不想白來這大寧走一遭。
既然來了,總該留下些什麽。
可能留給大寧,留給範大有、夏言這些良臣的東西,除了搬運過來的先進製度,除了能讓大寧一步步走向振興的新政,還能有什麽呢?
所以,現在對他而言,除掉宋國忠一黨或者陳伯禮一黨似乎並沒有那麽緊迫。
相反,隻要讓新政改革順利推行,這不比除掉一個宋國忠或者陳伯禮來的好多了嗎?
所以接下來,不論是誰!
隻要阻撓新政推行,那就是自己必須要鏟除的對象!
想到此,他那雙清澈的眸子裏突然多了一絲陰狠:
若真到了自己毒發身亡的那天,太後也好,宋國忠也罷,必須帶他們一同離開這個世界!
想到此,寧辰又忍不住歎了口氣。
除了推行新政,自己還得想辦法物色一個能帶領大寧走向振興,能讓範大有、夏言這些良臣有用武之地、能繼續推行他搬運來的這些新政改革的接班人……
九歲就要開始物色接班人?
寧辰不禁深深歎了口氣,暗自喃喃道:“真踏馬扯淡!”
片刻後,他迴身看了眼案前正在批閱奏折的二人:
“範大人,司禮監已經成立了,人選小安子之前也拿給朕瞧過,接下來,你得幫朕給他們物色幾個好老師!”
入司禮監的太監基本都是以之前的那些死士為班底,這些人都是外公周顯祖精挑細選的,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可其他人卻多數都沒有什麽文化程度,甚至絕大多數連字都不認識一個。
司禮監,這個在上一世的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機構,在這一世的大寧裏,也必須發揮它的作用。
而這司禮監的所有人,必須牢牢忠誠於自己。
至於內閣裏,除三大學士之外的位置和人選。
寧辰即便再怎麽安排,也必定排除不了宋國忠一黨與陳伯禮一黨的人!
原因無他,實在是他目前可用、可信的適合之人太少。
範大有似乎早有準備,當即拿出一份名單:“陛下,這些都是老臣這麽多年結交的可靠之人!”
“隻是他們都不在朝堂之上,多在地方為官。”
寧辰接過名單,滿意地點了點頭,正色道:“很好,範大人,你有這個意識很好!”
“你把他們近些年的重要事跡都搜羅一下,朕要一一篩選。”
範大有愣了愣:“陛下,您、您莫非是對臣不放心?”
寧辰笑了笑:“沒有比你更讓朕放心的大臣了!”
小安子撇了撇嘴:“陛下是對奴才不放心嗎?”
寧辰一怔,隨即沒好氣地說道:“一邊兒去,瞎吃啥醋,也不怕酸死你!”
“你是大臣嗎?”
小安子再次撇了撇嘴。
寧辰看向頗有些失落的範大有,繼續道:“範大人,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個道理你應該懂。”
“朕相信你推薦的這些人都是可信可靠之人,但就現在的局勢而言,朕要的是衷心於朕的幹吏!”
“何為幹吏?”
“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你範大有這類的人,都是按步就章、循規蹈矩、一板一眼做事的人。”
“這種人最為可靠,但不適合現在這個階段。”
“等將來新政改革推行完後進入穩定期,才是你這類人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而現在,你最大的作用便是幫著製衡宋國忠一黨與陳伯禮一黨。”
範大有並不是矯情的人,當下便理解了寧辰的意思。
更是由衷的感到佩服。
小小年紀,竟能識人用人,這不正是明君的樣子嗎?
“是,老臣受教了!”
“陛下放心,老臣會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可陛下打算讓誰來負責新政的推行呢?”
寧辰想了想,似乎還沒有確定好:“此事還得再考慮考慮……”
正說著,外麵突然傳來一道太監的聲音。
“陛下,孔老夫子……”
聞言,三人臉上幾乎同時浮現驚喜。
範大有自從躲到鄉村後就再也沒見過恩師孔老夫子。
寧辰也是十分想念孔老夫子,還想與他探討一下後麵的計劃。
小安子更是滿眼期待:“莫非孔老夫子真的找到了救治陛下的辦法?”
他還記得之前曾苦苦哀求孔老夫子,求他一定要想辦法救小皇帝。
孔老夫子也信誓旦旦地承諾了,一定會不計一切代價想辦法救小皇帝。
如今他老人家突然迴來,定是找到了救小皇帝的解藥。
小太監話還沒說完,寧辰便迫不及待地說道:“快快有請!”
很快,就在眾人期待不已的時候,殿門被推開,一道倩影隨即出現在眾人麵前。
“不是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呢?他沒來嗎?他去哪裏了?”
“你是誰?為何出現在這裏?”
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發出了疑問。
不料,一旁的太監剛要解釋,那道倩影便拿出了一封信,遞了過來。
頗有些寒冷地說道:
“不是孔老夫子!”
“我是誰不重要,老夫子沒來,他去找我爺爺去了。”
“我是誰不重要,是老夫子求我來的!”
三句話對應三人的三個問題。
甚至高傲的地不願多說一句。
寧辰狐疑地打量著此人:“老夫子求你來的?”
“求你來做什麽?”
他深深看了眼範大有:“朕也沒想到宋國忠會給朕帶來這個大的驚喜!”
聞言,範大有更加愣住了。
寧辰笑著解釋道:“你不是好奇宋國忠那老狐狸為何要說出那番多餘的話嗎?”
範大有點點頭。
寧辰繼續道:“其實他想挑撥朕與太後隻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他調轉了槍口,想向朕表忠心。”
範大有皺了皺眉,狐疑道:“表忠心?”
“這、這不太可能吧……”
寧辰笑了笑,道:“所以朕才說這是意外之喜!”
範大有疑惑地看向寧辰:“意外之喜,這從何說起?”
“他同意組建內閣,不是陛下您的謀劃嗎?”
寧辰笑道:“不錯,當初朕利用暗殺許嚴,目的之一就是想讓宋國忠懼怕太後,而選擇乖乖配合朕。”
“可沒想到,這老狐狸竟然直接選擇向朕交投名狀,向朕表忠心。”
“他這是想讓朕相信他是忠於朕的,然後與朕一起對付太後……”
聞言,範大有挑了挑眉,頓時恍然大悟:“哦,老臣明白了,明白了!”
“他這是中陛下您之前的計謀中得太深了,都不能自拔了!”
說到此,範大有都忍不住捋著胡須大笑了起來:
“他肯定是覺得太後還掌控著一切,而且已經知道他對京都四營動了心思。”
“所以,他覺得自己一個人暫時對付不了太後,想與您成為同盟,借助您的力量一起扳倒太後。”
“隻是他並不知道,這一切其實都在陛下您的掌控之中。”
“更不知道,他所理解或者相信的一切,都是陛下
您給他製造的假象……”
寧辰點點頭,道:“沒錯!”
“朕當初利用太後設計出此計,就是想讓他懼怕太後,可不曾想,他竟然如此害怕太後。”
“甚至都放下身段,主動找朕這個將死的少帝與他同盟……”
寧辰說著,竟直接笑了出來,像個收到禮物的孩子。
範大有收斂笑意,正色道:“那既然他已經向您表忠心,您接下來打算怎麽做呢?”
寧辰也收斂笑意,正色道:“你先幫助他們坐實陳伯禮的案子,記住,你盡量不要牽涉其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個看客就行。”
“至於剩下的……”
說到此,寧辰緩緩踱步,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範大有剛要繼續追問,一旁的小安子及時將他攔了下來,並用眼神示意範大有去看小皇帝正在挫著的手指。
二人不再說話,默默退到案邊繼續審批奏折。
因為他們都知道,此刻的寧辰正在沉思。
他們並不知道寧辰在思考著什麽,若是知道,隻怕二人會更加震驚。
接下來該怎麽做?
寧辰搓著手指,在心中思索著這個問題。
朝堂的局勢現在很明確。
太後被自己牢牢控製著,至於她手裏的兵權,寧辰現在並不打算著急下手。
這是太後的底線,如果自己貿然動手,定會讓太後狗急跳牆,打會破與太後之間現有的平穩局麵。
而朝堂上,以陳伯禮為首的太後一黨目前定然還認為太後在控製著自己,暫時可以穩住他們並加以利用。
宰相宋國忠一黨,自然跟著宰相的步伐,想拉攏自己合力對付太後。
目前來說,三方都還能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
如果自己沒有中毒,如果能一直活下去,自己或許應該選擇與宋國忠還有陳伯禮一黨繼續虛與委蛇,慢慢清除朝堂的這幫蛀蟲。
可現在,自己已經沒那麽多時間了。
一念至此,寧辰心中不免湧上些許失落。
他不想白來這大寧走一遭。
既然來了,總該留下些什麽。
可能留給大寧,留給範大有、夏言這些良臣的東西,除了搬運過來的先進製度,除了能讓大寧一步步走向振興的新政,還能有什麽呢?
所以,現在對他而言,除掉宋國忠一黨或者陳伯禮一黨似乎並沒有那麽緊迫。
相反,隻要讓新政改革順利推行,這不比除掉一個宋國忠或者陳伯禮來的好多了嗎?
所以接下來,不論是誰!
隻要阻撓新政推行,那就是自己必須要鏟除的對象!
想到此,他那雙清澈的眸子裏突然多了一絲陰狠:
若真到了自己毒發身亡的那天,太後也好,宋國忠也罷,必須帶他們一同離開這個世界!
想到此,寧辰又忍不住歎了口氣。
除了推行新政,自己還得想辦法物色一個能帶領大寧走向振興,能讓範大有、夏言這些良臣有用武之地、能繼續推行他搬運來的這些新政改革的接班人……
九歲就要開始物色接班人?
寧辰不禁深深歎了口氣,暗自喃喃道:“真踏馬扯淡!”
片刻後,他迴身看了眼案前正在批閱奏折的二人:
“範大人,司禮監已經成立了,人選小安子之前也拿給朕瞧過,接下來,你得幫朕給他們物色幾個好老師!”
入司禮監的太監基本都是以之前的那些死士為班底,這些人都是外公周顯祖精挑細選的,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可其他人卻多數都沒有什麽文化程度,甚至絕大多數連字都不認識一個。
司禮監,這個在上一世的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機構,在這一世的大寧裏,也必須發揮它的作用。
而這司禮監的所有人,必須牢牢忠誠於自己。
至於內閣裏,除三大學士之外的位置和人選。
寧辰即便再怎麽安排,也必定排除不了宋國忠一黨與陳伯禮一黨的人!
原因無他,實在是他目前可用、可信的適合之人太少。
範大有似乎早有準備,當即拿出一份名單:“陛下,這些都是老臣這麽多年結交的可靠之人!”
“隻是他們都不在朝堂之上,多在地方為官。”
寧辰接過名單,滿意地點了點頭,正色道:“很好,範大人,你有這個意識很好!”
“你把他們近些年的重要事跡都搜羅一下,朕要一一篩選。”
範大有愣了愣:“陛下,您、您莫非是對臣不放心?”
寧辰笑了笑:“沒有比你更讓朕放心的大臣了!”
小安子撇了撇嘴:“陛下是對奴才不放心嗎?”
寧辰一怔,隨即沒好氣地說道:“一邊兒去,瞎吃啥醋,也不怕酸死你!”
“你是大臣嗎?”
小安子再次撇了撇嘴。
寧辰看向頗有些失落的範大有,繼續道:“範大人,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個道理你應該懂。”
“朕相信你推薦的這些人都是可信可靠之人,但就現在的局勢而言,朕要的是衷心於朕的幹吏!”
“何為幹吏?”
“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你範大有這類的人,都是按步就章、循規蹈矩、一板一眼做事的人。”
“這種人最為可靠,但不適合現在這個階段。”
“等將來新政改革推行完後進入穩定期,才是你這類人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而現在,你最大的作用便是幫著製衡宋國忠一黨與陳伯禮一黨。”
範大有並不是矯情的人,當下便理解了寧辰的意思。
更是由衷的感到佩服。
小小年紀,竟能識人用人,這不正是明君的樣子嗎?
“是,老臣受教了!”
“陛下放心,老臣會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可陛下打算讓誰來負責新政的推行呢?”
寧辰想了想,似乎還沒有確定好:“此事還得再考慮考慮……”
正說著,外麵突然傳來一道太監的聲音。
“陛下,孔老夫子……”
聞言,三人臉上幾乎同時浮現驚喜。
範大有自從躲到鄉村後就再也沒見過恩師孔老夫子。
寧辰也是十分想念孔老夫子,還想與他探討一下後麵的計劃。
小安子更是滿眼期待:“莫非孔老夫子真的找到了救治陛下的辦法?”
他還記得之前曾苦苦哀求孔老夫子,求他一定要想辦法救小皇帝。
孔老夫子也信誓旦旦地承諾了,一定會不計一切代價想辦法救小皇帝。
如今他老人家突然迴來,定是找到了救小皇帝的解藥。
小太監話還沒說完,寧辰便迫不及待地說道:“快快有請!”
很快,就在眾人期待不已的時候,殿門被推開,一道倩影隨即出現在眾人麵前。
“不是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呢?他沒來嗎?他去哪裏了?”
“你是誰?為何出現在這裏?”
三人幾乎異口同聲地發出了疑問。
不料,一旁的太監剛要解釋,那道倩影便拿出了一封信,遞了過來。
頗有些寒冷地說道:
“不是孔老夫子!”
“我是誰不重要,老夫子沒來,他去找我爺爺去了。”
“我是誰不重要,是老夫子求我來的!”
三句話對應三人的三個問題。
甚至高傲的地不願多說一句。
寧辰狐疑地打量著此人:“老夫子求你來的?”
“求你來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