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罪魁禍首
太後垂簾,寡人才九歲你怕什麽? 作者:沒心態的大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深沉。
養心殿內依舊燈火通明。
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則緩、事緩則圓!
寧辰深諳此理,所以即便他再怎麽著急江南決堤一事,此時也隻能耐著性子,繼續埋頭,一邊審閱那堆積如山的奏折,一邊等著夏言的最終抉擇。
然而,在看了近百道奏折後,他的情緒竟再次失控了,甚至氣的青筋暴露。
因為那近百道奏折中,不是以修繕工程、剿賊討倭、邊軍缺糧等為名向朝廷要錢、要糧、要人。
就是賦稅收不上來、百姓聚眾鬧事、各地大小災害之類把各種難題拋給朝堂。
而更多的就是發現什麽寶物要獻給太後,緝捕盜賊、拾金不昧要邀功請賞,天降祥瑞要舉辦慶典之類的。
此時,他深刻體會到,無論任何時代,作為最高層領導,需要的不是不斷拋難題的手下,也不是隻會伸手要資源的手下,更不是隻會溜須拍馬的手下。
而是需要能實實在在提出良策、解決問題的手下!
可放眼這些奏折,卻無一如此。
寧辰深吸一口氣,再次努力平複情緒。
沉聲道:這大寧是果真是已經爛到根裏了……
正想著,小安子突然匆匆跑來,激動地說道:“陛下,範大人來了,還、還有那夏言。”
“果然被陛下您料中了,範大人竟然真的說服了夏言!”
寧辰頓時眉頭一挑,隨即長舒一口氣,淡淡道:“不是朕料中了,而是因為他們兩個心中都有一把火!”
“火?”
“什麽火……”
小安子剛開口,寧辰便笑著打斷道:“好了,別廢話了,趕緊召他們進來!”
很快,範大有便帶著夏言一同走進了養心殿。
二人恭恭敬敬地朝著小皇帝行禮。
這是範大有這麽久以來,第一次直麵自己奉為明主的小皇帝。
激動之餘,他準備了一籮筐的話。
特別是想問清楚,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小皇帝是如何這麽快就扳倒了太後,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故事。
而夏言更是滿臉愧疚,迫切地想向小皇帝認錯。
可寧辰並沒有搭理夏言,而是親手將範大有攙扶起來:“範大人,咱們終於又見麵了,這段時間苦了你了……”
寧辰說著,拉著範大有便往案前走去,獨獨冷落著一旁的夏言。
“範大人,你來的正好,朕現在就缺像你這樣無所畏懼,能全心全意為民的人幫朕!”
“你看看這些奏折,簡直將這滿朝的酒囊飯袋暴露無遺!”
範大有雖然腐儒些,但還不至於聽不懂小皇帝這話裏的意思。
這不就是在明晃晃地戳夏言嗎?
他十分不解,明明是小皇帝讓自己去勸夏言的,可為何好不容易勸動了夏言,小皇帝卻如此冷落夏言?
於是瞥了眼滿臉漲紅地夏言後,再次恭敬地朝著小皇帝行了一禮,道:“陛下,夏、夏……”
正說著,寧辰再次打斷道:“下次見朕,無需如此多禮。”
“來,範大人,快給朕講講這段時間,你在民間的所見所聞……”
正說著,夏言突然重重地磕著頭,直發出“咚咚”的撞擊聲,大聲道:“陛下,微臣知錯了,是微臣辜負了陛下……”
寧辰皺了皺眉,這才長舒一口氣,看向夏言。
雖然聲音稚嫩,但語氣卻依然充滿了天子威嚴,沉聲道:“哦?”
“夏大人知錯了?”
“可朕並不知道夏大人何錯之有啊?”
聞言,夏言不禁一怔,臉上表情頓時無比複雜。
一旁的範大有也不禁皺了皺眉,甚至覺得小皇帝是不是有些太小心眼了?
人家夏言已經認錯了,為何還要如此尖酸刻薄?
可他又哪裏知道,寧辰從不是一個尖酸刻薄之人。
夏言再次磕著頭,大聲道:“微臣之錯有三,其一,不該欺瞞君上,謊稱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其二,不該辜負聖上一片苦心!”
“其三、不該隻想著與光同塵,獨善其身……”
正說著,寧辰突然憤怒地沉聲打斷道:“夠了!”
“夏言啊夏言,你太讓朕失望了!”
“你可知,你最大的錯不是欺瞞朕,也不是辜負朕,更不是與光同塵!”
“你最大的錯隻有一個!”
聞言,夏言不由地一怔,忍不住抬頭看向寧辰,就連範大有也不解地看向了寧辰。
寧辰歎了口氣,平複心情,緩緩道:“跪著吧,想不明白就跪到你想明白為止!”
說罷,寧辰直接走到案後坐下,繼續審閱著奏折,甚至也沒心情再和一旁的範大有說話。
範大有看了看寧辰,又看了看夏言。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剛迴來,就攤上這麽一出莫名其妙的事……
不料,正想著,夏言突然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又重重將頭磕在地上,甚至都不再起身,大聲喊道:
“陛下教訓的是!”
“下官最大的錯不是欺瞞了陛下您,也不是辜負了陛下您……”
“下官最大的錯是辜負了下官自己!”
此言一出,一旁的範大有再次一愣:這都是什麽?
最大的錯就麽就是辜負了自己……
然而,當他瞥向小皇帝時,卻發現小皇帝嘴角已然欣慰地勾了起來。
誰知,夏言越來越激動,竟突然哭了出來,繼續道:“這麽多年,下官真的是辜負了自己,以至於每一日都鬱鬱寡歡,最終失去了夢想,也失去了親人!”
“下官知道,無論是當初那個鐵骨錚錚的夏言也好,還是現在與光同塵的夏言,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下官沒有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斷反複……”
“當初,下官就不該因為母親和孩子的慘死而改變誌向,應當砥礪前行,堅持下去!”
“改也就改了,與光同城也就與光同塵吧,這沒什麽錯!”
“可錯就錯在,下官卻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內心,沒有堅持與光同塵!”
“偏偏控製不住自己,非要多管閑事,將江南那道折子讓陛下知道……”
“該勇敢堅持的時候放棄了,該果斷放棄的時候又按捺不住,如此反複,還值得誰相信!”
“下官辜負了當初那個夢想萬世太平的自己,也辜負了後來與光同塵的自己……”
見狀,範大有突然如醍醐灌頂般反應了過來!
是啊!
人生苦短,沒有誰規定一定要走哪條路!
選擇任何一條路都取決於自己。
但,唯獨不能反反複複!
如此反複,不值得人信任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蹉跎了自己歲月,浪費了自己的時光,辜負了自己生命!
親人也好,功業也罷,最後很可能因此落得個一無所獲!
想到此,不禁暗自慶幸自己這輩子一直保持著初心,特別是了解了小皇帝的苦心後,愈發堅定了自己的初心。
他再次瞧瞧看向小皇帝,不禁想起了之前恩師孔老夫子對小皇帝的那段評價:
年僅九歲,還是懵懂無知的年紀卻知人性,懂隱忍,擅偽裝,精謀略!
如今第一次近距離親自感受到了小皇帝的目光毒辣,深諳人心。
即便他早就拜倒在這九歲少帝麵前,但還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不覺間,他的目光竟也開始迷離:
奇怪!
在這個九歲孩童麵前,自己這個五十多歲的文壇領袖,竟莫名地有種不敢望其項背的敬畏感……
“很好!”
寧辰說著,突然站了起來,直勾勾地看向夏言,目露欣慰:
“夏言,你終於認清了自己!”
“記住了,大丈夫不患無功,唯恐無誌!”
“無論你是何誌向,即使道阻且長,隻要矢誌不渝,行則必至!”
“如此,你與朕這些人,才是同道中人!”
夏言聞言,身子猛地一顫!
活了三十多年,他還沒遇到過被九歲小孩教訓的情況!
但眼前這位小皇帝對自己的教訓,卻讓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折服!
這完全不是因為寧辰這小皇帝的身份。
而是因為他發自心底的敬佩。
難怪!
難怪範大人會說眼前的這位看似童稚的小皇帝,必是未來明君!
想到此,夏言整理好情緒,跪直了身子,正色道:“陛下,江南決堤一事,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寧辰頓時眉頭緊蹙:“你說什麽?”
“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這到底怎麽迴事……”
一旁的範大有也驟然瞪大了眼睛:“什麽,死了幾十萬百姓,受災上百萬人,你、你竟然說這是人禍……”
夏言點點頭,篤定道:“陛下,下官敢以性命保證,絕對是人禍!”
“而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大寧當朝宰相……”
“宋國忠?”
一瞬間,寧辰與範大有幾乎是同時瞪大了眼睛……
養心殿內依舊燈火通明。
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則緩、事緩則圓!
寧辰深諳此理,所以即便他再怎麽著急江南決堤一事,此時也隻能耐著性子,繼續埋頭,一邊審閱那堆積如山的奏折,一邊等著夏言的最終抉擇。
然而,在看了近百道奏折後,他的情緒竟再次失控了,甚至氣的青筋暴露。
因為那近百道奏折中,不是以修繕工程、剿賊討倭、邊軍缺糧等為名向朝廷要錢、要糧、要人。
就是賦稅收不上來、百姓聚眾鬧事、各地大小災害之類把各種難題拋給朝堂。
而更多的就是發現什麽寶物要獻給太後,緝捕盜賊、拾金不昧要邀功請賞,天降祥瑞要舉辦慶典之類的。
此時,他深刻體會到,無論任何時代,作為最高層領導,需要的不是不斷拋難題的手下,也不是隻會伸手要資源的手下,更不是隻會溜須拍馬的手下。
而是需要能實實在在提出良策、解決問題的手下!
可放眼這些奏折,卻無一如此。
寧辰深吸一口氣,再次努力平複情緒。
沉聲道:這大寧是果真是已經爛到根裏了……
正想著,小安子突然匆匆跑來,激動地說道:“陛下,範大人來了,還、還有那夏言。”
“果然被陛下您料中了,範大人竟然真的說服了夏言!”
寧辰頓時眉頭一挑,隨即長舒一口氣,淡淡道:“不是朕料中了,而是因為他們兩個心中都有一把火!”
“火?”
“什麽火……”
小安子剛開口,寧辰便笑著打斷道:“好了,別廢話了,趕緊召他們進來!”
很快,範大有便帶著夏言一同走進了養心殿。
二人恭恭敬敬地朝著小皇帝行禮。
這是範大有這麽久以來,第一次直麵自己奉為明主的小皇帝。
激動之餘,他準備了一籮筐的話。
特別是想問清楚,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小皇帝是如何這麽快就扳倒了太後,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故事。
而夏言更是滿臉愧疚,迫切地想向小皇帝認錯。
可寧辰並沒有搭理夏言,而是親手將範大有攙扶起來:“範大人,咱們終於又見麵了,這段時間苦了你了……”
寧辰說著,拉著範大有便往案前走去,獨獨冷落著一旁的夏言。
“範大人,你來的正好,朕現在就缺像你這樣無所畏懼,能全心全意為民的人幫朕!”
“你看看這些奏折,簡直將這滿朝的酒囊飯袋暴露無遺!”
範大有雖然腐儒些,但還不至於聽不懂小皇帝這話裏的意思。
這不就是在明晃晃地戳夏言嗎?
他十分不解,明明是小皇帝讓自己去勸夏言的,可為何好不容易勸動了夏言,小皇帝卻如此冷落夏言?
於是瞥了眼滿臉漲紅地夏言後,再次恭敬地朝著小皇帝行了一禮,道:“陛下,夏、夏……”
正說著,寧辰再次打斷道:“下次見朕,無需如此多禮。”
“來,範大人,快給朕講講這段時間,你在民間的所見所聞……”
正說著,夏言突然重重地磕著頭,直發出“咚咚”的撞擊聲,大聲道:“陛下,微臣知錯了,是微臣辜負了陛下……”
寧辰皺了皺眉,這才長舒一口氣,看向夏言。
雖然聲音稚嫩,但語氣卻依然充滿了天子威嚴,沉聲道:“哦?”
“夏大人知錯了?”
“可朕並不知道夏大人何錯之有啊?”
聞言,夏言不禁一怔,臉上表情頓時無比複雜。
一旁的範大有也不禁皺了皺眉,甚至覺得小皇帝是不是有些太小心眼了?
人家夏言已經認錯了,為何還要如此尖酸刻薄?
可他又哪裏知道,寧辰從不是一個尖酸刻薄之人。
夏言再次磕著頭,大聲道:“微臣之錯有三,其一,不該欺瞞君上,謊稱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其二,不該辜負聖上一片苦心!”
“其三、不該隻想著與光同塵,獨善其身……”
正說著,寧辰突然憤怒地沉聲打斷道:“夠了!”
“夏言啊夏言,你太讓朕失望了!”
“你可知,你最大的錯不是欺瞞朕,也不是辜負朕,更不是與光同塵!”
“你最大的錯隻有一個!”
聞言,夏言不由地一怔,忍不住抬頭看向寧辰,就連範大有也不解地看向了寧辰。
寧辰歎了口氣,平複心情,緩緩道:“跪著吧,想不明白就跪到你想明白為止!”
說罷,寧辰直接走到案後坐下,繼續審閱著奏折,甚至也沒心情再和一旁的範大有說話。
範大有看了看寧辰,又看了看夏言。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剛迴來,就攤上這麽一出莫名其妙的事……
不料,正想著,夏言突然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又重重將頭磕在地上,甚至都不再起身,大聲喊道:
“陛下教訓的是!”
“下官最大的錯不是欺瞞了陛下您,也不是辜負了陛下您……”
“下官最大的錯是辜負了下官自己!”
此言一出,一旁的範大有再次一愣:這都是什麽?
最大的錯就麽就是辜負了自己……
然而,當他瞥向小皇帝時,卻發現小皇帝嘴角已然欣慰地勾了起來。
誰知,夏言越來越激動,竟突然哭了出來,繼續道:“這麽多年,下官真的是辜負了自己,以至於每一日都鬱鬱寡歡,最終失去了夢想,也失去了親人!”
“下官知道,無論是當初那個鐵骨錚錚的夏言也好,還是現在與光同塵的夏言,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下官沒有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斷反複……”
“當初,下官就不該因為母親和孩子的慘死而改變誌向,應當砥礪前行,堅持下去!”
“改也就改了,與光同城也就與光同塵吧,這沒什麽錯!”
“可錯就錯在,下官卻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內心,沒有堅持與光同塵!”
“偏偏控製不住自己,非要多管閑事,將江南那道折子讓陛下知道……”
“該勇敢堅持的時候放棄了,該果斷放棄的時候又按捺不住,如此反複,還值得誰相信!”
“下官辜負了當初那個夢想萬世太平的自己,也辜負了後來與光同塵的自己……”
見狀,範大有突然如醍醐灌頂般反應了過來!
是啊!
人生苦短,沒有誰規定一定要走哪條路!
選擇任何一條路都取決於自己。
但,唯獨不能反反複複!
如此反複,不值得人信任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蹉跎了自己歲月,浪費了自己的時光,辜負了自己生命!
親人也好,功業也罷,最後很可能因此落得個一無所獲!
想到此,不禁暗自慶幸自己這輩子一直保持著初心,特別是了解了小皇帝的苦心後,愈發堅定了自己的初心。
他再次瞧瞧看向小皇帝,不禁想起了之前恩師孔老夫子對小皇帝的那段評價:
年僅九歲,還是懵懂無知的年紀卻知人性,懂隱忍,擅偽裝,精謀略!
如今第一次近距離親自感受到了小皇帝的目光毒辣,深諳人心。
即便他早就拜倒在這九歲少帝麵前,但還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不覺間,他的目光竟也開始迷離:
奇怪!
在這個九歲孩童麵前,自己這個五十多歲的文壇領袖,竟莫名地有種不敢望其項背的敬畏感……
“很好!”
寧辰說著,突然站了起來,直勾勾地看向夏言,目露欣慰:
“夏言,你終於認清了自己!”
“記住了,大丈夫不患無功,唯恐無誌!”
“無論你是何誌向,即使道阻且長,隻要矢誌不渝,行則必至!”
“如此,你與朕這些人,才是同道中人!”
夏言聞言,身子猛地一顫!
活了三十多年,他還沒遇到過被九歲小孩教訓的情況!
但眼前這位小皇帝對自己的教訓,卻讓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折服!
這完全不是因為寧辰這小皇帝的身份。
而是因為他發自心底的敬佩。
難怪!
難怪範大人會說眼前的這位看似童稚的小皇帝,必是未來明君!
想到此,夏言整理好情緒,跪直了身子,正色道:“陛下,江南決堤一事,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寧辰頓時眉頭緊蹙:“你說什麽?”
“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這到底怎麽迴事……”
一旁的範大有也驟然瞪大了眼睛:“什麽,死了幾十萬百姓,受災上百萬人,你、你竟然說這是人禍……”
夏言點點頭,篤定道:“陛下,下官敢以性命保證,絕對是人禍!”
“而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大寧當朝宰相……”
“宋國忠?”
一瞬間,寧辰與範大有幾乎是同時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