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的檢查和準備,手術正式開始。用骨科醫院王院長的話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京城專家們熟練的手法,精巧的手術設計,都讓骨科醫院的醫生長了見識 ,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如今因為雲州福利院的孩子們,讓他們得償所願。
前後一個禮拜的時間,四十多個弟弟妹妹們的手術全部做完了,按照專家們的說法,手術很成功,剩下的就是好好護理。
等弟弟妹妹們康複後,再來評估一下手術的效果,個別弟弟妹妹們需要再次手術的事,需要看看專家們的意見 。
骨科醫院提供的是六人間的大病房,這樣後期護理也省勁。馬文姐雇了十三個護工,專門來給弟弟妹妹們護理。
按照醫生們的判斷,弟弟妹妹們出院需要三個周左右,然後就是到療養院繼續恢複。傷筋動骨一百天,這話是老祖宗們的智慧,成林估計弟弟妹妹們兩個多月就應該能慢慢下地行走了,畢竟還都是正在發育的孩子 。
成林每天晚上都過去看看弟弟妹妹們,這是李媽媽過世後,他跟弟弟妹妹們相處時間最長的時候。
馬文姐安排的夥食標準都不錯,弟弟妹妹們相當滿意。孩子們的心理還是單純的,有好飯吃,有電視看,還不用寫作業,這等好事多愜意,雖然暫時不能下地,那也比寫作業讓他們好受。
……………
雲州電視台和悅南電視台聽說了福利院弟弟妹妹們集體做矯正手術的事,都想過來采訪,馬文姐問成林咋整?
成林讓馬文姐迴絕了,理由很簡單,參與的愛心企業不願意。記者們挖空心思想挖點新聞出來,但是病房門口,成林早就讓小萬安排了幾個戰友過來,除了醫生、護士、護工,陌生麵孔都無法進入病房。
鄔君給成林打來電話,建議他讓馬文姐出麵接受悅南日報社獨家訪問,否則民眾的好奇心重,不排除他們收買護工往外胡說八道的可能。
成林認同鄔君的說法,因此跟馬文姐碰麵商量了采訪的對策。如果能讓他們發個采訪提綱過來,把主要的關注點解決更好。
成林突然想起來邱主任,對啊,這事可以讓他來出麵操作,有些事的把控就簡單多了。
成林主動給悅南日報社邱主任打去電話,有事約他坐坐。這段時間邱主任也想挖掘一下雲州福利院集體手術背後的故事,他隱約感覺這裏麵有成林的影子,但是又苦於沒有證據。
等他和匡衡趕到約定地點,看見成林和馬文已經等著他們。他認識馬文姐,知道她是原來雲州福利院時的院長李媽媽的女兒。
四個人都是老朋友,也沒有喝太多的酒,一邊吃一邊聊雲州福利院弟弟妹妹們的事。
在邱主任和匡衡跟前,成林承認這次活動是馬文姐牽頭,他提供了幫助,共同把這件事做起來的。
不想接受媒體采訪的原因,主要是讚助的幾個企業,沒有依靠這件事擴大知名度的需要 ,他們單純想做這件善事。
更重要一點是手術的效果還要評估,這時候貿然接受媒體采訪,就怕弟弟妹妹們恢複不如如期,那樣就有點尷尬和被動了。
邱主任聽懂了成林的意思。他給成林建議,可以先做一期報道,等最後結果出來再做追蹤報道,那樣做都有迴旋都空間。
這篇采訪他跟匡衡來寫,最後成林再把一下關。成林接受了這個建議。
於是邱主任、匡衡主筆的獨家采訪《期待蝶變》,刊登在悅南日報上。
采訪介紹了馬文姐牽頭的這次活動的前前後後,第一次把福利院孩子們,行走困難的現實擺出來,把各方想通過手術矯正,來大幅改善他們的身體狀況的努力,呈現在民眾麵前。
小涵負責聯係專家的事也第一次披露,文章感謝了雲州政府、悅南骨科醫院,以及專家團隊來源地京城骨科醫院。
整篇采訪把雲州福利院孩子們的這次治療,看成是眾多這樣境遇孩子們的一次實驗,如果效果好,未來不排除還有這樣的行動。
文章刊登後反響強烈,不少人想為福利院孩子們做點事捐點款。邱主任問成林如何應對,成林建議報社跟悅南福利院聯係,因為那裏也有許多類似的孩子。
悅南日報社單獨設立了一個賬戶, 後來收到各方捐助款項三十一萬多,最後轉贈給悅南市福利院,讓他們獨立操作。
……………
今年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六個弟弟妹妹,複讀一年都夠了本科線,這事讓成林高興。老四老五老六是第一批做手術的孩子,目前來看隻能在悅南本地的幾所學校裏麵選擇。
誌願的選擇和學校填報,由馬文姐牽頭協調。原來成林承諾,隻要過了本科線,每人一台筆記本電腦。
六個弟弟妹妹們這幾天看見成林,一個勁的啟發大哥,好讓他記起兌現承諾。成林故意裝的不懂,讓他們焦急。
直到晚上成林過來的時候,每人塞給他們一個包,打開一看是筆記本電腦,他們驚喜起來,一起高唿大哥萬歲。
明後年是福利院弟弟妹妹們高考人數比較多的,包括參加春季職業高考在內有三十多個。成林打算一視同仁,考上本科一律贈送筆記本電腦。
………
從雲州迴來有十多天了,美麗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讓成林心裏沒底。微信裏給美麗發了一條消息:晚上一起吃飯吧。
老半天美麗迴了個消息迴來:來茶樓吧,今晚我值班。
下班成林先跟小涵通了一會電話,交流了弟弟妹妹們的情況,以及小涵的身體情況。
這幾天小涵肚子裏的小朋友更歡實了,也更有力氣了。小涵說他在裏麵練拳呢,惹得成林哈哈大笑。
去茶樓的路上成林順道到骨科醫院去轉了一圈,看了弟弟妹妹們一眼,一切正常就悄悄撤退。
茶樓邊上有賣西瓜的攤位,成林過去挑了一個沙瓤的提著上樓。
京城專家們熟練的手法,精巧的手術設計,都讓骨科醫院的醫生長了見識 ,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如今因為雲州福利院的孩子們,讓他們得償所願。
前後一個禮拜的時間,四十多個弟弟妹妹們的手術全部做完了,按照專家們的說法,手術很成功,剩下的就是好好護理。
等弟弟妹妹們康複後,再來評估一下手術的效果,個別弟弟妹妹們需要再次手術的事,需要看看專家們的意見 。
骨科醫院提供的是六人間的大病房,這樣後期護理也省勁。馬文姐雇了十三個護工,專門來給弟弟妹妹們護理。
按照醫生們的判斷,弟弟妹妹們出院需要三個周左右,然後就是到療養院繼續恢複。傷筋動骨一百天,這話是老祖宗們的智慧,成林估計弟弟妹妹們兩個多月就應該能慢慢下地行走了,畢竟還都是正在發育的孩子 。
成林每天晚上都過去看看弟弟妹妹們,這是李媽媽過世後,他跟弟弟妹妹們相處時間最長的時候。
馬文姐安排的夥食標準都不錯,弟弟妹妹們相當滿意。孩子們的心理還是單純的,有好飯吃,有電視看,還不用寫作業,這等好事多愜意,雖然暫時不能下地,那也比寫作業讓他們好受。
……………
雲州電視台和悅南電視台聽說了福利院弟弟妹妹們集體做矯正手術的事,都想過來采訪,馬文姐問成林咋整?
成林讓馬文姐迴絕了,理由很簡單,參與的愛心企業不願意。記者們挖空心思想挖點新聞出來,但是病房門口,成林早就讓小萬安排了幾個戰友過來,除了醫生、護士、護工,陌生麵孔都無法進入病房。
鄔君給成林打來電話,建議他讓馬文姐出麵接受悅南日報社獨家訪問,否則民眾的好奇心重,不排除他們收買護工往外胡說八道的可能。
成林認同鄔君的說法,因此跟馬文姐碰麵商量了采訪的對策。如果能讓他們發個采訪提綱過來,把主要的關注點解決更好。
成林突然想起來邱主任,對啊,這事可以讓他來出麵操作,有些事的把控就簡單多了。
成林主動給悅南日報社邱主任打去電話,有事約他坐坐。這段時間邱主任也想挖掘一下雲州福利院集體手術背後的故事,他隱約感覺這裏麵有成林的影子,但是又苦於沒有證據。
等他和匡衡趕到約定地點,看見成林和馬文已經等著他們。他認識馬文姐,知道她是原來雲州福利院時的院長李媽媽的女兒。
四個人都是老朋友,也沒有喝太多的酒,一邊吃一邊聊雲州福利院弟弟妹妹們的事。
在邱主任和匡衡跟前,成林承認這次活動是馬文姐牽頭,他提供了幫助,共同把這件事做起來的。
不想接受媒體采訪的原因,主要是讚助的幾個企業,沒有依靠這件事擴大知名度的需要 ,他們單純想做這件善事。
更重要一點是手術的效果還要評估,這時候貿然接受媒體采訪,就怕弟弟妹妹們恢複不如如期,那樣就有點尷尬和被動了。
邱主任聽懂了成林的意思。他給成林建議,可以先做一期報道,等最後結果出來再做追蹤報道,那樣做都有迴旋都空間。
這篇采訪他跟匡衡來寫,最後成林再把一下關。成林接受了這個建議。
於是邱主任、匡衡主筆的獨家采訪《期待蝶變》,刊登在悅南日報上。
采訪介紹了馬文姐牽頭的這次活動的前前後後,第一次把福利院孩子們,行走困難的現實擺出來,把各方想通過手術矯正,來大幅改善他們的身體狀況的努力,呈現在民眾麵前。
小涵負責聯係專家的事也第一次披露,文章感謝了雲州政府、悅南骨科醫院,以及專家團隊來源地京城骨科醫院。
整篇采訪把雲州福利院孩子們的這次治療,看成是眾多這樣境遇孩子們的一次實驗,如果效果好,未來不排除還有這樣的行動。
文章刊登後反響強烈,不少人想為福利院孩子們做點事捐點款。邱主任問成林如何應對,成林建議報社跟悅南福利院聯係,因為那裏也有許多類似的孩子。
悅南日報社單獨設立了一個賬戶, 後來收到各方捐助款項三十一萬多,最後轉贈給悅南市福利院,讓他們獨立操作。
……………
今年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六個弟弟妹妹,複讀一年都夠了本科線,這事讓成林高興。老四老五老六是第一批做手術的孩子,目前來看隻能在悅南本地的幾所學校裏麵選擇。
誌願的選擇和學校填報,由馬文姐牽頭協調。原來成林承諾,隻要過了本科線,每人一台筆記本電腦。
六個弟弟妹妹們這幾天看見成林,一個勁的啟發大哥,好讓他記起兌現承諾。成林故意裝的不懂,讓他們焦急。
直到晚上成林過來的時候,每人塞給他們一個包,打開一看是筆記本電腦,他們驚喜起來,一起高唿大哥萬歲。
明後年是福利院弟弟妹妹們高考人數比較多的,包括參加春季職業高考在內有三十多個。成林打算一視同仁,考上本科一律贈送筆記本電腦。
………
從雲州迴來有十多天了,美麗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讓成林心裏沒底。微信裏給美麗發了一條消息:晚上一起吃飯吧。
老半天美麗迴了個消息迴來:來茶樓吧,今晚我值班。
下班成林先跟小涵通了一會電話,交流了弟弟妹妹們的情況,以及小涵的身體情況。
這幾天小涵肚子裏的小朋友更歡實了,也更有力氣了。小涵說他在裏麵練拳呢,惹得成林哈哈大笑。
去茶樓的路上成林順道到骨科醫院去轉了一圈,看了弟弟妹妹們一眼,一切正常就悄悄撤退。
茶樓邊上有賣西瓜的攤位,成林過去挑了一個沙瓤的提著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