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中秋將至,好事連連
穿成老婦後的古代農家養娃日常 作者:小懶懶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院裏歲月靜好,外麵的風氣卻是越來越緊張。
糧食再次漲價,即使有官方出場震懾,糧店們依舊陽奉陰違,摻雜著沙子的陳米高價賣出去,而且還是限量供應。
沒有明確說是限量,但是每天就給那麽些貨,要是有人鬧事,就說已經賣完了。店鋪就那麽大,想調貨也得需要時間啊,糧食賣完,缺貨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本地人已經覺得日子難熬,外地那些受災的地方,更是民不聊生。
洪水過後,活下來的人還來不及高興自己保住了性命,那些受災的地方又爆發了瘟疫。
有的地方上,官員有經驗,迅速地展開救治工作。
先封鎖城門,防止疫病擴散。
將起了症狀的人集中到一起,召集大夫診斷開方。
同時在爆發疫病的地方用醋,石灰等進行消毒。
死於疾病的人,會焚燒後再撒上石灰掩埋。
有些地方疫病太嚴重,官府就會舍小保大,把瘟疫控製在一個小城鎮中,因為交通不便,隻要人員不流通,控製好水源和食物,瘟疫就不容易蔓延。
這種做法聽上去殘忍又無情,不過卻是控製瘟疫最快且十分有效的手段。
現在進出城鎮,把守的官兵比以往更嚴格,進出多了好幾道檢查的關卡,雖說有些麻煩,卻也沒人反對,和活命相比,這點麻煩算不得什麽。
尹樂安帶著洛雲峰和舒宴猶一起做事,路途中看到無數亂象。
她把隨身帶著的藥丸分了一些給兩人,命令他們繼續往北,完成他們的工作任務。
自己卻換上方便行動的短衣,係著麵巾,準備進入其中一座城池。
作為一個和醫藥常年打交道的人,尹樂安沒辦法做到見死不救。
至於洛雲峰和舒宴猶,他們是書生,留下來也幫不上忙,不如讓他們繼續去做此行應該做的事情。
她也不是貿然進去,為了救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尹樂安之所以敢這麽做,是因為她有保命的手段。
後世更厲害的病毒她都遇到過,她們那個時代研發的藥品,在這裏幾乎可以秒殺所有病毒。
隻是因為沒有原材料,替代材料也沒有找到,所以她手裏的藥劑,目前屬於消耗品,用一份少一份。
不到萬不得已,尹樂安不會用後世的藥劑來救治這個世界的人。
好在她看的醫書很多。
之前在鎮上,她通過自己的手段尋到了市麵上能找到的醫書,後來遇到雲九雲十,他們能找到許多不在外麵流傳的醫書。
等迴了王府,她的王爺老爹和母妃知道她喜歡學醫,更是尋了不少名家孤本 還從太醫院給她請了些太醫禦醫,讓他們一起探討醫學。
所以即使不動用她的藥劑,尹樂安依舊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辦法。
這些事情是遠在山區的洛雲宜所不知道的。
一直到中秋節前,洛雲宜才收到舒宴猶寫的家書,信上說他們預計九月份開始往迴走,還說一切都很順利。
與此同時,沈嘉擇也帶著舒眠兒和他們的兒子豆子迴來看望洛雲宜。
沈嘉擇這半年好像比之前更黑了,不過他臉上的笑容很明顯。
因為他賺到錢了。
舒眠兒把豆子和雨水放在一起,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娃娃,躺在一起就咿咿呀呀地開始交流。
舒眠兒和沈嘉擇也是第一次看到舒幸輪。
“娘,認幹兒子都不和我說一聲,您是不是不愛我了?”放下孩子,她好像就變成了孩子,挽著洛雲宜的胳膊撒嬌。
洛雲宜也笑著:“是啊,我現在最喜歡我的幹兒子,你就自己吃醋去吧。”
“哼,我不要,娘得疼我。”舒眠兒皺起鼻子,聲音嬌裏嬌氣。
這半年都是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沈嘉擇疼她,舒眠兒也越來越會撒嬌。
“好了,別搖了,疼你,疼你還不行嗎?這次在家裏多住幾天,我好好疼你。”
今年大家走動的都不頻繁,上一次見麵還是端午節。
“我倒是想多住幾天,不過這次不行,馬上家裏又要來一批雞鴨,不看著些可不行,過年我再來陪娘多住幾天。”
沈嘉擇養的那些雞鴨,剛剛長大就被人全部買走,他們想趁著年前再養一批出來,養殖是沈嘉擇自己在忙,忙不過來的時候就請個零工一起,舒眠兒在家帶孩子,做飯,收拾家務,其實也沒閑著。
隻是因為上麵沒有婆婆管著,自己當家做主,即使要幹活,舒眠兒也覺得日子很有盼頭。
“那就在家住一天,今天把月餅做好,明天你們帶些迴去吃。”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家裏正在準備做月餅。
紅豆泡水,再蒸熟,碾成紅豆泥備用。
和做粽子一樣,還準備了鹹鴨蛋,準備做蛋黃月餅。
還有鹹口的鮮肉月餅,火腿月餅。
除了月餅,洛雲宜還準備做一些炸南瓜丸子。
最近地裏好些南瓜都老了,正好做些炸丸子,中秋賞月的時候也有東西吃。
老南瓜去皮切塊,上鍋蒸熟。
把碗裏蒸出來的水倒掉,少量添加一些草木灰沉澱的上層清水,加糖,搗成南瓜泥,分幾次加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麵團。
再取麵團,揉成蛋黃大小的丸子,沾一層清水,再放進裝有白芝麻的碗中,裹上白芝麻,用手再搓一搓,讓芝麻粘的更緊。
鍋裏倒油,油溫五成熱,把南瓜丸子放進去炸,中小火,等丸子飄在油上,用勺子輕輕撥動,使其均勻地炸成金黃酥脆,撈起來控油。
這樣炸的南瓜丸子,也叫麻球,芝麻的麻。
洛雲宜帶著舒眠兒在花園裏閑坐,舒幸輪則是跟沈嘉擇一起清點他帶過來的東西。
今天他們是坐牛車過來的,因為帶來的東西不少。
都不是沈嘉擇準備的,他隻是幫忙送過來。
之前投資的商隊,沈嘉擇那位親戚聽取了舒宴猶的意見,往南邊走,沒有去北方。
路上雖有波折,也帶迴來不少東西。
尤其是他們在瓊州那邊收了很多海貨幹貨。
糧食再次漲價,即使有官方出場震懾,糧店們依舊陽奉陰違,摻雜著沙子的陳米高價賣出去,而且還是限量供應。
沒有明確說是限量,但是每天就給那麽些貨,要是有人鬧事,就說已經賣完了。店鋪就那麽大,想調貨也得需要時間啊,糧食賣完,缺貨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本地人已經覺得日子難熬,外地那些受災的地方,更是民不聊生。
洪水過後,活下來的人還來不及高興自己保住了性命,那些受災的地方又爆發了瘟疫。
有的地方上,官員有經驗,迅速地展開救治工作。
先封鎖城門,防止疫病擴散。
將起了症狀的人集中到一起,召集大夫診斷開方。
同時在爆發疫病的地方用醋,石灰等進行消毒。
死於疾病的人,會焚燒後再撒上石灰掩埋。
有些地方疫病太嚴重,官府就會舍小保大,把瘟疫控製在一個小城鎮中,因為交通不便,隻要人員不流通,控製好水源和食物,瘟疫就不容易蔓延。
這種做法聽上去殘忍又無情,不過卻是控製瘟疫最快且十分有效的手段。
現在進出城鎮,把守的官兵比以往更嚴格,進出多了好幾道檢查的關卡,雖說有些麻煩,卻也沒人反對,和活命相比,這點麻煩算不得什麽。
尹樂安帶著洛雲峰和舒宴猶一起做事,路途中看到無數亂象。
她把隨身帶著的藥丸分了一些給兩人,命令他們繼續往北,完成他們的工作任務。
自己卻換上方便行動的短衣,係著麵巾,準備進入其中一座城池。
作為一個和醫藥常年打交道的人,尹樂安沒辦法做到見死不救。
至於洛雲峰和舒宴猶,他們是書生,留下來也幫不上忙,不如讓他們繼續去做此行應該做的事情。
她也不是貿然進去,為了救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尹樂安之所以敢這麽做,是因為她有保命的手段。
後世更厲害的病毒她都遇到過,她們那個時代研發的藥品,在這裏幾乎可以秒殺所有病毒。
隻是因為沒有原材料,替代材料也沒有找到,所以她手裏的藥劑,目前屬於消耗品,用一份少一份。
不到萬不得已,尹樂安不會用後世的藥劑來救治這個世界的人。
好在她看的醫書很多。
之前在鎮上,她通過自己的手段尋到了市麵上能找到的醫書,後來遇到雲九雲十,他們能找到許多不在外麵流傳的醫書。
等迴了王府,她的王爺老爹和母妃知道她喜歡學醫,更是尋了不少名家孤本 還從太醫院給她請了些太醫禦醫,讓他們一起探討醫學。
所以即使不動用她的藥劑,尹樂安依舊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辦法。
這些事情是遠在山區的洛雲宜所不知道的。
一直到中秋節前,洛雲宜才收到舒宴猶寫的家書,信上說他們預計九月份開始往迴走,還說一切都很順利。
與此同時,沈嘉擇也帶著舒眠兒和他們的兒子豆子迴來看望洛雲宜。
沈嘉擇這半年好像比之前更黑了,不過他臉上的笑容很明顯。
因為他賺到錢了。
舒眠兒把豆子和雨水放在一起,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娃娃,躺在一起就咿咿呀呀地開始交流。
舒眠兒和沈嘉擇也是第一次看到舒幸輪。
“娘,認幹兒子都不和我說一聲,您是不是不愛我了?”放下孩子,她好像就變成了孩子,挽著洛雲宜的胳膊撒嬌。
洛雲宜也笑著:“是啊,我現在最喜歡我的幹兒子,你就自己吃醋去吧。”
“哼,我不要,娘得疼我。”舒眠兒皺起鼻子,聲音嬌裏嬌氣。
這半年都是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沈嘉擇疼她,舒眠兒也越來越會撒嬌。
“好了,別搖了,疼你,疼你還不行嗎?這次在家裏多住幾天,我好好疼你。”
今年大家走動的都不頻繁,上一次見麵還是端午節。
“我倒是想多住幾天,不過這次不行,馬上家裏又要來一批雞鴨,不看著些可不行,過年我再來陪娘多住幾天。”
沈嘉擇養的那些雞鴨,剛剛長大就被人全部買走,他們想趁著年前再養一批出來,養殖是沈嘉擇自己在忙,忙不過來的時候就請個零工一起,舒眠兒在家帶孩子,做飯,收拾家務,其實也沒閑著。
隻是因為上麵沒有婆婆管著,自己當家做主,即使要幹活,舒眠兒也覺得日子很有盼頭。
“那就在家住一天,今天把月餅做好,明天你們帶些迴去吃。”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家裏正在準備做月餅。
紅豆泡水,再蒸熟,碾成紅豆泥備用。
和做粽子一樣,還準備了鹹鴨蛋,準備做蛋黃月餅。
還有鹹口的鮮肉月餅,火腿月餅。
除了月餅,洛雲宜還準備做一些炸南瓜丸子。
最近地裏好些南瓜都老了,正好做些炸丸子,中秋賞月的時候也有東西吃。
老南瓜去皮切塊,上鍋蒸熟。
把碗裏蒸出來的水倒掉,少量添加一些草木灰沉澱的上層清水,加糖,搗成南瓜泥,分幾次加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麵團。
再取麵團,揉成蛋黃大小的丸子,沾一層清水,再放進裝有白芝麻的碗中,裹上白芝麻,用手再搓一搓,讓芝麻粘的更緊。
鍋裏倒油,油溫五成熱,把南瓜丸子放進去炸,中小火,等丸子飄在油上,用勺子輕輕撥動,使其均勻地炸成金黃酥脆,撈起來控油。
這樣炸的南瓜丸子,也叫麻球,芝麻的麻。
洛雲宜帶著舒眠兒在花園裏閑坐,舒幸輪則是跟沈嘉擇一起清點他帶過來的東西。
今天他們是坐牛車過來的,因為帶來的東西不少。
都不是沈嘉擇準備的,他隻是幫忙送過來。
之前投資的商隊,沈嘉擇那位親戚聽取了舒宴猶的意見,往南邊走,沒有去北方。
路上雖有波折,也帶迴來不少東西。
尤其是他們在瓊州那邊收了很多海貨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