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生下來就被定了親的小郡主
穿成老婦後的古代農家養娃日常 作者:小懶懶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遙遠的京城,一座造型精美,恢弘富麗的四合院中,趙安安穿著輕薄的退紅色上衣,一條白色花鳥的百迭裙,上麵的蝴蝶十分靈動,摻了金絲銀線,走動間光彩熠熠,頭上戴的是種水透亮的玉簪,和樣式時興的發簪,數量不多,卻不會叫人覺得寒酸。
手腕上一左一右地戴著金鐲子和玉鐲。時下流行戴雙鐲,金玉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很悅耳。
這邊的大夫已經確定了她就是王府的小郡主,玉諜上也記下了她的名字:尹樂安。
不過趙安安還是喜歡自己原來的名字,順口又好記。
確定了身份,就連宮裏那位都下了聖旨,用名字做封號,以表重視。
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衣服變得更華麗,穿著打扮,住的地方,吃的食物,都十分精致。
不過趙安安並不是很高興。
因為,母妃告訴她,她還有一樁親事,是小郡主出生後就定下的。
如果一直沒有找到她,這樁親事肯定是作廢,可是她現在被找迴來了,親事就還是該繼續安排。
正好男方年紀也合適。
“我不想嫁。”現在的趙安安本就是外來者,她沒有“好女不嫁二夫”的觀念,不嫁,就是單純的不想嫁。
她會醫術,治病救人,賺的錢也足夠她過上不錯的生活。
現在認了親,郡主還有俸祿,有封號 還能多領一些,父王母妃還給了她幾個莊子,她根本就不缺錢,自己也能生活的很好,嫁了人,她不可能比現在自由。
她明確說了自己不想嫁人的想法,王妃隻覺得是因為她第一段婚姻不幸福,讓她心裏有了不好的印象。
給樂安定下的這門親事,男方是個人品貴重的好青年,博學多才,儀表堂堂,她覺得很適合女兒。
不過趙安安堅持不嫁,王妃也不想讓她不高興,暫時按下此事不提。
和小郡主定下親事的是晉陽侯府的世子。
從侯府封號就知道,門戶不低。
祖輩是開國重臣,現在當家的晉陽侯也是簡在帝心的人物,所以這位世子,也被許多人家關注著。
世子今年十九歲,自從養在祖母跟前,三年前祖母去世,他提出要效仿前朝,給祖母守孝三年。
因此到了這般歲數還沒成親,不僅沒有成親,聽說房裏還沒有姬妾。重情守禮,也難怪王妃覺得他是良婿。
今天侯府那邊派人過來送節禮,趙安安也被叫過去一起見客。
這些天趙安安跟著見了不少人,隻當這是一次普通的會客。
等到了前廳,才從侍從口中得知,晉陽侯府來的就是那位世子爺,傳說中小郡主的未婚夫。
趙安安:……
想抬腳離開,但是都走到這裏,屋裏的人大概也聽到動靜了,這時候轉身離開,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趙安安深唿吸,算了,來都來了,隻是見麵而已,她不願意嫁人,難道還能強行壓著她點頭嗎?
都是京城裏有頭有臉的人家,真要這麽幹,麵子都不要了。
相互見了禮,趙安安入了座,就坐在一旁喝茶,話題沒引到她身上,她就安靜地當個啞巴,樂得不說話。
這位世子,說起來他們還有一些淵源。
之前趙安安救過他。
救命之恩,不說湧泉相報,也別恩將仇報啊。
她真的不想嫁人。
早知道這般麻煩,她當初都不該答應進京來認親。
王妃親自接見這位世子,不過看女兒確實沒有一點小女兒的嬌羞和心動,心裏默默歎氣,和世子聊了一會兒,就讓人送世子離開。
“真的沒有一點點心動?”王妃還想再爭取一次。
趙安安搖頭:“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有些離經叛道,但是我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狀態,不想被家庭絆住手腳。”
王府找到了小郡主,王妃心情好起來,病也好了三分。
再加上趙安安就是個大夫,還是個有掛的大夫,王妃的病已經好了大半。
“等母妃病好了,我還是想迴到小鎮上,安靜地做一個治病救人的大夫。”
王妃看著好不容易才找迴來的女兒,到底是“讓她開心地生活”的心理占了上風。
“罷了,若是你真的不喜歡世子,母妃就做主給你退了這門親事,什麽都比不上我女兒的開心重要。”
底下人查到的那些資料,想到趙安安之前那段不幸福甚至是讓人感覺痛苦難受的婚姻,女兒不想嫁人,也情有可原。
“你喜歡治病救人,在京城也可以,為什麽非要迴到那個鎮子呢?”
王妃不理解。
趙安安微笑:“因為我的朋友還在那裏啊,雖然不多,但是她們真的很好,而且我喜歡那裏的風俗。”
那個地方是原主的痛苦之源,卻也有許多值得人留戀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那邊的食物深得她的喜愛,王府的食物味道當然不會差,不過不合口味,偶爾吃吃還可以,天天吃,她還是喜歡小鎮的食物。
“陛下不是讓我選地方建郡主府嗎?我想在那邊選位置,封地我也想選在那邊。”
親王的嫡長女,從一出生就是郡主,郡主有封地,有俸祿。
不過也不是所有郡主都有封號,因為封號是和俸祿直接掛鉤的,朝廷也不給所有郡主都賜封號。
恩賜太多,倒顯得不那麽貴重。
沒有封號的郡主不能獨立建府,婚後要和丈夫婆家住在一起。
有封號的,也大多都把郡主府建在京城,地理位置好的地方早就被人選了,趙安安要是在京城建府,隻能選地理位置偏的地方,或者等那些繁華地段的宅子騰出來,她才有機會選擇。
“你把郡主府建在那麽遙遠的位置,母妃想你了怎麽辦?還是你以後都不打算迴來了?”王妃很舍不得。
趙安安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母妃要是想我,可以過去看我,甚至可以跟我住在一起,若是母妃不想顛簸,我每年迴來和您一起過年就是。”
王府有親兵,安全方麵不用擔心,也沒人傻到直接和王府對上,又不是嫌命長。
手腕上一左一右地戴著金鐲子和玉鐲。時下流行戴雙鐲,金玉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很悅耳。
這邊的大夫已經確定了她就是王府的小郡主,玉諜上也記下了她的名字:尹樂安。
不過趙安安還是喜歡自己原來的名字,順口又好記。
確定了身份,就連宮裏那位都下了聖旨,用名字做封號,以表重視。
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衣服變得更華麗,穿著打扮,住的地方,吃的食物,都十分精致。
不過趙安安並不是很高興。
因為,母妃告訴她,她還有一樁親事,是小郡主出生後就定下的。
如果一直沒有找到她,這樁親事肯定是作廢,可是她現在被找迴來了,親事就還是該繼續安排。
正好男方年紀也合適。
“我不想嫁。”現在的趙安安本就是外來者,她沒有“好女不嫁二夫”的觀念,不嫁,就是單純的不想嫁。
她會醫術,治病救人,賺的錢也足夠她過上不錯的生活。
現在認了親,郡主還有俸祿,有封號 還能多領一些,父王母妃還給了她幾個莊子,她根本就不缺錢,自己也能生活的很好,嫁了人,她不可能比現在自由。
她明確說了自己不想嫁人的想法,王妃隻覺得是因為她第一段婚姻不幸福,讓她心裏有了不好的印象。
給樂安定下的這門親事,男方是個人品貴重的好青年,博學多才,儀表堂堂,她覺得很適合女兒。
不過趙安安堅持不嫁,王妃也不想讓她不高興,暫時按下此事不提。
和小郡主定下親事的是晉陽侯府的世子。
從侯府封號就知道,門戶不低。
祖輩是開國重臣,現在當家的晉陽侯也是簡在帝心的人物,所以這位世子,也被許多人家關注著。
世子今年十九歲,自從養在祖母跟前,三年前祖母去世,他提出要效仿前朝,給祖母守孝三年。
因此到了這般歲數還沒成親,不僅沒有成親,聽說房裏還沒有姬妾。重情守禮,也難怪王妃覺得他是良婿。
今天侯府那邊派人過來送節禮,趙安安也被叫過去一起見客。
這些天趙安安跟著見了不少人,隻當這是一次普通的會客。
等到了前廳,才從侍從口中得知,晉陽侯府來的就是那位世子爺,傳說中小郡主的未婚夫。
趙安安:……
想抬腳離開,但是都走到這裏,屋裏的人大概也聽到動靜了,這時候轉身離開,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趙安安深唿吸,算了,來都來了,隻是見麵而已,她不願意嫁人,難道還能強行壓著她點頭嗎?
都是京城裏有頭有臉的人家,真要這麽幹,麵子都不要了。
相互見了禮,趙安安入了座,就坐在一旁喝茶,話題沒引到她身上,她就安靜地當個啞巴,樂得不說話。
這位世子,說起來他們還有一些淵源。
之前趙安安救過他。
救命之恩,不說湧泉相報,也別恩將仇報啊。
她真的不想嫁人。
早知道這般麻煩,她當初都不該答應進京來認親。
王妃親自接見這位世子,不過看女兒確實沒有一點小女兒的嬌羞和心動,心裏默默歎氣,和世子聊了一會兒,就讓人送世子離開。
“真的沒有一點點心動?”王妃還想再爭取一次。
趙安安搖頭:“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有些離經叛道,但是我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狀態,不想被家庭絆住手腳。”
王府找到了小郡主,王妃心情好起來,病也好了三分。
再加上趙安安就是個大夫,還是個有掛的大夫,王妃的病已經好了大半。
“等母妃病好了,我還是想迴到小鎮上,安靜地做一個治病救人的大夫。”
王妃看著好不容易才找迴來的女兒,到底是“讓她開心地生活”的心理占了上風。
“罷了,若是你真的不喜歡世子,母妃就做主給你退了這門親事,什麽都比不上我女兒的開心重要。”
底下人查到的那些資料,想到趙安安之前那段不幸福甚至是讓人感覺痛苦難受的婚姻,女兒不想嫁人,也情有可原。
“你喜歡治病救人,在京城也可以,為什麽非要迴到那個鎮子呢?”
王妃不理解。
趙安安微笑:“因為我的朋友還在那裏啊,雖然不多,但是她們真的很好,而且我喜歡那裏的風俗。”
那個地方是原主的痛苦之源,卻也有許多值得人留戀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那邊的食物深得她的喜愛,王府的食物味道當然不會差,不過不合口味,偶爾吃吃還可以,天天吃,她還是喜歡小鎮的食物。
“陛下不是讓我選地方建郡主府嗎?我想在那邊選位置,封地我也想選在那邊。”
親王的嫡長女,從一出生就是郡主,郡主有封地,有俸祿。
不過也不是所有郡主都有封號,因為封號是和俸祿直接掛鉤的,朝廷也不給所有郡主都賜封號。
恩賜太多,倒顯得不那麽貴重。
沒有封號的郡主不能獨立建府,婚後要和丈夫婆家住在一起。
有封號的,也大多都把郡主府建在京城,地理位置好的地方早就被人選了,趙安安要是在京城建府,隻能選地理位置偏的地方,或者等那些繁華地段的宅子騰出來,她才有機會選擇。
“你把郡主府建在那麽遙遠的位置,母妃想你了怎麽辦?還是你以後都不打算迴來了?”王妃很舍不得。
趙安安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母妃要是想我,可以過去看我,甚至可以跟我住在一起,若是母妃不想顛簸,我每年迴來和您一起過年就是。”
王府有親兵,安全方麵不用擔心,也沒人傻到直接和王府對上,又不是嫌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