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邯鄲城,州牧韓馥的府邸內,氣氛略顯沉悶。


    韓馥雖胸無大誌,膽小怕死,卻也有著自己的心思與考量。


    他深知袁紹野心勃勃,猶如一頭猛虎在側,時刻威脅著自己的地位;而劉尨亦是崛起之勢迅猛,其眼中的野心之光亦難以掩飾。


    這日,韓馥將心中的顧慮傾訴與耿武以及剛從清河歸來的沮授。


    耿武麵色凝重,默默聽著,一時也無良策。


    而沮授心中早有盤算,他目光深邃,看似平靜,實則思緒萬千。


    在這亂世之中,他一直在尋覓真正能成就大業之主,而劉尨的種種表現與作為,已讓他暗生向往之心。


    沮授微微拱手,向韓馥進言道:“主公,如今之勢,頗為微妙。劉尨勢力漸強,若能與之交好,或可保我冀州一時之安寧。不如令公子韓寧拜劉岱為義父,而後任韓寧為魏郡太守。如此一來,既可示好劉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其力,穩定我方局勢。”


    韓馥聽後,微微皺眉,心中雖有些猶豫,但也覺得此計似乎有幾分可行之處。正在此時,劉尨的使者王粲前來求見。王粲乃飽腹經綸之士,能言善辯,且心思縝密。


    王粲入得廳內,恭敬行禮後,便與韓馥寒暄起來。


    沮授在一旁不動聲色,卻暗中與王粲使了個眼色。


    二人此前雖無深交,但皆為智謀之士,此刻心意相通,很快便在言語間開始合謀此事。


    沮授率先開口,向王粲提及韓寧拜劉岱為義父之事,王粲心領神會,立刻順著話頭,大肆誇讚劉岱之賢德,又言劉尨對韓馥之敬重,稱若能促成此事,必能讓冀州與濮陽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雙方可互通有無,相互扶持,共保太平。


    韓馥在一旁聽著,漸漸被說動。他心想,如今這亂世,多一個盟友總歸是好的,且劉岱在諸侯間亦有一定威望,若韓寧能拜其為義父,或許真能為自己的家族和冀州帶來一些保障。


    而此時,鞠義、潘鳳等韓馥部將亦在廳外聽聞了此事。


    鞠義為人剛猛,有勇有謀,他心中暗自歎息,主公如此行事,可見其確無大誌,且這般安排,韓寧年幼,恐難擔大任,冀州的未來堪憂。


    潘鳳亦是一臉無奈,他們雖看破了其中的玄機,卻也深知韓馥的性格,故而選擇不說破,隻是默默搖頭。


    在沮授的精心安排下,此事很快便定了下來。


    韓寧拜劉岱為義父的儀式在邯鄲城舉行,場麵頗為隆重。


    各方賓客皆來見證,劉岱亦親自前來,對韓寧頗為慈愛,眾人皆以為這是冀州與濮陽結好的開端。


    隨後,韓寧被任命為魏郡太守。沮授又趁機安排其子沮鴡為魏郡長史。


    沮鴡自幼聰慧,熟讀詩書,頗有乃父之風。他到任後,表麵上盡心盡力輔佐韓寧治理魏郡,實則暗中掌控著諸多事務,漸漸將韓寧架空。韓寧年輕,缺乏經驗,對政務之事本就懵懂,又怎會察覺沮鴡的心思。


    如此一來,濮陽北邊的屏障因這一係列的安排而暫保安全無憂。


    沮授此舉,既讓劉尨看到了他的誠意與能力,又在冀州內部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可謂一箭雙雕。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必須要為自己和家族謀得一個好的出路,而劉尨或許就是那個能帶領他們走向輝煌的明主。


    劉尨在得知此事順利進展後,心中大喜。他深知沮授的才能,對其更是多了幾分期待與看重。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身勢力,拓展外交版圖,劉尨又派伊籍隨返迴徐州的糜竺一同前往徐州,拜會徐州牧陶謙。


    伊籍才思敏捷,能言善辯,且在外交事務上頗有經驗。


    他與糜竺一路同行,二人相談甚歡。糜竺在途中向伊籍詳細介紹了徐州的情況,包括陶謙的為人、徐州的兵力、糧草儲備以及各方勢力的分布等。


    伊籍一一牢記在心,心中也在思索著如何才能順利與陶謙結為同盟。


    抵達徐州後,他們受到了陶謙的熱情接待。


    陶謙年事已高,為人寬厚仁慈,但在這亂世之中,也深知結盟的重要性。


    然而,此事並非一帆風順。下邳的陳登,乃智謀之士,他對劉尨的崛起心存疑慮,擔心徐州若與劉尨結盟,會卷入更深的紛爭之中,故而對此次結盟之事有所阻擾。


    伊籍深知陳登的影響力,他決定先禮後兵。


    在與陶謙會麵時,伊籍恭敬地行禮後,便開始闡述結盟的諸多好處。


    他言及劉尨在濮陽的發展,稱其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軍隊紀律嚴明,且劉尨誌向遠大,欲在這亂世之中平定諸侯,還天下太平。


    若徐州能與濮陽結盟,雙方可在軍事上相互支援,共同抵禦外敵;在商業上互通貿易,促進兩地繁榮;在文化上交流互鑒,提升民眾素養。


    陶謙聽後,微微點頭,心中有所動搖。但陳登在一旁卻提出了諸多質疑,他問道:“劉尨如今雖有發展,但畢竟崛起不久,其兵力、糧草能否真的支撐起與徐州的同盟?且其野心勃勃,若日後勢力壯大,是否會對徐州不利?”


    伊籍微微一笑,從容應對。他將劉尨的軍事部署、糧草儲備情況詳細道來,又言劉尨乃仁義之主,最重信譽,絕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且如今諸侯紛爭,徐州若孤立無援,周邊強敵環伺,唯有結盟,方能保境安民。


    在伊籍的巧言善辯與糜竺的從中斡旋下,陶謙最終被說服。他意識到,在這亂世之中,結盟確是明智之舉。於是,徐州與濮陽正式結為同盟。


    沮授在冀州聽聞此事後,心中對劉尨的外交手段更為讚賞。


    他深知,劉尨在這亂世之中,正一步步地編織著自己的勢力網絡,若能繼續如此發展下去,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而他自己,也在冀州暗中為劉尨謀劃著更多的事情,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全身心地投入劉尨的麾下,為其效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劉尨:現代魂掀亂世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狼裏的孤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狼裏的孤狼並收藏漢末劉尨:現代魂掀亂世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