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八年九月初,秦皇嬴複在宏偉的朝堂上,下達了正式建立北域都護府的命令。那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朝堂內迴蕩,也即將在那片廣袤的北域大地上敲響大秦統治的強音。


    北域都護府的疆域遼闊無比,西至額爾德尼,東抵巴林,北達寘顏,南臨阿拉善。在這片草原土地上,大秦的威嚴將如同烈陽普照。


    於此同時,嬴複在深思熟慮之後,任命李莫斯為北域都護府的第一任都護。


    李莫斯來自皇後李長離的李氏家族,他身姿挺拔,麵容冷峻而透著一股睿智。


    秦皇嬴複為了太子嬴安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蜀軍將領折叔琮是贏安太子妃折玉兒的父親,北域都護府的都護李莫斯是嬴安母親的親族。安西軍將領張長庚曾與嬴安一起在西域奮戰過,幽州軍將領商複光和嬴安一起當過兩次同袍,有同生共死之情。


    與此同時,嬴複的目光又投向了其他的地域。他將烏蘭毛都,海拉爾,龍江,科爾沁劃分給滿飾都護府治理。以此來避免北域都護府的實力過於強大。


    另外,嬴複將從鮮卑那得到的準噶爾之地劃分給西域都護府。


    此時的西域局勢微妙,隻剩下四個勢力相互對峙,分別是:西域都護府、烏孫國、匈奴、烏貪國。大秦的西域都護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複雜的土地上。


    此時的大秦,版圖不斷擴張,擁有整整四個都護府。占據西域的西域都護府,宛如一把利劍插在西域的心髒地帶,掌控著這片土地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命脈。占據高麗半島的東廷都護府,讓大秦的影響力延伸到了遙遠的東方半島,在那裏傳播著大秦的文化與製度。占據東北的滿飾都護府,是大秦東北邊疆的守護者,抵禦著來自北方的未知威脅。占據漠南的北域都護府,則是大秦北方草原的管理者,讓那片動蕩不安的草原逐漸穩定下來……


    另一邊,在太子府的華麗寢室內,太子嬴安慵懶地斜倚在錦榻上,宛如一隻尊貴而又饜足的雄獅。


    折玉兒,嬴安的太子妃,她有著如同羊脂白玉般的肌膚,香肩半露,眼神中滿是媚意。


    折玉兒扭動著自己的豐腴身軀,像一條靈動的蛇,緩緩靠近嬴安,吐氣如蘭地說道:“殿下,您如今能夠建立天策府,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呢。”她的聲音柔媚得如同涓涓細流,流入嬴安的心間。


    韓嬗珊也不甘示弱,她穿著一襲薄紗長裙,邁著輕盈的步伐,搖曳生姿地來到嬴安身旁,嬌嗔道:“殿下,這可是您無上榮耀的時刻,日後定是大有可為。”說著,她紅唇輕輕嘟起,似在向嬴安索吻。


    獨孤鳳則是一副英氣又不失騷媚的模樣。她大大方方地坐在嬴安的身邊,玉手輕輕搭在嬴安的肩頭,討好似的說道:“殿下,如此好事,我們定要好好慶祝一番。”她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欲望。


    娜布其,這個有著獨特異域風情的女子,她的眼眸如同深邃的湖水。她輕輕跪在嬴安的腳邊,仰頭看著嬴安,眼中滿是愛慕與渴望,嬌吟連連地說:“殿下,您的光輝定會照耀整個大秦。”


    嬴安看著這些在自己麵前爭寵獻媚的妻妾,心中滿是得意與滿足。他的手肆意地在她們的肌膚上撫摸著,感受著那細膩的觸感,享受著這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在這個屬於嬴安的小天地裏,他是絕對的主宰,而這些女子,如同盛開的花朵,隻為他一人綻放著最豔麗的色彩,滿足著他的欲望與虛榮。


    在大秦民間,隨著大秦帝國不斷的開疆拓土,儒學宛如一陣春風,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吹拂開來,並且不斷昌盛。


    大秦的儒生們,身著樸素的儒服,帶著滿腔的熱忱與對儒學的崇敬,踏上了前往邊疆各地的征程。


    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角落,無論是大漠邊緣還是山林深處。大秦如同一個巨人,一手持著儒家經典,一手持著寒光閃閃的利劍。


    在大秦境內,那些蠻夷部落麵臨著兩種選擇。對於願意接受大秦統治並且接受儒學教化的,他們被逐漸融入到大秦的社會體係之中,學習大秦的語言、文字,遵循大秦的禮儀規範,開始過上新的生活。


    然而,對於那些不願意接受大秦統治,更抗拒儒學教化的蠻夷,等待他們的是服徭役的命運。


    這些蠻夷被成群結隊地拉到各個大型工程的建設場地。他們在監工的嚴厲監督下,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如修建城牆、道路等基礎設施。


    這些蠻夷的臉上滿是疲憊與無奈,但在大秦的鐵腕統治下,他們無法反抗。而這種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懾的作用,讓更多的蠻夷部落重新審視自己與大秦的關係,思考是否應該接受大秦的統治與儒學的教化。


    儒學在邊疆的傳播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地方的傳統習俗與儒學理念產生了激烈的衝突。但大秦的儒生們並沒有輕易放棄,他們通過耐心的講解、舉例,試圖讓這些蠻夷理解儒學的價值。


    同時,大秦的軍隊也在邊疆地區維持著秩序。他們確保儒生們的安全,也防止那些不滿的蠻夷發動叛亂。


    在這種一手持劍一手儒學的治理模式下,大秦的疆域內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融合的氛圍,盡管過程中充滿了矛盾與掙紮,但大秦的統治卻在不斷地鞏固和發展……


    數日後的朝會上,魯郡的孔子後人身穿一襲莊重的儒服,帶著天下儒生的殷切期盼,緩緩步入大秦的朝堂。


    他的神情肅穆而又帶著一絲自豪,手中捧著那封代表著眾多儒生心聲的上書,恭敬地呈遞給秦皇嬴複。


    那上書的內容,乃是請求大秦太子嬴安成為儒太子。這個請求如同平靜湖麵上投入的一顆石子,在朝堂上泛起層層漣漪。


    秦皇嬴複坐在龍椅上,聽聞這個請求後,心中著實感覺有些無語。他想到自己已經被儒生們稱為儒帝,如今他們竟又想將同樣的形式加諸於自己兒子嬴安的身上。


    然而,嬴複心中也明白儒生們在大秦的重要性。這些儒生,手持儒家經典,奔走於大秦的每一寸土地。他們深入民間,開辦私塾,傳授儒家的禮義廉恥、忠孝仁愛。正是因為他們的教化之功,使得大秦的百姓更加尊崇秦室,使得大秦的統治秩序更加穩固。


    在民間,儒家思想的傳播無處不在。在鄉村的私塾裏,稚嫩的孩童們搖頭晃腦地誦讀著《論語》《孟子》;在城鎮的講學之處,年輕的學子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儒生們對儒家經典的闡釋。儒家的思想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大秦的百姓緊緊地團結在秦室的周圍。


    嬴複沉思片刻,覺得既然儒生們為大秦提供了如此重要的教化功能,讓天下百姓都對秦室尊崇有加,那麽秦室為其站台,給予點他們想要的名分,也是理所應當的。


    嬴複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朝堂上的大臣們見此情形,也都明白了秦皇的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喜歡用ai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喜歡用ai並收藏千年大秦:西漢末年開始的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