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也沒帶他去村裏溜達,因為剛出門他就被電話喊走了。
相對的,張阿婆迴來了。
我接到電話,就一直在門口等她。
她背了一個背簍,上麵蓋著紅布,我看不清是些什麽東西。
她沒說,我也就沒問,隻是將背簍接過來背上,跟著她往後山走。
整個村子坐北朝南,背靠著一整片連貫的原始森林。
外圍是一層森林,是被認定為村子的邊界,可以砍伐,但再往裏,就是保護林。
當然,也因為再往裏,植被過於茂盛,都是參天大樹,不管爬多高,都不能從森林植被中看到遠處的景象,一眼全是綠,除非是經驗極其老道的采藥人,亦或者張阿婆這一行的人,才能從裏麵走出去。
不然其他人進去,輕易就會迷路,更別說山裏經常起濃霧,能見度經常不到一米,並且野生動物很多,所謂與其說是保護森林,不如說是保護人。
保護人不進去,也就不會遇上危險。
當然,就算是在這樣的保護林邊上,外圍森林也就是一些野豬野兔。
以前會有獵人去捕獵,迴來將肉售賣掉,不過那是記憶遙遠的小時候。
現在也就隻是抓抓野兔。
怎麽說呢,隔幾年隔幾年,就會又一次野兔泛濫,靠近山腳,亦或是半山坡上的農田,就會被挖出大洞,農作物全被吃了,農戶也算是苦不堪言,隻能抓野兔來吃,爭取消滅一些,緩解一下農田裏的壓力。
至於為什麽不養?那就是打洞能力比家兔要強上很多倍,以前的村子裏,建築基本上都是夯土築牆,那樣的建築節省材料,牢固結實,冬暖夏涼。
但養兔子的人家土牆全被打穿的比比皆是。
很久以前我記得三舅烤過兔子給我吃,但可能是運動量太大,總感覺肉質很柴,沒有家兔肉的味道好。
當然這都是閑話了。
這幾年很少有野生動物泛濫了。
偶爾見上幾隻,也是很快就跑遠了,怕人得很。
農作物收成好了,也沒人會去招惹它們。
後山這邊,算是森林範圍最大的,劃分給我們村子的森林,從後山這邊是凸出去的,邊界要比其他幾個方向的都要大。
但是我不明白張阿婆這次要帶我去做什麽。
我隱約聞到了香燭的味道,難不成要帶我去祭祖?
現在還太早了吧?
“今天怎麽這麽安靜?”
冷不丁聽到前麵的張阿婆說話,差點沒迴過神來,樹枝正好絆住腳,我一個踉蹌,對著張阿婆就行了一個大禮。
第一反應是護住背簍,怕裏麵的東西被我倒出來了。
不想張阿婆眼疾手快,已經拽住了背簍口。
她動作快得讓我驚訝,一點都不像是一個老婆婆。
但,說實話。
就算是她跟奶奶是摯友,我也感覺,自從有記憶以來,她的樣子就沒變過。
跟同齡的老太太相比,她過於年輕了,笑起來眼角有皺紋,可永遠都是那麽精神抖擻。
而這些年一直在群山之間,各個村落中奔波,操勞,卻也沒見過她有半分的倦怠。
就像是剛才,我還沒反應過來,她就已經將背簍扶住了,那動作快的,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六十多的老太太。
仿佛,這個年老的身體中,住著一個和我一樣的年輕人。
張阿婆見麵前的人在發呆,也不惱,隻將人扶起來,拍拍她腿上的塵土。
“往後的路還會更難走,要小心。”
話中意味深長,我感覺她甚至說的不是現在這條路。
“張阿婆,為什麽誰都喊你張阿婆,就算是村裏的小孩子,也喊你張阿婆,這是你的名字嗎?”
這是我從小就好奇的事兒。
從老到小,聽我媽說,就算是我奶奶,跟她是閨女,喊她也喊的是張阿婆。
但是我媽說,小孩子不能當麵問長輩的名字怎麽樣,這樣不太禮貌。
今天,實在是沒忍住了。
“這個啊,等以後我再告訴你吧,現在還不是時候。”
張阿婆笑著說完,一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隻是她帶著我在山間彎彎繞繞許久,走上了一條我完全不認識的道路。
“記住這條路,以後你還要走上很多遍。”
我沒反應過來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隻覺得今天很奇怪。
以往爬山隻到半山腰就累得氣喘籲籲,得休息上好一會兒,才能繼續往上爬。
可現在迴頭,已經看不到村子所在的地方了。
而我卻一點疲憊的感覺都沒有,甚至連水都不想喝,按照路線來說,我們至少翻越了至少兩座山。
奇怪一路上雖然山間鳴蟲鳥叫聲不停,甚至還有小獸穿越在山林間的響動。
但我卻一直都沒看到它們。
按理說,越往山林深處走,能見到的走獸應該越多才對。
可後麵這段路卻是一直沒遇到。
“這條路好奇怪啊……”
“嗯?說說,哪裏奇怪了。”
張阿婆滿眼期待地看著我,似乎是對我的話感到驚訝。
我想了想,遲疑道:“感覺這麽複雜的路線,不像是尋常采藥人會走的,他們應該會選擇更便捷的道路,直接前往森林深處,采摘他們需要的草藥。”
“但是又很奇怪,按照路線來說,我們早就繞出了後山,而且,更像是我們一開始就不用走後山,走另外一條路更快……”
我說著,擰眉盯著張阿婆,見她一臉淡然,明顯是一切盡在掌握。
便隻能繼續說下去。
“你像是故意從後山繞路進的老山崖【“ai”方言讀第二聲】,但是這邊基本上沒人敢過來,感覺這條路隻有你一個人在走,但是為什麽卻像是經常有人走,兩邊修剪的痕跡看上去已經很久了。”
老山崖,顧名思義,山崖很多,並且地形多陡峭險峻,而且是村子山林界限中最少的地方,最靠近原始森林。
按照現在的路線來說,我們應該已經走進了老山崖中段了,但是很奇怪,我並沒有見到那些險峻錯落的山崖。
大人們並不會靠近這邊,相對地也會警告我們這些小輩不準靠近。
因為有老一輩在這邊吃過不少虧,錯落山崖,和高低起伏的山體地形,再加上植被茂盛,能看到遠處的路,往前走卻是失足落下山崖。
而這些山崖都是高低不一,高的百米,低的隻有五六米,但摔下去因為難以獲救,所以也足夠致命。
相對的,張阿婆迴來了。
我接到電話,就一直在門口等她。
她背了一個背簍,上麵蓋著紅布,我看不清是些什麽東西。
她沒說,我也就沒問,隻是將背簍接過來背上,跟著她往後山走。
整個村子坐北朝南,背靠著一整片連貫的原始森林。
外圍是一層森林,是被認定為村子的邊界,可以砍伐,但再往裏,就是保護林。
當然,也因為再往裏,植被過於茂盛,都是參天大樹,不管爬多高,都不能從森林植被中看到遠處的景象,一眼全是綠,除非是經驗極其老道的采藥人,亦或者張阿婆這一行的人,才能從裏麵走出去。
不然其他人進去,輕易就會迷路,更別說山裏經常起濃霧,能見度經常不到一米,並且野生動物很多,所謂與其說是保護森林,不如說是保護人。
保護人不進去,也就不會遇上危險。
當然,就算是在這樣的保護林邊上,外圍森林也就是一些野豬野兔。
以前會有獵人去捕獵,迴來將肉售賣掉,不過那是記憶遙遠的小時候。
現在也就隻是抓抓野兔。
怎麽說呢,隔幾年隔幾年,就會又一次野兔泛濫,靠近山腳,亦或是半山坡上的農田,就會被挖出大洞,農作物全被吃了,農戶也算是苦不堪言,隻能抓野兔來吃,爭取消滅一些,緩解一下農田裏的壓力。
至於為什麽不養?那就是打洞能力比家兔要強上很多倍,以前的村子裏,建築基本上都是夯土築牆,那樣的建築節省材料,牢固結實,冬暖夏涼。
但養兔子的人家土牆全被打穿的比比皆是。
很久以前我記得三舅烤過兔子給我吃,但可能是運動量太大,總感覺肉質很柴,沒有家兔肉的味道好。
當然這都是閑話了。
這幾年很少有野生動物泛濫了。
偶爾見上幾隻,也是很快就跑遠了,怕人得很。
農作物收成好了,也沒人會去招惹它們。
後山這邊,算是森林範圍最大的,劃分給我們村子的森林,從後山這邊是凸出去的,邊界要比其他幾個方向的都要大。
但是我不明白張阿婆這次要帶我去做什麽。
我隱約聞到了香燭的味道,難不成要帶我去祭祖?
現在還太早了吧?
“今天怎麽這麽安靜?”
冷不丁聽到前麵的張阿婆說話,差點沒迴過神來,樹枝正好絆住腳,我一個踉蹌,對著張阿婆就行了一個大禮。
第一反應是護住背簍,怕裏麵的東西被我倒出來了。
不想張阿婆眼疾手快,已經拽住了背簍口。
她動作快得讓我驚訝,一點都不像是一個老婆婆。
但,說實話。
就算是她跟奶奶是摯友,我也感覺,自從有記憶以來,她的樣子就沒變過。
跟同齡的老太太相比,她過於年輕了,笑起來眼角有皺紋,可永遠都是那麽精神抖擻。
而這些年一直在群山之間,各個村落中奔波,操勞,卻也沒見過她有半分的倦怠。
就像是剛才,我還沒反應過來,她就已經將背簍扶住了,那動作快的,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六十多的老太太。
仿佛,這個年老的身體中,住著一個和我一樣的年輕人。
張阿婆見麵前的人在發呆,也不惱,隻將人扶起來,拍拍她腿上的塵土。
“往後的路還會更難走,要小心。”
話中意味深長,我感覺她甚至說的不是現在這條路。
“張阿婆,為什麽誰都喊你張阿婆,就算是村裏的小孩子,也喊你張阿婆,這是你的名字嗎?”
這是我從小就好奇的事兒。
從老到小,聽我媽說,就算是我奶奶,跟她是閨女,喊她也喊的是張阿婆。
但是我媽說,小孩子不能當麵問長輩的名字怎麽樣,這樣不太禮貌。
今天,實在是沒忍住了。
“這個啊,等以後我再告訴你吧,現在還不是時候。”
張阿婆笑著說完,一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隻是她帶著我在山間彎彎繞繞許久,走上了一條我完全不認識的道路。
“記住這條路,以後你還要走上很多遍。”
我沒反應過來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隻覺得今天很奇怪。
以往爬山隻到半山腰就累得氣喘籲籲,得休息上好一會兒,才能繼續往上爬。
可現在迴頭,已經看不到村子所在的地方了。
而我卻一點疲憊的感覺都沒有,甚至連水都不想喝,按照路線來說,我們至少翻越了至少兩座山。
奇怪一路上雖然山間鳴蟲鳥叫聲不停,甚至還有小獸穿越在山林間的響動。
但我卻一直都沒看到它們。
按理說,越往山林深處走,能見到的走獸應該越多才對。
可後麵這段路卻是一直沒遇到。
“這條路好奇怪啊……”
“嗯?說說,哪裏奇怪了。”
張阿婆滿眼期待地看著我,似乎是對我的話感到驚訝。
我想了想,遲疑道:“感覺這麽複雜的路線,不像是尋常采藥人會走的,他們應該會選擇更便捷的道路,直接前往森林深處,采摘他們需要的草藥。”
“但是又很奇怪,按照路線來說,我們早就繞出了後山,而且,更像是我們一開始就不用走後山,走另外一條路更快……”
我說著,擰眉盯著張阿婆,見她一臉淡然,明顯是一切盡在掌握。
便隻能繼續說下去。
“你像是故意從後山繞路進的老山崖【“ai”方言讀第二聲】,但是這邊基本上沒人敢過來,感覺這條路隻有你一個人在走,但是為什麽卻像是經常有人走,兩邊修剪的痕跡看上去已經很久了。”
老山崖,顧名思義,山崖很多,並且地形多陡峭險峻,而且是村子山林界限中最少的地方,最靠近原始森林。
按照現在的路線來說,我們應該已經走進了老山崖中段了,但是很奇怪,我並沒有見到那些險峻錯落的山崖。
大人們並不會靠近這邊,相對地也會警告我們這些小輩不準靠近。
因為有老一輩在這邊吃過不少虧,錯落山崖,和高低起伏的山體地形,再加上植被茂盛,能看到遠處的路,往前走卻是失足落下山崖。
而這些山崖都是高低不一,高的百米,低的隻有五六米,但摔下去因為難以獲救,所以也足夠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