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命運在時代洪流前,卑微如泥沙。


    那些大人物,則往往拔起蘿卜帶出泥。


    傅友德死了,在洪武大帝離世前的最後一個月,他終於親手為孫子拔除了這根刺。


    收到消息,劉學勤有些愕然。


    他想起當年給傅友德批的那句話,“到底是應驗了啊。”


    本以為會被打臉,沒想到曆史的慣性恐怖如斯,連一個垂暮的老人也不肯放過。


    不過蒼天又饒過誰呢?


    “你讓人去接觸一下傅友德的後人,如果有願意來咱們自治區的,想辦法給接過來吧。”


    盡管對傅友德好感欠奉,這人的死因有一大半是因為自己,該管還是要管的。為政之人,做的事全都是給活著的人看的。


    把事情交代給段昌煦,劉學勤就開始著手應對”後朱元璋”時代了。


    “據可靠消息,大明皇帝病情危重,恐怕時日無多。一旦皇上駕崩,大明或許會陷入混亂之中,這是我自治區進取的最好時機!”


    劉學勤召開了少數人參與的內閣會議,包括戶部熊天球,工部黨娥,軍部全體成員,以及剛被提拔到次輔的楊寓。


    他躊躇滿誌地站在大殿中懸掛的軍事地圖前,舉起地圖棍指點。


    “經過這麽多年的磨合,我想大家已經取得共識,我們自治區的命脈是什麽?”


    “市場!”


    所有人齊聲迴答,就連那些軍人,對此也毫不懷疑。


    “沒錯!但是除了南部的烏斯藏,我們幾乎被大明四麵包圍。我之命脈懸於人手,終非長久之計,我認為,自治區已經到了戰略突圍的階段!”


    向西,自治區必須盡取河西之地,才能打通絲綢之路,恢複與西域諸國的貿易。


    往東北,可以兵出平涼府,席卷整個隴東地區,包括延安、榆林,獲得向蒙古擴張的邊境線。


    南麵,就是劉學勤心心念念的天府之國四川了。


    如果打下四川,可得長江航運,南部與雲南接壤。藍玉那個女婿朱椿如今是滇王,與之交好應無問題。


    “為何不揮師東進,進取中原?”


    楊寓有些不解,在他看來,整個自治區的底蘊和軍事力量,已經具備了逐鹿中原的條件,為何還要偏居一隅,甘做一割據藩鎮?


    “若不是花剌子模國王狂妄自大,成吉思汗很可能不會有西征的軍事冒險。我的意思是商業文明與農耕文明是有很大不同的。”


    “農業文明向土地索取,靠天吃飯;商業文明則是向市場索取,而大明目前是我們的市場。”


    楊寓是聰明人,聽懂了他的意思,便不再言語。


    自治區雖然表麵很強,但這一切是建立在臣服大明,商貿互通的基礎上的。大明雖麵臨皇權更迭,但並無衰相,國力仍在鼎盛期。


    趁其不備,咬下來一塊肉或許可以,但想吞並大明,確實言之過早。


    “往西、往北都沒啥意思,不是戈壁就是黃土,還不如狄道呢。但你想圖四川,眼下這點兵力怕是不夠。”


    藍玉是極力主張取四川的,要是能打通與雲南的聯係,有女婿撐腰,那他腰杆可硬多了。


    “可是,上師為何認為大明會混亂?我們就能有機可乘呢?”


    擴軍之議還未得響應,楊寓突然又發問。


    “啊?”


    不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一掛,第二年(建文元年)朱允炆就開始削藩,從而引發靖難之役了麽?


    這話劉學勤自然不會說出來,但他也從來沒考慮過其它可能性。


    “朱允炆的心病在藩王,上位之後,必然會針對強藩有所行動。自古以來,因削藩而引發內亂不在少數吧?”


    他雲淡風輕,智珠在握,環顧眾人時,卻驚訝發現,幾乎所有人眼中都是疑惑。


    “上師你是燈下黑啊!有咱們存在,任何皇帝的心病都首先在咱們這邊才是啊。”


    這些年劉學勤運籌帷幄,幾乎算無遺策,似這般被公然質疑的情況絕少有,以至於他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說說,我怎麽個燈下黑了?”


    他有些不悅地問道。


    “我與軍部私下聊過,大夥都覺得此時我們應加強戒備,我若是朱允炆,定會驅狼吞虎,強令王府衛隊圍攻自治區。一則是各王的投名狀,二則可借機削弱藩王實力。“


    許是大明那邊這些年的隱忍不發,給劉學勤一種錯覺,那就是大明一定會采取“攘外先安內”的策略。


    塞音教崛起時,恰好朱元璋的重點放在培養接班人上,客觀上需要穩定的局麵。


    通渭之戰既把朱元璋打疼了,也給打醒了。這些年,他在想盡辦法縮小與自治區之間的軍械差距。


    如果再次發動與自治區的戰爭,那便是賭國運之戰,對於朱元璋這等成熟的帝王,是絕對不允許自己失敗的。


    而他一直未能對自治區動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他老了。


    再偉大的帝皇也會謝幕,當朱元璋發覺自己力不從心的時候,便把這個責任交給兒孫。


    “你說的對,我確實漏算了。”


    沉默許久,劉學勤才終於開口。


    他與燕王朱棣有盟約,但朱棣也隨時有可能擺他一道。


    或許在朱棣心裏,一樣對自治區充滿忌憚。


    “如今我方的弱點在這裏——”


    見形勢反轉,藍玉接過指揮棒,在地圖前講解起來。


    之前建立的秦隴防線非常穩固,但拿下朵甘之後,青海府成了大開的門戶。


    在河西駐守的宋晟隨時可以率騎兵進入青海府,大明也可從四川攻打。


    東北、北部隻需派出步兵牽製即可。


    而且自從晉王被斬首那次後,明軍的戰法就改進了這一點,軍中將帥的位置絕對保密。即便你可以空投燃燒彈,但有督戰隊壓陣,少量燃燒彈也很難動搖數萬人的軍陣。


    “我方該如何應對?”


    在戰術層麵,藍玉到底是名將,一語道破要點。他認為,明軍不戰則已,戰則必然舉全國之力來犯。


    諸王之兵力或被派到秦隴一線作為炮灰,馮勝率主力從四川而出,宋晟作為偏師,或攻打金、蘭為牽製,或流竄海西,破壞我重點工礦為騷擾。


    聽了他的分析,劉學勤也有些脊背發涼,忙問他對策。


    “如果大家可以就這個判斷達成共識,那麽想要破局,最好先下手為強。”


    藍玉是想趁大明國喪之際,偷襲四川。看來朱元璋發動藍玉案,還是令他寒透了心。


    軍部一致認為,想要拿下四川,至少要有一個集團軍,八到十個旅的兵力。


    自治區現在總共才六個旅,還要承擔守土職責,要不要步子邁這麽大?劉學勤也有些犯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塞音老仙鬧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蟻愛大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蟻愛大樹並收藏塞音老仙鬧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