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慶幸的是,劉學勤時機抓的不錯,肅王朱楧此時還沒有就藩,否則自治區的壓力怕是要大很多。
而此時輕騎突進的傅友德心情也很是複雜,他倒不是惦記與塞音老仙那點子香火情,主要是自己這個先鋒官的位置實在尷尬。
自己與塞音教的接觸,皇上掌握的一清二楚。真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還有那份死亡清單,說實話,他也是將信將疑。他雖貴為國公,與晉王朱棡是親家,但李善長如何,皇上要殺你那也簡單的很。
最令他忌憚的是,自己幾個兒子先後被朝廷召迴京師,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傅友德是大明公認僅次於常遇春的猛將,但他先後投身諸多派係,還能夠穩步上升,足見他的政治嗅覺比藍玉那貨高了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此時他倒有些羨慕起藍玉,甚至還有些埋怨劉學勤,或許他潛意識裏覺得,劉學勤應該事先給他通個氣。
“咦,這怎麽迴事?”
傅友德對西北還是很熟的,不說他早年間就在這一帶鬧起義,洪武初年,他還曾率兵攻克過階州,對這一路多出來的一些古怪堡壘頗感吃驚。
那些堡壘還沒火路墩規模大,上頭也有煙墩,一望可知是報信用的。
像是用石頭砌成,表麵卻又光潔溜溜。
他讓弓手朝那邊射了幾箭,但箭矢觸到堡壘都被彈開,隻是這種釘子要拔除肯定很費事,他幹脆置之不理。
隻是趕到街亭,傅友德徹底傻眼了。
街亭距離秦州約莫百裏,此地山高穀深,地勢險要,是關中通往隴右的必經之路,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馬謖失街亭,說的就是這裏。
這個地方塞音教怎麽可能錯過,自從通告自治,月峰水泥廠便拉了施工隊過來砌牆。
要塞外牆是向外突出的半月弧形,高不過五米,有上下兩層炮台,射擊孔,也可以射箭,扔滾木礌石。
中間是可以容納一個營的軍營,有庫房、食堂等基礎設施。
靠山體一側有一個可過馬車的小門,此時也洞開著,就問你敢不敢過。
傅友德可能是大明最先見到水泥工事的將領,他見防守兵力不多,實際隻有一個把總,五百人而已,便命一隊步兵攜了攻城器具,上前試探。
在此駐防的正是劉學勤的表哥馬多羅,他現在是十一營營長,相當於明軍千戶。升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馬多羅是主動申請到一線駐防的,當時藍玉初來乍到,不好駁了他這個老仙親戚的麵子,便答應了。
此時大明仍然是缺馬的,傅友德的先鋒軍隻有兩千騎兵,其餘均是步卒。
不過王府衛隊的裝備自然最好,這些步卒均是甲士。其中大多是長槍兵,手中長槍可達四米。
抬著雲梯、攻城槌的士兵在長槍兵護持下,緩緩接近那堵奇怪無比的城牆。弓箭手、弩手也在全神戒備。
傅友德命幾名騎兵打馬從要塞的小門穿過,想打探裏頭的虛實。
結果就聽得砰!砰!十幾聲異響,連人帶馬再沒見出來。
“嘿嘿,真是不知死活!”
把總索大超親手打死一名騎兵,笑著跑過來邀功。
“營長,要不要打一炮試試?”
街亭關隻有三門火炮,又是首次實戰,打出個什麽效果大夥兒心裏都沒底。
“也好!”
用望遠鏡看到,那些步兵越過火炮射程標記物,馬多羅終於下達了命令。
他心裏有些遺憾,本想著利用敵將不知火炮性能的盲點,看能不能轟死主帥。可傅友德何等樣人,不知道打過多少仗,哪裏不明白料敵從寬的道理。
何況他心裏其實是很忌憚老仙的。
轟!轟!轟!
三門火炮同時點燃引線,炮彈劃出優美的弧線,落在大明步兵隊伍中。雖沒打中攻城器械,但卻碾出三條血胡同!
七八名士兵橫死當場,腸肚內髒流了一地,還有十幾人受了或輕或重的傷。
那些缺胳膊斷腿的士兵,更是慘嚎不已。
傅友德也被這幾炮給打蒙了,他不是沒見過火炮,這時候明軍也有一種叫碗口銃的火炮,但那個東西既沒瞄準具,也打不遠,在攻城實用性上,還不如投石車好用。
但街亭的塞音兵用的火炮把整個明軍都給打靜默了,人最大的恐懼來自未知,要是這種火力能無限輸出,那自己這邊還玩個屁啊!
好在,半晌也沒見城裏繼續打炮,傅友德炸著膽子令士兵繼續前進。
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射擊!
敵人進入預定位置,馬多羅一聲令下,早已瞄準好的火槍手紛紛扣動扳機,明軍像是被割的韭菜似的,大片大片倒下。
明軍軍紀再好,麵對如此恐怖的傷亡,還有根本無力還手的局麵,剩下的士兵還是嚇破了膽,丟下雲梯、楯車,紛紛潰逃。
“哎,非戰之罪!”
戰事不過一炷香時間,傅友德看得清清楚楚,歎口氣,讓鎮撫放潰軍迴本隊。
片刻之間,死了二十多人,傷者至少有五六十之數!
他此刻還不知道,這些受傷的士兵被鉛字擊傷,此時根本無藥可救。過不了幾天,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在痛苦中死去。
“去,換刀盾兵!”
傅友德沒有再盲目進攻,而是命刀盾兵去戰場搶了些屍體迴來,不出意外,又付出幾名士兵受傷的代價。
“嘖嘖,這怎麽連鐵甲都能打穿!”
驗過死亡士兵的傷口,所有人不由倒吸涼氣。他們還不知道,此時塞音教的燧發槍百米可破甲,隻不過步兵操典要求是麵對步兵衝鋒應在五十至六十米間射擊,麵對騎兵衝鋒,則八十米便可以開槍了。
這個距離隨著士兵操練程度的提高,還會逐漸壓縮。
現在則不得不考慮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給一線指戰員一定靈活掌握的空間也是應有之義。
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什麽隻射了一輪火炮?
原因就是班氏自走火炮的射速實在不快。
這款炮的外形其實更像弗朗機炮一些,但不同的是,它還是前裝彈藥的。劉學勤並非不知道後裝式更好,但他不是武器專家,為了班望他們能更快完成火炮製造,他也不敢在這種節骨眼亂提建議。
那樣做隻會讓研發人員無所適從。
但從操作方麵來看,這款炮的缺點還是很多的。
散熱,清理炮管,重新裝填,換彈頭,瞄準等等,一係列操作下來也得好幾分鍾,何況炮兵也都是新手,麵對那麽多敵人,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好在現如今火槍產能跟上來了,源源不斷的火槍兵在老營寨完成訓練,然後被派到一線。
馬多羅旗開得勝,傅友德沒有再次發動進攻,而是安營紮寨,等待後續部隊到來。
而此時輕騎突進的傅友德心情也很是複雜,他倒不是惦記與塞音老仙那點子香火情,主要是自己這個先鋒官的位置實在尷尬。
自己與塞音教的接觸,皇上掌握的一清二楚。真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還有那份死亡清單,說實話,他也是將信將疑。他雖貴為國公,與晉王朱棡是親家,但李善長如何,皇上要殺你那也簡單的很。
最令他忌憚的是,自己幾個兒子先後被朝廷召迴京師,這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傅友德是大明公認僅次於常遇春的猛將,但他先後投身諸多派係,還能夠穩步上升,足見他的政治嗅覺比藍玉那貨高了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此時他倒有些羨慕起藍玉,甚至還有些埋怨劉學勤,或許他潛意識裏覺得,劉學勤應該事先給他通個氣。
“咦,這怎麽迴事?”
傅友德對西北還是很熟的,不說他早年間就在這一帶鬧起義,洪武初年,他還曾率兵攻克過階州,對這一路多出來的一些古怪堡壘頗感吃驚。
那些堡壘還沒火路墩規模大,上頭也有煙墩,一望可知是報信用的。
像是用石頭砌成,表麵卻又光潔溜溜。
他讓弓手朝那邊射了幾箭,但箭矢觸到堡壘都被彈開,隻是這種釘子要拔除肯定很費事,他幹脆置之不理。
隻是趕到街亭,傅友德徹底傻眼了。
街亭距離秦州約莫百裏,此地山高穀深,地勢險要,是關中通往隴右的必經之路,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馬謖失街亭,說的就是這裏。
這個地方塞音教怎麽可能錯過,自從通告自治,月峰水泥廠便拉了施工隊過來砌牆。
要塞外牆是向外突出的半月弧形,高不過五米,有上下兩層炮台,射擊孔,也可以射箭,扔滾木礌石。
中間是可以容納一個營的軍營,有庫房、食堂等基礎設施。
靠山體一側有一個可過馬車的小門,此時也洞開著,就問你敢不敢過。
傅友德可能是大明最先見到水泥工事的將領,他見防守兵力不多,實際隻有一個把總,五百人而已,便命一隊步兵攜了攻城器具,上前試探。
在此駐防的正是劉學勤的表哥馬多羅,他現在是十一營營長,相當於明軍千戶。升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馬多羅是主動申請到一線駐防的,當時藍玉初來乍到,不好駁了他這個老仙親戚的麵子,便答應了。
此時大明仍然是缺馬的,傅友德的先鋒軍隻有兩千騎兵,其餘均是步卒。
不過王府衛隊的裝備自然最好,這些步卒均是甲士。其中大多是長槍兵,手中長槍可達四米。
抬著雲梯、攻城槌的士兵在長槍兵護持下,緩緩接近那堵奇怪無比的城牆。弓箭手、弩手也在全神戒備。
傅友德命幾名騎兵打馬從要塞的小門穿過,想打探裏頭的虛實。
結果就聽得砰!砰!十幾聲異響,連人帶馬再沒見出來。
“嘿嘿,真是不知死活!”
把總索大超親手打死一名騎兵,笑著跑過來邀功。
“營長,要不要打一炮試試?”
街亭關隻有三門火炮,又是首次實戰,打出個什麽效果大夥兒心裏都沒底。
“也好!”
用望遠鏡看到,那些步兵越過火炮射程標記物,馬多羅終於下達了命令。
他心裏有些遺憾,本想著利用敵將不知火炮性能的盲點,看能不能轟死主帥。可傅友德何等樣人,不知道打過多少仗,哪裏不明白料敵從寬的道理。
何況他心裏其實是很忌憚老仙的。
轟!轟!轟!
三門火炮同時點燃引線,炮彈劃出優美的弧線,落在大明步兵隊伍中。雖沒打中攻城器械,但卻碾出三條血胡同!
七八名士兵橫死當場,腸肚內髒流了一地,還有十幾人受了或輕或重的傷。
那些缺胳膊斷腿的士兵,更是慘嚎不已。
傅友德也被這幾炮給打蒙了,他不是沒見過火炮,這時候明軍也有一種叫碗口銃的火炮,但那個東西既沒瞄準具,也打不遠,在攻城實用性上,還不如投石車好用。
但街亭的塞音兵用的火炮把整個明軍都給打靜默了,人最大的恐懼來自未知,要是這種火力能無限輸出,那自己這邊還玩個屁啊!
好在,半晌也沒見城裏繼續打炮,傅友德炸著膽子令士兵繼續前進。
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射擊!
敵人進入預定位置,馬多羅一聲令下,早已瞄準好的火槍手紛紛扣動扳機,明軍像是被割的韭菜似的,大片大片倒下。
明軍軍紀再好,麵對如此恐怖的傷亡,還有根本無力還手的局麵,剩下的士兵還是嚇破了膽,丟下雲梯、楯車,紛紛潰逃。
“哎,非戰之罪!”
戰事不過一炷香時間,傅友德看得清清楚楚,歎口氣,讓鎮撫放潰軍迴本隊。
片刻之間,死了二十多人,傷者至少有五六十之數!
他此刻還不知道,這些受傷的士兵被鉛字擊傷,此時根本無藥可救。過不了幾天,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在痛苦中死去。
“去,換刀盾兵!”
傅友德沒有再盲目進攻,而是命刀盾兵去戰場搶了些屍體迴來,不出意外,又付出幾名士兵受傷的代價。
“嘖嘖,這怎麽連鐵甲都能打穿!”
驗過死亡士兵的傷口,所有人不由倒吸涼氣。他們還不知道,此時塞音教的燧發槍百米可破甲,隻不過步兵操典要求是麵對步兵衝鋒應在五十至六十米間射擊,麵對騎兵衝鋒,則八十米便可以開槍了。
這個距離隨著士兵操練程度的提高,還會逐漸壓縮。
現在則不得不考慮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給一線指戰員一定靈活掌握的空間也是應有之義。
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什麽隻射了一輪火炮?
原因就是班氏自走火炮的射速實在不快。
這款炮的外形其實更像弗朗機炮一些,但不同的是,它還是前裝彈藥的。劉學勤並非不知道後裝式更好,但他不是武器專家,為了班望他們能更快完成火炮製造,他也不敢在這種節骨眼亂提建議。
那樣做隻會讓研發人員無所適從。
但從操作方麵來看,這款炮的缺點還是很多的。
散熱,清理炮管,重新裝填,換彈頭,瞄準等等,一係列操作下來也得好幾分鍾,何況炮兵也都是新手,麵對那麽多敵人,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好在現如今火槍產能跟上來了,源源不斷的火槍兵在老營寨完成訓練,然後被派到一線。
馬多羅旗開得勝,傅友德沒有再次發動進攻,而是安營紮寨,等待後續部隊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