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金貴了,娘不敢穿。”


    馬寶梅穿著雪白貂裘,在鏡子前轉來轉去,忽然眼淚就流了出來。


    有時候她恍惚覺得這兒子不是自己的兒子,此時覺得一切又都那麽值得。


    “還是我兒穿吧,配上你這衣服架子,真是沒的說,娘都老了。”


    婦人要脫下袍子,卻被劉學勤按住手,順手揩去她眼角的淚,“娘,你不老。”


    他覺得自己兩世為人,欠了兩個母親太多。


    “要麽,給根號他娘吧。”


    收下兒子一萬兩銀票時她沒手軟,可這件衣服卻令她不安。


    “她們,以後我再買。”


    劉學勤對大媳婦笑了笑,女人紅皴的臉蛋越發紅豔了。哪怕是這麽一句可能不會兌現的話,她都期盼了很久。


    “說正事吧,是不是快要動手了?”


    馬寶梅的臉色突然冷了下來,兒子突然下山,可不會隻為送衣服那麽簡單。


    其實劉學勤真是專程為了送衣服的,見母親發問,隻好點點頭。


    “快了,你給堡子裏的長老打好招唿,讓他們隨時準備著。”


    也沒啥好準備的,劉家堡的年輕人,幾乎全都參與到教務裏。


    有的是道場弟子,有的做了教兵,還有在產業裏管事的。實在沒本事,在廠裏擰螺絲、搬磚,都有不錯的薪俸。


    已經很少有人種田了。


    原先兩千多佃農和新遷來的移民,共計一萬,成了劉家堡的附庸,已經全數入了教。


    楊寓和馮理編戶齊民,將這些人分成十舵,從中提拔了十名舵主。


    新作物到手,劉學勤再也等不及,在老營寨建了座小型玻璃溫室。將種子種了下去,已經開始育種了。


    “這東西,真能有幾十石的產量?”


    玻璃溫房的溫度、濕度很高,薑阿寶穿著青衣青褲,活像根水靈靈的大蔥。


    她指著百多株玉米苗問道。


    “不好說,選種、育種是個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劉學勤記得後世玉米高產者能達到四千斤以上,折合現在的三十多石。但現在的品種是直接從美洲移植過來的,不可能有那麽高的產量。


    結合在勞改農場種茶葉的經驗,他搞了些營養缽,自己配了營養液和土化肥,這又用到了凹凸棒石。


    說起來這種礦石也是個寶,用途極其廣泛,除了做耐火磚,還能用於脫色,幹燥,由於富含微量元素,和特殊的孔隙結構,凹凸棒石還可保水和做複合肥。


    營養缽的苗子長到快一尺,普通玉米苗才四、五寸的高度。


    土豆和紅薯就沒那麽金貴,由於秦霖送來的種子總共隻有幾十斤,劉學勤想在這個冬天,培育出盡可能多的種子。


    等到來年春耕,至少夠種十來畝地。


    但他對煙草的性能是真不知道,隻敢用了三分之一的種子,想要達到建卷煙廠的規模,怕是還得等上兩三年。


    “明年春天,飼料問題就能解決大半!”


    紅薯這東西產量高,秧苗也能繁殖,紅薯秧也可以當豬食,能省不少事。


    “是啊,春天就好了。”


    阿寶跟妙姐在軍機處做事,知道教中機密。她知道,今年與明年,不是一個冬天的距離,而是生與死的距離。


    她決心生死相隨,眼前的男人,帶給她無與倫比的美好,所以她笑著附和。


    看著山上的皚皚白雪,她又說道:“大山戴上了白帽子,或許你也有頂白帽子哩。”


    劉學勤啞然失笑,“我又不做皇上,要白帽子何用?”


    “為何,你們漢人不是個個想做皇上的嗎?”


    阿寶凝睇,眼中很是不解。


    “哎,你不懂!”


    這事沒法跟她解釋,說什麽都還太早。


    “哼!”


    青衣羌女翻個白眼,拎著水壺澆水去了。


    山下的諸多事物,也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推進。


    先是斯達康藥業的阿司匹林試車成功,九月份生產了將近十萬片,十月產量預計能達到十五萬片。


    受製於原材料,明年的月產量上限差不多為五十萬片。


    這種故太子同款的神藥,不太可能一開始就惠及普通民眾,劉學勤沒好意思把價格定太低,出廠價五十文一片。


    等到了京師、南直隸等富庶地,價格翻個兩三倍也正常。


    可喜的是玻璃車間也打開了局麵,除了馬俊往西域販運,西安、四川等地的商人也過來進貨。


    大件現在成品率極低,但玻璃珠、玻璃酒杯、茶杯,小玻璃鏡,玻璃擺件等也非常受歡迎。


    斯達康出品的玻璃器大有趕超主業的趨勢。


    如果商路通暢,明年斯達康很可能超過龍門書局,成為塞音教第二大產業。


    榜首是後起之秀的音捷文具,印刷機、車床,和剛剛正式投產的縫紉機,今年產值就能到六十萬兩,明年翻一倍都有可能。


    這些財務預算,全都建立在明年與大明商貿往來正常的基礎之上。


    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意外了。


    十月份,金縣阿幹鎮水泥廠,渭源縣會川水泥廠,狄道楊莊水泥廠,秦州月峰水泥廠等四家工廠幾乎同時開窯。


    由於工廠選址偏僻,再加上不對外售賣,這件事沒有引起人們太多關注。


    可塞音教的核心成員都知道,與朝廷正式攤牌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怎麽樣?打一發試試吧。”


    十月底,班氏自走火炮終於定型,劉學勤來到老營寨的秘密靶場,饒有興趣地看著這款火炮說道。


    “填炮!”


    班望舉起紅旗,那邊炮兵立刻開始裝填火藥、炮子。


    火炮也用上了定裝火藥,與燧發槍不同的是,采用絲綢包裹。


    裝填手將鐵彈塞進炮管,用推杆頂實。瞄準手搖動車架搖把,調整火炮仰角。最後點火手用火把點燃火繩。


    “轟!”


    炮彈直接飛出視野之外。


    “哎,怎麽到現在連個望遠鏡都沒造出來,這個黨娥怎麽迴事?”


    “咳,玻璃這塊現在歸斯峰管。”


    熊天球湊過來提醒,卻直接把劉學勤的火給點著。


    “扯皮!什麽時候了還跟我扯皮?敵人打來管你音峰還是斯峰?”


    熊天球被弄得沒臉,隻好諾諾應聲,說這就督促去辦。


    望遠鏡對現在的塞音教毫無技術難度,就是各部門太忙,確實存在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


    楊寓出來解圍,恭喜道:“咱們班氏自走火炮射程可達六百米,若是改用散彈,則三百米內皆糜爛,實乃軍國利器!”


    這款火炮試製成功,給了所有人對抗大明的底氣。


    炮身不過兩百斤,炮架三百斤,采用直徑四十厘米的橡膠輪胎,適應各種崎嶇地形,能實現快速機動。


    無論進攻還是防守,在如今的大明,怕是很難有對手。


    劉學勤采取的是保守戰略,將南部的秦州和西北的金縣這兩頭守住,


    在幾座核心縣城周圍,建築水泥工事,隻要有足夠的火槍、火炮,大明派再多人來也是白給。


    “年底之前,最少造出三十門班氏火炮。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總之,要不惜一切代價!”


    班望張張嘴,看見師尊鐵青的麵色,隻好把話咽了迴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塞音老仙鬧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蟻愛大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蟻愛大樹並收藏塞音老仙鬧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