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馬寶梅不肯輕易饒過劉學勤,唆使一群孩子往他懷裏鑽。
劉學勤無奈,跟孩子們玩了會兒,家裏的庭院頓時有了煙火氣。
他並不厭煩這種親子之樂,反而非常喜歡。
可道場就是他的事業,難免顧此失彼。還有就是性格使然,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劉學勤都是那種寡淡的性情,有幾分絕情去欲的仙氣。
其實他下山次數也不少,但大多時候都是為了降妖捉鬼,或是做些秘密事,還是不驚擾家人為好。
劉喜貴扒窗縫偷偷樂了會兒,才施施然走了出來,板著臉道:
“我遍觀神仙誌,從未見似你這般修煉的,連個修行的口訣法門也無。說是飛升,也是個沒影的事兒!”
起先他也覺得此子神異,畢竟沒聽過誰十三歲就敢開道場的。
要說自己兒子什麽都沒幹,那明顯不是,劉喜貴知道兒子搞錢是把好手。但問題是,咱家什麽家庭,不缺錢啊!
按照他的想法,你既然是謫仙下凡,那考個狀元還不是手拿把掐的,入朝為官,揚名聲,顯父母,豈不美哉?
劉喜貴接受的是正統儒學教育,雖然是個差等生,許是補償心理作祟,自是希望兒子走仕途。
當然,若有外人敢質疑自己兒子的神仙身份,那劉喜貴定然要擼起袖子,與對方拚命的。
“嘿嘿。”
劉學勤給懷裏的閨女嘴裏塞了顆糖果,抱給她娘,笑道: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爹你雖然沒笑,但恕我直言,您資質還欠些火候,要不咱們父子一體,我也不介意引渡於你。“
劉喜貴被氣得滿麵張紅,“你……你……”,指著兒子嘴皮直哆嗦,最後還是自己泄了氣,拽個小板凳氣鼓鼓地坐了。
他和馬寶梅就這麽一根獨苗,心裏那是極溺愛的,兒子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驕傲,皇上厲害不厲害?他也沒生個仙人出來不是?
“你看了那麽多書,可見到有明確記載白日飛升的?不妨跟你們明說,此界縱然傳下仙法也無用,隻因此界缺乏一味至關重要的元素。”
“是啥?”
劉喜貴和他大舅齊齊問道。
劉學勤以手指天,然後做個封口的動作,微笑不語。見老爹和大舅一臉的失望,劉學勤轉過身子,在人群中找了找,才對一個小婦人喊道:
“妙姐,來,給爹說一下飛天事。”
“是,上師。”
那女子忙走了過來,立於一旁侍奉。
這位妙姐是道場五期的外門弟子,身份非比尋常,其父乃是狄道知縣段嗣宗。
及其成年後,妙姐出落的文靜可人,在塞音道場中屬於鶴立雞群存在。老仙那時候已經開啟了收女模式,所以就近水樓台,納妙姐做了四房。
盡管段妙姐是知縣庶女,但劉學勤家也就是鄉下的土財主,家裏連個有功名的人都沒有,娶知縣女兒絕對算高攀。
但劉學勤也沒給人家正妻身份。
原因也很簡單,段知縣此前曾往塞音道場與劉學勤盤過幾迴道,結果皈依了我教,被老仙收做記名弟子。
秘密的那種。
忽悠官場裏的人,有時反倒很簡單。
別看老段是個學儒的,其實迷信的很,他年輕的時候也像老朱那樣,做過幾個月的和尚。
老仙掐指一算,略透露幾條天機給段知縣,都是洪武年即將發生的大事,事後莫不應驗。
能預見未來,而且神準,那不是神仙是什麽?
老段心悅誠服,成了推廣神教的積極分子。
這是洪武二十年的事,之後劉學勤才敢將黑手漸漸伸向朝廷。為了防止被朱元璋剁手,他的動作是非常緩慢的。
反正時間在我!
為了防止意外,他也不敢有大動作,免得把未來的時間線整亂了。比方拉攏一些地方官員,或是將一二官員從朱元璋的屠刀下解救出來。
僅此而已。
“去年我音峰已實現載人首飛,不過上師說沒有實用價值,不值得宣揚。”
段妙姐挺起胸脯,臉上泛著光。
雖說那隻是個熱氣球,隻升起了十米,但塞音教的弟子都知道那意味著什麽。
自己雖是外門,但也有幸參與了部分球體的裁縫,頂針都頂壞了三個呢。
可是上師他老人家隻湊上來說了句:“狗屁外門弟子,不如條狗!”
雖然當時自己不爭氣地哭了,但音峰弟子知恥後勇,內外門通力合作,用車床搞出個醜怪的【杠杆彈壓式縫紉機】。
外形像個大號的鉗子,鉗嘴裏固定一根彈簧,口中含著縫紉針,還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縫紉針的尺寸。
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雖然彈簧很容易變形,針也容易斷,可這個問題後來也被內門師兄解決了。
上師隻是輕蔑地笑笑,但沒再罵人。
這種事,大家都習慣了。
“上師他老人家可是一拳砸碎星辰的神仙,我們怎麽可能讓他滿意?”
婦人偷偷看了眼輕搖羽扇的老仙,想到自己剛為他生了孩子,簡直做夢似的,霎時紅了臉,宛如懷春。
“嗬嗬,不值一提。此方世界過於貧瘠,沒有天材地寶,連件像樣的法寶都練不成,弟子們權且胡亂練手罷咧。”
劉學勤雲淡風輕,馬寶山卻聽的臉皮抽抽。
“這天大的事,你還說胡亂練手!”
“這事不要往外說,免得驚動上頭,到時跟我要東西,那就麻爪了。”
知道自己大舅是個什麽貨,劉學勤跟一旁冷冷提醒,劉喜貴夫婦也忙附和,在這種事上,他倆一向是站兒子這頭的。
來大明朝的時間越久,劉學勤越能感受到洪武大帝帶給周圍人的那種壓迫感,即便遠在萬裏之外,仍能隱約感到那種迫力。
老朱對自己一手締造的王朝,掌控力度是空前的,對製度設計的精細度遠超自己此前想象,其心細如發,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
就拿茶葉說事,為了取締私茶,朝廷竟然給烏斯藏頒發了金牌,堪合之後才能交易。
洪武初年,一千斤茶葉才能換一匹上等馬。到洪武十六年,上等馬的交易價格是四十斤茶葉,價格是皇上欽定的。
隔著雨花台都能聽見老朱撥打算盤珠子的聲音!
劉學勤有理由懷疑,那年的價格之所以定那麽低,也有可能因為馬皇後剛去世(洪武十五年八月),老朱心情受到了影響。
多好的價格啊,可惜那年自己的頭茬茶葉才剛開始采摘,洮河墟市開市的時候茶葉都還沒有殺青。
還是要怪老朱該死的戶籍製度,自己想找個會製茶磚的匠戶都沒有,而自己前世種的是綠茶,對黑茶的發酵工藝所知甚少。
害得他花了大半年時間,才算搞定製茶工藝。
“今年官價如何?”
劉學勤想了想,問大舅道。
“嗯,和去年一樣,上馬一百二十斤,中馬七十斤。”
大舅吃多了茶,雙頰微微有些酡紅。
“今年能給我一萬斤不?還有,你那力士靴能不能給我幾雙?”
“最多六千斤。哼哼,哪有舅舅老惦記外甥東西的,我那靴子,一雙就花了我二十兩,你買得起嗎?”
劉學勤沒好氣將大舅堵了迴去,那靴子是他用來裝逼的,可不會真的拿去賣!
為了把彈簧鋼煉出來,天曉得弟子們燒了多少爐鐵?反正小高爐都燒壞了五六座了。
“怕是用銀子打的,都沒你的靴子金貴!”
大舅悻悻說道。
劉學勤無奈,跟孩子們玩了會兒,家裏的庭院頓時有了煙火氣。
他並不厭煩這種親子之樂,反而非常喜歡。
可道場就是他的事業,難免顧此失彼。還有就是性格使然,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劉學勤都是那種寡淡的性情,有幾分絕情去欲的仙氣。
其實他下山次數也不少,但大多時候都是為了降妖捉鬼,或是做些秘密事,還是不驚擾家人為好。
劉喜貴扒窗縫偷偷樂了會兒,才施施然走了出來,板著臉道:
“我遍觀神仙誌,從未見似你這般修煉的,連個修行的口訣法門也無。說是飛升,也是個沒影的事兒!”
起先他也覺得此子神異,畢竟沒聽過誰十三歲就敢開道場的。
要說自己兒子什麽都沒幹,那明顯不是,劉喜貴知道兒子搞錢是把好手。但問題是,咱家什麽家庭,不缺錢啊!
按照他的想法,你既然是謫仙下凡,那考個狀元還不是手拿把掐的,入朝為官,揚名聲,顯父母,豈不美哉?
劉喜貴接受的是正統儒學教育,雖然是個差等生,許是補償心理作祟,自是希望兒子走仕途。
當然,若有外人敢質疑自己兒子的神仙身份,那劉喜貴定然要擼起袖子,與對方拚命的。
“嘿嘿。”
劉學勤給懷裏的閨女嘴裏塞了顆糖果,抱給她娘,笑道: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爹你雖然沒笑,但恕我直言,您資質還欠些火候,要不咱們父子一體,我也不介意引渡於你。“
劉喜貴被氣得滿麵張紅,“你……你……”,指著兒子嘴皮直哆嗦,最後還是自己泄了氣,拽個小板凳氣鼓鼓地坐了。
他和馬寶梅就這麽一根獨苗,心裏那是極溺愛的,兒子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驕傲,皇上厲害不厲害?他也沒生個仙人出來不是?
“你看了那麽多書,可見到有明確記載白日飛升的?不妨跟你們明說,此界縱然傳下仙法也無用,隻因此界缺乏一味至關重要的元素。”
“是啥?”
劉喜貴和他大舅齊齊問道。
劉學勤以手指天,然後做個封口的動作,微笑不語。見老爹和大舅一臉的失望,劉學勤轉過身子,在人群中找了找,才對一個小婦人喊道:
“妙姐,來,給爹說一下飛天事。”
“是,上師。”
那女子忙走了過來,立於一旁侍奉。
這位妙姐是道場五期的外門弟子,身份非比尋常,其父乃是狄道知縣段嗣宗。
及其成年後,妙姐出落的文靜可人,在塞音道場中屬於鶴立雞群存在。老仙那時候已經開啟了收女模式,所以就近水樓台,納妙姐做了四房。
盡管段妙姐是知縣庶女,但劉學勤家也就是鄉下的土財主,家裏連個有功名的人都沒有,娶知縣女兒絕對算高攀。
但劉學勤也沒給人家正妻身份。
原因也很簡單,段知縣此前曾往塞音道場與劉學勤盤過幾迴道,結果皈依了我教,被老仙收做記名弟子。
秘密的那種。
忽悠官場裏的人,有時反倒很簡單。
別看老段是個學儒的,其實迷信的很,他年輕的時候也像老朱那樣,做過幾個月的和尚。
老仙掐指一算,略透露幾條天機給段知縣,都是洪武年即將發生的大事,事後莫不應驗。
能預見未來,而且神準,那不是神仙是什麽?
老段心悅誠服,成了推廣神教的積極分子。
這是洪武二十年的事,之後劉學勤才敢將黑手漸漸伸向朝廷。為了防止被朱元璋剁手,他的動作是非常緩慢的。
反正時間在我!
為了防止意外,他也不敢有大動作,免得把未來的時間線整亂了。比方拉攏一些地方官員,或是將一二官員從朱元璋的屠刀下解救出來。
僅此而已。
“去年我音峰已實現載人首飛,不過上師說沒有實用價值,不值得宣揚。”
段妙姐挺起胸脯,臉上泛著光。
雖說那隻是個熱氣球,隻升起了十米,但塞音教的弟子都知道那意味著什麽。
自己雖是外門,但也有幸參與了部分球體的裁縫,頂針都頂壞了三個呢。
可是上師他老人家隻湊上來說了句:“狗屁外門弟子,不如條狗!”
雖然當時自己不爭氣地哭了,但音峰弟子知恥後勇,內外門通力合作,用車床搞出個醜怪的【杠杆彈壓式縫紉機】。
外形像個大號的鉗子,鉗嘴裏固定一根彈簧,口中含著縫紉針,還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縫紉針的尺寸。
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雖然彈簧很容易變形,針也容易斷,可這個問題後來也被內門師兄解決了。
上師隻是輕蔑地笑笑,但沒再罵人。
這種事,大家都習慣了。
“上師他老人家可是一拳砸碎星辰的神仙,我們怎麽可能讓他滿意?”
婦人偷偷看了眼輕搖羽扇的老仙,想到自己剛為他生了孩子,簡直做夢似的,霎時紅了臉,宛如懷春。
“嗬嗬,不值一提。此方世界過於貧瘠,沒有天材地寶,連件像樣的法寶都練不成,弟子們權且胡亂練手罷咧。”
劉學勤雲淡風輕,馬寶山卻聽的臉皮抽抽。
“這天大的事,你還說胡亂練手!”
“這事不要往外說,免得驚動上頭,到時跟我要東西,那就麻爪了。”
知道自己大舅是個什麽貨,劉學勤跟一旁冷冷提醒,劉喜貴夫婦也忙附和,在這種事上,他倆一向是站兒子這頭的。
來大明朝的時間越久,劉學勤越能感受到洪武大帝帶給周圍人的那種壓迫感,即便遠在萬裏之外,仍能隱約感到那種迫力。
老朱對自己一手締造的王朝,掌控力度是空前的,對製度設計的精細度遠超自己此前想象,其心細如發,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
就拿茶葉說事,為了取締私茶,朝廷竟然給烏斯藏頒發了金牌,堪合之後才能交易。
洪武初年,一千斤茶葉才能換一匹上等馬。到洪武十六年,上等馬的交易價格是四十斤茶葉,價格是皇上欽定的。
隔著雨花台都能聽見老朱撥打算盤珠子的聲音!
劉學勤有理由懷疑,那年的價格之所以定那麽低,也有可能因為馬皇後剛去世(洪武十五年八月),老朱心情受到了影響。
多好的價格啊,可惜那年自己的頭茬茶葉才剛開始采摘,洮河墟市開市的時候茶葉都還沒有殺青。
還是要怪老朱該死的戶籍製度,自己想找個會製茶磚的匠戶都沒有,而自己前世種的是綠茶,對黑茶的發酵工藝所知甚少。
害得他花了大半年時間,才算搞定製茶工藝。
“今年官價如何?”
劉學勤想了想,問大舅道。
“嗯,和去年一樣,上馬一百二十斤,中馬七十斤。”
大舅吃多了茶,雙頰微微有些酡紅。
“今年能給我一萬斤不?還有,你那力士靴能不能給我幾雙?”
“最多六千斤。哼哼,哪有舅舅老惦記外甥東西的,我那靴子,一雙就花了我二十兩,你買得起嗎?”
劉學勤沒好氣將大舅堵了迴去,那靴子是他用來裝逼的,可不會真的拿去賣!
為了把彈簧鋼煉出來,天曉得弟子們燒了多少爐鐵?反正小高爐都燒壞了五六座了。
“怕是用銀子打的,都沒你的靴子金貴!”
大舅悻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