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輿論四起
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朱見自己沒辦法說服朱雄英,當即也就放棄了,反正他覺得自己還能活挺久的,就讓朱雄英放手去做!
“你說的也許是對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站起身來,緩緩地朝科學部基地外走去。
“對了,今年秋收稅收,讓你那雄英學院的人去算賬,戶部那些飯桶,指望不上了。”
“是,爺爺!”
朱雄英恭送了朱元璋,看來,這老朱什麽都知道!
雖然沒有親身體會,但是老朱就是知道,雄英學院裏的學生,就是比國子監的學生實用!
如今國子監,已經淪落為一個人煙稀少的清淨之地了,什麽書聲琅琅,四書五經,全都沒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大明便開始了今年的秋糧賦稅。
一條鞭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所有的作物,折合成寶鈔,隻收寶鈔!
盤點了農戶們今年種了多少畝地,每畝地種了哪些作物,再按照市場的均價,收一個折中的錢。
不過每家每戶都有不一樣的產量,賣的時候價格也不一樣。
朝廷收的稅錢,是按照市場價來收的。
絕大部分的農戶賣糧食的時候,價格已經穩定,隻有一少部分的人賣早了,價格比較低,不過這畢竟是少數!
翻不起什麽大風浪。
整個流程,相比去年要快上許多。
而計算的人,是大明雄英學院的學生。
他們的計算並不需要算盤,隻需要一張紙跟一支筆。
碰到一些種地比較雜的農戶,他們的計算能力,要比戶部的官員還要快!
大大簡化了整個稅收的流程。
各地同時開花,幾乎是同時進行光。
寶鈔收上來之後,這些官員立刻乘蒸汽火車把寶鈔送迴金陵城。
坐火車去,坐火車迴,中間也是坐著馬車前往各家各戶,可以說速度十分的快!
往年各地算稅交糧,都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再加上押運稅糧的時間,就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
而現在,隻需要一個月!
一個月後,科學部基地內。
楊士奇作為這一次幫助戶部算稅的人,自然是要找朱雄英述職的!
“啟稟大人,今年稅收已經全部完成。”
楊士奇拱手說道:“接下來,學生將會迴到大明銀行,繼續做大明銀行的賬目。”
這段時間,楊士奇可當真是對朱雄英發生了巨大的改觀。
之前他以為,朱雄英隻不過是一個比較有遠見的皇太孫,將來肯定是一代明君,這也是楊士奇想要好好替朱雄英工作的原由。
可是當楊士奇親眼看到,一條鞭法帶來的神速,又親自體驗過蒸汽火車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升華了!
楊士奇認定,朱雄英將來不是明君,而是聖君!
隻有聖君這兩個字,才能配得上朱雄英!
尤其是這個蒸汽火車,讓楊士奇體驗到了什麽叫做大明的速度。
早在之前,他從江西吉安府走路到金陵城,那可是走了將近半年才走到!
如今呢?
他去收稅的時候,順便迴去看了自己的母親,也就七八個時辰!
坐在蒸汽火車上麵,眯一會,吃一頓飯便到了。
也隻有收稅的時候,他才有機會坐蒸汽火車迴家。
“這一次收稅,有學到了什麽嗎?”朱雄英淡淡地笑道,反問了楊士奇一句。
“有!”
楊士奇也是個愣頭青,直言道:“農業稅太高,大明的稅收製度不合理,應當大力發展商業。”
“讓整個大明的商業流動起來,逐步降低農業稅,隻有這樣,天底下的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朱雄英很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楊士奇這段時間並沒有簡單地收稅,而是把那本經濟學原理仔細看了一遍。
在經濟學方麵,楊士奇已經超過了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甚至比沈萬三這個商業老油條,都要厲害許多。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楊士奇甚至能夠一眼看穿,大明如今小農經濟的弊端,還指出了大明將來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大興商業!
“大人,您修建鐵路,而且是雇傭百姓來修建。”
楊士奇一臉敬佩地說道:“想來大人是想放水,把錢發到百姓的手中,刺激經濟進一步發展吧?”
“你說的沒錯。”
朱雄英臉上微笑著說道:“看來咱選的人沒錯,好好看,好好學!”
“將來的舞台很大,等著咱們一起去建設美好大明!”
朱雄英畫了個大餅!
楊士奇也吃這個大餅,畢竟這大餅不是虛空的,而是真真實實能夠吃到的。
“學生一定不負大人期望。”
楊士奇的眼中,滿是的激動,這句話,就意味著將來他肯定是朱雄英倚重之人。
這能不興奮嗎?
學習!
楊士奇的腦子裏隻有這兩個字!
朱雄英當然有自己的打算了。
等他登基的時候,要把整個朝廷的製度都改一遍。
任用的人才,也大都是大明雄英學院裏麵出來的。
諸如楊士奇,解縉這樣的人才。
當然了,明初的時候,內閣首輔應該有挺多人的。
三楊裏麵,現在隻找到了楊士奇,還有另外兩個現在不知道在哪裏。
但他們若是聰明人,肯定會選擇大明雄英學院就讀。
不急於一時,人中龍鳳遲早都會出現在朱雄英的麵前。
至於楊士奇,朱雄英給他看了經濟學原理這本書,也讓他去各地收稅,就是為了培養楊士奇的專業知識。
日後要成立大明的財政部,楊士奇就是他朱雄英看重的大明財政部尚書!
“好了,你迴去吧。”
朱雄英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淡淡地說道:“切記要好好學習這經濟學的知識,建設美好大明!”
“建設美好大明!”
楊士奇激動地迴應了一句,而後轉身走出了科學部基地。
朱雄英看著楊士奇這般模樣,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怎麽好端端的,搞的跟後世的傳銷一樣,尤其是楊士奇那無腦相信的表情,讓朱雄英也十分意外。
楊士奇走了之後,毛驤從一旁走上前來。
“大人,近來各地士紳似乎對這一條鞭法十分不滿。”
“他們在暗中散布消息,說這一條鞭法是皇太孫殿下提出來的,目的是.......”
毛驤不敢繼續說下去。
“說吧,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朱雄英淡淡地問道。“他們說,大人您的目的,是跟之前的水泥還有玻璃杯一樣,收割大明的平民百姓。”
毛驤低下了頭不敢看朱雄英,而是繼續說道:“而這一條鞭法,就是皇太孫殿下的第一招,日後,大明糧價必定會暴跌!”
“能找到是誰說的麽?”朱雄英沒有生氣,而是反問道。
“暫時還沒有。”
毛驤立刻迴道:“他們似乎一早就料到了,錦衣衛會查,並未留下任何證據,而是蒙著臉,給錢路邊的乞丐,讓乞丐來散播的消息。”
“錦衣衛細查下去的時候,卻發現那些蒙著臉的人,都死在街邊角落,各地都有!”
“手段,不得不說確實高明,而且還十分狠心!”
他們知道朱雄英手下錦衣衛的手段,所以從一開始,就斷了查詢的線索,甚至連傳遞消息的人,都直接被毒死了。
養死侍,散播謠言,詆毀當朝皇太孫殿下,這每一條,都是死罪!
這士紳裏頭,竟然還有這樣不怕死的人,倒是讓朱雄英高看了一眼。
不過,朱雄英倒也不怕,時間會證明他朱雄英到底是不是收割老百姓。
但朱雄英可不希望用時間來證明,他不想等這一段時間。
玩輿論戰?
你怕是沒有經曆過後世的各種信息狂轟濫炸吧?
“你說的也許是對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站起身來,緩緩地朝科學部基地外走去。
“對了,今年秋收稅收,讓你那雄英學院的人去算賬,戶部那些飯桶,指望不上了。”
“是,爺爺!”
朱雄英恭送了朱元璋,看來,這老朱什麽都知道!
雖然沒有親身體會,但是老朱就是知道,雄英學院裏的學生,就是比國子監的學生實用!
如今國子監,已經淪落為一個人煙稀少的清淨之地了,什麽書聲琅琅,四書五經,全都沒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大明便開始了今年的秋糧賦稅。
一條鞭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所有的作物,折合成寶鈔,隻收寶鈔!
盤點了農戶們今年種了多少畝地,每畝地種了哪些作物,再按照市場的均價,收一個折中的錢。
不過每家每戶都有不一樣的產量,賣的時候價格也不一樣。
朝廷收的稅錢,是按照市場價來收的。
絕大部分的農戶賣糧食的時候,價格已經穩定,隻有一少部分的人賣早了,價格比較低,不過這畢竟是少數!
翻不起什麽大風浪。
整個流程,相比去年要快上許多。
而計算的人,是大明雄英學院的學生。
他們的計算並不需要算盤,隻需要一張紙跟一支筆。
碰到一些種地比較雜的農戶,他們的計算能力,要比戶部的官員還要快!
大大簡化了整個稅收的流程。
各地同時開花,幾乎是同時進行光。
寶鈔收上來之後,這些官員立刻乘蒸汽火車把寶鈔送迴金陵城。
坐火車去,坐火車迴,中間也是坐著馬車前往各家各戶,可以說速度十分的快!
往年各地算稅交糧,都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再加上押運稅糧的時間,就需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
而現在,隻需要一個月!
一個月後,科學部基地內。
楊士奇作為這一次幫助戶部算稅的人,自然是要找朱雄英述職的!
“啟稟大人,今年稅收已經全部完成。”
楊士奇拱手說道:“接下來,學生將會迴到大明銀行,繼續做大明銀行的賬目。”
這段時間,楊士奇可當真是對朱雄英發生了巨大的改觀。
之前他以為,朱雄英隻不過是一個比較有遠見的皇太孫,將來肯定是一代明君,這也是楊士奇想要好好替朱雄英工作的原由。
可是當楊士奇親眼看到,一條鞭法帶來的神速,又親自體驗過蒸汽火車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升華了!
楊士奇認定,朱雄英將來不是明君,而是聖君!
隻有聖君這兩個字,才能配得上朱雄英!
尤其是這個蒸汽火車,讓楊士奇體驗到了什麽叫做大明的速度。
早在之前,他從江西吉安府走路到金陵城,那可是走了將近半年才走到!
如今呢?
他去收稅的時候,順便迴去看了自己的母親,也就七八個時辰!
坐在蒸汽火車上麵,眯一會,吃一頓飯便到了。
也隻有收稅的時候,他才有機會坐蒸汽火車迴家。
“這一次收稅,有學到了什麽嗎?”朱雄英淡淡地笑道,反問了楊士奇一句。
“有!”
楊士奇也是個愣頭青,直言道:“農業稅太高,大明的稅收製度不合理,應當大力發展商業。”
“讓整個大明的商業流動起來,逐步降低農業稅,隻有這樣,天底下的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朱雄英很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楊士奇這段時間並沒有簡單地收稅,而是把那本經濟學原理仔細看了一遍。
在經濟學方麵,楊士奇已經超過了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甚至比沈萬三這個商業老油條,都要厲害許多。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楊士奇甚至能夠一眼看穿,大明如今小農經濟的弊端,還指出了大明將來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大興商業!
“大人,您修建鐵路,而且是雇傭百姓來修建。”
楊士奇一臉敬佩地說道:“想來大人是想放水,把錢發到百姓的手中,刺激經濟進一步發展吧?”
“你說的沒錯。”
朱雄英臉上微笑著說道:“看來咱選的人沒錯,好好看,好好學!”
“將來的舞台很大,等著咱們一起去建設美好大明!”
朱雄英畫了個大餅!
楊士奇也吃這個大餅,畢竟這大餅不是虛空的,而是真真實實能夠吃到的。
“學生一定不負大人期望。”
楊士奇的眼中,滿是的激動,這句話,就意味著將來他肯定是朱雄英倚重之人。
這能不興奮嗎?
學習!
楊士奇的腦子裏隻有這兩個字!
朱雄英當然有自己的打算了。
等他登基的時候,要把整個朝廷的製度都改一遍。
任用的人才,也大都是大明雄英學院裏麵出來的。
諸如楊士奇,解縉這樣的人才。
當然了,明初的時候,內閣首輔應該有挺多人的。
三楊裏麵,現在隻找到了楊士奇,還有另外兩個現在不知道在哪裏。
但他們若是聰明人,肯定會選擇大明雄英學院就讀。
不急於一時,人中龍鳳遲早都會出現在朱雄英的麵前。
至於楊士奇,朱雄英給他看了經濟學原理這本書,也讓他去各地收稅,就是為了培養楊士奇的專業知識。
日後要成立大明的財政部,楊士奇就是他朱雄英看重的大明財政部尚書!
“好了,你迴去吧。”
朱雄英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淡淡地說道:“切記要好好學習這經濟學的知識,建設美好大明!”
“建設美好大明!”
楊士奇激動地迴應了一句,而後轉身走出了科學部基地。
朱雄英看著楊士奇這般模樣,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怎麽好端端的,搞的跟後世的傳銷一樣,尤其是楊士奇那無腦相信的表情,讓朱雄英也十分意外。
楊士奇走了之後,毛驤從一旁走上前來。
“大人,近來各地士紳似乎對這一條鞭法十分不滿。”
“他們在暗中散布消息,說這一條鞭法是皇太孫殿下提出來的,目的是.......”
毛驤不敢繼續說下去。
“說吧,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朱雄英淡淡地問道。“他們說,大人您的目的,是跟之前的水泥還有玻璃杯一樣,收割大明的平民百姓。”
毛驤低下了頭不敢看朱雄英,而是繼續說道:“而這一條鞭法,就是皇太孫殿下的第一招,日後,大明糧價必定會暴跌!”
“能找到是誰說的麽?”朱雄英沒有生氣,而是反問道。
“暫時還沒有。”
毛驤立刻迴道:“他們似乎一早就料到了,錦衣衛會查,並未留下任何證據,而是蒙著臉,給錢路邊的乞丐,讓乞丐來散播的消息。”
“錦衣衛細查下去的時候,卻發現那些蒙著臉的人,都死在街邊角落,各地都有!”
“手段,不得不說確實高明,而且還十分狠心!”
他們知道朱雄英手下錦衣衛的手段,所以從一開始,就斷了查詢的線索,甚至連傳遞消息的人,都直接被毒死了。
養死侍,散播謠言,詆毀當朝皇太孫殿下,這每一條,都是死罪!
這士紳裏頭,竟然還有這樣不怕死的人,倒是讓朱雄英高看了一眼。
不過,朱雄英倒也不怕,時間會證明他朱雄英到底是不是收割老百姓。
但朱雄英可不希望用時間來證明,他不想等這一段時間。
玩輿論戰?
你怕是沒有經曆過後世的各種信息狂轟濫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