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丈量土地
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聽到朱雄英的計策之後,當即雙眼一亮!
可是很快,他眼中的光芒又消失了。
收寶鈔...真的能行?
但轉念一想,如今大明的市場,似乎被朱雄英給穩定下來了!
老朱那黯淡眼神忽然又放出異樣的光芒。
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啊!
當初朱雄英為什麽要穩定寶鈔的價格?
為什麽要大力發展大明的商業?
可不就是為了今天嗎?
老朱抬起頭,看向了下方的朱雄英,這大孫子,他越看那是越喜歡!
“好!”
朱元璋忽然大喊了一聲,把一旁的李公公都給嚇了一跳。
“不愧是咱的好聖孫!”
朱元璋頓時哈哈大笑:“這一法子,看樣子確實管用!如今大明寶鈔價格穩定,糧食價格也穩定。”
“咱隻要讓地方官員把錢都給送上來,朝廷拿著錢去買糧食,不就可以了嗎?”
朱雄英臉上帶著笑容,淡淡地說道:“爺爺英明!這其中,還不止這一個好處!”
“哦?”
朱元璋臉上又是一驚,“難道這一條鞭法,還能做到一石二鳥?”
“不隻是一石二鳥,有可能是一石三鳥。”
朱雄英解釋道:“大明手中握著錢,從各地慢慢的購買糧食,隻要大明的糧食屯夠了,又養成了,百姓到市場上買賣糧食的習慣。”
“這樣一來的話,大明就能做到調控糧價!糧價穩定,對於大明的經濟來說就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朱元璋激動地點了點頭。
對了!
就是糧價,如此一來,大明朝廷還能調控糧價!
曆來亂世,糧價都會飛漲,隻要大明能夠控製住糧價,那朝廷便會深得老百姓的擁戴!
“一石三鳥,還有一鳥在哪?
“朱元璋驚喜之餘,看向了下方的朱雄英。
隻是這句話,朱雄英聽著有些怪怪的!
“咳咳......”
朱雄英把自己腦海中,那些屬於後世的不良思想,全部拋之腦後,強作鎮靜地說道:“爺爺,這第三鳥,則是需要多做一個步驟!”
“什麽步驟?”
老朱現在那叫一個開心,這大明稅收製度,日後可就要改了啊!
最好改成最簡潔的方法,這樣日後也不用再花費一大批,人力,物力去收稅了。
“這第三鳥,需要做的步驟,便是讓朝廷派出專門的人,去大明各地重新丈量土地。”
朱雄英說道:“把每家每戶,所擁有的土地,全部丈量一遍,大明朝廷便能掌握整個天下土地,到底是誰所有,是誰的土地,就讓誰來交稅!”
“按照每畝,應當交的稅錢,交上來,若是不交稅,那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收迴土地。”
“當然了,朝廷心中有底,便很難出現貪官,來貪稅收的銀子。”
朱元璋心中大為所動。
貪官!
老朱這一輩子最痛恨的就是貪官!
他恨不得殺盡天下的貪官!
如今有一個法子,可以讓大明的稅銀,不被貪官貪汙,老朱激動得差點沒有跳起來。
朝廷手中的數據就有這麽多,你收上來的錢沒這麽多,那你可不得解釋解釋?
這樣一來,絕對能夠遏製住那些貪官,動大明的稅銀!
“好!好好好!”
朱元璋連連說了四個好字:“一條鞭法!果然是個好法子!李公公,你去把曾泰給咱叫迴來,咱有話跟他說。”
老朱不停地搓著自己的雙手,許久之後,又看向朱雄英:“雄英,這就是一條鞭法的全部了麽?你還有沒有藏私什麽的?”
朱雄英直唿好家夥!
“爺爺,您連自己的親孫子都不願意相信了麽?”朱雄英擺出一副冤枉的表情。
“唉,看來爺爺果然不相信咱!寒了孫兒的心呐!”
“你這是哪裏的話。”
老朱訕笑道:“這不是怕你把重要的環節忘了麽?”
朱元璋這個人精,吃過幾次朱雄英的虧之後,總覺得朱雄英是個說話說一半的人。
剛剛朝廷群臣在的時候,他不說!
等到隻剩下爺孫兩人的時候,這才說出來。
分明就是怕朱元璋猶豫。
一旦猶豫了,就可能會讓士紳階層做好準備。
朱雄英可不想讓那些士紳階層,想出應對的法子。
這稅,他們肯定逃不掉的。
再加上士紳手中的土地,朝廷也要掌握個一清二楚。
雖然最近士紳階層安靜下來了,但朱雄英可不打算就這麽放過他們。
這士紳啊,就得一直壓著。
讓大明的老百姓富起來,縮小貧富差距。
土地兼並?
朱雄英不把他們的地全沒收了,就算好了的!
爺孫兩人就這麽在奉天殿之中四目相對,安靜了許久之後,李公公便帶著戶部尚書曾泰走進了奉天殿。
曾泰這會兒還沒走遠,出了奉天殿外還在跟太子朱標閑聊,就被李公公給叫進來了。
“臣曾泰,參見陛下。曾泰畢恭畢敬地行了個禮。
“平身。”
朱元璋淡淡地說道:“你說今年的稅收太過於雜,戶部沒有辦法按時完成?”
曾泰的心一顫,陛下不會拿自己開刀吧?
不過他還是規規矩矩地迴道:“迴陛下,是的!”
“今年老百姓種的作物都很雜,確實不好收稅,光是統計種了什麽作物,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這一點,曾泰倒是沒有說假話。
“解決方法咱已經想好了。”
朱元璋也不管曾泰說什麽,而是自顧自地對李公公使了一個眼色眼色:“傳朕旨意,由戶部牽頭,配合大明科學部,調集一批人,去全國上下丈量土地。”
“務必做到真實,若有作假者,斬立決!”
“此外,今年稅收,出一個標準,按照每畝地產出的作物,折算成寶鈔之後....一並運送到大明國庫之中。”
“明年丈量完全國的土地之後,便開始嚴格按照丈量之後的土地畝數,每畝征收相應的寶鈔!”
曾泰整個人都傻眼了,自己才走出奉天殿多久?
陛下就想出這個法子了?
不過有了這個方法,戶部的工作絕對會輕鬆無數倍,到時候戶部官員,隻管在戶部屋子裏頭,計算就行了。
讓地方官員按照相應的數目,送來規定的寶鈔,這比之前的工作要簡單數倍!
隻需要把整個大明的土地,都丈量完畢,往後每年都會輕鬆很多。
“陛下英明!”
曾泰差點沒哭出來:“此法,會讓戶部的工作量大大加快!臣替戶部所有官員,謝陛下隆恩!”
這曾泰倒是不像演戲,屬於是真實感情流露了。
朱雄英將一切都看在眼裏。
假如曾泰能活到朱雄英登基的那一天,倒是可以考慮留下重用。
人才嘛,朱雄英是來者不拒的,隻要不是那種迂腐之人,他都能接受!
沒過多久,文官便把朱元璋的聖旨給擬好了,李公公呈了上來,老朱在上麵蓋上了玉璽,這才交到曾泰的手中。
“臣領旨!”曾泰雙手接過了聖旨。
不過朱元璋卻在這時候開口說道:“此事隻有這奉天殿裏的四個人知道,若是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你應該知道什麽下場吧?”
老朱也清楚,丈量土地這件事情,到時候絕對會有士紳從中作梗。
越早將消息透露出去,就會越早的讓士紳們做好準備。
老朱可不想動屠刀!
“臣一定保守秘密。”曾泰誠惶誠恐地應了一句。
一切都吩咐完之後,曾泰將聖旨藏在自己的衣袋之中,這才轉身出了奉天殿。
朱雄英看著曾泰的背影,不免感歎道:“這一道聖旨下去,貪官應該會落淚吧?”
“這一道聖旨下去,貪官應該會落淚吧?”
可是很快,他眼中的光芒又消失了。
收寶鈔...真的能行?
但轉念一想,如今大明的市場,似乎被朱雄英給穩定下來了!
老朱那黯淡眼神忽然又放出異樣的光芒。
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啊!
當初朱雄英為什麽要穩定寶鈔的價格?
為什麽要大力發展大明的商業?
可不就是為了今天嗎?
老朱抬起頭,看向了下方的朱雄英,這大孫子,他越看那是越喜歡!
“好!”
朱元璋忽然大喊了一聲,把一旁的李公公都給嚇了一跳。
“不愧是咱的好聖孫!”
朱元璋頓時哈哈大笑:“這一法子,看樣子確實管用!如今大明寶鈔價格穩定,糧食價格也穩定。”
“咱隻要讓地方官員把錢都給送上來,朝廷拿著錢去買糧食,不就可以了嗎?”
朱雄英臉上帶著笑容,淡淡地說道:“爺爺英明!這其中,還不止這一個好處!”
“哦?”
朱元璋臉上又是一驚,“難道這一條鞭法,還能做到一石二鳥?”
“不隻是一石二鳥,有可能是一石三鳥。”
朱雄英解釋道:“大明手中握著錢,從各地慢慢的購買糧食,隻要大明的糧食屯夠了,又養成了,百姓到市場上買賣糧食的習慣。”
“這樣一來的話,大明就能做到調控糧價!糧價穩定,對於大明的經濟來說就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朱元璋激動地點了點頭。
對了!
就是糧價,如此一來,大明朝廷還能調控糧價!
曆來亂世,糧價都會飛漲,隻要大明能夠控製住糧價,那朝廷便會深得老百姓的擁戴!
“一石三鳥,還有一鳥在哪?
“朱元璋驚喜之餘,看向了下方的朱雄英。
隻是這句話,朱雄英聽著有些怪怪的!
“咳咳......”
朱雄英把自己腦海中,那些屬於後世的不良思想,全部拋之腦後,強作鎮靜地說道:“爺爺,這第三鳥,則是需要多做一個步驟!”
“什麽步驟?”
老朱現在那叫一個開心,這大明稅收製度,日後可就要改了啊!
最好改成最簡潔的方法,這樣日後也不用再花費一大批,人力,物力去收稅了。
“這第三鳥,需要做的步驟,便是讓朝廷派出專門的人,去大明各地重新丈量土地。”
朱雄英說道:“把每家每戶,所擁有的土地,全部丈量一遍,大明朝廷便能掌握整個天下土地,到底是誰所有,是誰的土地,就讓誰來交稅!”
“按照每畝,應當交的稅錢,交上來,若是不交稅,那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收迴土地。”
“當然了,朝廷心中有底,便很難出現貪官,來貪稅收的銀子。”
朱元璋心中大為所動。
貪官!
老朱這一輩子最痛恨的就是貪官!
他恨不得殺盡天下的貪官!
如今有一個法子,可以讓大明的稅銀,不被貪官貪汙,老朱激動得差點沒有跳起來。
朝廷手中的數據就有這麽多,你收上來的錢沒這麽多,那你可不得解釋解釋?
這樣一來,絕對能夠遏製住那些貪官,動大明的稅銀!
“好!好好好!”
朱元璋連連說了四個好字:“一條鞭法!果然是個好法子!李公公,你去把曾泰給咱叫迴來,咱有話跟他說。”
老朱不停地搓著自己的雙手,許久之後,又看向朱雄英:“雄英,這就是一條鞭法的全部了麽?你還有沒有藏私什麽的?”
朱雄英直唿好家夥!
“爺爺,您連自己的親孫子都不願意相信了麽?”朱雄英擺出一副冤枉的表情。
“唉,看來爺爺果然不相信咱!寒了孫兒的心呐!”
“你這是哪裏的話。”
老朱訕笑道:“這不是怕你把重要的環節忘了麽?”
朱元璋這個人精,吃過幾次朱雄英的虧之後,總覺得朱雄英是個說話說一半的人。
剛剛朝廷群臣在的時候,他不說!
等到隻剩下爺孫兩人的時候,這才說出來。
分明就是怕朱元璋猶豫。
一旦猶豫了,就可能會讓士紳階層做好準備。
朱雄英可不想讓那些士紳階層,想出應對的法子。
這稅,他們肯定逃不掉的。
再加上士紳手中的土地,朝廷也要掌握個一清二楚。
雖然最近士紳階層安靜下來了,但朱雄英可不打算就這麽放過他們。
這士紳啊,就得一直壓著。
讓大明的老百姓富起來,縮小貧富差距。
土地兼並?
朱雄英不把他們的地全沒收了,就算好了的!
爺孫兩人就這麽在奉天殿之中四目相對,安靜了許久之後,李公公便帶著戶部尚書曾泰走進了奉天殿。
曾泰這會兒還沒走遠,出了奉天殿外還在跟太子朱標閑聊,就被李公公給叫進來了。
“臣曾泰,參見陛下。曾泰畢恭畢敬地行了個禮。
“平身。”
朱元璋淡淡地說道:“你說今年的稅收太過於雜,戶部沒有辦法按時完成?”
曾泰的心一顫,陛下不會拿自己開刀吧?
不過他還是規規矩矩地迴道:“迴陛下,是的!”
“今年老百姓種的作物都很雜,確實不好收稅,光是統計種了什麽作物,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這一點,曾泰倒是沒有說假話。
“解決方法咱已經想好了。”
朱元璋也不管曾泰說什麽,而是自顧自地對李公公使了一個眼色眼色:“傳朕旨意,由戶部牽頭,配合大明科學部,調集一批人,去全國上下丈量土地。”
“務必做到真實,若有作假者,斬立決!”
“此外,今年稅收,出一個標準,按照每畝地產出的作物,折算成寶鈔之後....一並運送到大明國庫之中。”
“明年丈量完全國的土地之後,便開始嚴格按照丈量之後的土地畝數,每畝征收相應的寶鈔!”
曾泰整個人都傻眼了,自己才走出奉天殿多久?
陛下就想出這個法子了?
不過有了這個方法,戶部的工作絕對會輕鬆無數倍,到時候戶部官員,隻管在戶部屋子裏頭,計算就行了。
讓地方官員按照相應的數目,送來規定的寶鈔,這比之前的工作要簡單數倍!
隻需要把整個大明的土地,都丈量完畢,往後每年都會輕鬆很多。
“陛下英明!”
曾泰差點沒哭出來:“此法,會讓戶部的工作量大大加快!臣替戶部所有官員,謝陛下隆恩!”
這曾泰倒是不像演戲,屬於是真實感情流露了。
朱雄英將一切都看在眼裏。
假如曾泰能活到朱雄英登基的那一天,倒是可以考慮留下重用。
人才嘛,朱雄英是來者不拒的,隻要不是那種迂腐之人,他都能接受!
沒過多久,文官便把朱元璋的聖旨給擬好了,李公公呈了上來,老朱在上麵蓋上了玉璽,這才交到曾泰的手中。
“臣領旨!”曾泰雙手接過了聖旨。
不過朱元璋卻在這時候開口說道:“此事隻有這奉天殿裏的四個人知道,若是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你應該知道什麽下場吧?”
老朱也清楚,丈量土地這件事情,到時候絕對會有士紳從中作梗。
越早將消息透露出去,就會越早的讓士紳們做好準備。
老朱可不想動屠刀!
“臣一定保守秘密。”曾泰誠惶誠恐地應了一句。
一切都吩咐完之後,曾泰將聖旨藏在自己的衣袋之中,這才轉身出了奉天殿。
朱雄英看著曾泰的背影,不免感歎道:“這一道聖旨下去,貪官應該會落淚吧?”
“這一道聖旨下去,貪官應該會落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