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竹明又對靖白天師說道:“剛剛說的這些都是我真實的感受,我就是覺得太真了,一點也不像做夢,這完完全全就是我親身經曆的事情。”
“驛站的夥計,驛丞的樣子,都是二十年前的樣子。我如果沒見過,哪裏能想出他們年輕的模樣?”
“道長,我曾看過一些道門異術,裏頭有記載,人的魂魄會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我想我是不是也遇著這樣的事情了。張大公子死前的魂魄進入了我的身體,讓我有了他的記憶。他是不是想著讓我來破案,替他找出殺他的兇手?”
“我不是想用張大公子的身份享受榮華富貴,我隻是想替他找到兇手,好讓他早入輪迴。”楊竹明似乎有些著急,又向太後行禮道:“太後娘娘,我都是真心話,隻要靖白天師還有陳侍郎找到了真兇,我即刻就迴永固縣城,我絕不留在京城!”
張大夫人哭著拉著他,“好孩子,你別說了,我都知道!你還要讀書,你怎麽能就不迴京城呢?”
她看著太後哀戚道:“太後娘娘,你就幫幫我吧。承彥的事情若是不了結,我這輩子都過不去。”
太後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看著陳澈和靖白天師道:“你們怎麽看?”
靖白瞄了陳澈一眼,意思你先講,我還沒編好。
陳澈心領神會,“楊公子的話我都信。”
陳澈這話立刻博得了張大夫人和楊竹明的好感,從張大夫人帶楊竹明迴京這幾個月,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楊竹明世撒謊。
每個人都覺得楊竹明是個騙子,張大夫人是個傻子。
陳澈對太後道:“張大公子的卷宗我讀過幾遍,卷宗記得很是粗糙,有不少疑點,既然楊公子在,我就多問幾個問題。”
“您問。”楊竹明滿臉的雀躍,終於有人願意聽自己細說了,他也想破案,張承彥的聲音,他的氣味,他的一切都困擾著他!
“本來我還奇怪,張大公子無緣無故跑去永清驛站幹什麽,原來是找人。那你有沒有印象,為什麽你會覺得張闊他們好久沒迴來有危險,你要去找他們?”
張家是武將,他的侍從都是軍隊出身,張大公子身手也不錯,隻不過找一個女子,為什麽會覺得兩個侍從有危險?
太後眉眼一動,陳澈果然厲害,她聽了幾遍各人的轉述和問話,沒有人問到這點。
楊竹明一臉茫然,“為什麽覺得有危險?”
他搖搖頭,“我不知道。但當時就是很焦急,似乎覺得他們兩個會遭什麽毒手?”
陳澈輕輕敲了敲桌子,“沒關係,這事兒我會找張闊問問,看看有沒有其他線索。”
楊竹明還以為他會借此質疑自己,沒想到陳澈語氣溫和,完全是信任自己從而探討案子的樣子。
陳澈又道:“給你喝東西的那人,你麵孔記不住,但這人和用刀刺你的是同一人嗎?”
楊竹明還是茫然,“我記不得了。應該不是同一人吧。”
忽然他想到了什麽,“肯定不是同一人!身高不對。屋內拿藥進來的人是矮個子,馬廄用刀刺我的是高個子。”
陳澈點頭,“嗯,如果一人打算毒殺對方,就沒必要再拿刀刺人。那麽兇手就有兩個人,他們互相不知道對方打算殺張承彥。”
“那人刺了你以後立刻就跑了嗎?還是站在你身邊?”
陳澈的問題越來越奇怪,太後聽得興致勃勃。
楊竹明迴憶道:“那人立刻就跑了。我倒在地上,看著他跑出了後院,我想叫人,但叫不出來。身上處處都痛,然後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
陳澈對太後道:“根據卷宗的驗屍報告,張承彥其實是腹部中刀。死因已經分不清中毒還是腹部刀傷引起的失血過多。但是腹部中刀這個問題,您應該也清楚,如果施救及時,還是有活命的機會。”
蔡公公瞪大了眼睛,有些激動地說道:“哎呀,陳大人到底是查案子的,看問題就是不一樣。”
太後也讚許地點頭道:“所以第二個一開始沒打算殺承彥,而是衝動之下刺傷了承彥。”
“對。”陳澈說道:“如果是計劃用刀或者匕首殺人,要麽抹脖子,要麽刺胸口,捅在肚子上的話,會補刀,或者等死者咽氣。”
“從楊公子的描述來看,第二個兇手口中喊著狗官,然後拿匕首刺傷了張公子後立刻逃跑,很像是衝動之下的舉動。”
張大夫人也聽得入了迷,“這又能說明什麽呢?”
“我覺得第二人應該是認錯了人。”
“認錯人?”殿中的人都吃了一驚。
陳澈解釋到,“我查了張大公子的情況,景元十年他在衛親軍馬步軍司做事。十一年,先帝親赴北遼,當時的衛親軍馬步軍司全部編入定州軍,張承彥也就隨軍北上。景元十四年,先帝抗遼大獲全勝,張公子隨著先帝迴京,景元十五年初入工部任職員外郎。”
太後眯著眼睛,“你的意思是,承彥實打實才做了幾個月的工部員外郎,門兒都沒摸清楚,怎麽會有人喊他狗官?”
“對。張公子年紀小,前頭在宮裏做事,後麵去打仗,在工部任職才幾個月,就算做官差了些,也不至於有人跟著他到永清刺殺。”
陳澈繼續道:“我之前看卷宗的時候就很疑惑殺人的原因。張公子為人低調,做事踏實。”
“他在龍虎軍中任軍需官,一直不在前線,迴京論功行賞也隻是得了不大不小的官職。”
在場的人心裏都知道,這肯定是張家的安排,不出挑,隨大流,但好處不落下,工部員外郎聽著官不大,但是實職,將來升職的機會多。
陳澈沒點破,說道:“我查了他在工部四個月做事的情況,也就是整理舊檔,跟著劉初開侍郎學水利方麵的知識。”
張大夫人人聽著又忍不住落淚,“承彥向來乖巧,不惹事,也不去外頭玩樂。”
“所以張公子沒有仇人,他去永清尋一個女人,在永清驛站先被人下毒,再被人認錯捅了一刀。”陳澈總結道,“結合楊公子和卷宗的,案子大致就是這麽個情況。”
“驛站的夥計,驛丞的樣子,都是二十年前的樣子。我如果沒見過,哪裏能想出他們年輕的模樣?”
“道長,我曾看過一些道門異術,裏頭有記載,人的魂魄會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我想我是不是也遇著這樣的事情了。張大公子死前的魂魄進入了我的身體,讓我有了他的記憶。他是不是想著讓我來破案,替他找出殺他的兇手?”
“我不是想用張大公子的身份享受榮華富貴,我隻是想替他找到兇手,好讓他早入輪迴。”楊竹明似乎有些著急,又向太後行禮道:“太後娘娘,我都是真心話,隻要靖白天師還有陳侍郎找到了真兇,我即刻就迴永固縣城,我絕不留在京城!”
張大夫人哭著拉著他,“好孩子,你別說了,我都知道!你還要讀書,你怎麽能就不迴京城呢?”
她看著太後哀戚道:“太後娘娘,你就幫幫我吧。承彥的事情若是不了結,我這輩子都過不去。”
太後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看著陳澈和靖白天師道:“你們怎麽看?”
靖白瞄了陳澈一眼,意思你先講,我還沒編好。
陳澈心領神會,“楊公子的話我都信。”
陳澈這話立刻博得了張大夫人和楊竹明的好感,從張大夫人帶楊竹明迴京這幾個月,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楊竹明世撒謊。
每個人都覺得楊竹明是個騙子,張大夫人是個傻子。
陳澈對太後道:“張大公子的卷宗我讀過幾遍,卷宗記得很是粗糙,有不少疑點,既然楊公子在,我就多問幾個問題。”
“您問。”楊竹明滿臉的雀躍,終於有人願意聽自己細說了,他也想破案,張承彥的聲音,他的氣味,他的一切都困擾著他!
“本來我還奇怪,張大公子無緣無故跑去永清驛站幹什麽,原來是找人。那你有沒有印象,為什麽你會覺得張闊他們好久沒迴來有危險,你要去找他們?”
張家是武將,他的侍從都是軍隊出身,張大公子身手也不錯,隻不過找一個女子,為什麽會覺得兩個侍從有危險?
太後眉眼一動,陳澈果然厲害,她聽了幾遍各人的轉述和問話,沒有人問到這點。
楊竹明一臉茫然,“為什麽覺得有危險?”
他搖搖頭,“我不知道。但當時就是很焦急,似乎覺得他們兩個會遭什麽毒手?”
陳澈輕輕敲了敲桌子,“沒關係,這事兒我會找張闊問問,看看有沒有其他線索。”
楊竹明還以為他會借此質疑自己,沒想到陳澈語氣溫和,完全是信任自己從而探討案子的樣子。
陳澈又道:“給你喝東西的那人,你麵孔記不住,但這人和用刀刺你的是同一人嗎?”
楊竹明還是茫然,“我記不得了。應該不是同一人吧。”
忽然他想到了什麽,“肯定不是同一人!身高不對。屋內拿藥進來的人是矮個子,馬廄用刀刺我的是高個子。”
陳澈點頭,“嗯,如果一人打算毒殺對方,就沒必要再拿刀刺人。那麽兇手就有兩個人,他們互相不知道對方打算殺張承彥。”
“那人刺了你以後立刻就跑了嗎?還是站在你身邊?”
陳澈的問題越來越奇怪,太後聽得興致勃勃。
楊竹明迴憶道:“那人立刻就跑了。我倒在地上,看著他跑出了後院,我想叫人,但叫不出來。身上處處都痛,然後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
陳澈對太後道:“根據卷宗的驗屍報告,張承彥其實是腹部中刀。死因已經分不清中毒還是腹部刀傷引起的失血過多。但是腹部中刀這個問題,您應該也清楚,如果施救及時,還是有活命的機會。”
蔡公公瞪大了眼睛,有些激動地說道:“哎呀,陳大人到底是查案子的,看問題就是不一樣。”
太後也讚許地點頭道:“所以第二個一開始沒打算殺承彥,而是衝動之下刺傷了承彥。”
“對。”陳澈說道:“如果是計劃用刀或者匕首殺人,要麽抹脖子,要麽刺胸口,捅在肚子上的話,會補刀,或者等死者咽氣。”
“從楊公子的描述來看,第二個兇手口中喊著狗官,然後拿匕首刺傷了張公子後立刻逃跑,很像是衝動之下的舉動。”
張大夫人也聽得入了迷,“這又能說明什麽呢?”
“我覺得第二人應該是認錯了人。”
“認錯人?”殿中的人都吃了一驚。
陳澈解釋到,“我查了張大公子的情況,景元十年他在衛親軍馬步軍司做事。十一年,先帝親赴北遼,當時的衛親軍馬步軍司全部編入定州軍,張承彥也就隨軍北上。景元十四年,先帝抗遼大獲全勝,張公子隨著先帝迴京,景元十五年初入工部任職員外郎。”
太後眯著眼睛,“你的意思是,承彥實打實才做了幾個月的工部員外郎,門兒都沒摸清楚,怎麽會有人喊他狗官?”
“對。張公子年紀小,前頭在宮裏做事,後麵去打仗,在工部任職才幾個月,就算做官差了些,也不至於有人跟著他到永清刺殺。”
陳澈繼續道:“我之前看卷宗的時候就很疑惑殺人的原因。張公子為人低調,做事踏實。”
“他在龍虎軍中任軍需官,一直不在前線,迴京論功行賞也隻是得了不大不小的官職。”
在場的人心裏都知道,這肯定是張家的安排,不出挑,隨大流,但好處不落下,工部員外郎聽著官不大,但是實職,將來升職的機會多。
陳澈沒點破,說道:“我查了他在工部四個月做事的情況,也就是整理舊檔,跟著劉初開侍郎學水利方麵的知識。”
張大夫人人聽著又忍不住落淚,“承彥向來乖巧,不惹事,也不去外頭玩樂。”
“所以張公子沒有仇人,他去永清尋一個女人,在永清驛站先被人下毒,再被人認錯捅了一刀。”陳澈總結道,“結合楊公子和卷宗的,案子大致就是這麽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