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汪蓮君就笑著走過來,馬夫人將她迎到桌邊,“最近怎麽都沒見你出來耍?家裏事多?”
汪蓮君笑著拿過果子吃起來,“可不是,相公又納了一房新妾,前後不得張羅。”
一時間屋裏靜悄悄,其他幾位夫人都不知如何接話。
汪蓮君笑著說道,“我這年紀了,還有什麽想不開的。夫君喜歡,那就給他納。錢財在我手上,哪個妾室看著我不是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
淮南轉運副使沈夫人笑著道:“蓮君向來豪爽。對了,你們來看看我新做的裙子。這可是上好的花綾,最適合現在時節。”
“呦,確實不錯呢。這顏色不跳,又不暗淡,真適合我們這年紀。我在京城其他鋪子沒看見有這樣的貨色,你這是在哪裏買的?”
“浣紗巷上的枕霞鋪。這料子是湖州那邊過來的,枕霞鋪的東家就是湖州人。你們若是要買得早些去,這料子可不多。”
“哎,浣紗巷?不是前不久發生命案的地方?”
“浣紗巷命案?”汪蓮君坐直了身子,“什麽命案?我怎麽沒聽說呢。”
“初二的正午,有人在光天白日射殺了官家小姐,然後就在一大群人眼皮底下消失了!你說奇不奇怪?”
“就是,我是聽說射完箭就有人衝上樓捉兇手,可兇手就這麽沒了?京城府衙的捕快把浣紗巷從頭到尾都搜了,什麽也沒有搜出來。”
“聽說京城府尹破不了案子,求了刑部出麵調查。官府的人已經把浣紗巷查了個底朝天,現在沒抓到兇手呢。死者是石貫子巷的趙家姑娘,正是好年華呢。家裏原是宗室,現在也是本本分分,沒什麽仇家。”
“會不會是個瘋子?”
“有可能。但你說瘋子能逃得這麽幹淨?”
“聽說現在這案子是陳侍郎親手辦。陳侍郎什麽手段,怕是街麵都要被他挖開來瞧一瞧了。”
一屋子都是各家夫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說得好不樂乎。
汪蓮君臉色難看,她拿著碗盞沾了沾嘴唇,穩住了心神,“那現在浣紗巷鋪子的生意豈不是不好做了?”
馬夫人笑著搭著她的肩膀,“還就是你,這時候還惦記著做生意的事情。”
“做什麽生意啊,鋪子都關了。也沒有客人。萬一走走路上被人射了一箭怎麽辦?”沈夫人接著道,“你擔心什麽?你的生意又不在浣紗巷,你要高興才對,我聽說不少以前浣紗巷的生意都去了你們汪家那裏。”
汪蓮君這才轉換了臉色,堆上了笑容,“還是沈夫人有見識,你看我,就沒你想得長遠。來來,我敬你一碗茶。”
其他幾個夫人也起哄,沈夫人受了恭維,心下熨帖,汪蓮君慣會做人,每次都給足她臉麵。
過了未時,各家夫人都陸續離開。
汪蓮君坐在小轎中,神色緊張,她不停地撩起簾子看著外頭,“阿菊,你先給哥哥送信過去。讓他務必馬上來家裏找我。”
沒多久汪蓮君迴了秦宅,太府寺少卿秦長安正抱著新納的妾室在屋裏廝混。
聽說汪蓮君進了屋子,他推開了妾室,“你先迴屋,我替你向夫人要點兒首飾。”
沒一會,他就進了汪蓮君的屋子,笑嘻嘻地說著,“今日玩得可還開心?”
汪蓮君聞著了秦長安身上的淫靡的味道,惡心地轉過頭,“你什麽事?”
“哎,剛才你給我納的妾室想要個金鐲兒,你也知道,她們幾個攀比,前頭都有,她沒有,這不就鬧我麽。”
汪蓮君正準備打發了他,忽然停下了腳步,“哎,你聽說浣紗巷的射殺案了嗎?”
秦長安搓著手道:“知道。我兄弟老蔡不是刑部的主簿麽,他這幾日都在忙活這案子呢。你幹嘛問這個?”
“我做的是珠寶綢緞的生意。”汪蓮君拿出了十兩銀子,“浣紗巷那裏也是,聽說鋪子都關了?我要將那裏的客人都引到咱們家來。”
秦長安盯著她手裏的銀子,伸手就要去夠,“你就是有腦子。”
汪蓮君往後一退,讓秦長安撲了個空,“哎,你去給我打聽清楚,現在浣紗巷什麽情況”
“哎,不用打聽。我昨兒喝酒還遇見老蔡,他一喝酒就關不住嘴。陳大人一來就審出了關鍵,那是兇手和證人聯手坑了一街的人。”
秦長安得意地把案子的進度給汪蓮君講了一遍,“現在刑部調查的方向就是那個買通證人的高個女子。”
“那浣紗街上現在什麽情形?”
“鋪子有些關停了,有些開著,不過去的客人沒幾個了。估計要等案子了結了或者風聲過去,才能熱鬧起來。”
“刑部沒說要掘地三尺吧?”
“都說是無知婦人的想法了。現在已經知道兇手怎麽離開,怎麽還要掘地三尺?行了,你快把銀子給我。”秦長安不耐煩起來。
汪蓮君又給他加了五兩,遞過去十五兩銀子。
秦長安喜上眉梢,連連作揖道:“娘子賢惠。”
等秦長安離開,汪蓮君焦急地看著門外,不停問著:“阿菊還沒有迴來嗎?”
一眾服侍的丫鬟婆子不知道她為何焦急,勸慰道:“來迴汪府和秦府少說也要一個多時辰的腳程,夫人再等等。”
大約又過了小半個時辰,阿菊終於迴了秦家。
“哥哥怎麽說?”
“大少爺說了,今夜他就去浣紗巷舊宅看一看,讓你放寬了心。”
汪蓮君這才長籲了一口氣,“無論如何都得去處理一下,這麽多年都快把這事兒給忘了,要不是今天聽到這出,差點要惹上事情。”
“小姐放心,這都多少年的事情對了。您就是愛操心,要我說,不如隨它去,當年都沒人去官府報案,如今更不會有了。”阿菊輕輕給汪蓮君捏著肩膀,“待會兒阿菊服侍你,讓你舒舒服服的,就不會想這些了。”
汪蓮君擺了擺手,“算了,沒心情。”
“也不是我操心。當年太慌張,落下了東西,後頭又接連不斷的事情,一耽擱就是這麽多年,如今有這檔子事兒,就是老天爺給我的警醒。事兒得做幹淨。”
汪蓮君笑著拿過果子吃起來,“可不是,相公又納了一房新妾,前後不得張羅。”
一時間屋裏靜悄悄,其他幾位夫人都不知如何接話。
汪蓮君笑著說道,“我這年紀了,還有什麽想不開的。夫君喜歡,那就給他納。錢財在我手上,哪個妾室看著我不是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
淮南轉運副使沈夫人笑著道:“蓮君向來豪爽。對了,你們來看看我新做的裙子。這可是上好的花綾,最適合現在時節。”
“呦,確實不錯呢。這顏色不跳,又不暗淡,真適合我們這年紀。我在京城其他鋪子沒看見有這樣的貨色,你這是在哪裏買的?”
“浣紗巷上的枕霞鋪。這料子是湖州那邊過來的,枕霞鋪的東家就是湖州人。你們若是要買得早些去,這料子可不多。”
“哎,浣紗巷?不是前不久發生命案的地方?”
“浣紗巷命案?”汪蓮君坐直了身子,“什麽命案?我怎麽沒聽說呢。”
“初二的正午,有人在光天白日射殺了官家小姐,然後就在一大群人眼皮底下消失了!你說奇不奇怪?”
“就是,我是聽說射完箭就有人衝上樓捉兇手,可兇手就這麽沒了?京城府衙的捕快把浣紗巷從頭到尾都搜了,什麽也沒有搜出來。”
“聽說京城府尹破不了案子,求了刑部出麵調查。官府的人已經把浣紗巷查了個底朝天,現在沒抓到兇手呢。死者是石貫子巷的趙家姑娘,正是好年華呢。家裏原是宗室,現在也是本本分分,沒什麽仇家。”
“會不會是個瘋子?”
“有可能。但你說瘋子能逃得這麽幹淨?”
“聽說現在這案子是陳侍郎親手辦。陳侍郎什麽手段,怕是街麵都要被他挖開來瞧一瞧了。”
一屋子都是各家夫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說得好不樂乎。
汪蓮君臉色難看,她拿著碗盞沾了沾嘴唇,穩住了心神,“那現在浣紗巷鋪子的生意豈不是不好做了?”
馬夫人笑著搭著她的肩膀,“還就是你,這時候還惦記著做生意的事情。”
“做什麽生意啊,鋪子都關了。也沒有客人。萬一走走路上被人射了一箭怎麽辦?”沈夫人接著道,“你擔心什麽?你的生意又不在浣紗巷,你要高興才對,我聽說不少以前浣紗巷的生意都去了你們汪家那裏。”
汪蓮君這才轉換了臉色,堆上了笑容,“還是沈夫人有見識,你看我,就沒你想得長遠。來來,我敬你一碗茶。”
其他幾個夫人也起哄,沈夫人受了恭維,心下熨帖,汪蓮君慣會做人,每次都給足她臉麵。
過了未時,各家夫人都陸續離開。
汪蓮君坐在小轎中,神色緊張,她不停地撩起簾子看著外頭,“阿菊,你先給哥哥送信過去。讓他務必馬上來家裏找我。”
沒多久汪蓮君迴了秦宅,太府寺少卿秦長安正抱著新納的妾室在屋裏廝混。
聽說汪蓮君進了屋子,他推開了妾室,“你先迴屋,我替你向夫人要點兒首飾。”
沒一會,他就進了汪蓮君的屋子,笑嘻嘻地說著,“今日玩得可還開心?”
汪蓮君聞著了秦長安身上的淫靡的味道,惡心地轉過頭,“你什麽事?”
“哎,剛才你給我納的妾室想要個金鐲兒,你也知道,她們幾個攀比,前頭都有,她沒有,這不就鬧我麽。”
汪蓮君正準備打發了他,忽然停下了腳步,“哎,你聽說浣紗巷的射殺案了嗎?”
秦長安搓著手道:“知道。我兄弟老蔡不是刑部的主簿麽,他這幾日都在忙活這案子呢。你幹嘛問這個?”
“我做的是珠寶綢緞的生意。”汪蓮君拿出了十兩銀子,“浣紗巷那裏也是,聽說鋪子都關了?我要將那裏的客人都引到咱們家來。”
秦長安盯著她手裏的銀子,伸手就要去夠,“你就是有腦子。”
汪蓮君往後一退,讓秦長安撲了個空,“哎,你去給我打聽清楚,現在浣紗巷什麽情況”
“哎,不用打聽。我昨兒喝酒還遇見老蔡,他一喝酒就關不住嘴。陳大人一來就審出了關鍵,那是兇手和證人聯手坑了一街的人。”
秦長安得意地把案子的進度給汪蓮君講了一遍,“現在刑部調查的方向就是那個買通證人的高個女子。”
“那浣紗街上現在什麽情形?”
“鋪子有些關停了,有些開著,不過去的客人沒幾個了。估計要等案子了結了或者風聲過去,才能熱鬧起來。”
“刑部沒說要掘地三尺吧?”
“都說是無知婦人的想法了。現在已經知道兇手怎麽離開,怎麽還要掘地三尺?行了,你快把銀子給我。”秦長安不耐煩起來。
汪蓮君又給他加了五兩,遞過去十五兩銀子。
秦長安喜上眉梢,連連作揖道:“娘子賢惠。”
等秦長安離開,汪蓮君焦急地看著門外,不停問著:“阿菊還沒有迴來嗎?”
一眾服侍的丫鬟婆子不知道她為何焦急,勸慰道:“來迴汪府和秦府少說也要一個多時辰的腳程,夫人再等等。”
大約又過了小半個時辰,阿菊終於迴了秦家。
“哥哥怎麽說?”
“大少爺說了,今夜他就去浣紗巷舊宅看一看,讓你放寬了心。”
汪蓮君這才長籲了一口氣,“無論如何都得去處理一下,這麽多年都快把這事兒給忘了,要不是今天聽到這出,差點要惹上事情。”
“小姐放心,這都多少年的事情對了。您就是愛操心,要我說,不如隨它去,當年都沒人去官府報案,如今更不會有了。”阿菊輕輕給汪蓮君捏著肩膀,“待會兒阿菊服侍你,讓你舒舒服服的,就不會想這些了。”
汪蓮君擺了擺手,“算了,沒心情。”
“也不是我操心。當年太慌張,落下了東西,後頭又接連不斷的事情,一耽擱就是這麽多年,如今有這檔子事兒,就是老天爺給我的警醒。事兒得做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