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澈放下紙條說道:“你明明早就知道葉子川的事情,卻推說不知道。寫信給劉清源,不是打聽葉子川的事情,反而囑咐他注意消息不要泄露。”


    “所以葉子川到底是什麽人?你又在瞞什麽?”


    陳澈看向劉青蓮,這位師兄身世坎坷,幼年失怙,他隻能輾轉各處道觀謀生,後來因緣巧合被南山書院的山長帶迴書院讀書,之後中狀元,平步青雲。


    陳澈自小與他在南山書院認識,雖然劉青蓮大他許多歲,可二人關係卻比其他人都好。


    書院的其他人或看不起劉青蓮的出身,或不喜歡他的油滑和世故,可陳澈卻莫名覺得他身上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豁達,通透。南山書院的書生哪怕逢迎拍馬都帶著點傲氣,劉青蓮不像那些人,可能是劉青蓮從小要飯都習慣了,別說傲氣,連脾氣都沒有。


    而劉青蓮呢,也喜歡這位小朋友,聰明又平和,二人沒管年齡差距和身份的差距,實實在在做了多年的朋友。


    這麽多年的老友,這還是第一次,陳澈用這麽生硬的語氣和他說話。


    他按著紙條,直視劉青蓮的眼睛。


    劉青蓮心虛地垂下頭來,“哎,我瞞的事情和你查的北遼的事情根本沒有關係。”


    “有沒有關係我自會判斷,但你不該瞞我。”


    “你這人怎麽這樣,哎。”劉青蓮拖過一旁的竹椅子坐下,“你這麽喜歡較真,我就和你說清楚。這事兒和你查的北遼沒半絲的關係,你就是徒用功。”


    陳澈不理他,也拖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對麵,直勾勾地盯著劉青蓮。


    劉青蓮被盯得沒法子,歎出來口氣,“葉淮,你知道吧?”


    陳澈皺起了眉頭,這名字聽著熟悉卻怎麽也想不起來。


    “你年紀小不熟悉也正常。葉淮成名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他是先帝時候狀元,官至翰林學士。哎,那篇《東海賦》知道吧?”


    “我想起來了,寫《東海賦》的葉淮,我怎麽想著這麽熟悉。葉子川和他什麽關係?”


    “葉子川是他的次子。”劉青蓮說道:“我之前與你說的其實也是真話,葉子川癡迷道門法術,年少就離家學道。”


    “一直在玉清觀?”


    “不是。之前在哪裏不知道。”劉青蓮繼續說道:“至於靖白天師的事情,我沒裝,我是真不知道他在玉清觀待過。我寫信給清源師弟主要就是打聽這事兒。”


    “嗯,看出來了。”陳澈問道:“所以這個葉子川到底什麽事情你們要這麽費心瞞著。”


    “他是我恩人。我六七歲的時候,被前頭的法雲觀趕了出來。當時是冬天,我又餓又凍暈倒在路邊,心想著這次自己肯定死定了。”


    “可等我醒來,卻發現被人救迴了玉清觀。那人就是葉子川。”


    “是他教我讀書寫字,燒香讀經。”劉青蓮雙眼有些濕潤,沉浸在往事中。


    “怪不得山長說你頗具靈氣,讀書一點就通,寫字自帶王家風範,你是得了葉子川的指點?”


    “不然呢?你以為我真的天賦異稟嗎。”劉青蓮沒好氣地說道。


    “後來呢?他到底做了什麽?你能不能快點說要緊的事?”


    “你急什麽,我不得把前因後果給你說清楚了。”劉青蓮瞪了陳澈一眼,“我上次說葉子川會法術,這事兒倒也不是瞎說,他確實有些異於常人的能力。”


    “異於常人?”


    “他能識妖,還有除妖的本事。”劉青蓮捋著胡須說道:“我對這種事情向來是不信的。世間哪有妖,都是惡人而已。”


    “可葉子川不一樣。他家境優渥,沒有必要像其他道士那樣騙錢財,他才華橫溢,也沒有必要用此伎倆為自己招徠名聲。”


    “所以你信他有法術?”


    劉青蓮麵露遲疑,“我不信他會故意裝神弄鬼,但我覺得他可能是走火入魔。”


    “哦?你的意思是?”


    “葉子川沉迷道法秘技,年少時就走遍大江南北尋找所謂的奇人。我覺得他隻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陳澈一挑眉,“暫且越過這裏。那他惹了什麽說不得的事情?


    “太和元年的動亂你知道吧?”


    陳澈收斂了神色,“他參與了?”


    “確切地說,他也是案中人。”


    陳澈慢慢說道:“景元十八年太祖皇帝突然病重彌留,晉南郡王控製在宮中,先帝的消息密而不發。當時的太子殿下,也就是聖上還在太湖一帶逗留。夏皇後秘傳信息出宮,聖上得信後連夜急馳迴京,在先帝出殯當日趕迴宮中,又加上京城兵馬司相助,才得以登基。”


    “這事兒涉及宮廷秘聞,民間有各種傳言。因著聖上登基以後,曾下旨殺了諸多道士,有人就說也許是先帝誤服妖道煉製的仙丹以至他突然暴斃。但奇怪的是,夏太後依舊尊道,她捐了大筆錢財和土地給白雲觀、玄妙觀,因而道門香火也依舊旺盛。所以這番流言自然也就消散了。”


    “難道當年的流言是真的?葉子川也是煉丹人之一?”


    劉青蓮連連搖頭說道:“不是,不是,全錯了。”


    “先帝沒有服用丹藥。”劉青蓮看了眼窗戶外頭確認沒人,合上了窗戶和門,低聲說道:“先帝信道,是信那些奇門異術,可不是仙丹靈藥。”


    “奇門異術?”


    “對,比如識妖,殺妖,通仙,通靈,預測,招魂之類。哎呀,反正就是聽著都不靠譜的事情。”


    “然後呢?到底發生了什麽?”


    “我聽說,我就是聽道觀老道私下說的,沒查證過。先帝下旨入宮的道士很有可能是替先帝招魂。”


    “招魂?誰的魂?”


    “這我就不知道了。葉子川也是當年入宮的道長之一,按理他應該是被殺了才對。可他運氣好,先帝神誌還清楚的時候,他有事出宮了一趟,就躲過了這一劫。聖上下旨誅殺那批道士的時候,他就偷偷離開冀州,怕被牽連喪命。”


    陳澈明白過來,“所以你和劉清源隱瞞葉子川的事情,隻是怕他和此事的關係?”


    “不然呢?”劉青蓮道:“雖說他現在已經去世,可他還有家人,萬一被有心之人利用,說不定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勘塵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皮紅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皮紅棗並收藏勘塵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