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在江東大破東吳陸遜所率之軍,雖獲一時之盛,卻也因此深陷兩麵受敵之危境。東有孫權因陸遜之敗,羞憤交加,與曹魏曹丕勾結,妄圖東西夾擊,將太平道一舉剿滅;西則有司馬懿在曹魏境內重整旗鼓,虎視眈眈,時刻準備報昔日之仇。值此存亡之際,太平道內部迅速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張一凡神色凝重,目光堅定地掃視著諸將:“如今,我太平道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東吳與曹魏狼狽為奸,欲置我等於死地。然我等為天下太平之理想而奮鬥,豈會畏懼退縮?諸君暢所欲言,共商破敵良策。”


    諸葛亮輕搖羽扇,率先發言:“主公,以當下局勢觀之,敵軍雖勢眾,但我太平道亦非毫無勝算。東吳與曹魏雖結為同盟,然其彼此之間亦有嫌隙與猜忌。我等可利用此點,分而化之。再者,我太平道於江東經營有日,民心漸附,地形亦頗為熟悉,此乃我之優勢。為今之計,當於江東之地布置重兵,據險而守,以逸待勞,先挫東吳之銳氣。同時,遣派精銳之師,擾襲曹魏之境,令其首尾難顧,疲於奔命。”


    薑維抱拳起身,激昂道:“軍師所言極是。末將願率一軍,前往曹魏邊境,施展遊擊之術,截斷其糧草補給,襲擾其駐軍營地,使其不得安寧。”


    張一凡微微點頭:“伯約勇氣可嘉,然此去曹魏,危險重重,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戀戰,以保存實力為要。”


    “諾!” 薑維領命坐下。


    商議既定,太平道依計行事。薑維率五千輕騎,星夜兼程,奔赴曹魏邊境。他們如鬼魅般穿梭於山林之間,避開曹魏主力部隊,專尋其薄弱之處下手。或突襲運糧車隊,燒毀糧草輜重;或趁夜攻打小型駐軍營地,殺散守軍後迅速撤離。一時間,曹魏邊境地區烽火四起,警報頻傳,駐軍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而在江東,太平道則在諸葛亮的指揮下,積極備戰。他們加固城防,在戰略要地修築堡壘、挖掘壕溝、設置拒馬等防禦工事。同時,訓練士兵熟悉各種戰術,演練如何應對東吳與曹魏聯軍的不同進攻方式。此外,諸葛亮還發動江東百姓,組織民夫協助軍隊運輸物資、傳遞情報,形成了軍民一體的堅固防線。


    東吳與曹魏聯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後,終於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東吳孫權親率十萬大軍,由陸遜(雖此前戰敗被俘,但經孫權交涉,已被太平道放迴,以戴罪之身領軍再戰)為先鋒,從水路沿長江順流而下,直逼太平道在江東的核心區域。曹魏方麵,曹丕則派遣司馬懿率領八萬大軍,從陸路進發,配合東吳的行動。


    太平道在江東的前沿守軍發現敵軍來襲,迅速點燃烽火報警。諸葛亮得知消息後,沉著冷靜地指揮作戰。他令各城緊閉城門,堅守不出,利用城牆上的防禦設施,如投石車、弩機等,對敵軍進行遠程攻擊。東吳水軍雖戰艦眾多,氣勢洶洶,但在太平道猛烈的投石車攻擊下,不少戰艦被砸中,船身破裂,士兵落水。


    陸遜見正麵強攻難以奏效,便改變戰術,令部分士兵乘坐小船,試圖從側翼登陸,繞到太平道守軍背後進行突襲。然而,諸葛亮早有防備,他在江邊淺灘處設置了大量的暗樁與鐵蒺藜,東吳小船紛紛擱淺或被刺穿,士兵們陷入困境,成為太平道弓箭手的活靶子。


    與此同時,司馬懿率領的曹魏陸路大軍也遭遇了太平道的頑強抵抗。薑維在得知司馬懿出兵後,迅速率部迴援江東,與太平道主力會合。他們在一片丘陵地帶設下埋伏,等待曹魏軍隊的到來。


    司馬懿行軍途中,見此處地形險要,心中隱隱不安,遂下令軍隊放慢速度,加強偵察。但薑維巧妙地利用地形與偽裝,使得曹魏軍隊並未發現太平道的埋伏。當曹魏大軍進入埋伏圈後,太平道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動地。


    薑維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手中長槍如龍蛇飛舞,所到之處,曹軍紛紛倒下。太平道士兵們在薑維的帶領下,個個奮勇殺敵,他們深知此次戰鬥關係到太平道的生死存亡,絕不能有絲毫退縮。


    司馬懿在亂軍中鎮定自若,他指揮曹軍組成防禦陣型,試圖穩住陣腳。但太平道的攻擊如潮水般洶湧,曹軍漸漸難以抵擋。就在此時,司馬懿心生一計,他令士兵們佯裝敗退,丟棄部分兵器與物資,引太平道軍隊追擊。


    薑維見曹軍敗退,心中警惕,但見敵軍慌亂不堪,似是真敗,便決定率部追擊。然而,追出一段距離後,薑維發現周圍地形逐漸開闊,且曹軍的敗退陣型並未散亂,心中暗叫不好,意識到中了司馬懿的誘敵之計。


    “快,停止追擊,退迴原地!” 薑維大聲唿喊,但為時已晚。曹軍突然轉身殺迴,同時,兩側伏兵殺出,將太平道追兵包圍起來。薑維陷入困境,但他毫不畏懼,他激勵士兵們道:“兄弟們,今日雖陷重圍,但我太平道將士以一當十,定能殺出一條血路!”


    太平道士兵們在薑維的鼓舞下,拚死抵抗。薑維更是身先士卒,他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曹軍死傷無數。經過一番苦戰,薑維終於率領部分士兵突出重圍,退迴太平道防線。


    此役,太平道雖在與東吳、曹魏聯軍的戰鬥中損失慘重,但也成功地挫敗了聯軍的首輪進攻,使其認識到太平道並非輕易可滅。而太平道方麵,經此一戰,也深刻認識到敵軍的強大與自身的不足。張一凡與諸葛亮再次召集諸將,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戰略部署,準備迎接更為激烈的戰鬥。


    在後方,太平道的百姓們紛紛自發組織起來,為軍隊提供物資支持與後勤保障。他們捐獻糧食、衣物、藥材等物資,照顧傷員,鼓勵士兵們奮勇殺敵。太平道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與凝聚力。


    東吳與曹魏聯軍在首輪進攻受挫後,並未放棄。他們重新調整戰略,加強協作,準備發動更為猛烈的第二輪進攻。而太平道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他們深知,這場戰爭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拉鋸戰,唯有堅守信念,不斷調整策略,方能在這亂世之中求得生存與發展,繼續為實現天下太平的偉大理想而努力奮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黃天當立,大漢赴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並收藏重生:黃天當立,大漢赴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