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鍾聲在洛陽城中迴蕩,喜慶的氛圍彌漫在大街小巷。百姓們張燈結彩,互道祝福,孩童們在街頭巷尾嬉笑玩耍,盼望著新衣美食與長輩的紅包。太平道治下的洛陽,在曆經戰亂後首次迎來這樣熱鬧的新年,人們試圖在歡笑中忘卻往昔的傷痛,憧憬著未來的太平日子。


    張一凡站在皇宮的高處,俯瞰著城中的歡慶景象。遠處,鞭炮聲此起彼伏,那是百姓們用傳統的方式驅趕邪祟,祈福新年。望著那升騰而起的縷縷青煙,張一凡的思緒卻飄迴到了前世。他仿佛看到了曾經絢爛奪目的煙火盛景,那些在夜空中綻放的五彩斑斕的花朵,瞬間照亮整個天空,將世界點綴得如夢如幻。


    突然,他靈機一動,一個大膽而新奇的想法湧上心頭。在他前世的記憶裏,硝石、硫黃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便能製造出火藥這一改變戰爭格局的神奇物質。如今身處亂世,若能將火藥研製出來,太平道在軍事上必將擁有強大的助力,無論是麵對曹操聯盟的威脅,還是北疆匈奴的侵擾,都能多幾分勝算。


    “來人啊!” 張一凡高聲喚道。侍從急忙上前,恭敬地行禮:“教主有何吩咐?”


    “速去召集我太平道內精通藥理、礦物以及擅長煉丹之術的奇人異士,命他們全力尋找硝石、硫黃、木炭,並將這些物品送至皇宮內的一處僻靜庭院,本教主有重大事宜安排。” 張一凡目光堅定,語氣不容置疑。


    侍從領命而去,不敢有絲毫懈怠。不多時,數位在太平道中頗有聲望的人士被帶到了張一凡麵前。他們有的是常年鑽研草藥礦物的學者,對各種物質的特性了如指掌;有的是癡迷煉丹的方士,在高溫熔煉與物質轉化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


    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紛紛向張一凡行禮後,靜待教主示下。張一凡看著他們,緩緩開口說道:“諸位,今日召你們前來,是因本教主心中有一奇思妙想,若能成功,或將改變我太平道乃至整個天下的命運。你們可曾聽聞,將硝石、硫黃、木炭以特定之法融合,可產生一種神奇之物,其威力超乎想象。”


    眾人聽聞,皆露出疑惑之色。其中一位名叫王炎的學者站出來說道:“教主,這硝石常用於醫藥,可清熱瀉火;硫黃亦為藥材,且在煉丹術中偶有應用;木炭則是尋常燃料。但將此三者合一,屬下實在未曾聽聞有何神奇之處,還請教主明示。”


    張一凡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此三者混合,若比例得當,經點燃後會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強烈的爆炸與衝擊之力,可用於戰爭之中,其威力遠勝傳統的刀槍箭矢。”


    眾人聽聞,不禁大為震驚,他們難以想象這樣幾種普通的物質竟能產生如此驚人的效果。但出於對張一凡的信任與敬重,他們紛紛表示願意一試。


    於是,在皇宮的僻靜庭院中,一場秘密的試驗就此展開。眾人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四處尋找品質上乘的硝石、硫黃與木炭,確保原料的純度與質量;有的則在庭院中搭建簡易的爐灶與試驗器具,準備進行混合熔煉。


    負責尋找硝石的道士名叫趙玄,他帶著幾個年輕的道童,在洛陽周邊的山洞與礦脈中仔細探尋。經過多日的艱辛努力,終於在一處偏僻的山穀洞穴內發現了大量純淨的硝石礦脈。他們小心翼翼地采集礦石,將其運迴皇宮。


    而尋找硫黃的任務則交給了煉丹方士李虛。他憑借著對硫黃產地的了解,前往洛陽附近的一處火山溫泉區域。在那彌漫著刺鼻氣味的溫泉周圍,李虛和他的助手們不顧危險,從溫泉的沉積物與周圍的岩石縫隙中采集到了足夠的硫黃。


    木炭的準備相對較為容易,由擅長炭火烤製的工匠陳墨負責。他選用質地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經過精心燒製,製成了一批品質優良的木炭。


    原料集齊後,眾人在庭院中按照張一凡所提供的大致比例,開始小心翼翼地將硝石、硫黃、木炭混合在一起。起初,由於對比例的把握不夠精準,試驗多次失敗,不是未能產生預期的反應,就是反應過於微弱。


    但他們並未氣餒,經過反複的試驗與調整,逐漸摸索出了較為合適的比例。終於,在一次試驗中,當點燃那混合後的粉末時,隻聽 “轟” 的一聲巨響,一股強大的氣流撲麵而來,伴隨著耀眼的火光與刺鼻的煙霧。試驗現場的一些器具被掀翻,周圍的牆壁也被震得微微顫抖。


    眾人雖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與威力嚇了一跳,但隨即意識到,他們成功了。張一凡聽聞試驗成功的消息,急忙趕來。看著眼前略顯狼藉的試驗場地與眾人興奮的神情,他心中大喜。


    “太好了!諸位功不可沒。” 張一凡讚歎道。


    然而,張一凡也清楚,這僅僅是火藥研製的初步成功。目前的火藥配方與製作工藝還十分粗糙,需要進一步優化與改進。而且,如何將火藥應用於軍事武器之中,如製造火炮、火銃等,更是麵臨著諸多挑戰。


    他對眾人說道:“今日之成果,隻是開端。接下來,我們需全力投入到火藥的改良與武器化研究之中。要提高火藥的威力與穩定性,探索如何將其裝填於合適的容器中,使其能夠精準地發射並造成更大的殺傷。這不僅關乎我太平道的興衰榮辱,更可能改變整個天下的局勢。”


    眾人紛紛點頭,深知責任重大。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在皇宮內設立了專門的火藥研究工坊,日夜鑽研。張一凡也給予了他們極大的支持與資源保障,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勇於嚐試。


    隨著研究的深入,火藥的配方逐漸完善,其威力與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工匠們在張一凡的指導下,開始嚐試製造一些簡單的火藥武器,如火球、火藥箭等。這些武器在試驗場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威力,相比傳統武器,它們具有更遠的射程、更大的殺傷範圍與更強的威懾力。


    太平道內部對於火藥的研製成功充滿了期待與興奮。他們意識到,這一新型武器的出現,將為太平道在未來的戰爭中帶來巨大的優勢。而張一凡則在思考著如何在保密的前提下,大規模生產火藥並裝備軍隊,同時,他也在謀劃著如何利用火藥的威懾力,在外交與戰略上對曹操聯盟與北疆匈奴施加影響,以實現太平道的太平盛世之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黃天當立,大漢赴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並收藏重生:黃天當立,大漢赴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