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之外,恐怕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人敢在宮廷畫院裏放火。
不過,他也因此失去了所有,隻留下了一身的罪孽和歉疚。
當今的皇帝是個愛畫的人,他甚至覺得,天底下他的畫最好。
是啊,天底下還有誰會在畫上豪邁地寫下“天下第一人”的花押。
因此他成立了宮廷畫院,他要把天底下所有畫得好的人全都召集在這裏。
當張擇端聲名鵲起的時候,皇帝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滔天的權勢可以讓官家的身邊緊緊圍繞著一批又一批天下才俊,可是並不能讓他的畫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張擇端便不喜歡官家的畫。
官家愛畫花鳥,他的花鳥形神並具,但又似夢似幻,好似幻術之中飛出的靈物,又好似仙境之中才會存在的神鳥。
宮廷畫院裏有人說,官家的花鳥是世上一絕,是為現實披上了莊周的雙翼,暢遊夢裏夢外,九州四海。
上行下效,因此宮廷畫院裏的人畫得最多的是花鳥。
可偏偏張擇端並不喜歡畫花鳥,他以為,花鳥固然是美,可是真正美的畫,不在於畫工之精巧,更在於畫的意境之深邃,意念之深遠,思考之宏大。
於是官家讓張擇端去畫宮廷,內宮外城,層層皇城層層樓,全部都去畫下來吧。
理由是,張擇端是工匠出身,父親就是畫房子蓋房子的,按理說,畫宮廷自然也能畫得很好。
三宮六院,張擇端從裏畫到外。
他幾乎可以熟悉地了解每個宮殿的結構,可是他畫膩了。
那天他扔掉畫筆,突然放聲大笑,他說:“我這是在做什麽?我每天在畫皇帝的家,難道天底下,就隻有這些東西可畫了嗎?”
他向皇帝辭官,可是皇帝不答應,因為張擇端畫的宮室樓殿,堪稱一絕。
張擇端鬥膽犯上直言:“前有宋江農民起義,後有方臘揭竿而起,四方天下,無不震蕩。朝堂之上,有奸臣當道,搜刮民財,窮奢極侈。天底下不是隻有這宮室廟堂,也不是僅有花鳥富貴,我不願意畫,也不想畫,官家是萬人之上,還不如殺了我吧。”
官家沒有殺他,偏偏更不讓他辭官。
如此犯上的話,沒有觸到龍怒,官家好像沒那麽介意別人詆毀他的江山社稷。
張擇端走也不能走,畫又不想畫,身在宮廷畫院,感覺心在牢籠。
好,既然不讓我走。那我就好好畫一畫這真正的世間!
他鋪開了長卷,揮毫潑墨。
方臘之地,民不聊生,揭竿而起,之後是戰鬥的場麵。
方臘的主力與宋江的主力在這裏兩敗俱傷。
這一幅長卷,道出了兩次農民起義的血淚史。
最後,張擇端把這幅畫獻給了官家,官家看了,細細觀察了好久,神色絲毫不為所動。
“你果然還是有藝在身的,如此長卷,每個人都栩栩如生,恐怕如此筆力,天下沒有人能做到了。”
官家端詳許久,眼裏熠熠閃光,可以看得出,他是真的喜歡這幅畫。
“是,當世傑作。但是,這幅畫不能留,留下這幅畫,就算是我不想殺你,當朝的大臣們也會逼著朕殺了你。”
沉思良久,官家終於下令燒了這幅畫。
“既然官家不放我走,還不如讓人殺了我。”張擇端大喊。
可是官家就這樣離開了,張擇端一腔的鬱悶不知該往何處發泄。
醉醺醺,晃悠悠。
他在畫院裏轉來轉去,看到了他畫下的那些宮殿樓閣。
一幅幅精巧細致,一張張工整氣派。他越看越氣,心中萬丈不平,紛紛化作怒火。
他竟然拿起了火折,點燃了畫紙。
火焰開始在他的麵前跳躍,他那充滿醉意的眼睛裏映出火花。
他放肆地大笑,笑聲傳遍了整個畫院。
笑聲,明火,很快引來了畫院留守的畫工,他們開始奮力滅火。
張擇端卻醉倒了。
他是被人用冷水澆醒的,睜開眼睛,皇城司的人們已經在他麵前了。
這時張擇端才發現,畫院燒了一半,四處焦黑,另外還有三個畫工已經命喪火海了。
張擇端整個人似乎都恍惚了,我犯下了什麽罪孽?
那可是三條人命啊,那三位畫工都是他的舊相識,平日裏甚至還沒少接濟過張擇端,可如今他們轉眼去了黃泉之下。
張擇端看到他的手上沾滿了鮮血,他的眼睛全都變成了紅色。
經過皇城司的調查,發現起火的原因就是張擇端。
張擇端沒有爭論辯駁,皇城司的親事官問他什麽,他全都一一交代了,老老實實地承認,昨天是他醉酒放火燒畫。
在本朝,縱火是重罪。
可是官家竟然多少還有一絲愛才,他說:“畫院是因為火燭不善起火,至於張擇端,他畢竟還是有才氣在身,我於心不忍,把他逐出畫院吧,從此以後,永遠不得再有官身。”
那天的大火,燒掉了張擇端的魂。
他身無長物,帶著僅有的一支筆離開了畫院。
當張擇端再次遇到李真金的時候,他隱隱覺得上次或許真的是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去贖罪。
讓他把欠下的人命和血債,還迴來。
張擇端從冷花娘家裏出來,一直像個孤魂野鬼遊蕩在大街上。
這時李真金跑來找到了他,急忙地說:“張大哥,出事了,有人來找你。”
“什麽人?”
“不知道,長得又高又瘦,他說你欠了他一條命。”李真金說。
一條命?張擇端心裏咯噔一下。
這又是誰呢?
不過,他也因此失去了所有,隻留下了一身的罪孽和歉疚。
當今的皇帝是個愛畫的人,他甚至覺得,天底下他的畫最好。
是啊,天底下還有誰會在畫上豪邁地寫下“天下第一人”的花押。
因此他成立了宮廷畫院,他要把天底下所有畫得好的人全都召集在這裏。
當張擇端聲名鵲起的時候,皇帝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滔天的權勢可以讓官家的身邊緊緊圍繞著一批又一批天下才俊,可是並不能讓他的畫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張擇端便不喜歡官家的畫。
官家愛畫花鳥,他的花鳥形神並具,但又似夢似幻,好似幻術之中飛出的靈物,又好似仙境之中才會存在的神鳥。
宮廷畫院裏有人說,官家的花鳥是世上一絕,是為現實披上了莊周的雙翼,暢遊夢裏夢外,九州四海。
上行下效,因此宮廷畫院裏的人畫得最多的是花鳥。
可偏偏張擇端並不喜歡畫花鳥,他以為,花鳥固然是美,可是真正美的畫,不在於畫工之精巧,更在於畫的意境之深邃,意念之深遠,思考之宏大。
於是官家讓張擇端去畫宮廷,內宮外城,層層皇城層層樓,全部都去畫下來吧。
理由是,張擇端是工匠出身,父親就是畫房子蓋房子的,按理說,畫宮廷自然也能畫得很好。
三宮六院,張擇端從裏畫到外。
他幾乎可以熟悉地了解每個宮殿的結構,可是他畫膩了。
那天他扔掉畫筆,突然放聲大笑,他說:“我這是在做什麽?我每天在畫皇帝的家,難道天底下,就隻有這些東西可畫了嗎?”
他向皇帝辭官,可是皇帝不答應,因為張擇端畫的宮室樓殿,堪稱一絕。
張擇端鬥膽犯上直言:“前有宋江農民起義,後有方臘揭竿而起,四方天下,無不震蕩。朝堂之上,有奸臣當道,搜刮民財,窮奢極侈。天底下不是隻有這宮室廟堂,也不是僅有花鳥富貴,我不願意畫,也不想畫,官家是萬人之上,還不如殺了我吧。”
官家沒有殺他,偏偏更不讓他辭官。
如此犯上的話,沒有觸到龍怒,官家好像沒那麽介意別人詆毀他的江山社稷。
張擇端走也不能走,畫又不想畫,身在宮廷畫院,感覺心在牢籠。
好,既然不讓我走。那我就好好畫一畫這真正的世間!
他鋪開了長卷,揮毫潑墨。
方臘之地,民不聊生,揭竿而起,之後是戰鬥的場麵。
方臘的主力與宋江的主力在這裏兩敗俱傷。
這一幅長卷,道出了兩次農民起義的血淚史。
最後,張擇端把這幅畫獻給了官家,官家看了,細細觀察了好久,神色絲毫不為所動。
“你果然還是有藝在身的,如此長卷,每個人都栩栩如生,恐怕如此筆力,天下沒有人能做到了。”
官家端詳許久,眼裏熠熠閃光,可以看得出,他是真的喜歡這幅畫。
“是,當世傑作。但是,這幅畫不能留,留下這幅畫,就算是我不想殺你,當朝的大臣們也會逼著朕殺了你。”
沉思良久,官家終於下令燒了這幅畫。
“既然官家不放我走,還不如讓人殺了我。”張擇端大喊。
可是官家就這樣離開了,張擇端一腔的鬱悶不知該往何處發泄。
醉醺醺,晃悠悠。
他在畫院裏轉來轉去,看到了他畫下的那些宮殿樓閣。
一幅幅精巧細致,一張張工整氣派。他越看越氣,心中萬丈不平,紛紛化作怒火。
他竟然拿起了火折,點燃了畫紙。
火焰開始在他的麵前跳躍,他那充滿醉意的眼睛裏映出火花。
他放肆地大笑,笑聲傳遍了整個畫院。
笑聲,明火,很快引來了畫院留守的畫工,他們開始奮力滅火。
張擇端卻醉倒了。
他是被人用冷水澆醒的,睜開眼睛,皇城司的人們已經在他麵前了。
這時張擇端才發現,畫院燒了一半,四處焦黑,另外還有三個畫工已經命喪火海了。
張擇端整個人似乎都恍惚了,我犯下了什麽罪孽?
那可是三條人命啊,那三位畫工都是他的舊相識,平日裏甚至還沒少接濟過張擇端,可如今他們轉眼去了黃泉之下。
張擇端看到他的手上沾滿了鮮血,他的眼睛全都變成了紅色。
經過皇城司的調查,發現起火的原因就是張擇端。
張擇端沒有爭論辯駁,皇城司的親事官問他什麽,他全都一一交代了,老老實實地承認,昨天是他醉酒放火燒畫。
在本朝,縱火是重罪。
可是官家竟然多少還有一絲愛才,他說:“畫院是因為火燭不善起火,至於張擇端,他畢竟還是有才氣在身,我於心不忍,把他逐出畫院吧,從此以後,永遠不得再有官身。”
那天的大火,燒掉了張擇端的魂。
他身無長物,帶著僅有的一支筆離開了畫院。
當張擇端再次遇到李真金的時候,他隱隱覺得上次或許真的是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去贖罪。
讓他把欠下的人命和血債,還迴來。
張擇端從冷花娘家裏出來,一直像個孤魂野鬼遊蕩在大街上。
這時李真金跑來找到了他,急忙地說:“張大哥,出事了,有人來找你。”
“什麽人?”
“不知道,長得又高又瘦,他說你欠了他一條命。”李真金說。
一條命?張擇端心裏咯噔一下。
這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