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巡視金州 蒲元淬火
召喚係統:我以大漢鐵騎霸天下 作者:摸筆校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州青龍城
原本的鎖龍城,如今已更名為青龍城。經過十日的艱苦行軍,劉威的大軍一路巡視著黑金兩州沿途城池的發展狀況,終於在十月初抵達了金州治所青龍城。
刺史陳群、金州軍團長黃忠、雲州軍團長關羽,以及負責采礦伐木的李嚴等人早已在城外十裏處翹首以待。
雙方短暫寒暄幾句後,看著寬闊平坦的道路以及道路兩旁奮力推運木材的俘虜,劉威不禁問道:
“這路修得甚是不錯,我大軍一路南下,諸多地方都修通了這寬敞的官道,你們著實費了不少心思啊!”
陳群趕忙答道:“此乃多虧了雲長提供的大量俘虜。相信用不了多久,金州向北通往黑州,向西通往麗州,往南通往雲州的各條直道都能夠暢通無阻!”
“很不錯,那這些砍伐的木材是運往何處?”
“主公,您請看青龍城後方!”
劉威順著陳群所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的青龍城後山升騰起無數黑煙,心中不由疑惑道:“這是?”
“主公,青龍城後山乃是金州境內最大的金礦,附近還有兩座規模不小的銀礦。如今我軍已在後山建成一座冶煉城,專門用於就近冶煉金銀礦石,武庫令蒲元大人正在組織鐵匠擴大生產。
這些開路砍伐的木材正好運往後山用於冶煉,而返程時俘虜拉迴的碎石剛好用於鋪設直道!”
“嗯,確實一舉兩得。如今金州的礦藏開采情況如何?” 劉威看向一旁的李嚴!
“主公,自嚴受命以來,已經詳細統計了金州和黑州的礦藏情況。其中金州發現大型金礦 1 座,中小型金礦 4 座,銀礦 11 座;黑州發現中型金礦 3 座,銀礦 8 座。
如今每月大概可開采冶煉出黃金 15 萬兩,白銀 120 萬兩。隨著人手的不斷增加,產量仍有不少的上升空間,足以穩定開采 10 年以上!
而銅礦、鐵礦也有十餘座,其中更有兩座大型鐵礦,足以滿足我軍所有鐵器的需求!”負責督管采礦的李嚴此時恭敬地迴答道。
“好啊!務必大力開采,為我軍創造更多的財富!”
“主公,金州不僅山川河流密布,還有不少河穀平原,土地濕潤,極為適合種植。
若是能移民前來種植糧食果蔬,金州不僅後續能夠自給自足,還能有大量農產品銷往其他州郡!”
“這個你放心,人力方麵本王自會為你安排妥當!”
“謝主公!”
“那伐木工作進展怎樣?能否滿足雲州造船廠的需求?”
“迴主公,金州可謂遍地是寶。除了北麵靠近黑州方向陸續有平原,其他三個方向皆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優質木材取之不盡。
別說王濬如今那五個造船廠,便是再多十個,等道路修通之後也能滿足需求!”
“海軍乃是我軍後續爭霸的利器,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差錯!”
接下來整整五天時間裏,劉威陸續花費 1000 萬兩兌換了 100 萬鄉勇,補充金州人力。
他們大部分將以產業工人的身份在各個基地周邊安家落戶,小部分遷移到各處要道、土地肥沃的地區建村立鎮。
這百萬青壯勞力的加入,消耗掉了百萬東胡女子,無疑使金州更加穩固,發展更為迅速。
劉威每日穿梭於各個產業之中,對金州所擁有的各項產業展開了細致入微的巡查工作。
這一天,當他來到金屬冶煉之地時,眼前的景象令他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鐵匠們仍然在用塊煉滲碳鋼法,反複折疊鐵塊鍛打,如此做法雖然鍛造出不錯的鋼材,但效率卻非常的低!
劉威當然知道這種鍛造方法的優劣,鐵匠在鍛打塊煉鐵和熟鐵時,使其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含碳量,減少夾雜物後成為鋼,這種鋼組織緊密、碳分均勻,適用於製作兵器和刀具。
隻是工匠們依然沿用著古老而傳統的方法進行提煉操作的話,不僅效率極其低下,而且產出的成品質量參差不齊、優劣難辨。
“主公,可有何不妥?如今各國都是如此方法打造兵器,如今我軍也有不少熟練鐵匠能利用下官的淬火技術打造出百煉鋼,打造的兵器優於列國,效率已經非常不錯了!”蒲元見劉威不悅,不知所措的解釋道。
“喔?帶本王去看看你的淬火抄鋼法!”
“主公您看,這邊便是經過第一道鐵塊鍛打以後,再次將成型的鋼材進行反複淬火鍛打!”
劉威好奇的看著前方,隻見一排排老鐵匠正將打好的鋼刀加熱到一定溫度,達到紅熱狀態後,迅速放入準備好的水槽中適當蘸浸,使其驟然冷卻。
通過這種快速冷卻的方式,改變鋼的組織結構,提高鋼刀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且可以反複進行多次淬火操作,進一步優化鋼刀性能。
而幾個年輕徒弟則不時挑著水放到大蓄水池中,劉威不解問道:“蒲先生,邊上有水渠,何故還要挑水?”
蒲元笑著說道:“主公,淬火用水對水質要求極高,元以為遼水爽烈,適宜淬刀,而就近的石水鈍弱,井水也不可用。
不同水質對淬火質量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下專門派人到三十裏外遼水支流取遼水淬火,以獲得更好的淬火效果!”
“原來如此!此刀果然鋒利異常,不知產量如何,可否滿足我百萬大軍損耗需求!”劉威提起做好的長刀,刀鋒透著寒光,不由點頭,若產量上來自己就無需時不時購買武器補充損耗了。
“主公,這好刀難成,如今這種鋒利的百煉鋼刀也剛兩萬多副,由於我軍征戰不斷,普通的十煉二十煉鋼刀鋼槍倒是剩百萬件!”
“才百萬件,遠遠不夠,也就夠一場大型會戰的損耗,若是不能提高產量,將來若與中原諸國舉國交鋒,後果不堪設想!”
“主公,我等必定再加派人手,隻是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熟練!”
“我剛才看了一下,你們之所以效率提不上來,主要是花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在鍛打成鋼這個步驟,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可以加快簡化這個步驟?”
“主公,這熟鐵雜質極多,若不反複鍛打,必疏鬆脆弱不堪,難以做成兵器!”蒲元一臉自責,自己這個武庫令遠遠沒法完成主公的戰略儲備需求。
原本的鎖龍城,如今已更名為青龍城。經過十日的艱苦行軍,劉威的大軍一路巡視著黑金兩州沿途城池的發展狀況,終於在十月初抵達了金州治所青龍城。
刺史陳群、金州軍團長黃忠、雲州軍團長關羽,以及負責采礦伐木的李嚴等人早已在城外十裏處翹首以待。
雙方短暫寒暄幾句後,看著寬闊平坦的道路以及道路兩旁奮力推運木材的俘虜,劉威不禁問道:
“這路修得甚是不錯,我大軍一路南下,諸多地方都修通了這寬敞的官道,你們著實費了不少心思啊!”
陳群趕忙答道:“此乃多虧了雲長提供的大量俘虜。相信用不了多久,金州向北通往黑州,向西通往麗州,往南通往雲州的各條直道都能夠暢通無阻!”
“很不錯,那這些砍伐的木材是運往何處?”
“主公,您請看青龍城後方!”
劉威順著陳群所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的青龍城後山升騰起無數黑煙,心中不由疑惑道:“這是?”
“主公,青龍城後山乃是金州境內最大的金礦,附近還有兩座規模不小的銀礦。如今我軍已在後山建成一座冶煉城,專門用於就近冶煉金銀礦石,武庫令蒲元大人正在組織鐵匠擴大生產。
這些開路砍伐的木材正好運往後山用於冶煉,而返程時俘虜拉迴的碎石剛好用於鋪設直道!”
“嗯,確實一舉兩得。如今金州的礦藏開采情況如何?” 劉威看向一旁的李嚴!
“主公,自嚴受命以來,已經詳細統計了金州和黑州的礦藏情況。其中金州發現大型金礦 1 座,中小型金礦 4 座,銀礦 11 座;黑州發現中型金礦 3 座,銀礦 8 座。
如今每月大概可開采冶煉出黃金 15 萬兩,白銀 120 萬兩。隨著人手的不斷增加,產量仍有不少的上升空間,足以穩定開采 10 年以上!
而銅礦、鐵礦也有十餘座,其中更有兩座大型鐵礦,足以滿足我軍所有鐵器的需求!”負責督管采礦的李嚴此時恭敬地迴答道。
“好啊!務必大力開采,為我軍創造更多的財富!”
“主公,金州不僅山川河流密布,還有不少河穀平原,土地濕潤,極為適合種植。
若是能移民前來種植糧食果蔬,金州不僅後續能夠自給自足,還能有大量農產品銷往其他州郡!”
“這個你放心,人力方麵本王自會為你安排妥當!”
“謝主公!”
“那伐木工作進展怎樣?能否滿足雲州造船廠的需求?”
“迴主公,金州可謂遍地是寶。除了北麵靠近黑州方向陸續有平原,其他三個方向皆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優質木材取之不盡。
別說王濬如今那五個造船廠,便是再多十個,等道路修通之後也能滿足需求!”
“海軍乃是我軍後續爭霸的利器,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差錯!”
接下來整整五天時間裏,劉威陸續花費 1000 萬兩兌換了 100 萬鄉勇,補充金州人力。
他們大部分將以產業工人的身份在各個基地周邊安家落戶,小部分遷移到各處要道、土地肥沃的地區建村立鎮。
這百萬青壯勞力的加入,消耗掉了百萬東胡女子,無疑使金州更加穩固,發展更為迅速。
劉威每日穿梭於各個產業之中,對金州所擁有的各項產業展開了細致入微的巡查工作。
這一天,當他來到金屬冶煉之地時,眼前的景象令他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鐵匠們仍然在用塊煉滲碳鋼法,反複折疊鐵塊鍛打,如此做法雖然鍛造出不錯的鋼材,但效率卻非常的低!
劉威當然知道這種鍛造方法的優劣,鐵匠在鍛打塊煉鐵和熟鐵時,使其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含碳量,減少夾雜物後成為鋼,這種鋼組織緊密、碳分均勻,適用於製作兵器和刀具。
隻是工匠們依然沿用著古老而傳統的方法進行提煉操作的話,不僅效率極其低下,而且產出的成品質量參差不齊、優劣難辨。
“主公,可有何不妥?如今各國都是如此方法打造兵器,如今我軍也有不少熟練鐵匠能利用下官的淬火技術打造出百煉鋼,打造的兵器優於列國,效率已經非常不錯了!”蒲元見劉威不悅,不知所措的解釋道。
“喔?帶本王去看看你的淬火抄鋼法!”
“主公您看,這邊便是經過第一道鐵塊鍛打以後,再次將成型的鋼材進行反複淬火鍛打!”
劉威好奇的看著前方,隻見一排排老鐵匠正將打好的鋼刀加熱到一定溫度,達到紅熱狀態後,迅速放入準備好的水槽中適當蘸浸,使其驟然冷卻。
通過這種快速冷卻的方式,改變鋼的組織結構,提高鋼刀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且可以反複進行多次淬火操作,進一步優化鋼刀性能。
而幾個年輕徒弟則不時挑著水放到大蓄水池中,劉威不解問道:“蒲先生,邊上有水渠,何故還要挑水?”
蒲元笑著說道:“主公,淬火用水對水質要求極高,元以為遼水爽烈,適宜淬刀,而就近的石水鈍弱,井水也不可用。
不同水質對淬火質量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下專門派人到三十裏外遼水支流取遼水淬火,以獲得更好的淬火效果!”
“原來如此!此刀果然鋒利異常,不知產量如何,可否滿足我百萬大軍損耗需求!”劉威提起做好的長刀,刀鋒透著寒光,不由點頭,若產量上來自己就無需時不時購買武器補充損耗了。
“主公,這好刀難成,如今這種鋒利的百煉鋼刀也剛兩萬多副,由於我軍征戰不斷,普通的十煉二十煉鋼刀鋼槍倒是剩百萬件!”
“才百萬件,遠遠不夠,也就夠一場大型會戰的損耗,若是不能提高產量,將來若與中原諸國舉國交鋒,後果不堪設想!”
“主公,我等必定再加派人手,隻是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熟練!”
“我剛才看了一下,你們之所以效率提不上來,主要是花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在鍛打成鋼這個步驟,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可以加快簡化這個步驟?”
“主公,這熟鐵雜質極多,若不反複鍛打,必疏鬆脆弱不堪,難以做成兵器!”蒲元一臉自責,自己這個武庫令遠遠沒法完成主公的戰略儲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