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讓靈異事件陡然激增,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對此也困惑且錯愕,但事已至此,我們除了發揮我們民族的血性,抵抗到底之外,別無他法!”
畢誕還在用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繼續著節目解說,
“炎黃子孫,永不言敗!”
……
一番鼓舞士氣的積極演說後。
畢誕才正式轉達這個節目的正題。
“恐怖複蘇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被厲鬼入侵的風險,如果沒有防範,人類或將迎來滅頂之災。”
“厲鬼隨時可能入侵我們每一個人。你,我,他,我們的父母,子女,所有的摯友親朋,都有被厲鬼侵蝕的風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古以來,有許多人類,憑借著自己的意誌力和莫大的機緣,成功抵禦厲鬼入侵,甚至將厲鬼的力量化為己用,而這一類人,我們稱之為……禦鬼師。”
“隻有成為禦鬼師,才具備抗衡靈異事件的能力,以鬼製鬼。”
“可在過去,人類順利度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兇險和折磨,最終成為禦鬼師的概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即便成為禦鬼師,往後餘生也將要一直經受體內厲鬼的反噬,痛苦不堪,稍有不慎,意誌被厲鬼磨滅,就會成為一具被厲鬼占據的行屍走肉,繼續危害人間……”
“曾經的749局,就是由禦鬼師組件而成,專門對抗處理靈異事件的組織,而後響應國際禦鬼聯盟號召,更名為國際刑警,成為一個更加有組織有規模的權力機構,暗中處理無數的超自然事件,保衛著廣大市民不受靈異襲擾。”
“並且經過國際刑警多年的努力,我們終於發現了一種,可以助人類抵禦厲鬼的元素,我們稱之為……厲鬼疫苗。”
“厲鬼疫苗的概念最早由古德拜教授提出並開展研發,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在本月7日許,研製出了可以抵禦厲鬼入侵的成熟疫苗,並已順利投產。”
“注射厲鬼疫苗後,人類就會具備中和厲鬼力量的抗體,即便未來遇到厲鬼入侵,也能順利將厲鬼壓製在體內,進而轉化為自身的伴生鬼,成為禦鬼師。”
……
看到這裏,徐添就不理解了。
咋的,不敢提這疫苗是怎麽來的?
是怕被人知道疫苗是從一個碰瓷老頭身上抽出來的,就像鱟一樣,進而引發倫理爭議?
那既然沒有具體說明疫苗的來曆,采訪自己的意義何在?
他的疑惑很快得到了解答。
……
“這位,就是研發出厲鬼疫苗的古德拜教授。”
隨著畢誕開口,一張背影照片浮現出來。
隻拍到一個後腦勺,一頭爆炸的錫紙燙卷發,身材消瘦,看上去還十分年輕。
徐添暗想,看來這位古德拜教授,也和賭神一樣,不喜歡拍照啊……
接下來浮現出一行又一行的小字,那是古德拜教授的相關履曆。
古德拜,2000年1月15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華裔,中國國籍。
2004年(4歲)通過英國高智商協會(mensa)測試,iq高達185,被稱為“現代愛因斯坦”。
2006年(6歲)進入牛津大學附屬預備學校,專攻數學與物理課程,並參與量子力學初級研究。
2009年(9歲)正式錄取為牛津大學數學係本科生,主修純數學和理論物理,輔修哲學。
在本科期間發表論文《多維空間的代數拓撲應用》,登上《數學年刊》(annalsofmathematics)。
2012年(12歲)
本科以全科滿分畢業,並獲得一等榮譽學位(first-sshonours)。
同年被哈佛大學錄取,攻讀量子物理與人工智能的雙博士學位。
2015年(15歲)
完成哈佛博士學位,論文《量子態與人工智能係統交互模型》被《自然》(nature)封麵刊登。
同時以訪問學者身份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開展人工智能與腦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
2016年(16歲)
受邀進入國際科學技術聯盟(ista),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成員,主導多個國際前沿項目。
學術成就:
2017年(17歲)
發布突破性研究《基於量子計算的時間可逆算法》,成為量子計算領域新標準。
獲得菲爾茲獎,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
2018年(18歲)
創立“全腦交互式人工智能實驗室”(integratedneural-ab),研究智能係統與人類大腦間的深度鏈接。
同年被選為皇家學會(royalsociety)院士,同年受邀加入恐怖複蘇研究院,正式主專厲鬼相關研究,之後檔案封存。
其他信息:
語言能力:熟練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並自學古希臘語以研究原始哲學文獻。
興趣愛好:小提琴演奏(舉辦過兩場國際演奏會)、圍棋(國際特級大師稱號)、極限攀岩(挑戰過珠穆朗瑪峰南坡)。
光看履曆,簡直完美無瑕,神童中的神童,天才中的天才……
“我去,才24歲,居然這麽厲害。”
眾人一片驚歎聲,徐添也不禁咋舌。
老天,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的妖孽……
難怪能研發出連厲鬼都被克製的疫苗。
“這種人,背後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吧……”
一個名叫孔玉煥的三角眼男生感慨道。
倪振斌也酸溜溜地附和道:
“肯定的,而且人家本身起點就高,生在倫敦,教育環境好,再加上自己一定也很努力,才會這麽厲害。”
徐添聞言,當即也附和道:“不要看別人比你優秀就自卑,你不知道別人優秀的背後……壓根就沒努力過。”
倪振斌:“???”
【來自孔玉煥的負麵情緒值,+299!】
【來自倪振斌的負麵情緒值,+444!】
【來自艾菲的負麵情緒值+19】
【來自牛雲的負麵情緒值,+122!】
【來自楊威的負麵情緒值+30】
來自……
好些人都有種很奇怪的心理,容易接受優秀的人比自己更努力,卻很難接受別人不努力還比自己優秀。
他們更願意把別人的優秀歸根於努力,而不願意承認別人天生就比自己優秀。
徐添這話等於就是赤裸裸地告訴他們,人古德拜教授不是比你們更努力,人家隻是真天才而已……
這是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的大實話啊!
畢誕還在用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繼續著節目解說,
“炎黃子孫,永不言敗!”
……
一番鼓舞士氣的積極演說後。
畢誕才正式轉達這個節目的正題。
“恐怖複蘇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被厲鬼入侵的風險,如果沒有防範,人類或將迎來滅頂之災。”
“厲鬼隨時可能入侵我們每一個人。你,我,他,我們的父母,子女,所有的摯友親朋,都有被厲鬼侵蝕的風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古以來,有許多人類,憑借著自己的意誌力和莫大的機緣,成功抵禦厲鬼入侵,甚至將厲鬼的力量化為己用,而這一類人,我們稱之為……禦鬼師。”
“隻有成為禦鬼師,才具備抗衡靈異事件的能力,以鬼製鬼。”
“可在過去,人類順利度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兇險和折磨,最終成為禦鬼師的概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即便成為禦鬼師,往後餘生也將要一直經受體內厲鬼的反噬,痛苦不堪,稍有不慎,意誌被厲鬼磨滅,就會成為一具被厲鬼占據的行屍走肉,繼續危害人間……”
“曾經的749局,就是由禦鬼師組件而成,專門對抗處理靈異事件的組織,而後響應國際禦鬼聯盟號召,更名為國際刑警,成為一個更加有組織有規模的權力機構,暗中處理無數的超自然事件,保衛著廣大市民不受靈異襲擾。”
“並且經過國際刑警多年的努力,我們終於發現了一種,可以助人類抵禦厲鬼的元素,我們稱之為……厲鬼疫苗。”
“厲鬼疫苗的概念最早由古德拜教授提出並開展研發,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在本月7日許,研製出了可以抵禦厲鬼入侵的成熟疫苗,並已順利投產。”
“注射厲鬼疫苗後,人類就會具備中和厲鬼力量的抗體,即便未來遇到厲鬼入侵,也能順利將厲鬼壓製在體內,進而轉化為自身的伴生鬼,成為禦鬼師。”
……
看到這裏,徐添就不理解了。
咋的,不敢提這疫苗是怎麽來的?
是怕被人知道疫苗是從一個碰瓷老頭身上抽出來的,就像鱟一樣,進而引發倫理爭議?
那既然沒有具體說明疫苗的來曆,采訪自己的意義何在?
他的疑惑很快得到了解答。
……
“這位,就是研發出厲鬼疫苗的古德拜教授。”
隨著畢誕開口,一張背影照片浮現出來。
隻拍到一個後腦勺,一頭爆炸的錫紙燙卷發,身材消瘦,看上去還十分年輕。
徐添暗想,看來這位古德拜教授,也和賭神一樣,不喜歡拍照啊……
接下來浮現出一行又一行的小字,那是古德拜教授的相關履曆。
古德拜,2000年1月15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華裔,中國國籍。
2004年(4歲)通過英國高智商協會(mensa)測試,iq高達185,被稱為“現代愛因斯坦”。
2006年(6歲)進入牛津大學附屬預備學校,專攻數學與物理課程,並參與量子力學初級研究。
2009年(9歲)正式錄取為牛津大學數學係本科生,主修純數學和理論物理,輔修哲學。
在本科期間發表論文《多維空間的代數拓撲應用》,登上《數學年刊》(annalsofmathematics)。
2012年(12歲)
本科以全科滿分畢業,並獲得一等榮譽學位(first-sshonours)。
同年被哈佛大學錄取,攻讀量子物理與人工智能的雙博士學位。
2015年(15歲)
完成哈佛博士學位,論文《量子態與人工智能係統交互模型》被《自然》(nature)封麵刊登。
同時以訪問學者身份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開展人工智能與腦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
2016年(16歲)
受邀進入國際科學技術聯盟(ista),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成員,主導多個國際前沿項目。
學術成就:
2017年(17歲)
發布突破性研究《基於量子計算的時間可逆算法》,成為量子計算領域新標準。
獲得菲爾茲獎,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主。
2018年(18歲)
創立“全腦交互式人工智能實驗室”(integratedneural-ab),研究智能係統與人類大腦間的深度鏈接。
同年被選為皇家學會(royalsociety)院士,同年受邀加入恐怖複蘇研究院,正式主專厲鬼相關研究,之後檔案封存。
其他信息:
語言能力:熟練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並自學古希臘語以研究原始哲學文獻。
興趣愛好:小提琴演奏(舉辦過兩場國際演奏會)、圍棋(國際特級大師稱號)、極限攀岩(挑戰過珠穆朗瑪峰南坡)。
光看履曆,簡直完美無瑕,神童中的神童,天才中的天才……
“我去,才24歲,居然這麽厲害。”
眾人一片驚歎聲,徐添也不禁咋舌。
老天,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的妖孽……
難怪能研發出連厲鬼都被克製的疫苗。
“這種人,背後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吧……”
一個名叫孔玉煥的三角眼男生感慨道。
倪振斌也酸溜溜地附和道:
“肯定的,而且人家本身起點就高,生在倫敦,教育環境好,再加上自己一定也很努力,才會這麽厲害。”
徐添聞言,當即也附和道:“不要看別人比你優秀就自卑,你不知道別人優秀的背後……壓根就沒努力過。”
倪振斌:“???”
【來自孔玉煥的負麵情緒值,+299!】
【來自倪振斌的負麵情緒值,+444!】
【來自艾菲的負麵情緒值+19】
【來自牛雲的負麵情緒值,+122!】
【來自楊威的負麵情緒值+30】
來自……
好些人都有種很奇怪的心理,容易接受優秀的人比自己更努力,卻很難接受別人不努力還比自己優秀。
他們更願意把別人的優秀歸根於努力,而不願意承認別人天生就比自己優秀。
徐添這話等於就是赤裸裸地告訴他們,人古德拜教授不是比你們更努力,人家隻是真天才而已……
這是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的大實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