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聽得好奇,正想再探聽,誰知那短須者瞄了過來,指著黑麂,忽笑道:“老夥計,你瞧這大黑狗怪不怪,有骨頭不吃,卻去吃草。”
長須者也“哈哈”大笑:“難怪瘦成這樣,沒幾兩肉,還不夠咱哥倆下酒咧。”
黑麂聽了這話如何不怒,正要衝上去,黃芪忙拉住他,道:“別衝動,冷靜冷靜,走,我們去張家看看。”
拽著黑麂往南便走,黑麂無可奈何,誰叫自己虎落平陽呢。
名字叫打鐵未免有些奇怪,因此這多半是個外號,能叫這樣的外號,除了鐵匠還能有什麽人?而通常一個鎮子隻有一個鐵匠鋪,因此要找並不難。
鋪子裏外圍著不少人,都是街坊鄰居來過問消息的,黃芪擠過人群,隻見張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在訴苦,說的和長須老漢所言無差,隻是更繪聲繪色,不知是第幾個版本了。
有人問那鬼長什麽樣子,張大娘雙手畫個大圈,說頭有這麽大,牙齒比剪刀還要長,要不是她和兒子搶得快,張大鐵就要被鬼拖走了。
聽到這裏,街坊們都發出“籲”地驚唿,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人怎麽樣了?帶我去看看。”黃芪上前道。
這一聲好不突兀,眾人“唰唰”地看過來,張大娘打量他,詫異道:“你是誰呀?”
黃芪想起張行雲來,暗想得捏造個身份才能堂而皇之的調查,便道:“我是職業捉鬼師。”
眾街坊指指點點,一人斜著眼、墊著手,道:“看你這打扮,可一點都不職業,道袍、桃木劍、風水鏡,一樣都沒有啊,小子,出來混飯吃,得下本錢,置辦些行頭,別看我們讀書少,可沒那麽好騙。”
黃芪道:“行頭什麽的都是次要,最要緊的是我捉鬼不要錢,你們見過不要錢的騙子嗎?”
“不要錢的,那來一個。”張大娘歡欣道,“管你是真是假,死馬當活馬醫,跟我來吧。”
穿過鍛爐室進到臥房,隻見一個中年漢子躺在床上,睜著雙眼,一動不動,滿臉都是驚恐之色。
黃芪從未見過這種事情,問道:“他一直是這個樣子嗎?”
張大娘道:“是喲,昨天撞鬼以後,眼睛就沒閉過,也不知道聽不聽得到我們說話。”
黃芪看了看瞳孔,又把了把脈,與尋常無二,暗道:“從此人的脈象看來並沒有中風,也沒有其它病症,之所以成這個樣子,看來真的是撞鬼了。”
正想時,門“啪”地一聲被踢開了,四個家丁簇擁著一個富紳走了進來,張大娘見了忙陪笑道:“親家公,你怎麽來了?”
原來這胖子就是何員外。
何員外瞧了瞧床上的張打鐵,道:“時辰到了,你家人怎麽還不動身?”
張大娘道:“親家公,你還不知道吧,當家的昨晚上撞鬼,像個活死人,起不來呀。”
何員外皺著眉,道:“世上哪有什麽鬼,我看是喝了酒出虛汗,夜裏風寒,著涼生病了,不打緊不打緊,等遷葬之後,我去找個好大夫來給打鐵瞧瞧。”
他的嗓門很大,張大娘則低聲低氣的,道:“可這樣子也不像生病。”
何員外一甩手,道:“我說的還會錯麽?小環能嫁入何家是你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別給臉不要臉,要是錯過了時辰,能娶老子就能休,你們看著辦吧。”言罷扭頭就走了。
張大娘這可嚇壞了,忙趕著兒子一同追了出去,叫道:“親家公,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黃芪愕然:“這人誰照顧呢?”往外一看,張大娘一溜煙已去得遠了。
“汪汪汪……。”
黃芪道:“房裏沒有旁人,你可以說話了。”
黑麂清清嗓子,尷尬道:“裝的久了,倒忘了自己的本性,這事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撞鬼嚇丟了魂魄而已,你也知人有三魂七魄,當受到極大的驚嚇時,神不守中,魂魄便會離開軀體,你們人類把這種就叫做‘魂不守舍’:丟的少的,人會變成癡呆瘋傻;丟的多的,就成他這個樣子,隻不過是一具空殼而已。”
“原來如此。”黃芪點點頭,聽起來很有道理,問道,“那有什麽辦法把魂魄找迴來?”
黑麂道:“很容易的,他的魂魄雖然散了,但不會亂跑,通常隻會待在他喜歡去的地方,隻要讓他的家人拿著招魂幡,子時陰氣最重的時候,去這些地方招魂就可以了,不過一定要快,魂魄沒有肉身的庇護,氣會越來越弱,如果今夜找不迴來,明日太陽一照,雄雞一叫,就要魂飛魄散了。”
黃芪道:“原來如此,聽起來還真是一點都不難,可以試試,去找他們吧。”
迴到街上,隻見兩邊站滿了人,何府出殯的隊伍已浩浩蕩蕩走了過來,吹鼓手就有幾班,後麵又有花圈隊、引魂幡隊、祭品隊,什麽紙屋、紙床、紙車、紙馬……一應俱全,陣仗很大,比別人家娶親還要熱鬧。
張大娘隨在何六郎的棺材後頭,哭得唿天搶地的。
冥婚在這一帶十分流行,人們不以為怪,反而對張家能攀上何員外這個高枝,羨慕不已。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從東邊巷子裏又出來一隊出殯的,隻有寥寥十幾個人,為首的年過半百,上身搭著件白短褂,坦著壯實的胸膛,左右腰間各插著把殺豬刀,很是顯眼。
此人神情悲愴,邊走邊吹著嗩呐,聲調悠揚悲涼,極盡淒楚,果真是聞者落淚、聽者傷心。
雖然是孤聲,但在何府喧鬧的鼓樂中依然聽得清清楚楚,似乎是一陣烈風,將何府雜亂而慵懶的樂聲掃的七零八落,吹鼓手被那老漢的調子帶著走,越吹越力不從心,嘔啞嘲哳,街坊們紛紛掩上了耳朵。
這兩隊人馬在街心正撞上了,都沒有避讓的意思,一時間僵持不下。
黃芪好奇,問了問,這才知那老漢便是早間短須翁口中曾家後生的爹,以殺牲為生,幾十年了,練就了一刀放血的本事,切肉剔骨,遊刃有餘。
因此逢年過節鄉裏都要請他,此人爽快和善,鄉鄰多半交好,都稱他一聲“曾叔”,他的兒子叫做曾天養,三日前因病去世,恰巧也是今天出殯。
“可憐可憐,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曾叔一家三代單傳,就這一根獨苗絕了根,如何能不傷心。”
“是啊,天養多好的孩子,又心善又孝順,當年他光著褲衩滿地跑還像昨天似的,一眨眼,人就沒了,老天真是沒長眼睛。”
“要怪就怪張打鐵,你們說天養和小環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多般配的一對,就這天殺的張打鐵,為了錢,非要把小環嫁給何三那個混小子,何家有什麽好東西?去年不是還出了事,把一個女人浸豬籠了嗎?那何三更是混賬,三天兩頭耍在窯子裏,呸……,小環這孩子有骨氣,非不嫁,被逼的投了河,唉……冤孽喲,大姑娘這麽看不開,天養從此就變了個人似的,不清白,一病不起,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藥,受了多少罪,就是好不了。”
“這麽說天養的死,歸根結底也是何家造的孽,難怪今天曾叔要找何家的麻煩,這口氣怎麽咽的下?”
眾人都點頭說是,十分同情,又一人道:“那何三要小環,怎麽又許給他夭折的弟弟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去年小環不嫁的時候,何三放出狠話來,說要她‘生是何家的人,死是何家的鬼’,現在正好何家的六小子折了,要配個陰婚,不就這樣了嗎。”
“原來是這樣,天養那孩子也可憐,曾叔怎麽不給他在那邊找個伴呢?”
“這事就不好說了,咱們街坊都留著心,有合適的找曾叔去說,天養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就當是自己的孩子,也盡點心。”
長須者也“哈哈”大笑:“難怪瘦成這樣,沒幾兩肉,還不夠咱哥倆下酒咧。”
黑麂聽了這話如何不怒,正要衝上去,黃芪忙拉住他,道:“別衝動,冷靜冷靜,走,我們去張家看看。”
拽著黑麂往南便走,黑麂無可奈何,誰叫自己虎落平陽呢。
名字叫打鐵未免有些奇怪,因此這多半是個外號,能叫這樣的外號,除了鐵匠還能有什麽人?而通常一個鎮子隻有一個鐵匠鋪,因此要找並不難。
鋪子裏外圍著不少人,都是街坊鄰居來過問消息的,黃芪擠過人群,隻見張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在訴苦,說的和長須老漢所言無差,隻是更繪聲繪色,不知是第幾個版本了。
有人問那鬼長什麽樣子,張大娘雙手畫個大圈,說頭有這麽大,牙齒比剪刀還要長,要不是她和兒子搶得快,張大鐵就要被鬼拖走了。
聽到這裏,街坊們都發出“籲”地驚唿,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人怎麽樣了?帶我去看看。”黃芪上前道。
這一聲好不突兀,眾人“唰唰”地看過來,張大娘打量他,詫異道:“你是誰呀?”
黃芪想起張行雲來,暗想得捏造個身份才能堂而皇之的調查,便道:“我是職業捉鬼師。”
眾街坊指指點點,一人斜著眼、墊著手,道:“看你這打扮,可一點都不職業,道袍、桃木劍、風水鏡,一樣都沒有啊,小子,出來混飯吃,得下本錢,置辦些行頭,別看我們讀書少,可沒那麽好騙。”
黃芪道:“行頭什麽的都是次要,最要緊的是我捉鬼不要錢,你們見過不要錢的騙子嗎?”
“不要錢的,那來一個。”張大娘歡欣道,“管你是真是假,死馬當活馬醫,跟我來吧。”
穿過鍛爐室進到臥房,隻見一個中年漢子躺在床上,睜著雙眼,一動不動,滿臉都是驚恐之色。
黃芪從未見過這種事情,問道:“他一直是這個樣子嗎?”
張大娘道:“是喲,昨天撞鬼以後,眼睛就沒閉過,也不知道聽不聽得到我們說話。”
黃芪看了看瞳孔,又把了把脈,與尋常無二,暗道:“從此人的脈象看來並沒有中風,也沒有其它病症,之所以成這個樣子,看來真的是撞鬼了。”
正想時,門“啪”地一聲被踢開了,四個家丁簇擁著一個富紳走了進來,張大娘見了忙陪笑道:“親家公,你怎麽來了?”
原來這胖子就是何員外。
何員外瞧了瞧床上的張打鐵,道:“時辰到了,你家人怎麽還不動身?”
張大娘道:“親家公,你還不知道吧,當家的昨晚上撞鬼,像個活死人,起不來呀。”
何員外皺著眉,道:“世上哪有什麽鬼,我看是喝了酒出虛汗,夜裏風寒,著涼生病了,不打緊不打緊,等遷葬之後,我去找個好大夫來給打鐵瞧瞧。”
他的嗓門很大,張大娘則低聲低氣的,道:“可這樣子也不像生病。”
何員外一甩手,道:“我說的還會錯麽?小環能嫁入何家是你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別給臉不要臉,要是錯過了時辰,能娶老子就能休,你們看著辦吧。”言罷扭頭就走了。
張大娘這可嚇壞了,忙趕著兒子一同追了出去,叫道:“親家公,你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黃芪愕然:“這人誰照顧呢?”往外一看,張大娘一溜煙已去得遠了。
“汪汪汪……。”
黃芪道:“房裏沒有旁人,你可以說話了。”
黑麂清清嗓子,尷尬道:“裝的久了,倒忘了自己的本性,這事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撞鬼嚇丟了魂魄而已,你也知人有三魂七魄,當受到極大的驚嚇時,神不守中,魂魄便會離開軀體,你們人類把這種就叫做‘魂不守舍’:丟的少的,人會變成癡呆瘋傻;丟的多的,就成他這個樣子,隻不過是一具空殼而已。”
“原來如此。”黃芪點點頭,聽起來很有道理,問道,“那有什麽辦法把魂魄找迴來?”
黑麂道:“很容易的,他的魂魄雖然散了,但不會亂跑,通常隻會待在他喜歡去的地方,隻要讓他的家人拿著招魂幡,子時陰氣最重的時候,去這些地方招魂就可以了,不過一定要快,魂魄沒有肉身的庇護,氣會越來越弱,如果今夜找不迴來,明日太陽一照,雄雞一叫,就要魂飛魄散了。”
黃芪道:“原來如此,聽起來還真是一點都不難,可以試試,去找他們吧。”
迴到街上,隻見兩邊站滿了人,何府出殯的隊伍已浩浩蕩蕩走了過來,吹鼓手就有幾班,後麵又有花圈隊、引魂幡隊、祭品隊,什麽紙屋、紙床、紙車、紙馬……一應俱全,陣仗很大,比別人家娶親還要熱鬧。
張大娘隨在何六郎的棺材後頭,哭得唿天搶地的。
冥婚在這一帶十分流行,人們不以為怪,反而對張家能攀上何員外這個高枝,羨慕不已。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從東邊巷子裏又出來一隊出殯的,隻有寥寥十幾個人,為首的年過半百,上身搭著件白短褂,坦著壯實的胸膛,左右腰間各插著把殺豬刀,很是顯眼。
此人神情悲愴,邊走邊吹著嗩呐,聲調悠揚悲涼,極盡淒楚,果真是聞者落淚、聽者傷心。
雖然是孤聲,但在何府喧鬧的鼓樂中依然聽得清清楚楚,似乎是一陣烈風,將何府雜亂而慵懶的樂聲掃的七零八落,吹鼓手被那老漢的調子帶著走,越吹越力不從心,嘔啞嘲哳,街坊們紛紛掩上了耳朵。
這兩隊人馬在街心正撞上了,都沒有避讓的意思,一時間僵持不下。
黃芪好奇,問了問,這才知那老漢便是早間短須翁口中曾家後生的爹,以殺牲為生,幾十年了,練就了一刀放血的本事,切肉剔骨,遊刃有餘。
因此逢年過節鄉裏都要請他,此人爽快和善,鄉鄰多半交好,都稱他一聲“曾叔”,他的兒子叫做曾天養,三日前因病去世,恰巧也是今天出殯。
“可憐可憐,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曾叔一家三代單傳,就這一根獨苗絕了根,如何能不傷心。”
“是啊,天養多好的孩子,又心善又孝順,當年他光著褲衩滿地跑還像昨天似的,一眨眼,人就沒了,老天真是沒長眼睛。”
“要怪就怪張打鐵,你們說天養和小環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多般配的一對,就這天殺的張打鐵,為了錢,非要把小環嫁給何三那個混小子,何家有什麽好東西?去年不是還出了事,把一個女人浸豬籠了嗎?那何三更是混賬,三天兩頭耍在窯子裏,呸……,小環這孩子有骨氣,非不嫁,被逼的投了河,唉……冤孽喲,大姑娘這麽看不開,天養從此就變了個人似的,不清白,一病不起,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藥,受了多少罪,就是好不了。”
“這麽說天養的死,歸根結底也是何家造的孽,難怪今天曾叔要找何家的麻煩,這口氣怎麽咽的下?”
眾人都點頭說是,十分同情,又一人道:“那何三要小環,怎麽又許給他夭折的弟弟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去年小環不嫁的時候,何三放出狠話來,說要她‘生是何家的人,死是何家的鬼’,現在正好何家的六小子折了,要配個陰婚,不就這樣了嗎。”
“原來是這樣,天養那孩子也可憐,曾叔怎麽不給他在那邊找個伴呢?”
“這事就不好說了,咱們街坊都留著心,有合適的找曾叔去說,天養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就當是自己的孩子,也盡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