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挖坑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 作者:刷我滴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有人通知他說主公相召的時候,他都慌了,主公不會看出什麽了吧?我這看起來沒胖很多吧?
為了避免麻煩,那士卒也顧不得乘坐交通工具,一路小跑來到署衙,雖然距離不算太遠,但那士卒還是跑了滿頭的汗。
進入府衙的時候,那士卒還使了個小心眼,伸手往地上摸了一把,然後抹在衣袖上,又用衣袖在臉上輕輕擦了一把。
見到劉璋的時候,那小卒已經麵目全非了,變成了齜牙咧嘴,滿頭大汗,灰頭土麵的樣子了。
劉璋對這種沒有君子之風的行為和狀態是非常的不滿意,當下皺眉斥道:“你做什麽去了?怎地如此狼狽,成何體統?”
那士卒低著頭忍不住吐了吐舌頭,心裏暗想:我就是個小兵,要個什麽風度?那玩意兒能吃飽肚子不?
當下答道:“迴稟主公,聽聞主公召見,不敢遲疑,一路跑來的,還望主公恕罪。”
“真是無禮!且先去偏殿淨臉,再來相見。”
那士卒鬆了口氣,還給時間淨臉,看來是沒有什麽大事,倒是某多慮了,還在這兒扮醜。
當下去了偏殿淨了臉,這才迴來麵見劉璋,劉璋問道:“在荊州到底發生了何事?你仔仔細細道來,不能有一絲隱瞞。”
那士卒愣住了,這從哪說起呢?咱也沒簽字售書啊,純白送的啊!
張鬆明顯看出了士卒的窘迫,隨即開口道:“你不用怕,隻需要老老實實地將所發生的事情說出來就行了,主公沒有怪罪你的意思。”
“屬下知道,隻是主公這般問,屬下實在不知道從何說起,不如勞別駕相問,屬下來迴答可好?”
嘿!這小卒倒還有點腦子,知道打配合了,張鬆心裏暗暗一笑,隨即問道:“主公,以這小卒的學識,想是也說不明白。
倒讓主公聽著難免糊塗,不如由鬆來問如何?”劉璋自無意見,隻是點了點頭,有人幫自己排憂解難,真是太好了。
而且張鬆這個人可是對同僚非常維護的,由他來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他哪裏知道這是張鬆已經給三人準備好了一個天大的坑。
剛開始的問題還是比較正常的,張鬆問小卒答,但等到小卒說到有一個荊州軍的將領傳令讓他們這些小兵歸到劉備麾下的時候。
張鬆趕緊問道:“是荊州軍來傳的令嗎?是傳的誰的命令?是劉備的還是張將軍亦或是黃公衡或者王累的?”
那士卒想了一下說道:“是張將軍的將領,我們都是張將軍麾下的士卒,怎麽可能聽從其他人的命令。”
“不可胡說,即使是張將軍,也要聽主公的命令,你是張將軍麾下的士卒不假,但除了張將軍也要聽從主公的命令。”
“是是是!瞧我這話說的,別駕說的對,不管我是誰手下的兵,那都是主公手下的兵,肯定是要聽主公的。”
“行了,知道就好了,咱們的吃穿用度都是主公給的,一定要記住主公的恩德!”暗暗地拍了一下劉璋的馬屁,張鬆繼續問道:
“那你們就跟著那荊州的將領歸隊了?”
“是的!劉皇叔還在點將台上點將,誓師出征呢!”
“出征?是北伐曹操還是攻打漢中?你知道不?”
“我聽荊州的將領說,好像是到襄陽集結,但是具體是攻打曹操還是攻打漢中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我後來被黃公衡大人派來送信了。”
“那當時張任和黃公衡以及王累卻在何處?”
“都在點將台上跟在劉皇叔身後呢?”
“他們跟在劉皇叔身後?”
“是啊!我們站在下麵,看的清清楚楚,他們三位將軍都在點將台上,劉皇叔還和他們聊了幾句話,這才給我們誓師。”
“誓師出征是哪一天?”
這個小卒記得清楚順口答道:“九月二十八。”
“那黃公衡是何時給主公寫的這封書信呢?”
壞了,那小卒心裏想道,嘴怎麽這麽快啊,說什麽九月二十八啊!再說的晚一點兒不好嗎?
這下自己一路吃喝的事情豈不是要瞞不住了?
吃喝倒還是小事兒,主要是貽誤軍機的事情就大了。
當下,士卒推算了一個很合適的時間,說道:“十月十九。”
這樣算下來,時間就差不多了,反正死貧道不死隊友,不能為了說實話而丟了自己的小命。
隻是心裏暗暗要對黃權等人說一聲抱歉了。
張鬆冷哼道:“你在撒謊!黃公衡怎的能如此輕慢主公,劉備十月初十就已經誓師征伐,怎麽可能到了月底才會給主公寫書信?”
“別駕,我真沒說謊啊,是這樣的,那劉備的夫人在誓師的時候突然病逝,所以劉備在荊州又待了一段時間,便令其軍師帶領大軍先往北而行。
所以中間耽擱了幾日,實非屬下之過啊!”
好在張鬆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結,倒是讓士卒暗暗鬆了口氣,在荊州接到信的時候,他還在納悶,為什麽信上沒寫時間。
當時自己還被訓斥了一頓:“這豈是你這小卒能多問的事情?”
當下自己還有些不服,但是現在看來這真是救命的東西,也多虧書信上沒有寫時間,要不現在自己早已經被拉出斬首了。
張鬆聞言,料想必是甘夫人無疑,孔明先生都料到她九月死了,如果沒有外力幹預,她就不可能活到十月。
同時心裏也微微有些慌亂,既然對甘夫人都料的那麽準,那對於他們三個人的預料更是不可不信了。
總之,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隨即繼續問道:“我再來問你,張任、黃權、王累三人見你們歸入劉備的麾下,就沒有拔劍怒喝或者厲聲抗議之類的行為嗎?”
那士卒有些迷茫地看著張鬆,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這話問的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麽答了!
高台那麽高,他們隻能看到三人在上,卻哪裏能瞥見什麽厲聲抗議的動靜來?
再說,在高台上拔劍,劉備等人都在那裏,豈不是找死?
為了避免麻煩,那士卒也顧不得乘坐交通工具,一路小跑來到署衙,雖然距離不算太遠,但那士卒還是跑了滿頭的汗。
進入府衙的時候,那士卒還使了個小心眼,伸手往地上摸了一把,然後抹在衣袖上,又用衣袖在臉上輕輕擦了一把。
見到劉璋的時候,那小卒已經麵目全非了,變成了齜牙咧嘴,滿頭大汗,灰頭土麵的樣子了。
劉璋對這種沒有君子之風的行為和狀態是非常的不滿意,當下皺眉斥道:“你做什麽去了?怎地如此狼狽,成何體統?”
那士卒低著頭忍不住吐了吐舌頭,心裏暗想:我就是個小兵,要個什麽風度?那玩意兒能吃飽肚子不?
當下答道:“迴稟主公,聽聞主公召見,不敢遲疑,一路跑來的,還望主公恕罪。”
“真是無禮!且先去偏殿淨臉,再來相見。”
那士卒鬆了口氣,還給時間淨臉,看來是沒有什麽大事,倒是某多慮了,還在這兒扮醜。
當下去了偏殿淨了臉,這才迴來麵見劉璋,劉璋問道:“在荊州到底發生了何事?你仔仔細細道來,不能有一絲隱瞞。”
那士卒愣住了,這從哪說起呢?咱也沒簽字售書啊,純白送的啊!
張鬆明顯看出了士卒的窘迫,隨即開口道:“你不用怕,隻需要老老實實地將所發生的事情說出來就行了,主公沒有怪罪你的意思。”
“屬下知道,隻是主公這般問,屬下實在不知道從何說起,不如勞別駕相問,屬下來迴答可好?”
嘿!這小卒倒還有點腦子,知道打配合了,張鬆心裏暗暗一笑,隨即問道:“主公,以這小卒的學識,想是也說不明白。
倒讓主公聽著難免糊塗,不如由鬆來問如何?”劉璋自無意見,隻是點了點頭,有人幫自己排憂解難,真是太好了。
而且張鬆這個人可是對同僚非常維護的,由他來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他哪裏知道這是張鬆已經給三人準備好了一個天大的坑。
剛開始的問題還是比較正常的,張鬆問小卒答,但等到小卒說到有一個荊州軍的將領傳令讓他們這些小兵歸到劉備麾下的時候。
張鬆趕緊問道:“是荊州軍來傳的令嗎?是傳的誰的命令?是劉備的還是張將軍亦或是黃公衡或者王累的?”
那士卒想了一下說道:“是張將軍的將領,我們都是張將軍麾下的士卒,怎麽可能聽從其他人的命令。”
“不可胡說,即使是張將軍,也要聽主公的命令,你是張將軍麾下的士卒不假,但除了張將軍也要聽從主公的命令。”
“是是是!瞧我這話說的,別駕說的對,不管我是誰手下的兵,那都是主公手下的兵,肯定是要聽主公的。”
“行了,知道就好了,咱們的吃穿用度都是主公給的,一定要記住主公的恩德!”暗暗地拍了一下劉璋的馬屁,張鬆繼續問道:
“那你們就跟著那荊州的將領歸隊了?”
“是的!劉皇叔還在點將台上點將,誓師出征呢!”
“出征?是北伐曹操還是攻打漢中?你知道不?”
“我聽荊州的將領說,好像是到襄陽集結,但是具體是攻打曹操還是攻打漢中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我後來被黃公衡大人派來送信了。”
“那當時張任和黃公衡以及王累卻在何處?”
“都在點將台上跟在劉皇叔身後呢?”
“他們跟在劉皇叔身後?”
“是啊!我們站在下麵,看的清清楚楚,他們三位將軍都在點將台上,劉皇叔還和他們聊了幾句話,這才給我們誓師。”
“誓師出征是哪一天?”
這個小卒記得清楚順口答道:“九月二十八。”
“那黃公衡是何時給主公寫的這封書信呢?”
壞了,那小卒心裏想道,嘴怎麽這麽快啊,說什麽九月二十八啊!再說的晚一點兒不好嗎?
這下自己一路吃喝的事情豈不是要瞞不住了?
吃喝倒還是小事兒,主要是貽誤軍機的事情就大了。
當下,士卒推算了一個很合適的時間,說道:“十月十九。”
這樣算下來,時間就差不多了,反正死貧道不死隊友,不能為了說實話而丟了自己的小命。
隻是心裏暗暗要對黃權等人說一聲抱歉了。
張鬆冷哼道:“你在撒謊!黃公衡怎的能如此輕慢主公,劉備十月初十就已經誓師征伐,怎麽可能到了月底才會給主公寫書信?”
“別駕,我真沒說謊啊,是這樣的,那劉備的夫人在誓師的時候突然病逝,所以劉備在荊州又待了一段時間,便令其軍師帶領大軍先往北而行。
所以中間耽擱了幾日,實非屬下之過啊!”
好在張鬆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結,倒是讓士卒暗暗鬆了口氣,在荊州接到信的時候,他還在納悶,為什麽信上沒寫時間。
當時自己還被訓斥了一頓:“這豈是你這小卒能多問的事情?”
當下自己還有些不服,但是現在看來這真是救命的東西,也多虧書信上沒有寫時間,要不現在自己早已經被拉出斬首了。
張鬆聞言,料想必是甘夫人無疑,孔明先生都料到她九月死了,如果沒有外力幹預,她就不可能活到十月。
同時心裏也微微有些慌亂,既然對甘夫人都料的那麽準,那對於他們三個人的預料更是不可不信了。
總之,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隨即繼續問道:“我再來問你,張任、黃權、王累三人見你們歸入劉備的麾下,就沒有拔劍怒喝或者厲聲抗議之類的行為嗎?”
那士卒有些迷茫地看著張鬆,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這話問的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麽答了!
高台那麽高,他們隻能看到三人在上,卻哪裏能瞥見什麽厲聲抗議的動靜來?
再說,在高台上拔劍,劉備等人都在那裏,豈不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