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領著大軍抵達襄陽附近的時候,甘寧、寇封兩路大軍已經在襄陽城下等待許久了。


    而諸葛亮和關羽、龐統也已經在宜城完成了對關羽麾下將校的初步考核,事實證明,果然不逼別人一把你都不知道別人有多優秀。


    關羽竟然完美地完成了任務,甚至將校通過考核率達到了驚人的九成三,這讓諸葛亮都感覺有些驚訝。


    他本來想到其他軍隊的任務是完成八成的考核任務,給關羽定到九成一方麵是對關羽的期許,一方麵是因為關羽麾下的軍隊最多。


    原以為關羽能努努力,達到八成五的通過率就已經很厲害了,然後龐統再求求情,諸葛亮就順坡下驢以戰事為先,稍微斥責一番。


    趁機繼續打壓一下關羽的傲性,可是沒想到關羽竟然完美地完成了任務,這讓諸葛亮一時之間找不到什麽理由來訓斥關羽了。


    左看看右看看,愣是也沒有找到其他的什麽問題,無奈,隻好令關羽點軍,往襄陽而來。


    宜城的防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文聘的頭上。


    自此,文聘徹底囊括了從宜城到巴丘荊州整個東線的防務,便連魏延現在也屬於他的麾下將領。


    臨走之時,諸葛亮囑咐文聘道:“為了迷惑江東,吾已將巴丘的士卒全部調往襄陽,但此舉應該還不能完全令江東中計,


    你可效當年董卓之法,先將各個城池的士卒光明正大地調出,再秘密潛迴,這樣就可迷惑江東,若江東有什麽動作,


    你到時候便可舉兵攻之,文長乃大將之才,你可盡用之。”


    至於具體的計劃,諸葛亮並沒有明說,如果他將一切事情都幹完了,那將領就都成為了提線木偶了。


    對於文聘這樣的大將一點即通,是不用說的這麽詳細的。


    文聘當即就明白諸葛亮是要自己培養魏延,以後想要重用魏延的意思,同時也是放權自己,對付江東的重任就都交給自己了。


    如何抵抗,如何定計,那都是自己說了算的,這是在劉表麾下都未曾有過的信任。


    雖然當初將整個荊北都交給文聘,但如何調兵都是從荊州傳來調令的,自己沒有足夠的主動權,現在總算可以放手一戰了。


    領著大軍到達襄陽和其他兩路大軍匯合點兵的時候,諸葛亮忍不住雄姿英發。


    就是當年全盛之時自己北伐的時候都沒有統率過這麽多的軍隊,當時的大漢東拚西湊,也隻能勉強支撐十萬大軍出戰。


    且十萬大軍之中有兩萬是在輪休狀態中的,所以,北伐的軍隊每次都隻是保持在八萬左右。


    就這,偶爾還沒有那麽多,隻能從漢中調個三四萬的兵力進行北伐,因為受困於後勤,太多士卒就意味著太多消耗。


    所以一般的北伐大軍都維持在五萬上下,不敢太多,也不敢太少。


    而現在圍攻襄陽的大軍中,隻是關羽麾下就有五萬有餘,本來之前是不到五萬的,攻打宜城的時候還傷亡了不少。


    但在休整的時候,關羽又招募了一萬民壯,此外,還有征募的輔兵兩萬,民夫兩萬,隻是關羽麾下就可以稱之為十萬大軍了。


    此外還有甘寧麾下的兩萬餘軍兵,輔兵一萬,寇封麾下大軍萬餘,此外還有傅士仁率領的輔兵一萬,民夫一萬。


    徐庶麾下的軍兵雖然不多,但仍有五千精兵,加上已經融入荊州兵的一千益州兵,合計六千精兵,此外,還有輔兵四千。


    現在光是戰兵,就有將近十萬,另有輔兵四萬餘,民夫兩萬餘,浩浩蕩蕩聚集在離襄陽不遠處的中盧安營紮寨。


    諸葛亮登上點將台,點將出征。


    “龐統、寇封聽令!令你二人將兵一萬,前去取蔡陽,威脅襄陽後路,也為了截斷江夏來的援兵。


    若來兵勢大,可徐徐退之,不可力敵,亦不可不敵,你二人去吧!”


    “領命!”龐統、寇封上前一步領命而去。


    因為夢中的提示,諸葛亮對於讓寇封去上庸,讓龐統入川產生了心理陰影,於是就將他們全部留在了荊州。


    寇封在被劉備約談改姓之後,倒是低沉了好長一段時間,眼看劉備的實力發展的越來越好。


    自己這個世子辱沒了祖宗,連姓氏也改了,就為了可以取得眼下成果的時候,劉備竟然掀桌子了。


    明確告訴自己位置不是自己的,你還是迴去姓你的寇吧,這怎麽能行?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寇封將為數不多的詞匯全部說了出來,心中對於劉備也是有很大的怨念。


    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再加上魏延、傅士仁、張允等將時不時地來寬慰,寇封覺得心情好多了。


    同時也知道再這樣沉寂下去指定是不行的了,即使想奪取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也要好好奮鬥。


    萬一劉禪日後夭折了呢?萬一劉備突然死了呢?那國賴主君,是不是事情還會有轉機?


    即使這些事情都不可能發生,那自己也要好好奮鬥,建功立業,為自己的子孫搏下一份家業。


    至於反叛?這玩意兒寇封不是沒想過,但投奔曹操或投奔孫權都有不同的弊端,曹操太強,孫權太弱。


    太強意味著出頭的機會小,太弱意味著報仇的機會小,現在的劉備可不是泥捏的,發展的可謂是蒸蒸日上。


    後來想了半天,發現麾下的士卒好像都帶不走,沒辦法,劉備給的太多了,福利也好,怎麽願意跟著他一起去幹造反的事情來?


    想了半天,還是覺得跟著劉備老老實實地幹才是更好的,自己老舅劉泌也給自己分析了:首先劉備心裏對自己有一份虧欠,


    以後肯定會重用自己,現在自己的姓氏已經被改為了寇氏,那就更不會防著自己了。


    所以自己隻要好好幹,隻要不是點子太背,或者自己作死,封侯拜將肯定不成問題。


    其次,現在的劉備真有可能蕩平天下,可不是之前那個蝸居西陲的小國,又是大漢正統,傻了才不跟他幹。


    於是,寇封就決定好好表現,不管怎樣,都要好好表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刷我滴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刷我滴卡並收藏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