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林院長邀請采訪
結婚三年不迴家,軍婚也得離 作者:顧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林院長正帶著陳漫讓報社來的采訪小組給做采訪。
這幾日林院長可是春風滿麵,就差把陳漫研製的藥通過總區軍醫院那邊審核的事昭告天下了。
當然,這次他本來也是為了這件事才找來了報社的人。
林院長帶著報社的人好好的給醫院做了個采訪。
林院長正滿心滿眼的介紹著醫院,同時心裏也在盤算著用什麽措辭好好的把通過總區軍醫院審核的事講出來。
他並沒有發現采訪小組幾人的臉色有些奇怪。
林院長這次請來的報社,恰好就是上次給薑檸和孔院長做采訪的德化報社。
采訪人也是上次給薑檸做采訪的周姐。
周姐家的孩子因為被615軍醫院的那位薑醫生間接救過一次後,便對醫院醫生們都有了個濾鏡。
所以這次報社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她主動攬下了這個差事。
今天帶著采訪小組的人過來,這錄著錄著就讓她感覺不對勁了。
上次到615軍醫院做采訪時,醫院的護士醫生們都是忙碌的,行色匆匆的在走廊上走來走去。
而今天到這家醫院采訪,醫院清掃得很幹淨這一點值得誇讚,但每個病房裏都守著一位醫護人員這讓她很不能理解。
這個疑問她沒忍住問了林院長,但林院長的解釋卻是——
他們醫院會確保做到對每一位病人都盡心盡力,所以每一間病房都派了一位醫護人員守著,病人在有需求時,便幫個忙。
周姐當下便覺得這醫院的服務確實很不錯。
但卻又總覺得哪兒不對。
醫院那麽大,每間病房都安排一位醫護人員,那這醫院得招納多少的醫護人員才忙得過來?
她越想越覺得不現實。
當時采訪615軍醫院的時候,醫院的病人太多,人手差點都忙不過來。
她問了孔院長,為什麽不多招一些醫護人員,孔院長說現在人員稀缺,醫院把著平民百姓的生死,人不能隨便招。
周姐對孔院長的話似懂非懂。
這時,突然有個推著推車的醫護人員莽撞的闖進了鏡頭,隨手便抓住了一個從病房走出來的醫護人員。
推著推車的那位醫護人員道,“同誌,請問藥劑室往哪邊走啊?”
對方不耐煩的開口,“往前直走到盡頭,拐進去就能看到藥劑室了。”
二人都沒注意到不遠處的林院長和采訪小組等人。
聽她們的對話,林院長當即臉色都變了,大步流星的走過去,臉色肅然的對那位推著藥劑車的醫護人員說,“你這新來的怎麽連位置都摸不清楚?”
見到林院長那位醫護人員臉色變了變,立刻推著推車離開了。
見人離開,林院長一改嚴肅的臉色,看向采訪小組道,“這是醫院新招的藥劑師,還不熟悉新的工作環境。”
周姐麵色沉凝。
她若是沒有給615 軍醫院的薑醫生和孔院長采訪過,還真信了林院長這話。
藥劑師都是待在藥劑室的,專門負責整個醫院的藥品管理,怎麽可能會推著推車隨便出現在醫院的走廊裏。
這還是當時615軍醫院的孔院長介紹每個部門時她記住的。
周姐現在看林院長的表情已經變了。
她懷疑這家醫院的這位院長把她們報社請來是為了做戲。
她是幹報社的,真真假假的新聞她也看過不少,每天報紙上的消息也都不一定是真的。
但醫院這樣的地方,係著人民群眾的性命。
至少她以為在治病救人這方麵,這偌大一個醫院,應該不會搞假。
看來她還是低估了這位林院長。
並不是所有醫院都跟615軍醫院那般,一心隻為了人民群眾著想。
猜到這位林院長有做戲成分後,周姐忽然就不想繼續采訪下去了。
甚至還想報道這家醫院弄虛作假。
也不知道社長是怎麽答應給這家醫院做采訪的!
簡直就是識人不清!
真是錢難掙,屎難吃!
周姐秉著職業素養才沒有甩臉色。
隻想盡快做完采訪迴去交差。
兩個小時後采訪才終於結束。
林院長帶著陳漫親自將采訪小組的人送到醫院門口。
林院長見采訪小組的人正要收起攝像機,他突然‘啪’的拍了一下手,笑著說,“我差點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
周姐扭頭看向他。
林院長見吸引到了采訪小組的注意力,他側了側身把身邊更多的位置讓給陳漫,他開口道,“周組長,鄭重介紹一下,我身邊的這位可是海歸迴來的天才,也是我們研究科的科長,她新研製出來寄到總區軍醫院那邊的藥,剛過了審核。”
總區軍醫院一聽就很厲害。
若剛才沒有藥劑師那一出,周姐肯定也會驚訝一下。
可她現在一點都不覺得驚訝。
剛才那麽長的時間沒想起來介紹這位海歸天才,偏偏到最後了才介紹。
不就是等著最後放出大招,想讓她們驚訝一下。
這也太刻意了。
“好的。”周姐點點頭,然後側眸看向旁邊的記錄員道,“小紀,記錄好了嗎?”
被點名的記錄員點點頭,“周姐,記錄好了。”
“好。”周姐說完,立刻抬眸看向扛攝像機的小六,“把設備收起來吧。”
林院長見她們都要收設備了,懵了一瞬。
這怎麽跟他想的有點不一樣。
報社的人聽到他介紹陳漫,難道不該多提幾個問題來深挖嗎?
為了介紹陳漫,還有誇讚他自己的眼光,他都提前打了好幾個腹稿了,怎麽對方一點提問題的意思都沒有。
甚至都開始收設備了。
陳漫也擰了擰眉。
剛才那位報社的采訪人員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了她一眼,讓她有種自己被看低了的感覺。
在櫻花國,她的能力讓一眾同學都望塵莫及,從沒人用這種眼神看過她。
不過,這些她倒是不在乎,她隻在乎自己的任務能順利完成。
陳漫心裏雖想著任務,但忽視了垂在一側的手已經握成了拳。
這幾日林院長可是春風滿麵,就差把陳漫研製的藥通過總區軍醫院那邊審核的事昭告天下了。
當然,這次他本來也是為了這件事才找來了報社的人。
林院長帶著報社的人好好的給醫院做了個采訪。
林院長正滿心滿眼的介紹著醫院,同時心裏也在盤算著用什麽措辭好好的把通過總區軍醫院審核的事講出來。
他並沒有發現采訪小組幾人的臉色有些奇怪。
林院長這次請來的報社,恰好就是上次給薑檸和孔院長做采訪的德化報社。
采訪人也是上次給薑檸做采訪的周姐。
周姐家的孩子因為被615軍醫院的那位薑醫生間接救過一次後,便對醫院醫生們都有了個濾鏡。
所以這次報社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她主動攬下了這個差事。
今天帶著采訪小組的人過來,這錄著錄著就讓她感覺不對勁了。
上次到615軍醫院做采訪時,醫院的護士醫生們都是忙碌的,行色匆匆的在走廊上走來走去。
而今天到這家醫院采訪,醫院清掃得很幹淨這一點值得誇讚,但每個病房裏都守著一位醫護人員這讓她很不能理解。
這個疑問她沒忍住問了林院長,但林院長的解釋卻是——
他們醫院會確保做到對每一位病人都盡心盡力,所以每一間病房都派了一位醫護人員守著,病人在有需求時,便幫個忙。
周姐當下便覺得這醫院的服務確實很不錯。
但卻又總覺得哪兒不對。
醫院那麽大,每間病房都安排一位醫護人員,那這醫院得招納多少的醫護人員才忙得過來?
她越想越覺得不現實。
當時采訪615軍醫院的時候,醫院的病人太多,人手差點都忙不過來。
她問了孔院長,為什麽不多招一些醫護人員,孔院長說現在人員稀缺,醫院把著平民百姓的生死,人不能隨便招。
周姐對孔院長的話似懂非懂。
這時,突然有個推著推車的醫護人員莽撞的闖進了鏡頭,隨手便抓住了一個從病房走出來的醫護人員。
推著推車的那位醫護人員道,“同誌,請問藥劑室往哪邊走啊?”
對方不耐煩的開口,“往前直走到盡頭,拐進去就能看到藥劑室了。”
二人都沒注意到不遠處的林院長和采訪小組等人。
聽她們的對話,林院長當即臉色都變了,大步流星的走過去,臉色肅然的對那位推著藥劑車的醫護人員說,“你這新來的怎麽連位置都摸不清楚?”
見到林院長那位醫護人員臉色變了變,立刻推著推車離開了。
見人離開,林院長一改嚴肅的臉色,看向采訪小組道,“這是醫院新招的藥劑師,還不熟悉新的工作環境。”
周姐麵色沉凝。
她若是沒有給615 軍醫院的薑醫生和孔院長采訪過,還真信了林院長這話。
藥劑師都是待在藥劑室的,專門負責整個醫院的藥品管理,怎麽可能會推著推車隨便出現在醫院的走廊裏。
這還是當時615軍醫院的孔院長介紹每個部門時她記住的。
周姐現在看林院長的表情已經變了。
她懷疑這家醫院的這位院長把她們報社請來是為了做戲。
她是幹報社的,真真假假的新聞她也看過不少,每天報紙上的消息也都不一定是真的。
但醫院這樣的地方,係著人民群眾的性命。
至少她以為在治病救人這方麵,這偌大一個醫院,應該不會搞假。
看來她還是低估了這位林院長。
並不是所有醫院都跟615軍醫院那般,一心隻為了人民群眾著想。
猜到這位林院長有做戲成分後,周姐忽然就不想繼續采訪下去了。
甚至還想報道這家醫院弄虛作假。
也不知道社長是怎麽答應給這家醫院做采訪的!
簡直就是識人不清!
真是錢難掙,屎難吃!
周姐秉著職業素養才沒有甩臉色。
隻想盡快做完采訪迴去交差。
兩個小時後采訪才終於結束。
林院長帶著陳漫親自將采訪小組的人送到醫院門口。
林院長見采訪小組的人正要收起攝像機,他突然‘啪’的拍了一下手,笑著說,“我差點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
周姐扭頭看向他。
林院長見吸引到了采訪小組的注意力,他側了側身把身邊更多的位置讓給陳漫,他開口道,“周組長,鄭重介紹一下,我身邊的這位可是海歸迴來的天才,也是我們研究科的科長,她新研製出來寄到總區軍醫院那邊的藥,剛過了審核。”
總區軍醫院一聽就很厲害。
若剛才沒有藥劑師那一出,周姐肯定也會驚訝一下。
可她現在一點都不覺得驚訝。
剛才那麽長的時間沒想起來介紹這位海歸天才,偏偏到最後了才介紹。
不就是等著最後放出大招,想讓她們驚訝一下。
這也太刻意了。
“好的。”周姐點點頭,然後側眸看向旁邊的記錄員道,“小紀,記錄好了嗎?”
被點名的記錄員點點頭,“周姐,記錄好了。”
“好。”周姐說完,立刻抬眸看向扛攝像機的小六,“把設備收起來吧。”
林院長見她們都要收設備了,懵了一瞬。
這怎麽跟他想的有點不一樣。
報社的人聽到他介紹陳漫,難道不該多提幾個問題來深挖嗎?
為了介紹陳漫,還有誇讚他自己的眼光,他都提前打了好幾個腹稿了,怎麽對方一點提問題的意思都沒有。
甚至都開始收設備了。
陳漫也擰了擰眉。
剛才那位報社的采訪人員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了她一眼,讓她有種自己被看低了的感覺。
在櫻花國,她的能力讓一眾同學都望塵莫及,從沒人用這種眼神看過她。
不過,這些她倒是不在乎,她隻在乎自己的任務能順利完成。
陳漫心裏雖想著任務,但忽視了垂在一側的手已經握成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