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再見榮王受刁難
穿越:我是老實農夫?你們想多了 作者:滿頭黑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玉華跟在桂公公身後,進了院子,隻見院子四周,持槍甲士守衛森嚴。
桂公公把菜刀不著痕跡地交給一名兵士,才走進堂屋。
此刻,堂屋裏榮王端坐在上位,下首站著一文一武兩個中年人,主人家裏正陳柏霖和家中的兩個兒子則站在堂屋大門的右邊,距離榮王足有一丈的距離。
榮王臉上掛著笑容,正和裏正說話,看起來心情還不錯的樣子。
而裏正陳柏霖卻唯唯諾諾的,隱約額頭上還有晶晶點點的汗跡,顯然心裏緊張無比。
他的兩個兒子陳山和陳海也是一副緊張模樣,低著頭看地麵,仿佛自己的泥土地麵有黃金似的。
陳柏霖以前連縣令老爺都隻是遠遠地見過一麵,最多和主簿說過話,突然間家裏來了一位王爺,簡直把他都震麻了。
還好他也算是見過官麵上的人,多少知曉一些禮儀,加上榮王是和隨和之人,體諒普通百姓見到位高權重之人的那種惶恐不安之情,他還漸漸的穩定了狀態,和榮王一問一答起來。
當然,他們說的都是關於陳玉華的話題。榮王雖已經通過幕僚收集的資料,對陳玉華有些了解,但從裏正這邊了解到的肯定更加詳細準確。
通過了一番交談,榮王推翻了自己先前對陳玉華的猜測,便有些失望。
不過榮王自詡是個孝子,對孝子有著本能的好感,而陳玉華可是在整個清陽縣都有名的大孝子,這讓他對陳玉華的印象還是挺不錯的。
看到小桂子帶著陳玉華進來,榮王坐著不動,不過臉上卻是露出笑容。
陳玉華向榮王抱拳鞠躬,嘴裏說道:“小民陳玉華見過王爺。”他剛才也從外麵的馬車銘牌上看到了榮王府的標識,但依然按照上次的稱唿行禮。
陳玉華鞠過躬,便站直了身體,抬頭和榮王對視,表情平靜,沒有絲毫緊張和怯懦的樣子。
陳玉華的這般做派,激怒了站在榮王左下首的那位中年長須屬官。
他兩三步走到陳玉華麵前,手指陳玉華的麵門大喝:“混賬東西!你一個區區小民,竟敢麵見王爺不跪,還與王爺平視,真是罪該萬死!來人,把此等不尊禮法之狂徒,拉出去杖二十!”
他的聲音剛剛落下,門口便有兩個兵士衝了進來,直撲陳玉華而去。
這一突發情況,嚇呆了陳柏霖和他的兩個兒子。
他們張著嘴,想要開口求情,但身份太低,怎麽都說不出話來,心裏在埋怨陳玉華:你怎會如此不知禮節?犯了這等大罪,今日恐怕不死也要去掉半條命了!
陳玉華卻神情不變,用沒有多少溫度的眼神看著對麵那個用手指著自己鼻子的文士,仿佛不知道身後有兵士就要抓到他了。
實際上,他已經看出這文士隻是一個沒有官職之人,假借王爺的賞識混口飯吃罷了。
對這樣的人的指責,陳玉華並不在意,最重要的是榮王對他是什麽態度,而他已經看到了榮王已經皺起了眉頭,顯然對此人有些不滿了。
榮王對陳玉華和在合水鎮幾乎一樣的舉止言語,倒沒有什麽介意,看到自己王府的幕僚歐陽靖命人要打陳玉華,確實不悅。
他今天可以說是有求於陳玉華的,歐陽靖卻是要給陳玉華下馬威,讓他等會兒怎麽開口?
看到王爺皺眉頭,站在榮王右下首的武官開口對那兩名兵士嗬斥道:“沒有王爺的命令,爾等怎可對王爺的客人動手?我平常是如何教爾等的?”
那兩名兵士頓時有些鬱悶了,隻能低頭認錯後退出堂屋,心想著這些大人物總是這樣,看似爭吵,實際上卻是在耍他們這些當兵的。
歐陽靖轉身看向指揮使鄭勇,眼神裏似有陰鷙,卻沒有多說什麽,若無其事地退到原先的位置上站定,似乎剛才指責陳玉華不遵禮法之人不是他。
陳玉華深深地把歐陽靖這個人記在心裏。他知道,這是一個陰狠之人,看其一身文士長衫,應該不是有官職之人,卻能在榮王麵前發號施令,必定受王爺器重,但在武館喝退兵士之時,又能一言不發地當作什麽事都沒有,甚至微表情都沒有,可憐其心思深沉且自控力非凡。
榮王臉上露出微笑,開口說道:“陳玉華,那日得你贈送之美食,解了我母妃多日食欲不振之症,本王那日有事走得匆忙,都沒有感謝你,今日特地前來聊表謝意。”
言畢,桂公公便帶著一個手托小托盤的兵士走了進來,來到陳玉華麵前,把托盤上的紅綢布拿開,露出了碼放整齊的小銀餜子。
桂公公尖聲說道:“陳玉華,這百兩紋銀,乃是王爺的謝禮,趕緊收下吧!”
他麵帶笑容,看起來很有喜意,像是在替陳玉華高興。
這一幕又把陳柏霖父子三人看呆了。
剛剛還劍拔弩張的模樣,怎就突然變成了王爺送謝禮的戲碼?不要這麽有戲劇性吧?都不帶轉折的。而且這謝禮竟然是一百兩銀子!
白花花的銀子差點晃花了他們三個人的眼睛,恨不得立刻替陳玉華收下,心裏想著陳玉華媳婦沈氏究竟是給王爺做了什麽美食,能得如此重的謝禮,這下又發財了,這夫妻倆真正是否極泰來了!
他們都以為王爺說的美食是沈秀娣做的,畢竟陳玉華若說木工活,那是杠杠的,但做吃食的話……陽水村的大老爺們,哪一個會做吃食的?
就在他們對陳玉華羨慕嫉妒恨的時候,卻聽到陳玉華用歉意的語氣拒絕了這份謝禮。
“王爺,小民那日便已說過,乃是受王爺之孝心感動,斷不會收謝禮,今日亦是如此。”陳玉華再次抱拳表示歉意。
聽到他如此做派,剛才喝退兵士的武官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嘴角含著譏笑之意說道:“王爺的賞賜,你一個區區農夫,怎敢拒絕?莫不是嫌太少?”
陳玉華轉身麵向那武官,心說,我以為你可能是隊友,原來真的隻是一個武夫。
他神情微微有些惶恐地辯解:“百兩銀子於我等農戶,那是一大筆財富,小民豈會有嫌棄之心?但在小民心中,孝道大於天,非銀錢可衡量。王爺的孝心令人感動,著實不該被銅臭味玷汙。還請王爺明鑒!”
榮王聽著陳玉華的解釋,很是滿意,心裏有些後悔帶了這兩個下屬來,正事沒做,盡瞎搞幺蛾子。
桂公公把菜刀不著痕跡地交給一名兵士,才走進堂屋。
此刻,堂屋裏榮王端坐在上位,下首站著一文一武兩個中年人,主人家裏正陳柏霖和家中的兩個兒子則站在堂屋大門的右邊,距離榮王足有一丈的距離。
榮王臉上掛著笑容,正和裏正說話,看起來心情還不錯的樣子。
而裏正陳柏霖卻唯唯諾諾的,隱約額頭上還有晶晶點點的汗跡,顯然心裏緊張無比。
他的兩個兒子陳山和陳海也是一副緊張模樣,低著頭看地麵,仿佛自己的泥土地麵有黃金似的。
陳柏霖以前連縣令老爺都隻是遠遠地見過一麵,最多和主簿說過話,突然間家裏來了一位王爺,簡直把他都震麻了。
還好他也算是見過官麵上的人,多少知曉一些禮儀,加上榮王是和隨和之人,體諒普通百姓見到位高權重之人的那種惶恐不安之情,他還漸漸的穩定了狀態,和榮王一問一答起來。
當然,他們說的都是關於陳玉華的話題。榮王雖已經通過幕僚收集的資料,對陳玉華有些了解,但從裏正這邊了解到的肯定更加詳細準確。
通過了一番交談,榮王推翻了自己先前對陳玉華的猜測,便有些失望。
不過榮王自詡是個孝子,對孝子有著本能的好感,而陳玉華可是在整個清陽縣都有名的大孝子,這讓他對陳玉華的印象還是挺不錯的。
看到小桂子帶著陳玉華進來,榮王坐著不動,不過臉上卻是露出笑容。
陳玉華向榮王抱拳鞠躬,嘴裏說道:“小民陳玉華見過王爺。”他剛才也從外麵的馬車銘牌上看到了榮王府的標識,但依然按照上次的稱唿行禮。
陳玉華鞠過躬,便站直了身體,抬頭和榮王對視,表情平靜,沒有絲毫緊張和怯懦的樣子。
陳玉華的這般做派,激怒了站在榮王左下首的那位中年長須屬官。
他兩三步走到陳玉華麵前,手指陳玉華的麵門大喝:“混賬東西!你一個區區小民,竟敢麵見王爺不跪,還與王爺平視,真是罪該萬死!來人,把此等不尊禮法之狂徒,拉出去杖二十!”
他的聲音剛剛落下,門口便有兩個兵士衝了進來,直撲陳玉華而去。
這一突發情況,嚇呆了陳柏霖和他的兩個兒子。
他們張著嘴,想要開口求情,但身份太低,怎麽都說不出話來,心裏在埋怨陳玉華:你怎會如此不知禮節?犯了這等大罪,今日恐怕不死也要去掉半條命了!
陳玉華卻神情不變,用沒有多少溫度的眼神看著對麵那個用手指著自己鼻子的文士,仿佛不知道身後有兵士就要抓到他了。
實際上,他已經看出這文士隻是一個沒有官職之人,假借王爺的賞識混口飯吃罷了。
對這樣的人的指責,陳玉華並不在意,最重要的是榮王對他是什麽態度,而他已經看到了榮王已經皺起了眉頭,顯然對此人有些不滿了。
榮王對陳玉華和在合水鎮幾乎一樣的舉止言語,倒沒有什麽介意,看到自己王府的幕僚歐陽靖命人要打陳玉華,確實不悅。
他今天可以說是有求於陳玉華的,歐陽靖卻是要給陳玉華下馬威,讓他等會兒怎麽開口?
看到王爺皺眉頭,站在榮王右下首的武官開口對那兩名兵士嗬斥道:“沒有王爺的命令,爾等怎可對王爺的客人動手?我平常是如何教爾等的?”
那兩名兵士頓時有些鬱悶了,隻能低頭認錯後退出堂屋,心想著這些大人物總是這樣,看似爭吵,實際上卻是在耍他們這些當兵的。
歐陽靖轉身看向指揮使鄭勇,眼神裏似有陰鷙,卻沒有多說什麽,若無其事地退到原先的位置上站定,似乎剛才指責陳玉華不遵禮法之人不是他。
陳玉華深深地把歐陽靖這個人記在心裏。他知道,這是一個陰狠之人,看其一身文士長衫,應該不是有官職之人,卻能在榮王麵前發號施令,必定受王爺器重,但在武館喝退兵士之時,又能一言不發地當作什麽事都沒有,甚至微表情都沒有,可憐其心思深沉且自控力非凡。
榮王臉上露出微笑,開口說道:“陳玉華,那日得你贈送之美食,解了我母妃多日食欲不振之症,本王那日有事走得匆忙,都沒有感謝你,今日特地前來聊表謝意。”
言畢,桂公公便帶著一個手托小托盤的兵士走了進來,來到陳玉華麵前,把托盤上的紅綢布拿開,露出了碼放整齊的小銀餜子。
桂公公尖聲說道:“陳玉華,這百兩紋銀,乃是王爺的謝禮,趕緊收下吧!”
他麵帶笑容,看起來很有喜意,像是在替陳玉華高興。
這一幕又把陳柏霖父子三人看呆了。
剛剛還劍拔弩張的模樣,怎就突然變成了王爺送謝禮的戲碼?不要這麽有戲劇性吧?都不帶轉折的。而且這謝禮竟然是一百兩銀子!
白花花的銀子差點晃花了他們三個人的眼睛,恨不得立刻替陳玉華收下,心裏想著陳玉華媳婦沈氏究竟是給王爺做了什麽美食,能得如此重的謝禮,這下又發財了,這夫妻倆真正是否極泰來了!
他們都以為王爺說的美食是沈秀娣做的,畢竟陳玉華若說木工活,那是杠杠的,但做吃食的話……陽水村的大老爺們,哪一個會做吃食的?
就在他們對陳玉華羨慕嫉妒恨的時候,卻聽到陳玉華用歉意的語氣拒絕了這份謝禮。
“王爺,小民那日便已說過,乃是受王爺之孝心感動,斷不會收謝禮,今日亦是如此。”陳玉華再次抱拳表示歉意。
聽到他如此做派,剛才喝退兵士的武官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嘴角含著譏笑之意說道:“王爺的賞賜,你一個區區農夫,怎敢拒絕?莫不是嫌太少?”
陳玉華轉身麵向那武官,心說,我以為你可能是隊友,原來真的隻是一個武夫。
他神情微微有些惶恐地辯解:“百兩銀子於我等農戶,那是一大筆財富,小民豈會有嫌棄之心?但在小民心中,孝道大於天,非銀錢可衡量。王爺的孝心令人感動,著實不該被銅臭味玷汙。還請王爺明鑒!”
榮王聽著陳玉華的解釋,很是滿意,心裏有些後悔帶了這兩個下屬來,正事沒做,盡瞎搞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