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古怪的隊伍穿行在山中,前後十多人,聖姑坐在一架滑竿上,位於隊伍的後方。


    隊伍中央有個孔武有力的年輕漢子,肩膀上豎著頂起一根三四丈長的竹竿,底部海碗粗細,穩穩地壓在肩頭,行走間竹竿隻是輕微搖晃,累了便熟練地換到另外一側肩膀上。


    這模樣很像是鄉間雜耍“挑幡”,但是這漢子的竹竿上光溜溜的沒有布幡,倒是杆頂上裝著一個小小的木碗,木碗中似乎放著什麽東西。


    聖姑在滑竿上坐著,煩躁的不停把兩腿輪換交疊。


    趙勇死了;常尋北莫名其妙的失蹤;吳海山帶人去追那小子,到現在還沒迴來。


    聖姑忽然發現,自己身邊竟無可用之人了!


    若不是昨日會裏來了幾個人,送來了捕捉六月蟲的“誘餌”,聖姑身邊有能力的,就隻剩下自己的丫鬟了。


    趙記皮貨鋪的幾個夥計被逼著進山,輪流給聖姑抬滑竿。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戰戰兢兢,他們比聖姑這些人更曉得鬼巫山的可怕。


    但是這一路上,聖姑裙下的春光,讓這些夥計們口幹舌燥,心中的恐懼,便漸漸被腦中升騰的欲望取代了。


    聖姑瞥眼看到:他們頭蓋骨下麵,那些淫蟲越來越肥壯,總算是有所寬慰,等抓到了六月蟲,老娘定要飽餐一頓!


    小丫鬟跟在一旁,挑眉望著前方長長高高的竹竿,眼中有幾分迷惑。


    但她看得出來,聖姑很煩躁,明智的沒有去打擾。


    小丫鬟跟在聖姑身邊多年,某些手段也學了四五成。


    她眉眼間帶著幾分嬌憨的姿態,和會裏派來押送“誘餌”的人聊了幾句,便讓其中一個年輕的文修知無不言了。


    “雖然你們懷疑那個許源可能已經食用了六月蟲,但是六月蟲很特殊,和一般的藥引不同。


    許源就算是吃了,也沒辦法在三個月內完全消化。


    所以隻要嗅到了誘餌的香味,他體內的六月蟲會本能地向誘餌靠近。


    而且在這三個月中,隻要抓到了許源,再將他……吃了,就和吃了六月蟲的效果是一樣的。”


    說起吃人的時候,文修和小丫鬟神色都沒有任何異常,似乎他們經常做這種事情。


    而他倆在滑竿下麵竊竊私語,被聖姑聽到了。


    聖姑懶洋洋的插話道:“如果許源沒有吃六月蟲,咱們抓到六月蟲後,就立刻離開。


    三個月後再迴來,我一定要親手劃開那小子的頭蓋骨!”


    許源炸了她的轎子,她出道以來還從未如此狼狽過,故而對許源懷恨在心。


    中午的時候陽光正好,山裏的邪異們厭煩這種旺盛的陽氣,都縮進了陰影中蟄伏。


    聖姑的隊伍在一片河穀中停下來休息。


    今日不禁“臨河”。


    黃曆上,每個月中一半以上的日子是禁“臨河“”的,這樣可以在河邊歇息、宿營的時光不多。


    這條河河麵寬約十丈,在河穀中這一段水流平緩,碧波輕漾。


    河灘上金黃色的細沙混雜著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近河處被沁潤的一片潮濕。


    最前麵的壯碩青年將竹竿往地上一頓,便深深的插進沙子裏,直愣愣的豎在那裏。


    聖姑發了一句話,趙勇手下的那些夥計們,便爭先恐後的表現自己。


    打水的打水、生火的生火、拾柴的拾柴。


    會裏新來的四位修者,各自站著一個方位,將竹竿和誘餌圍在中間,隻要許源出現,立刻就能捕殺。


    聖姑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望著河水忽然想起來:“河工巷……當年朝廷開鑿運河過來,一路上勞工苦力死傷無數,他們的後人留下來,都住在這個河工巷中吧……”


    丫鬟臉色一變:“那個許源,是當年暴民的後代?”


    “禁臨河”的日子,唯一能靠近而沒有危險的河流,便是在皇明境內四通八達的“運河”。


    兩百多年前,皇明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內有高闖稱王,帶著十三萬老營將士縱橫西北糜爛七省。外有建奴崛起,八部精兵騎射無雙,打破山海關,兵鋒直指北都!


    幾乎所有人都以為皇明氣數已盡,不出十日便要改朝換代。


    然而危急存亡之刻,皇帝親身覲見運河龍王,兩京運河忽起大流,一夜之間將南方數十萬精兵運抵北都!


    建奴大敗,皇明續命。


    隨後又用了十二年,平定了高闖內亂,剿滅建奴,盡收遼東之地。


    再之後,皇明大開運河,百年間運河水網遍布皇明各地,甚至連西北、遼東也有運河抵達。


    甚至根本不必考慮地質、水文等等必要條件,隻要鑿開了河道,運河龍王便能夠催動河水滾滾湧入。


    各地的江河龍王,要麽自己水係被並入運河,甘願臣服於運河龍王之下;要麽……便被褫奪了神職,或死或失蹤。


    詭異,似乎也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興起。


    但皇明卻是愈發“強盛”!


    運河龐大而廉價的運力,可以輸送軍隊、物資等等,近百年來,皇明領土擴大了整整一倍!


    北邊已經和雪刹鬼打了二十七年,從對方手中奪來兩千七百裏的土地。


    西南這邊,鬼巫山在一百二十年前,還是交趾國的領地。


    現在,這裏是皇明交趾省。


    但是每次開鑿運河,都會大發徭役,少則三五萬,多則百萬!


    而這些河工們遠離故土,開河過程中,動輒便會客死異鄉。


    而且開河工期漫長,完工之後,大批河工其實已經年邁,無法返迴故土。


    所以河工暴動極多,以至於小丫鬟聽到“河工”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和“暴民”聯係起來。


    皇明百年來新拓之土中,有很多同“河工巷”類似的地方。


    迴不去的河工們,隻好留在當地,抱團住下來。


    聖姑看過一些野史筆記,輕輕搖頭道:“沒那麽簡單,這個河工巷……當年鬧出了很大的動靜,似乎住著些不可小覷的人物。”


    丫鬟疑惑不解,聖姑卻失笑搖頭,道:“都是陳年舊事了,我想多了。朝廷對這種人,有的是消磨手段,百年過去了,河工巷裏恐怕隻剩下些老弱病殘的廢物了。”


    趙勇手下的夥計已經在河灘上挖了幾口灶,生起火來做午飯。


    那名文修悄然過來,低聲向聖姑稟告:“好像有些動靜!”


    聖姑不動聲色:“沉住氣。”隨後又叮囑了一句:“都小心些,這裏畢竟是化外之地。”


    鬼巫山雨量充沛,山中河網縱橫,當年運河開到這裏,“山河司”和本地的詭異大戰數場,互有勝負,卻始終未能征服此地,運河隻能繞過了鬼巫山。


    這一類的地方,便被皇明稱為“化外之地”。


    裏麵藏著的詭異,往往強大到讓堂堂運河龍王都感到棘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無禁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三並收藏百無禁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