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計出
大秦之開局召喚戚繼光 作者:往事盡在流水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久,王離得知姬霄行至半路突然兵分兩路,一路向信都而去,一路似乎是原路返迴。
而麵對這種情況,他一時之間也猜不到姬霄到底有什麽打算。
不過,很快他便又收到消息,駐兵督亢的臧霸起兵一萬,直指代地。而在此時,他也得知了姬霄兩路兵馬的大致人數和軍中將領的情況。
去代地的,由姬霄本人擔任主將,戚繼光為副將,此路共有五萬五千兵馬。而去信都的那一路,則隻有五千人馬,由周列擔任主將,蘇奮擔任副將。
“有意思,不去援趙,反而出動五萬五千兵馬取我代地。”
一旁的蘇角聞言,立刻起身著急道:“將軍,代地乃我軍後方,不可讓燕國給奪去了。”
見蘇角情緒激動,王離卻是微微一笑,揮手示意蘇角坐下。
“蘇將軍勿急,本將軍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
見王離淡定自若,仿若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中的模樣,相信王離的蘇角也是安心的坐了迴去。
“自燕昭王後,燕國再無雄主。而燕國之兵,更是愈發孱弱。雖說不久前燕王帶兵擊敗了劉金,但是劉金本來就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廢物。就算現在燕國有兵馬七萬,卻依然不足為慮。”
“原先本將軍想先滅趙,破齊之後慢慢收拾燕國。但現在他這麽狂妄的想取我代地,那本將軍也隻好滅了他。”
“蘇角將軍。”
“末將在。”
“你帶七萬兵馬馳援代地。在代地擊敗姬霄之後,立刻帶兵插入督亢之弟,滅掉礙事的燕國。”
“諾。”
見蘇角接令,王離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蘇角雖然性格有些急躁,但是能征善戰,是他帳下一員難得的大將。
“其餘二十萬兵馬,隨本將軍進軍邯鄲,逼迫李良投降或者與本將軍一戰。等到本將軍攻下齊趙兩地,便揮師南下,支援章邯。”
說起章邯,王離頗顯不屑的一笑道:“虧他還是陛下親封的大將軍,居然被小小的一個陳縣所阻。等到本將軍攻下齊趙兩地後,定要上書陛下,請陛下更換我大秦大將軍的人選。”
雖然王離忠於大秦,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沒有私心。對於大秦大將軍的位置,身為將領的他也是萬分眼熱。
在領兵南下之後,他勢如破竹,如今更是要不了多久就能滅趙滅齊。反觀章邯,在擊敗周文與田臧之後,卻受阻於陳縣,分毫不得進。
如今,更是因為章邯受阻陳縣的原因,泗水郡居然被一個小小亭長給帶兵占據了。
聽到王離想要爭奪大將軍之位,在場將領都對王離表示了支持。
在這群人心中,章邯一個少府出身的人擔當大將軍,簡直就是打他們的臉。
“行了,這件事等本將軍掃平趙齊兩國之後再議,”
…
不過兩日時間,姬霄便帶著五萬五千大軍來到了燕國征代的一站,也是臧霸大軍主力駐紮的地方,曲逆。
因為得知王離派遣大將蘇角率領七萬大軍援代,害怕被蘇角圍殲的臧霸不敢孤軍深入,隻是在打下曲逆之後掃平了周邊各縣。最後帶著軍中主力迴到曲逆駐紮,等待姬霄帶領兵馬到來。
“參見大王。”
“起來吧。”
姬霄將戰袍脫下扔給一旁的侍衛,幾步走上主位。
“跟本王說說,代郡現在情況如何。”
“如今,駐紮代郡的秦兵正不斷的向代縣和蔚縣靠攏。如今,這兩個縣中的秦兵緊閉城門,依靠城池互為犄角,實難攻打。”
聽到這話,姬霄也是想了想後問道:“能不能說服他們投降?”
聽到姬霄的問題,一旁的崔浩說道:“大王,秦軍在代郡的領兵將領曾是跟隨王賁打代郡的將領,死忠於大秦,難以說降。”
聽到這話,姬霄也是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隻能打了。”
如今的姬霄可不是剛來這個世界的姬霄了。如今的姬霄,已經漸漸有了作為一個王該有的模樣。
說到這裏,姬霄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於是他開口向臧霸詢問道:“代地之民在我軍入代之時,代地的百姓對我軍做何反應?”
聽到姬霄的詢問,臧霸略微思考過後迴道:“迴大王,有些許代地百姓在我軍入城之時十分不滿,他們認為自己是趙國子民,應該由趙人來救。末將聽到這些人言語之間對大王不敬,便將這些人都給抓起來,關進大牢了。”
聽到臧霸將人關進大牢,姬霄頓時眉頭一皺,怒喝道:“沒有本王的命令,你就敢亂抓人!還不快將人都給放出來。”
見姬霄發怒,臧霸也是被嚇得直冒冷汗:“諾。末將立馬親自去放人。”
說完,臧霸便向姬霄告退離開城主府前往曲逆大牢放人了。
等到臧霸離開,姬霄揮手示意王韶將之前與趙使簽訂的盟約拿上來。
看著姬霄的行為,哪怕是崔浩都感到有些疑惑。
“軍師。”
“臣在。”
“想個方法,將這份盟約書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傳遍代郡。我要讓代郡所有的百姓認為是趙國放棄了他們,而我燕國救了他們。在這之上,再附上本王一句話:順我,則趙國之難可解,代郡之民可救。”
聽完姬霄的話,崔浩也是明白了姬霄的心思:“臣明白。”
應完,崔浩便小心翼翼的收好盟約書。
而在這時,臧霸也是顯得有些狼狽的迴到了城主府。
“大王,末將已經將人全部放走了。”
“嗯…坐吧。記住,以後不準再犯這樣的錯誤。”
“謝大王提醒。”
等到所有人再次落座,姬霄將目光投向崔浩:“軍師,依你之見,我軍目前該如何做?”
聽到姬霄的詢問,崔浩上前一步來到地圖之前:“大王,如今蘇角已瀕臨代郡。而代郡秦兵聚於蔚縣和代縣,意欲死守等待蘇角援軍。”
“大王,臣有一個可以兩頭並進的方法。”
“講。”
“大王可派臧將軍率本部一萬兵馬進攻蔚縣和代縣。而大王則親率四萬五千兵馬奪靈丘,吸引蘇角注意。”
“臧將軍,你有沒有信心在短時間內用一萬兵馬攻下蔚縣和代縣?”
聽到崔浩的詢問,臧霸十分自信的說道:“軍師說的是什麽話,末將自然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攻破這兩城。”
聽到臧霸表態,崔浩接著說道:“而蘇角想要快速來到這邊,隻能選擇渡唐河。到那時,占據靈丘的大王便可半渡而擊,如此一來,蘇角必敗。”
乍聽之下,崔浩出的計謀很好,如果順利實施,不消幾日,代郡便能歸他所有。但是,這要得順利進行才行。
“軍師,蘇角身為秦軍大將,身經百戰,也算是有勇有謀。我們如此明顯的意圖,蘇角難道還會上當嗎?”
聽完姬霄的疑惑,崔浩輕揮羽扇,自信一笑道:“大王,這裏臣就不得不得說一下蘇角的性格缺陷了。蘇角雖然能征善戰,有勇有謀。但是,他卻性情急躁,驕傲自大。”
“大王若是領所有五萬五千兵馬前往靈丘誘敵,蘇角可能還會思考一下要不要避開大王兵芒,從他處渡唐河。但是,大王卻兵分兩路,隻帶四萬五千兵馬至靈丘誘敵。蘇角便會認為大王這是看不起他,他絕對會選擇從靈丘那邊渡河,直麵大王兵馬。”
“當然,身為一名有勇有謀的將領,蘇角也能想到大王會對他半渡而擊。因此,他可能會選擇派遣萬餘兵馬渡河,引大王來擊。隨後佯裝敗退,引大王率兵渡河去追。”
“到那時,大王若按耐不住,下令全軍渡河追擊,就會變成蘇角對大王半渡而擊了。”
“因此,微臣提議,大王需先派遣一員得力幹將去上遊阻斷河水。”
聽完崔浩的分析,姬霄深以為然。再用係統看一眼崔浩的四維,智力居然已經突破到了95。
看到崔浩智力突破到了95,姬霄頓時心中大定。
“這個簡單,子龍,你率本部三千兵馬去執行這個命令。”
“諾。”
見姬霄派遣趙雲去執行命令,崔浩對趙雲叮囑道:“趙將軍,此次阻斷河水,切記要留一小口,以供河水通過。不然,很容易被蘇角發現異樣。”
“而在大王對秦軍半渡而擊時,會放狼煙作為訊號。看到狼煙,將軍立刻放水。”
“謝軍師提醒,末將知道了。”
“大王,此次半渡而擊再加上水攻,必讓蘇角損兵折將。而此戰過後,蘇角必定對大王投鼠忌器。到那時,就隻看臧霸將軍去蔚縣和代縣了。”
“大王放心,軍師放心。末將必不辱使命。”
既然計謀已定,姬霄便讓所有人都下去準備拔營行軍了。
…
而麵對這種情況,他一時之間也猜不到姬霄到底有什麽打算。
不過,很快他便又收到消息,駐兵督亢的臧霸起兵一萬,直指代地。而在此時,他也得知了姬霄兩路兵馬的大致人數和軍中將領的情況。
去代地的,由姬霄本人擔任主將,戚繼光為副將,此路共有五萬五千兵馬。而去信都的那一路,則隻有五千人馬,由周列擔任主將,蘇奮擔任副將。
“有意思,不去援趙,反而出動五萬五千兵馬取我代地。”
一旁的蘇角聞言,立刻起身著急道:“將軍,代地乃我軍後方,不可讓燕國給奪去了。”
見蘇角情緒激動,王離卻是微微一笑,揮手示意蘇角坐下。
“蘇將軍勿急,本將軍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
見王離淡定自若,仿若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中的模樣,相信王離的蘇角也是安心的坐了迴去。
“自燕昭王後,燕國再無雄主。而燕國之兵,更是愈發孱弱。雖說不久前燕王帶兵擊敗了劉金,但是劉金本來就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廢物。就算現在燕國有兵馬七萬,卻依然不足為慮。”
“原先本將軍想先滅趙,破齊之後慢慢收拾燕國。但現在他這麽狂妄的想取我代地,那本將軍也隻好滅了他。”
“蘇角將軍。”
“末將在。”
“你帶七萬兵馬馳援代地。在代地擊敗姬霄之後,立刻帶兵插入督亢之弟,滅掉礙事的燕國。”
“諾。”
見蘇角接令,王離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蘇角雖然性格有些急躁,但是能征善戰,是他帳下一員難得的大將。
“其餘二十萬兵馬,隨本將軍進軍邯鄲,逼迫李良投降或者與本將軍一戰。等到本將軍攻下齊趙兩地,便揮師南下,支援章邯。”
說起章邯,王離頗顯不屑的一笑道:“虧他還是陛下親封的大將軍,居然被小小的一個陳縣所阻。等到本將軍攻下齊趙兩地後,定要上書陛下,請陛下更換我大秦大將軍的人選。”
雖然王離忠於大秦,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沒有私心。對於大秦大將軍的位置,身為將領的他也是萬分眼熱。
在領兵南下之後,他勢如破竹,如今更是要不了多久就能滅趙滅齊。反觀章邯,在擊敗周文與田臧之後,卻受阻於陳縣,分毫不得進。
如今,更是因為章邯受阻陳縣的原因,泗水郡居然被一個小小亭長給帶兵占據了。
聽到王離想要爭奪大將軍之位,在場將領都對王離表示了支持。
在這群人心中,章邯一個少府出身的人擔當大將軍,簡直就是打他們的臉。
“行了,這件事等本將軍掃平趙齊兩國之後再議,”
…
不過兩日時間,姬霄便帶著五萬五千大軍來到了燕國征代的一站,也是臧霸大軍主力駐紮的地方,曲逆。
因為得知王離派遣大將蘇角率領七萬大軍援代,害怕被蘇角圍殲的臧霸不敢孤軍深入,隻是在打下曲逆之後掃平了周邊各縣。最後帶著軍中主力迴到曲逆駐紮,等待姬霄帶領兵馬到來。
“參見大王。”
“起來吧。”
姬霄將戰袍脫下扔給一旁的侍衛,幾步走上主位。
“跟本王說說,代郡現在情況如何。”
“如今,駐紮代郡的秦兵正不斷的向代縣和蔚縣靠攏。如今,這兩個縣中的秦兵緊閉城門,依靠城池互為犄角,實難攻打。”
聽到這話,姬霄也是想了想後問道:“能不能說服他們投降?”
聽到姬霄的問題,一旁的崔浩說道:“大王,秦軍在代郡的領兵將領曾是跟隨王賁打代郡的將領,死忠於大秦,難以說降。”
聽到這話,姬霄也是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隻能打了。”
如今的姬霄可不是剛來這個世界的姬霄了。如今的姬霄,已經漸漸有了作為一個王該有的模樣。
說到這裏,姬霄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於是他開口向臧霸詢問道:“代地之民在我軍入代之時,代地的百姓對我軍做何反應?”
聽到姬霄的詢問,臧霸略微思考過後迴道:“迴大王,有些許代地百姓在我軍入城之時十分不滿,他們認為自己是趙國子民,應該由趙人來救。末將聽到這些人言語之間對大王不敬,便將這些人都給抓起來,關進大牢了。”
聽到臧霸將人關進大牢,姬霄頓時眉頭一皺,怒喝道:“沒有本王的命令,你就敢亂抓人!還不快將人都給放出來。”
見姬霄發怒,臧霸也是被嚇得直冒冷汗:“諾。末將立馬親自去放人。”
說完,臧霸便向姬霄告退離開城主府前往曲逆大牢放人了。
等到臧霸離開,姬霄揮手示意王韶將之前與趙使簽訂的盟約拿上來。
看著姬霄的行為,哪怕是崔浩都感到有些疑惑。
“軍師。”
“臣在。”
“想個方法,將這份盟約書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傳遍代郡。我要讓代郡所有的百姓認為是趙國放棄了他們,而我燕國救了他們。在這之上,再附上本王一句話:順我,則趙國之難可解,代郡之民可救。”
聽完姬霄的話,崔浩也是明白了姬霄的心思:“臣明白。”
應完,崔浩便小心翼翼的收好盟約書。
而在這時,臧霸也是顯得有些狼狽的迴到了城主府。
“大王,末將已經將人全部放走了。”
“嗯…坐吧。記住,以後不準再犯這樣的錯誤。”
“謝大王提醒。”
等到所有人再次落座,姬霄將目光投向崔浩:“軍師,依你之見,我軍目前該如何做?”
聽到姬霄的詢問,崔浩上前一步來到地圖之前:“大王,如今蘇角已瀕臨代郡。而代郡秦兵聚於蔚縣和代縣,意欲死守等待蘇角援軍。”
“大王,臣有一個可以兩頭並進的方法。”
“講。”
“大王可派臧將軍率本部一萬兵馬進攻蔚縣和代縣。而大王則親率四萬五千兵馬奪靈丘,吸引蘇角注意。”
“臧將軍,你有沒有信心在短時間內用一萬兵馬攻下蔚縣和代縣?”
聽到崔浩的詢問,臧霸十分自信的說道:“軍師說的是什麽話,末將自然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攻破這兩城。”
聽到臧霸表態,崔浩接著說道:“而蘇角想要快速來到這邊,隻能選擇渡唐河。到那時,占據靈丘的大王便可半渡而擊,如此一來,蘇角必敗。”
乍聽之下,崔浩出的計謀很好,如果順利實施,不消幾日,代郡便能歸他所有。但是,這要得順利進行才行。
“軍師,蘇角身為秦軍大將,身經百戰,也算是有勇有謀。我們如此明顯的意圖,蘇角難道還會上當嗎?”
聽完姬霄的疑惑,崔浩輕揮羽扇,自信一笑道:“大王,這裏臣就不得不得說一下蘇角的性格缺陷了。蘇角雖然能征善戰,有勇有謀。但是,他卻性情急躁,驕傲自大。”
“大王若是領所有五萬五千兵馬前往靈丘誘敵,蘇角可能還會思考一下要不要避開大王兵芒,從他處渡唐河。但是,大王卻兵分兩路,隻帶四萬五千兵馬至靈丘誘敵。蘇角便會認為大王這是看不起他,他絕對會選擇從靈丘那邊渡河,直麵大王兵馬。”
“當然,身為一名有勇有謀的將領,蘇角也能想到大王會對他半渡而擊。因此,他可能會選擇派遣萬餘兵馬渡河,引大王來擊。隨後佯裝敗退,引大王率兵渡河去追。”
“到那時,大王若按耐不住,下令全軍渡河追擊,就會變成蘇角對大王半渡而擊了。”
“因此,微臣提議,大王需先派遣一員得力幹將去上遊阻斷河水。”
聽完崔浩的分析,姬霄深以為然。再用係統看一眼崔浩的四維,智力居然已經突破到了95。
看到崔浩智力突破到了95,姬霄頓時心中大定。
“這個簡單,子龍,你率本部三千兵馬去執行這個命令。”
“諾。”
見姬霄派遣趙雲去執行命令,崔浩對趙雲叮囑道:“趙將軍,此次阻斷河水,切記要留一小口,以供河水通過。不然,很容易被蘇角發現異樣。”
“而在大王對秦軍半渡而擊時,會放狼煙作為訊號。看到狼煙,將軍立刻放水。”
“謝軍師提醒,末將知道了。”
“大王,此次半渡而擊再加上水攻,必讓蘇角損兵折將。而此戰過後,蘇角必定對大王投鼠忌器。到那時,就隻看臧霸將軍去蔚縣和代縣了。”
“大王放心,軍師放心。末將必不辱使命。”
既然計謀已定,姬霄便讓所有人都下去準備拔營行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