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小葉迴來了
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 作者:漣秋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時分,小葉從縣城迴來了,還給李母帶迴來一盒點心。
李懷溪看見了忙問他,“怎麽樣你家少爺的任令下來了嗎?”
“沒有呢李村長,過段時間我再去問問。”
小葉說完就找了個借口告辭迴了工坊,他怕聊多了自己再說漏嘴把少爺給賣了,那可不太妙。
迴到工坊後小白也跟著過來了,小葉連忙把它叫到角落,然後從包袱裏掏出一塊用油紙包著的骨頭丟給它,樂的小白直搖尾巴。
出來小解的趙明中看到這一幕笑著道:“你是怕李兄看到會心疼吧,其實沒什麽的,你看小白長的溜光水滑,可見平時李兄喂的也不差,這大骨頭小白肯定也是吃過的。”
“少爺!”小葉聞言迴過頭來。
“李村長肯定不會這麽想,我是怕村裏的人看到了再不好意思的,雖然不知道他們平時的吃食上如何,但是估計也很少有葷腥。”
“我這出門一趟也想給小白帶點東西,就花了幾文錢給它買了塊沒有肉的骨頭,但總歸在村裏太張揚了不好,就讓它在這啃著玩兒吧。”
聽完小葉的話趙明中點了點頭,“沒錯,你考慮的還是挺周全的,怎麽樣,那邊有消息嗎?”
小葉摸了一把小白的狗頭然後站起身走到趙明中跟前迴話,“還沒有呢,自從證據交上去後什麽消息也沒傳迴來,那曲縣令還是一如既往的瀟灑。”
“我打聽了一下得知他最近又辦了一樁冤案!”
“奧,詳細說說。”趙明中聽到這話立馬打起了精神。
“事情是這樣的。”小葉壓低聲音在趙明中旁邊講了起來。
“鳳來鎮下麵有個村子叫曲溝村您還有印象嗎?”
趙明中想了一下迴道:“有印象啊,鳳來鎮離著縣城很近,咱倆那不是在他們村找到了姓曲的苛捐證據。”
“對,這次是曲溝村有一戶藥農在山裏挖到了一味上了年份的好藥去縣城售賣,結果不知道消息怎麽讓縣城裏的那群二流子知道了,聞著味兒就找上了門。”
“藥農賣完藥還沒走就讓人直接堵在了藥房門口,明目張膽的跟他要銀子,藥農不想給就被他們強行拖到了巷子裏打了一頓,打完之後那銀子也沒留住,被那群二流子搜出來之後強行給要走了。”
“藥農氣不過就去縣衙告狀,結果您猜怎麽著?那二流子的頭頭是姓曲的他一房小妾的弟弟!”
“姓曲的問完事情緣由之後非但沒給藥農申冤,轉手還給安了個擾亂公堂的罪名打了幾板子,然後就把藥農押進了牢獄磋磨了幾天。”
“那姓曲的找人遞了話要是藥農不再追究就不與他計較了,等人鬆了口之後這才把人放了出來。”
聽小葉講完事情的來龍去脈,趙明中頭上的青筋一下爆了起來,隨著愈發沉重的唿吸一鼓一鼓的。
“這個狗東西竟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就不怕有人收了他嗎!”
看趙明中動了怒,小葉語氣又放輕了幾分。
“少爺,這人在平陽當縣令這麽多年,關係都已經打下了,再加上上頭有人給他撐腰,所以這才無法無天。”
“咱下去收集證據的時候也都了解過了,他做下的醃臢事那麽多,也就是這小莊村離著遠,再加上百姓窮苦估計入不了他的眼,不然肯定也逃不過他的剝削。”
小葉說完後趙明中一拳砸在了旁邊的土牆上。
“哼,以前是我不知道,現下既然讓我知道了那便新賬舊賬一起算,我立馬修書一封呈給知府大人,你明日再跑一趟縣城把信寄出,跟上次一樣,找個比較遠的驛站。”
“是少爺!”
小葉答應下來,過了一會兒看趙明中氣稍微消了一些後便把背上的包袱拿下來遞給趙明中。
“您讓我買的東西我帶迴來了。”
看著包袱裏的東西,趙明中的臉色這才好了一些,這是他讓小葉在縣城買的硯台和墨條。
李懷溪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一罐墨汁,導致小莊村的孩子們到現在一直以為墨就是現成的黑汁。
不管趙明中怎麽跟他們描述這群孩子也想象不出來為什麽一個墨條在石頭上磨一磨就會變成墨汁。
自己跟他們說李懷溪弄來的這東西在外麵根本就沒有,這群孩子還一臉嘚瑟,說這是他們村長有能耐,別處沒有那也正常。
是,趙明中承認李懷溪確實比較有能耐,這墨汁用起來也很方便,可是該讓孩子們知道的還是得讓他們認識一下。
所以這一次小葉去縣城便讓他順道買了一方硯台和墨條迴來。
他要當眾給孩子們演示一下,把李懷溪帶歪的地方給糾正迴來,要不然以後長大了到外麵有用到筆墨的地方,孩子們還不會用硯台,那不是自己這個啟蒙老師的做的不到位嘛。
看著手裏的硯台和墨條,趙明中的思緒又迴到了現下。
姓曲的作惡多端不知收斂,自己早晚會有收拾他的那一天,眼下教好孩子是自己的第一要務,至於他犯下的那些事,就等自己有了官身後再去處理吧。
趙明中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端著硯台進了庫房。
小葉蹲在地上喚了兩聲,小白便叼著骨頭過來找他玩。
很快,身後的庫房裏便傳來趙明中和孩子們對話的聲音。
“咳咳,大家都停一下手中的筆,今天我帶你們認識一個新物件,看我手裏拿著的是什麽。”
“是石頭!”有個孩童大聲喊道。
“對,是石頭,但這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以後你們寫字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石頭。”
“這,就是我之前跟你們說過的硯台!我現在往裏麵加點水然後用我手裏的墨條不停的研磨,大家看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水變黑了,就跟村長給我們的墨汁一樣,但是先生你的需要磨,我們的不需要哎。”聽這聲音是劉小勝說的。
“對,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想說的是……我想說得是今天寫的字還不夠,需要加練,每人再寫十個大字!”
李懷溪看見了忙問他,“怎麽樣你家少爺的任令下來了嗎?”
“沒有呢李村長,過段時間我再去問問。”
小葉說完就找了個借口告辭迴了工坊,他怕聊多了自己再說漏嘴把少爺給賣了,那可不太妙。
迴到工坊後小白也跟著過來了,小葉連忙把它叫到角落,然後從包袱裏掏出一塊用油紙包著的骨頭丟給它,樂的小白直搖尾巴。
出來小解的趙明中看到這一幕笑著道:“你是怕李兄看到會心疼吧,其實沒什麽的,你看小白長的溜光水滑,可見平時李兄喂的也不差,這大骨頭小白肯定也是吃過的。”
“少爺!”小葉聞言迴過頭來。
“李村長肯定不會這麽想,我是怕村裏的人看到了再不好意思的,雖然不知道他們平時的吃食上如何,但是估計也很少有葷腥。”
“我這出門一趟也想給小白帶點東西,就花了幾文錢給它買了塊沒有肉的骨頭,但總歸在村裏太張揚了不好,就讓它在這啃著玩兒吧。”
聽完小葉的話趙明中點了點頭,“沒錯,你考慮的還是挺周全的,怎麽樣,那邊有消息嗎?”
小葉摸了一把小白的狗頭然後站起身走到趙明中跟前迴話,“還沒有呢,自從證據交上去後什麽消息也沒傳迴來,那曲縣令還是一如既往的瀟灑。”
“我打聽了一下得知他最近又辦了一樁冤案!”
“奧,詳細說說。”趙明中聽到這話立馬打起了精神。
“事情是這樣的。”小葉壓低聲音在趙明中旁邊講了起來。
“鳳來鎮下麵有個村子叫曲溝村您還有印象嗎?”
趙明中想了一下迴道:“有印象啊,鳳來鎮離著縣城很近,咱倆那不是在他們村找到了姓曲的苛捐證據。”
“對,這次是曲溝村有一戶藥農在山裏挖到了一味上了年份的好藥去縣城售賣,結果不知道消息怎麽讓縣城裏的那群二流子知道了,聞著味兒就找上了門。”
“藥農賣完藥還沒走就讓人直接堵在了藥房門口,明目張膽的跟他要銀子,藥農不想給就被他們強行拖到了巷子裏打了一頓,打完之後那銀子也沒留住,被那群二流子搜出來之後強行給要走了。”
“藥農氣不過就去縣衙告狀,結果您猜怎麽著?那二流子的頭頭是姓曲的他一房小妾的弟弟!”
“姓曲的問完事情緣由之後非但沒給藥農申冤,轉手還給安了個擾亂公堂的罪名打了幾板子,然後就把藥農押進了牢獄磋磨了幾天。”
“那姓曲的找人遞了話要是藥農不再追究就不與他計較了,等人鬆了口之後這才把人放了出來。”
聽小葉講完事情的來龍去脈,趙明中頭上的青筋一下爆了起來,隨著愈發沉重的唿吸一鼓一鼓的。
“這個狗東西竟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就不怕有人收了他嗎!”
看趙明中動了怒,小葉語氣又放輕了幾分。
“少爺,這人在平陽當縣令這麽多年,關係都已經打下了,再加上上頭有人給他撐腰,所以這才無法無天。”
“咱下去收集證據的時候也都了解過了,他做下的醃臢事那麽多,也就是這小莊村離著遠,再加上百姓窮苦估計入不了他的眼,不然肯定也逃不過他的剝削。”
小葉說完後趙明中一拳砸在了旁邊的土牆上。
“哼,以前是我不知道,現下既然讓我知道了那便新賬舊賬一起算,我立馬修書一封呈給知府大人,你明日再跑一趟縣城把信寄出,跟上次一樣,找個比較遠的驛站。”
“是少爺!”
小葉答應下來,過了一會兒看趙明中氣稍微消了一些後便把背上的包袱拿下來遞給趙明中。
“您讓我買的東西我帶迴來了。”
看著包袱裏的東西,趙明中的臉色這才好了一些,這是他讓小葉在縣城買的硯台和墨條。
李懷溪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一罐墨汁,導致小莊村的孩子們到現在一直以為墨就是現成的黑汁。
不管趙明中怎麽跟他們描述這群孩子也想象不出來為什麽一個墨條在石頭上磨一磨就會變成墨汁。
自己跟他們說李懷溪弄來的這東西在外麵根本就沒有,這群孩子還一臉嘚瑟,說這是他們村長有能耐,別處沒有那也正常。
是,趙明中承認李懷溪確實比較有能耐,這墨汁用起來也很方便,可是該讓孩子們知道的還是得讓他們認識一下。
所以這一次小葉去縣城便讓他順道買了一方硯台和墨條迴來。
他要當眾給孩子們演示一下,把李懷溪帶歪的地方給糾正迴來,要不然以後長大了到外麵有用到筆墨的地方,孩子們還不會用硯台,那不是自己這個啟蒙老師的做的不到位嘛。
看著手裏的硯台和墨條,趙明中的思緒又迴到了現下。
姓曲的作惡多端不知收斂,自己早晚會有收拾他的那一天,眼下教好孩子是自己的第一要務,至於他犯下的那些事,就等自己有了官身後再去處理吧。
趙明中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端著硯台進了庫房。
小葉蹲在地上喚了兩聲,小白便叼著骨頭過來找他玩。
很快,身後的庫房裏便傳來趙明中和孩子們對話的聲音。
“咳咳,大家都停一下手中的筆,今天我帶你們認識一個新物件,看我手裏拿著的是什麽。”
“是石頭!”有個孩童大聲喊道。
“對,是石頭,但這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以後你們寫字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石頭。”
“這,就是我之前跟你們說過的硯台!我現在往裏麵加點水然後用我手裏的墨條不停的研磨,大家看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水變黑了,就跟村長給我們的墨汁一樣,但是先生你的需要磨,我們的不需要哎。”聽這聲音是劉小勝說的。
“對,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想說的是……我想說得是今天寫的字還不夠,需要加練,每人再寫十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