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拉走今年的最後一批蚊香後,李懷溪家的蚊香工坊就停工了,緊接著村子裏就傳出了李家要翻蓋房子的消息。


    消息是村長的兩個兒子趙家興和趙家盛挨家挨戶通知下來的,讓村裏的老少爺們都去給李家蓋房子。


    這迴不是幫忙,而是給工錢,不論男女老少,隻要隻能幹活的,大家都去。


    男的出大力,女的幹細活,半大孩子去打下手。


    尤其是村裏那幾個會壘磚的老石匠,隻要去幹活的就給高工錢。


    這可把小莊村的村民們給高興壞了,現在正是夏末秋初地裏活不忙的時候,農閑的時候還有錢賺,擱以前哪有這種好事。


    另一方麵李家蓋房子說明這蚊香工坊的生意掙到錢了,掙錢的買賣不會輕易撒手,那以後村裏人還能去蚊香工坊上工。


    還有就是看著李懷溪家越過越好,村民們由衷地發自心裏的高興。


    於是消息一通知下去,到了李家動工的這一天,全村的老少爺們,嬸子大娘,半大小子,沒出嫁的大姑娘都來了。


    蓋房子是個大活,隻要來了那就有活幹。


    動工前李懷溪跟家裏人說孫成來的時候已經把圖紙上的要點都跟自己講清了,自己再找村長看一遍圖紙給自己說一說上麵不認識的字,大差不差這房子就能知道怎麽建。


    圖紙上麵寫的太詳細,要是從外麵請工匠來幫忙,萬一讓人家記走了就是個大損失。


    家裏人心想確實是這麽迴事,而且村裏人建房子都是自己蓋,也沒有從外麵請工匠來的習慣。


    再加上李懷溪已經能看懂圖紙,就是不認識上麵的字,那還有村長呢,就這麽建就行。


    章程定下來後,李家開始往外騰房子,家裏的鍋碗瓢盆都收拾到了蚊香工坊裏。


    建房子期間李父和李母就住在隔壁三叔家,李懷山、李懷林和李懷溪三兄弟就住在隔壁蚊香工坊的屋子裏。


    到了動工這天,李懷溪帶著村裏人扒掉了自己住了一年的土坯茅草屋,連帶著院外的院牆也全部推倒重建。


    清理掉舊房子的土坯,李懷溪帶人丈量好宅基地的尺寸當天就開始挖地基。


    打地基和後續壘磚牆都需要石灰,為了這個村長還專門帶人上山燒了兩窯石灰出來,對此李懷溪要給錢村長死活不要。


    老頭很會講道理。


    “這燒石灰的法子都是你給村裏的,現在你建房子要用了,給你燒兩窯怎麽了,還給錢,那不是打村裏人的臉嗎。”


    燒石灰不是個輕快活,對此李懷溪心裏過意不去,“村長,咱當時不是說好了嗎,這石灰窯裏的買賣我家也有分潤啊,這錢我一分沒少要過,現在我家要用不給錢您這不是打我的臉嗎。”


    “哎,你說對咯,有分潤說明這個也是你家的生意,你家的生意還給什麽錢。”


    村長開始講歪理,李懷溪爭辯不過,為此他跟村長說以後石灰窯裏的分潤他不要了,氣的村長攆了他兩條街真要打他的臉。


    李懷溪怕把老頭溜壞了,停下來讓他打他又不打了,順勢捏了一把李懷溪的臉說不要就不要吧,反正他現在也不差那點錢,後麵再燒兩窯給他拉過來。


    地基打好後就開始用青磚壘桑墩了,去年李懷溪還想自己燒磚來用的,但現在掙到錢了他決定直接去買。


    去鎮子上的土窯定了足夠的青磚和陶瓦,用家裏的四頭驢拉了好幾天才拉迴來。


    買磚的時候他還把院子裏要埋的陶管跟窯廠的老板說了,讓他根據規格燒一批陶管出來。


    劉二爺設計的陶管是一節一節可以連在一起的,當李懷溪把圖紙給窯廠老板看的時候老板眼都看直了,非要讓李懷溪把圖紙賣給他。


    最後給出的價位是賣給他青磚和陶瓦都不要錢,隻要能讓自己看臨摹一份出來以後能燒這陶管來賣就行。


    對此李懷溪答應了,自己村沒有燒陶管用的這種細泥,以後自己也沒有做這方麵生意的打算,所以就讓窯廠老板找畫師臨摹了一份去,自己則拉走了換來的磚和瓦。


    磚瓦省了一大筆錢,李懷溪便把省下來的這部分銀錢用在了木料上。


    屋子裏的的柱子,屋梁,檁子,椽子等大木架結構,還有後續要安裝的的門窗都需要用到木頭。


    有了省下來的這筆錢李懷溪就把原本定下來的木料提升了一個檔次。


    把需要的木料都報給鎮上的木作坊和木匠鋪,這邊給做著,家裏那邊也建著。


    做好基礎之後開始上大木架,就是用木頭在地基上拚出各個房間的結構,木頭連接處全部都是榫卯結構,對此李懷溪找了村裏的木匠黃大郎來幫忙。


    黃大郎也就是黃二牛的大伯,幹了一輩子的木匠,除了娶了個媳婦不行之外其他還是沒得說的,對李懷溪家的活幹的很是上心。


    木架結構做完之後開始壘磚牆,然後屋麵鋪檁條,鋪陶瓦。


    這些工序做完房子就基本建成了,這個時候村裏的老石匠也剔好了青石板,李懷溪帶人把陶管一節一節的接好埋進院子裏,再鋪上青石板,院子也在兩天之內完工。


    房子和院子這些主體完事之後李懷溪又拿著圖紙開始帶人壘火炕,壘灶台,做洗澡房,挖井,壘水塔。


    水塔最上方儲水的地方是李懷溪跟磚窯定製的一個大號陶缸,在村裏人合力下被吊起來放在了水塔最上方。


    村民們看著李懷溪家的房子一步一步建起來無不羨慕,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要建三間大瓦房。


    後來覺得應該是個二進的院子,再後來才知道是要建一個有十幾個房間,三個院子的大房子。


    兩個月的時間,在全村人的幫助下,李懷溪家占地一畝,三進的四合院子建成了。


    青磚碧瓦,飛簷鬥拱,李懷溪家儼然成了村裏的地主老爺。


    但村裏人知道,即使是住上這麽好的房子,李家也不會變成地主。


    畢竟誰家地主不僅不惦記著村裏的地還帶著大家一起開荒,不想著收租子卻給村裏幹活的人發最高的工錢。


    這房子建好了石灰窯也全都給了村裏,自己不再拿分潤。


    要是那些地主老爺也像李家這樣,那農家人也不會交了糧稅再交租子,最後落個吃不飽飯的下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漣秋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漣秋池並收藏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