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帝王之怒,君臣
寵妾揣崽跑路,高冷世子夜夜發瘋 作者:綠毛球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的臉色漲紅了個徹底,甚至有些喘不過起來,他捂著胸口熟練地讓李忠祿遞給他一個瓷瓶,從裏麵倒出兩粒金丹吞了下去,才慢慢緩了過來。
裴驚白看著他服下丹藥,眼神閃了閃,沒有阻止。
隻安靜地等人順了氣後又聽他繼續獰著臉罵:“區區一個靠著科舉舞弊才入了仕的外姓之臣,居然膽敢捏造兵亂的證據,簡直是無法無天了!”
皇帝罵完了周立群又指著禦案上的那個刺眼的盒子恨恨道:“那個無名也可惡至極,竟然企圖利用朕的臣子在朕的朝堂攪弄風雲,他到底想幹什麽?是要毀了朕的江山嗎!”
他說到最後一句時被自己的話氣到,更是一把掀翻了榻上的矮桌。
裴驚白瞥了一眼撒了滿地的棋子和碎得七零八落的玉棋盤,總算起身進言:“臣以為,無名雖然放肆妄為了些,但他未必不是向著皇上的。”
“哦?”皇帝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猜測,眯了一下因為蒼老而有些塌了的眼皮,“說說。”
裴驚白拱手躬身道:“皇上可以細想,無名每次出現都隻是奔著行為不端朝臣去的,沒有傷害過皇上,甚至也沒有針對過哪位正直的權臣,或許他的目的隻是想替皇上肅清朝堂罷了。”
皇帝倚在扶手上轉著扳指沉思一會,有些被他說服了:“愛卿說的不無道理,譬如今日禦史參太子貪汙的事裏就沒有無名的影子,他連皇子都沒有下手過,確實沒有任何挑釁皇權的舉動。”
“阿嚏——阿嚏!”
被輪番提及的無名本人窩在自個兒小屋裏接連打了幾個噴嚏,她揉了揉鼻子:“嗯?誰在罵我?”
【宿主,崔弘已已經在跟他的謀士商量怎麽潛入死牢殺周立群了。】
聽著係統的實時匯報,青稚冷笑一聲:“早上才剛命人爆出了太子貪汙賑災銀一案意圖分散皇上的注意,下午就等不及要動手?”
“看來他也是急了,若是他沒那麽早亮出太子那樁事,皇上可能還沒那麽快下定決心處置周立群,如此一來那孫子的死期可不遠了,就看那對父子誰的鍘刀更快了。”
因為周立群犯下的罪裏最大的一樁就是偽造謀反證據的案子,而皇上又視它如逆鱗,觸之即怒,他估計都已經不想知道這件陳年舊案的真相到底是什麽了,隻想安安生生地求仙問藥好多坐幾年江山。
上麵的人不想查,下麵的臣子一看事情大條也更不敢查,是以周立群下了獄後案子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直到太子這邊都出了事。
重臣犯了滔天大錯,兒子也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皇上怎麽可能還忍得住,不找個人出氣的話怕是晚上睡著了都會被氣醒。
兒子是親生的不能殺,那就隻能把臣子拉出來砍了呀。
對於青稚來說,周立群隻是她拋出來的一塊磚,隻要達到了引出謀逆案的作用,他什麽時候死,死在誰的手裏她都不在乎,最重要的讓皇上知道謀逆案的證據是偽造的就足夠了。
不過餘下的關於景王涉及謀逆案的那部分證據她半點沒透漏,如果一下子把所有的證據擺出來徹底掀開此事反而會大傷龍顏,這跟指著皇上笑話他當年斷錯了案有什麽區別。
就算皇上捏著鼻子把這錯認了讓爹娘迴來,他不僅不會有愧,還很可能會心生芥蒂。
得等他一點點地轉變態度,做足心理準備了,才是翻案的好時機。
青稚的猜測沒錯,太子貪汙一事在早朝被揭開後,皇帝的怒火已經達到了頂峰,吃再多的丹藥都沒辦法把這股氣壓下去。
忍無可忍之下,他便傳了旨意下去,勒令大理寺和刑部以及京兆府聯合審案,務必要在半個月內把周立群所有的案子查個底朝天,該殺殺該埋埋,查不完就都提頭來見。
等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後,皇帝憋到頭頂的怒火才熄了幾分,思緒也清明了一點。
“玄隱方才說邊關的形勢會愈加嚴峻,此言甚是,內憂必會引起外患呐。”
隨後他又想起一事:“聽聞你前些日子跟沈家的小子比試騎射贏了?”
皇帝雖隻活動在皇宮,但整個京城的大小事但凡是明麵上的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麵對帝王的雷霆之怒都沒有半分膽寒的裴驚白此時卻微微一頓。
但這點幾近於無的動作沒讓人發現,他頷首迴道:“僥幸罷了,臣不如沈旭之年少有為。”
皇帝卻知他隻是謙虛:“朕聽沈統領說過他那小兒子雖然不聽管教,但武學天賦是不錯的,據說去年他已經能跟趙統領打平手了,而你裴玄隱卻還贏了他,想必功夫至少也是小成了。
他上身往前傾了傾,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打探:“就是不知你能否繼承你祖父的遺風在戰場上橫掃千軍?”
裴驚白的表情沒有一絲破綻,他慚愧而從容地搖搖頭:“祖父十二歲時便已經在邊關與北蠻廝殺,而臣二十二虛齡卻連北國的風光都沒見過,甚至手中的劍都未曾染過血,又如何配與祖父相提並論。”
沒有殺過人的話自然是假的,光是他裴氏未來家主的身份都會惹來一些有野心的族人暗殺,若是沒見過血他哪還能活到今日。
隻不過沒去過邊疆倒是真事。
皇上聞言也反應過來裴驚白武功再高深也是養尊處優的京城貴公子,心中一些念頭才剛升起又消了下去,頗有些遺憾道:“你祖父的功績確是少有人能與之匹敵啊,老寧遠侯在時,先考可是從無需為邊疆戰事憂慮過的。”
裴驚白心裏竟是對自己的君主發出嘲諷:對少有人匹敵,卻也不是沒有,隻是那人已經被你親手趕走了,如今這所有的亂局大半的責任都在你一人之失。
如今邊關要防不住,才終於想起來要尋找良將了麽。
這頭的君臣在邊疆的話題上戛然而止,皇宮之外的趙家卻是已經提前對裴驚白的結局了然於胸。
趙夫人壽安郡主正滿麵愁容:“聽說張家母女今日去寧遠侯府了,娘怎麽覺得那兩家要成了呢,容兒快幫你哥哥想想法子啊!”
在自家母親麵前,趙雲容也不用再刻意收斂性子,臉上全是不耐煩:“急什麽,就算這事成了也好不了多久,大不了明年等裴驚白死了再讓大哥把人娶迴來便是了。”
裴驚白看著他服下丹藥,眼神閃了閃,沒有阻止。
隻安靜地等人順了氣後又聽他繼續獰著臉罵:“區區一個靠著科舉舞弊才入了仕的外姓之臣,居然膽敢捏造兵亂的證據,簡直是無法無天了!”
皇帝罵完了周立群又指著禦案上的那個刺眼的盒子恨恨道:“那個無名也可惡至極,竟然企圖利用朕的臣子在朕的朝堂攪弄風雲,他到底想幹什麽?是要毀了朕的江山嗎!”
他說到最後一句時被自己的話氣到,更是一把掀翻了榻上的矮桌。
裴驚白瞥了一眼撒了滿地的棋子和碎得七零八落的玉棋盤,總算起身進言:“臣以為,無名雖然放肆妄為了些,但他未必不是向著皇上的。”
“哦?”皇帝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猜測,眯了一下因為蒼老而有些塌了的眼皮,“說說。”
裴驚白拱手躬身道:“皇上可以細想,無名每次出現都隻是奔著行為不端朝臣去的,沒有傷害過皇上,甚至也沒有針對過哪位正直的權臣,或許他的目的隻是想替皇上肅清朝堂罷了。”
皇帝倚在扶手上轉著扳指沉思一會,有些被他說服了:“愛卿說的不無道理,譬如今日禦史參太子貪汙的事裏就沒有無名的影子,他連皇子都沒有下手過,確實沒有任何挑釁皇權的舉動。”
“阿嚏——阿嚏!”
被輪番提及的無名本人窩在自個兒小屋裏接連打了幾個噴嚏,她揉了揉鼻子:“嗯?誰在罵我?”
【宿主,崔弘已已經在跟他的謀士商量怎麽潛入死牢殺周立群了。】
聽著係統的實時匯報,青稚冷笑一聲:“早上才剛命人爆出了太子貪汙賑災銀一案意圖分散皇上的注意,下午就等不及要動手?”
“看來他也是急了,若是他沒那麽早亮出太子那樁事,皇上可能還沒那麽快下定決心處置周立群,如此一來那孫子的死期可不遠了,就看那對父子誰的鍘刀更快了。”
因為周立群犯下的罪裏最大的一樁就是偽造謀反證據的案子,而皇上又視它如逆鱗,觸之即怒,他估計都已經不想知道這件陳年舊案的真相到底是什麽了,隻想安安生生地求仙問藥好多坐幾年江山。
上麵的人不想查,下麵的臣子一看事情大條也更不敢查,是以周立群下了獄後案子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直到太子這邊都出了事。
重臣犯了滔天大錯,兒子也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皇上怎麽可能還忍得住,不找個人出氣的話怕是晚上睡著了都會被氣醒。
兒子是親生的不能殺,那就隻能把臣子拉出來砍了呀。
對於青稚來說,周立群隻是她拋出來的一塊磚,隻要達到了引出謀逆案的作用,他什麽時候死,死在誰的手裏她都不在乎,最重要的讓皇上知道謀逆案的證據是偽造的就足夠了。
不過餘下的關於景王涉及謀逆案的那部分證據她半點沒透漏,如果一下子把所有的證據擺出來徹底掀開此事反而會大傷龍顏,這跟指著皇上笑話他當年斷錯了案有什麽區別。
就算皇上捏著鼻子把這錯認了讓爹娘迴來,他不僅不會有愧,還很可能會心生芥蒂。
得等他一點點地轉變態度,做足心理準備了,才是翻案的好時機。
青稚的猜測沒錯,太子貪汙一事在早朝被揭開後,皇帝的怒火已經達到了頂峰,吃再多的丹藥都沒辦法把這股氣壓下去。
忍無可忍之下,他便傳了旨意下去,勒令大理寺和刑部以及京兆府聯合審案,務必要在半個月內把周立群所有的案子查個底朝天,該殺殺該埋埋,查不完就都提頭來見。
等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後,皇帝憋到頭頂的怒火才熄了幾分,思緒也清明了一點。
“玄隱方才說邊關的形勢會愈加嚴峻,此言甚是,內憂必會引起外患呐。”
隨後他又想起一事:“聽聞你前些日子跟沈家的小子比試騎射贏了?”
皇帝雖隻活動在皇宮,但整個京城的大小事但凡是明麵上的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麵對帝王的雷霆之怒都沒有半分膽寒的裴驚白此時卻微微一頓。
但這點幾近於無的動作沒讓人發現,他頷首迴道:“僥幸罷了,臣不如沈旭之年少有為。”
皇帝卻知他隻是謙虛:“朕聽沈統領說過他那小兒子雖然不聽管教,但武學天賦是不錯的,據說去年他已經能跟趙統領打平手了,而你裴玄隱卻還贏了他,想必功夫至少也是小成了。
他上身往前傾了傾,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打探:“就是不知你能否繼承你祖父的遺風在戰場上橫掃千軍?”
裴驚白的表情沒有一絲破綻,他慚愧而從容地搖搖頭:“祖父十二歲時便已經在邊關與北蠻廝殺,而臣二十二虛齡卻連北國的風光都沒見過,甚至手中的劍都未曾染過血,又如何配與祖父相提並論。”
沒有殺過人的話自然是假的,光是他裴氏未來家主的身份都會惹來一些有野心的族人暗殺,若是沒見過血他哪還能活到今日。
隻不過沒去過邊疆倒是真事。
皇上聞言也反應過來裴驚白武功再高深也是養尊處優的京城貴公子,心中一些念頭才剛升起又消了下去,頗有些遺憾道:“你祖父的功績確是少有人能與之匹敵啊,老寧遠侯在時,先考可是從無需為邊疆戰事憂慮過的。”
裴驚白心裏竟是對自己的君主發出嘲諷:對少有人匹敵,卻也不是沒有,隻是那人已經被你親手趕走了,如今這所有的亂局大半的責任都在你一人之失。
如今邊關要防不住,才終於想起來要尋找良將了麽。
這頭的君臣在邊疆的話題上戛然而止,皇宮之外的趙家卻是已經提前對裴驚白的結局了然於胸。
趙夫人壽安郡主正滿麵愁容:“聽說張家母女今日去寧遠侯府了,娘怎麽覺得那兩家要成了呢,容兒快幫你哥哥想想法子啊!”
在自家母親麵前,趙雲容也不用再刻意收斂性子,臉上全是不耐煩:“急什麽,就算這事成了也好不了多久,大不了明年等裴驚白死了再讓大哥把人娶迴來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