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府裏,端王和張敬之相對而坐。


    剛才朝會時,馬誌遠告訴他們,今天一大早,工部的人就告訴他,部裏收到了雲廊的六百裏加急,但由於要趕朝會,馬誌遠沒來的及到工部去。


    朝會剛散,馬誌遠就急匆匆地朝工部趕。端王、張敬之則一起在王府等著。


    從工部趕到端王府需要一段時間,張敬之端著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


    端王在朝會時,心已不安,總想著工部的那封雲廊急遞。


    算時間,修渠引水的國策也就將將送到西北不到一個月,雲廊就往工部投急遞,難道是修渠出了什麽問題?


    端王耐不住了,開口問道:“張大人,雲廊的急遞勢必與修渠有關,你說裏麵會寫些什麽呢?”


    張敬之放下茶杯:“王爺,雲廊是燕王的藩封,按理他不應該對修渠這麽上心,臣想他應該是報其他的事情。”


    同端王這幾日接觸下來,張敬之漸漸了解了他的脾氣和風格。端王是個聰明人,但善謀少斷,心中能夠權衡各種因素與利弊,卻很難下定決心。


    修渠引水這樣的大事,雖然皇上批了紅,中書省也發文到了西北,但張敬之知道端王心中對此事還是有些猶豫,如果雲廊這時六百裏加急,送來了一個壞消息,以端王的個性,修渠又會充滿變數。


    張敬之想淡化端王對修渠的關注,所以選擇那樣的迴答。畢竟這個節點上,沒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端王也不好再追問了,不然反倒顯得自己沉不住氣。


    兩人都不說話了,廳堂裏安靜下來。


    一陣急促的腳步,從外麵傳來。端王和張敬之不約而同地抬起頭,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馬誌遠右手拿著信封,左手挽著長袍,踩著高底官靴,蹭蹭蹭地走進廳堂。


    “怎樣?”端王心急地問。


    “王爺,還沒拆呢。”


    “快拆!”


    馬誌遠拆開信封將裏麵的信掏出來展開,理齊,平鋪到桌案上,然後讓到一邊。


    端王立刻站了過來,馬誌遠、張敬之也圍在兩旁。


    三雙眼睛盯著那薄薄的奏本,目光在上麵激烈的來迴掃動。


    張敬之至始至終都較為平靜,而端王、馬誌遠則不同,一開始還在靜靜地看,到後麵眉頭已經皺起老高了。


    張敬之最先看完,走開了,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端王、馬誌遠又揀細微緊要處,再看了一遍,才相繼坐迴位子。


    待二人坐定,張敬之率先說話了:“雲廊的動作蠻快,已經準備修渠了,但北府、九原卻沒有急遞。王爺,這其中會不會有詐?”


    “以往西北三郡都會同進同退同一天往各部投文書,但這一次,雲廊如此冒進?馬大人,你怎麽看?”端王看向馬誌遠。


    馬誌遠看看兩人,捋了捋胡須:“王爺、張大人,我也想不太通,雲廊如此迫切,會不會是貪圖中土的銀子?”


    “有可能。不過,信上也說了,雲廊已經開始派人去雪山修渠,希望朝廷趕緊把修渠需要的銀子送過去。”張敬之說道。


    “燕王不光要銀子,還催著要開工用的糧食。從京師到西北,少說有個二千裏,運糧過去?他雲廊沒有糧嗎?就不能先墊著嗎?說到底,還是緩兵之計!”端王憤憤地說道。


    張敬之和馬誌遠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


    馬誌遠先開口勸道:“王爺,至少燕王已經開始動工,以錢糧緊缺為由要錢糧,我們還是有迴轉的餘地。”


    端王聽完更煩了:“那你們說,該怎麽迴轉?!”


    馬誌遠:“臣想,可不可以由戶部發急遞給雲廊,就說京師的錢糧已經在路上,如果雲廊不願意等,可以先向臨近的九原、北府借些周轉。”


    張敬之:“嗯,臣料想燕王這封急遞定是背著趙王、代王向工部投的。他是不會真的去借,而且那兩郡也沒有多餘的糧!這樣迴複,雖然沒什麽意義,但也能應付過去吧。”


    馬誌遠聽了,驚訝地看著張敬之:“張大人,莫非你的意思是隻發個急遞應付雲廊,並不會真的向西北運糧?”


    “馬大人,一輛大車可以運十石糧,從京師到西北,路上要耗費七石糧,十存其三。二輛大車可以運二十石糧,從京師到西北,路上就隻要耗費十石糧,十存其五。為了減輕路上的損耗,單次運糧量越大越好。當然,還要考慮沿途的所經路麵情況,我們戶部已經做了計算,京師到西北並無水路,隻能走陸路,糧隊單次運糧十萬石,最為劃算。現在,戶部剛支出完上年各部的銀子,還沒有籌到足夠多的糧食,所以糧車還未行。”


    聽到這話,馬誌遠的臉一下繃緊了:“張大人,論轉運糧食,我肯定不如你知道的多。但是,我以為既然雲廊已經開始修渠,朝廷自然也要按之前的約定,運糧給西北,兌現中土出錢,西北出人的承諾。不然失信於雲廊,同樣也會失信於九原和北府兩郡,到時候整個西北三鎮都不會動,那端王以修渠來裁人的策略,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張敬之聽出馬誌遠的脾氣,大聲說道:“張大人!朝廷跟西北約定的是出錢,不是出糧!”


    “西北不是湖廣,周圍沒有大糧源,你運白花花的銀子去,人家上哪裏買糧食?”


    “我又沒說不給西北運糧!”


    “你剛才還不是這個意思?!”


    “......”


    張敬之被馬誌遠嗆得無法,擺擺手,選擇背對著他不說話。


    “好了,都是為了本王,兩位大人不要爭執了。”


    端王站了起來,看向張敬之的後背,問道:“張大人,戶部現在還有多少糧食?”


    王爺問話,張敬之不得不轉過頭來,恭敬地迴答:“五千石。”


    聽到這個迴答,端王和馬誌遠都震驚了,沒想到戶部賬上竟隻有這點東西。


    馬誌遠這才知道錯怪了張敬之,畢竟隻運這點皮毛過去,還不如不運,免得讓地方笑話。


    “張大人,湊齊十萬石,還要多久?”馬誌遠問話的聲音溫柔了許多。


    張敬之看了馬誌遠一眼:“三個月。”


    “太晚了!等不了那麽久!”端王說道,“敬之,你想想辦法,十天內先湊齊一萬石糧,給雲廊運過去。”


    “好吧,我盡力!”


    張敬之麵露難色,他這個戶部尚書當的太憋屈了,上次為了填補國庫虧空,充公了靖王府。


    這次他又該拿什麽去湊這一萬石糧食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瓣梅之京城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之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之後並收藏六瓣梅之京城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