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八年(1138年)


    嶽飛人在鄂州,戮力練兵,日夜訓閱。


    而這邊趙構卻已經開始準備屈己求和,並重用秦檜,令其與金接通關係。


    韓世忠和嶽飛對此堅決反對。


    嶽飛甚至還親赴臨安朝見趙構道:“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


    趙構根本就不聽。


    十一月。


    金廷來人“講和”。


    金人不稱宋朝而稱江南,不說議和,隻說詔諭。


    把宋朝置於藩屬地位。


    消息傳開,一時之間,朝野上下,輿論沸騰。


    宋朝廷諸大臣對此議論紛紛,然所有反對者,不是被罷官,就是被貶謫,就連當時的宰相趙鼎也被罷相。


    十二月二十七日。


    秦檜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趙構,滿臉恭敬的長跪在金使腳下。


    並答應取消宋國號,以作金的藩屬,並約定每年納貢。


    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


    看到這裏。


    屏幕前的觀眾們全都坐不住了。


    “好家夥!老子特麽的直唿好家夥!我隻知道南宋憋屈,卻沒有想到憋屈成了這個吊樣!這特麽的跟後來向我們稱臣的朝鮮有什麽區別?自廢國號?這尼瑪!”


    “大無語……秦檜居然就這麽跪了……還是代表宋高宗,所以南宋其實早在這個時候就亡國了?”


    “可不是麽?好好的朝廷,明明可以打贏的,結果卻因為秦檜的暗箱操作變成了這幅局麵……”


    “我算是知道為什麽當時的人會這麽恨秦檜了,除了後來冤枉嶽飛,求和才是他犯下的最不可饒恕的罪狀啊!”


    “這特麽,現在居然還有人在給秦檜洗白,這還有啥可以洗的?說他識時務者為俊傑?國家都被他給坑了啊!”


    “真尼瑪天字第一號大奸臣!”


    “無法想象,當時的嶽飛又會是什麽樣的心情!”


    “他還在加緊操練啊,結果國家投了,這就跟我玩遊戲都殺瘋了,結果碰上了四個演員二十投了一樣,太特麽憋屈了啊!”


    正如觀眾們所料。


    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


    宋朝廷為慶賀和議成功,宣布大赦天下。


    嶽飛接到赦書的時候,當場瞠目,睚眥欲裂!


    接著,便讓幕僚起草了一份赦表,並在其中表明自己絕不會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複仇報國"的決心。


    對於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拒不接受。


    想派人去窺探金國虛實,也不被允許。


    要求解除自己的軍職,不予理睬。


    就這麽拖著他,晾著他。


    直到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


    金國政變。


    金兀術廢除對宋和議,並親統大軍,取道汴京向兩淮進軍。


    五月下旬,金軍便兵臨順昌城下。


    趙構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命嶽飛發兵救援。


    此時的嶽家軍已在鄂州整訓三年。


    嶽飛接詔後,立即東進援救順昌。


    六月下旬。


    金軍才剛受阻,局勢稍有穩定。


    趙構便立即差人向嶽飛送來了一份詔命,諭令嶽飛:“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


    當時來傳達詔命的李若虛不顧矯詔之罪,支持嶽飛北上。


    嶽飛也不負所望。


    接連攻下蔡州、魯山,順利收複潁昌、陳州。


    並在六月底攻下鄭州和西京。


    與此同時。


    韓世忠那邊也是連戰皆捷,露出收複海州、亳州。


    另外,還有“連結河朔”的忠義民兵在金軍後方配合作戰,以及北方許多州縣的民間抗金力量也在這期間紛紛揭竿響應。


    一時之間。


    整片宋朝大地,滿是抗擊金軍的力量!


    眾誌成城!


    截至七月初,曹、懷、衛、孟等州均被接連攻克。


    至此。


    嶽飛所部和由他聯絡的各地忠義民兵,已對金兀術盤踞的東京已形成六麵合圍。


    眼看著就能憑此一役完勝金軍。


    宋廷又出了幺蛾子。


    東南、西南兩支軍隊均被詔命調離。


    嶽飛連連上奏,請求朝廷不要撤軍,卻遲遲沒有盼來迴複和援軍,隻能孤軍奮戰。


    而金兀術得知嶽飛此時兵馬不多,直接派出一萬五千人衝出包圍圈,直撲嶽飛而來,企圖一舉消滅嶽飛。


    七月初八


    金兀術率領“鐵浮圖”從正麵進攻。


    又在左右兩翼輔之“拐子馬”【一種輕型或中型的騎兵,被布置在兩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機動性以及集團衝鋒時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力,對敵軍迂迴包抄而後突擊】


    兩支部隊全都是金軍的精銳。


    嶽飛令其子嶽雲率背嵬軍和遊奕軍騎兵迎戰,並派步兵用麻紮刀、大斧等,上砍敵軍,下砍馬腿,輕而易舉,便廢掉了金軍“拐子馬”的武功。


    初十,金兵再犯。


    嶽飛再敗。


    隨後,金兀術又調集了十二萬大軍前來。


    十三日,楊再興率兵出巡,卻不想在小商橋與囤積在這裏的金兵遭遇,一時之間被金兵合圍,無從逃脫,卻拚死以三百騎兵殺了金兵二千多人。


    楊再興本人與所部全部英勇戰死。【楊再興是楊家將楊景(楊六郎)的玄孫,算是楊家將最後僅存的有記載的血脈了,卻沒想到因為誤入小商橋而死,哎……】


    十四日,金兀術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攻潁昌。


    此戰。


    王貴、嶽雲分率精騎出戰。


    嶽雲以八百背嵬騎兵作正麵攻擊,步兵分左、右兩翼,以抗金軍騎兵。


    嶽家軍“無一人肯迴顧”,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敗金軍,陣斬金軍五千餘人,俘士卒二千餘人、將官七十八人,獲馬三千餘匹。


    連番敗仗,金兀術的心態崩了,退還開封後,哀歎的道:


    “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屨見挫衄!”


    金軍其他將領也不願再戰,甚至還派密使向嶽飛請降。


    嶽飛為之振奮:“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


    隨後嶽家軍全線進擊,包圍開封。


    十八日。


    嶽飛麾下諸統製從臨潁縣率主力往東北方向進發,再敗五千金軍,追擊十五裏。


    金兀術以十萬大軍駐紮於開封西南四十五宋裏的朱仙鎮,希圖再次負隅頑抗。


    嶽家軍前哨的五百背嵬鐵騎抵達朱仙鎮,雙方交鋒,金軍全軍奔潰。


    這便是切換到嶽飛登場時的那場戰鬥。


    這一仗,縱使是已經看過一次。


    但當視角切換至上帝視角,還是能為這一場戰役感到驚歎!


    而林凡的身影,也在戰役的末尾時出現在了屏幕當中。


    他的臉上帶著歎息。


    對著屏幕開口道:


    “諸位……這就是嶽飛的軍戎生涯,下麵,再讓我們去看看,這場戰役背後的其他部分。”


    說罷。


    林凡身後的畫麵開始了流轉。


    鏡頭跟隨狂奔而逃的金兀術來到了黃河邊上。


    正準備渡河的時候。


    一名太學生突然來見。


    金兀術雖有疑惑,卻還是將其召喚到了麵前,冷聲道:


    “你有何事?難道是來嘲諷我的嗎?我手裏的刀可是會砍頭的。”


    太學生怡然無懼的道:


    “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嶽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金兀術聞言一愣:“幾個意思?”


    太學生臉上露出諂媚,伸手從袖中取出一物,笑著遞到了金兀術的麵前道:


    “我家秦相,托我來向大人問好。”


    這是一把鑲嵌了寶石的金刀。


    看到金刀,金兀術眼中頓時露出了一抹喜色,忍不住的點頭道:“好好好!不枉我昔日放他南歸!”


    隨後,他收起金刀,並派人招待這名太學生。


    同時,還下達了暫不過河的命令。


    不日。


    嶽家軍班師的消息傳來。


    金兀術當即撥迴大軍,重占開封府。


    八月。


    各地守軍節節敗退。


    除了嶽家軍又最後勝了一場之外。


    全線潰敗。


    另一邊,韓世忠久攻淮陽軍不克,也在宋廷的命令下撤軍了。


    八月中旬,金軍占領宿州,並因當地人歡迎過宋軍而進行報複屠戮。


    第四次北伐。


    以失敗告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