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太子有太子該做的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作者:張無敵死了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綱看李恪沒聽出自己的意思,還和太子說起了錢財的事情,心裏就有點不高興。
這不高興不是因為李恪不在意自己的話。
他都活這麽多年了,還在乎什麽別人尊敬不尊敬。
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曆,早就讓他看開了一切,現在早點死都是他的每年生日願望。
讓李綱不高興的是,李承乾這個太子居然為了這麽點錢去惹陛下。
這對他的太子之位還有名聲是有影響的。
但畢竟是人兩兄弟,不好當著麵說,免得讓他們兩人覺得這是在挑撥。
李恪今天來,還說準備在李承乾這裏安排挖兩個泳池。
這卻被李承乾拒絕了,李承乾知道,李世民遲早去太極宮的立政殿住。
未來東宮的顯德殿就是自己這個太子搬過去住,那裏已經在挖了,這裏沒必要花錢。
李恪說完這事也就沒事了,自己離開去往顯德殿。
當李恪走後,李綱才和李承乾說:
“太子,身為老師,我必須告訴你,以後這樣的事情不要做。”
李承乾不明所以,皺眉問老師:
“老師,這是何意?什麽樣的事?”
“當然是為了錢財去觸怒陛下,你是儲君,未來的太子。
蜀王隻是蜀王,他已經不能再進一步了,他現在做什麽都無所謂。
哪怕現在出事了,以後你登基也能再次封他為王,但你如果讓陛下不滿意,是會動搖你的儲君之位的。”
李承乾被李綱這麽一點,還真這麽覺得。
曆史上的李承乾不就是幹了很多昏庸的事情。
李承乾誠懇的對李綱說:
“老師說的對,我最近是有點太順了,才會得意忘形,幸虧老師及時指點我。”
李綱摸了摸胡須,看著李承乾的眼裏都是欣慰。
這麽聽勸的太子,當初前兩個太子就不如,李綱相信李承乾未來也是和陛下一樣,是個能聽的進去臣子諫言的好皇帝。
其實李綱在得知了李承乾被打的時候,馬上就進宮去顯德殿,當麵就數落李世民。
孩子再怎麽犯錯,你也不該這麽打孩子啊,那還是儲君,太上皇李淵都沒這麽打過你。
李綱算是看著李世民長大的了,李綱當初就早早的在李淵府上做副手,對於他們父子間自然是不陌生。
李淵何止沒打過李世民,甚至還一度誇李世民比大哥李建成更適合當,當時還是四品衛尉寺少卿李淵,李家家族的接班人。
李世民十六歲的時候,隋煬帝被突厥圍困,李世民加入救援隋煬帝的軍隊。
事後還被封為禁軍統領,雖然是中級武官,但李建成可什麽官職都沒有。
正兒八經的少年將軍,文武全才,加上李世民四歲的時候就被一個書生看出有龍鳳之姿,李淵曾經寶貝這個二郎寶貝的不行。
袁天罡曾經就對李淵說過,李世民最適合接他的班。
李淵為了不讓袁天罡的話挑起李世民兄弟之間的鬥爭,就讓袁天罡迴老家益州,當了個火井縣令。
李恪今天來,還有個好東西準備給長孫皇後帶去。
就是在裴寂家抄出來的,黃金魚鱗手鐲,上麵還分別鑲嵌了藍色寶石,紅色瑪瑙,粉白色珍珠。
整個手鐲都是用黃金絲編製而成,這些金線有條不紊地交織在一起。
看的出來裴寂家當初是找了頂級的工匠編織,他們巧妙運用各類技法,賦予了手鐲獨一無二的紋理。
手鐲的邊緣,經工匠們精雕細琢、反複打磨,變得圓潤順滑,不僅確保佩戴時不會刮傷肌膚,更使整體質感升華,增添了一份精致優雅。
李恪這次不從前麵的大門進去,換成了從偏門直接進後殿去。
李恪不想遇到李李世民,但偏偏遇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和長孫皇後你儂我儂著呢,就有宮女進來通傳蜀王來了。
“兒臣來看母親了。”
“恪兒來了,快坐,聽說你被父皇打了,背上還疼嗎?”
李恪想說不怎麽疼,畢竟也沒被打幾下。
當時也不像李承乾那樣脫了褲子打,是隔著袍服打,卸掉不少力。
但李恪就是忍不住惡心一下李世民:
“疼,疼死了母親,你不信我脫下來給你看。”
說著李恪還真準備脫袍服,李世民趕緊阻止。
“逆子住手!誰讓你脫衣服了。”
李恪還委屈巴巴的向長孫皇後求救:
“母親你看,阿耶就總欺負我。”
長孫皇後知道李恪的小心思,就覺得好玩,這孩子總是這樣淘氣。
李恪看長孫皇後隻是捂著嘴笑也不說話,就轉移了話題:
“母親你看,這是我從裴寂家裏找到的,特地拿來孝順母後的。”
說著,李恪拿出了“黃金魚鱗手鐲”。
縱使長孫皇後貴為皇後,也沒見過這麽好的東西。
陽光反射到手鐲上麵,照的黃金手鐲熠熠生輝。
長孫皇後輕輕接過手鐲,眼眸中滿是驚喜與讚歎,她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手鐲上細膩的紋理,感受著那極致的工藝。
“恪兒,這實在是太精美了,難為你有心。”
長孫皇後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微風,話語間飽含著深深的動容,那溫柔的目光始終落在李恪身上,滿是欣慰與疼愛。
李世民亦被這突如其來的璀璨光芒所吸引,微微俯身湊近,目光中透著探究與欣賞,仔細端詳起這隻手鐲。
他雖見慣了奇珍異寶,但如此精巧絕倫的黃金拉絲手鐲,也是第一次得見。
看著長孫皇後愛不釋手的模樣,他的目光柔和下來。
“這裴寂,倒是藏了不少好東西。”
李恪看著長孫皇後的反應,心中暗自得意,麵上卻故作謙遜。
“隻要母後喜歡就好。
裴寂犯下大錯,他的這些財物理應充公,兒臣想著這手鐲與母後最為相稱,便拿來了。”
此時,長孫皇後抬起頭,眼神中帶著幾分關切,看向李恪說道:
“恪兒,你近來行事可要穩重些,莫要再惹你父皇生氣。
你父皇打你,也是望你能有所長進,他心中是疼你的。”
李恪乖巧地點點頭,“兒臣明白,母後教誨兒臣銘記於心。”
然而,他的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隻有李世民知道,這個逆子隻是說些好聽的話,該氣朕的時候一樣氣。
但念及此刻一家人相聚的溫馨氛圍,他並未將心中所想表露出來,隻是微微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寵溺。
這不高興不是因為李恪不在意自己的話。
他都活這麽多年了,還在乎什麽別人尊敬不尊敬。
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曆,早就讓他看開了一切,現在早點死都是他的每年生日願望。
讓李綱不高興的是,李承乾這個太子居然為了這麽點錢去惹陛下。
這對他的太子之位還有名聲是有影響的。
但畢竟是人兩兄弟,不好當著麵說,免得讓他們兩人覺得這是在挑撥。
李恪今天來,還說準備在李承乾這裏安排挖兩個泳池。
這卻被李承乾拒絕了,李承乾知道,李世民遲早去太極宮的立政殿住。
未來東宮的顯德殿就是自己這個太子搬過去住,那裏已經在挖了,這裏沒必要花錢。
李恪說完這事也就沒事了,自己離開去往顯德殿。
當李恪走後,李綱才和李承乾說:
“太子,身為老師,我必須告訴你,以後這樣的事情不要做。”
李承乾不明所以,皺眉問老師:
“老師,這是何意?什麽樣的事?”
“當然是為了錢財去觸怒陛下,你是儲君,未來的太子。
蜀王隻是蜀王,他已經不能再進一步了,他現在做什麽都無所謂。
哪怕現在出事了,以後你登基也能再次封他為王,但你如果讓陛下不滿意,是會動搖你的儲君之位的。”
李承乾被李綱這麽一點,還真這麽覺得。
曆史上的李承乾不就是幹了很多昏庸的事情。
李承乾誠懇的對李綱說:
“老師說的對,我最近是有點太順了,才會得意忘形,幸虧老師及時指點我。”
李綱摸了摸胡須,看著李承乾的眼裏都是欣慰。
這麽聽勸的太子,當初前兩個太子就不如,李綱相信李承乾未來也是和陛下一樣,是個能聽的進去臣子諫言的好皇帝。
其實李綱在得知了李承乾被打的時候,馬上就進宮去顯德殿,當麵就數落李世民。
孩子再怎麽犯錯,你也不該這麽打孩子啊,那還是儲君,太上皇李淵都沒這麽打過你。
李綱算是看著李世民長大的了,李綱當初就早早的在李淵府上做副手,對於他們父子間自然是不陌生。
李淵何止沒打過李世民,甚至還一度誇李世民比大哥李建成更適合當,當時還是四品衛尉寺少卿李淵,李家家族的接班人。
李世民十六歲的時候,隋煬帝被突厥圍困,李世民加入救援隋煬帝的軍隊。
事後還被封為禁軍統領,雖然是中級武官,但李建成可什麽官職都沒有。
正兒八經的少年將軍,文武全才,加上李世民四歲的時候就被一個書生看出有龍鳳之姿,李淵曾經寶貝這個二郎寶貝的不行。
袁天罡曾經就對李淵說過,李世民最適合接他的班。
李淵為了不讓袁天罡的話挑起李世民兄弟之間的鬥爭,就讓袁天罡迴老家益州,當了個火井縣令。
李恪今天來,還有個好東西準備給長孫皇後帶去。
就是在裴寂家抄出來的,黃金魚鱗手鐲,上麵還分別鑲嵌了藍色寶石,紅色瑪瑙,粉白色珍珠。
整個手鐲都是用黃金絲編製而成,這些金線有條不紊地交織在一起。
看的出來裴寂家當初是找了頂級的工匠編織,他們巧妙運用各類技法,賦予了手鐲獨一無二的紋理。
手鐲的邊緣,經工匠們精雕細琢、反複打磨,變得圓潤順滑,不僅確保佩戴時不會刮傷肌膚,更使整體質感升華,增添了一份精致優雅。
李恪這次不從前麵的大門進去,換成了從偏門直接進後殿去。
李恪不想遇到李李世民,但偏偏遇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和長孫皇後你儂我儂著呢,就有宮女進來通傳蜀王來了。
“兒臣來看母親了。”
“恪兒來了,快坐,聽說你被父皇打了,背上還疼嗎?”
李恪想說不怎麽疼,畢竟也沒被打幾下。
當時也不像李承乾那樣脫了褲子打,是隔著袍服打,卸掉不少力。
但李恪就是忍不住惡心一下李世民:
“疼,疼死了母親,你不信我脫下來給你看。”
說著李恪還真準備脫袍服,李世民趕緊阻止。
“逆子住手!誰讓你脫衣服了。”
李恪還委屈巴巴的向長孫皇後求救:
“母親你看,阿耶就總欺負我。”
長孫皇後知道李恪的小心思,就覺得好玩,這孩子總是這樣淘氣。
李恪看長孫皇後隻是捂著嘴笑也不說話,就轉移了話題:
“母親你看,這是我從裴寂家裏找到的,特地拿來孝順母後的。”
說著,李恪拿出了“黃金魚鱗手鐲”。
縱使長孫皇後貴為皇後,也沒見過這麽好的東西。
陽光反射到手鐲上麵,照的黃金手鐲熠熠生輝。
長孫皇後輕輕接過手鐲,眼眸中滿是驚喜與讚歎,她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手鐲上細膩的紋理,感受著那極致的工藝。
“恪兒,這實在是太精美了,難為你有心。”
長孫皇後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微風,話語間飽含著深深的動容,那溫柔的目光始終落在李恪身上,滿是欣慰與疼愛。
李世民亦被這突如其來的璀璨光芒所吸引,微微俯身湊近,目光中透著探究與欣賞,仔細端詳起這隻手鐲。
他雖見慣了奇珍異寶,但如此精巧絕倫的黃金拉絲手鐲,也是第一次得見。
看著長孫皇後愛不釋手的模樣,他的目光柔和下來。
“這裴寂,倒是藏了不少好東西。”
李恪看著長孫皇後的反應,心中暗自得意,麵上卻故作謙遜。
“隻要母後喜歡就好。
裴寂犯下大錯,他的這些財物理應充公,兒臣想著這手鐲與母後最為相稱,便拿來了。”
此時,長孫皇後抬起頭,眼神中帶著幾分關切,看向李恪說道:
“恪兒,你近來行事可要穩重些,莫要再惹你父皇生氣。
你父皇打你,也是望你能有所長進,他心中是疼你的。”
李恪乖巧地點點頭,“兒臣明白,母後教誨兒臣銘記於心。”
然而,他的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隻有李世民知道,這個逆子隻是說些好聽的話,該氣朕的時候一樣氣。
但念及此刻一家人相聚的溫馨氛圍,他並未將心中所想表露出來,隻是微微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寵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