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早上在家裏吃完早飯後,就趕到了大伯家,先是看望了一下爺爺奶奶,再找大伯說:“大伯,侄兒有些話要和大伯說一下,並請大伯給晉兒作主。”
劉晉的大伯聽劉晉說話這麽嚴肅,知道侄兒要說的事情比較重要,就對劉晉說:“晉兒,走,到我房間裏去。”說完,就帶劉晉到了他住房,聽劉晉說話。
劉晉說:“大伯,我要跟您說的是,我爸的病越來越嚴重了,隻怕在世的時間不會太長了。”說到這裏,他的聲音哽咽了,眼睛裏的淚水就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劉晉伯輕輕地歎了口氣,說:“晉兒,你也不要太難道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對你爸也算是盡了孝道,對家庭對弟弟妹妹盡了責任,這些,我們這些做長輩的都是很認可的,大隊裏的左鄰右舍們也是很認可的。”
劉晉說:“大伯,我不是要大家對我的認可,我想的是我父親太可憐了,他和我媽一生操勞,辛辛苦苦把我們兄妹帶大,還沒有享受到子女們帶給他的幸福和迴報,他就要早早地離開我們,想到這裏,我就為父親感到心痛。”
劉晉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並拿出衣袋裏麵的手帕,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睛,才接得說:“大伯,關於我的父親方麵,我還有些事想向您說。”
劉晉大伯忙說:“晉兒,你看有什麽事,你大膽的和大伯說就是,隻要大伯能做到的事,我會想方設法為你去辦的,這一點請你放心。”
劉晉說:“大伯,我當然相信,是這樣的,昨晚上,我媽就給我說了,要我還是要為我爸的後事做些準備了,還要我向您匯報,征求您的意見。”
劉晉大伯說:“晉兒你說說看,有什麽想法,有哪些事,需要現在就應該考慮的?”
劉晉說:“一個最大的事,就是要為我爸準備壽材。”
劉晉大伯迴答道:“這個事確實是要考慮了,其實按照我們農村裏麵的風俗,老人過了五十多歲,一般就可以準備壽材了。不瞞你說,我把你爺爺奶奶的壽材準備好以後,我就把我自己和你伯母的壽材也一並置辦好了,現在都放在老屋裏備著呢。”
劉晉說:“確實是這樣的,昨晚上我爸也說了這個意思,他把我和我媽叫到他的麵前,當著我媽的麵,向我提出來了,要我為他置辦壽材的事。”
劉晉大伯聽劉晉這麽一說,就馬上迴答道:“那就更沒有問題了,你就可以在你家裏麵開始準備了,也不要耽心你爸知道後會受刺激的事。”
劉晉又問道:“我想請教大伯,做這個壽材時,有什麽講究吧。”
劉晉大伯說:“我看就這樣處理吧,你把木材準備好,把它拖到家裏,我們還是按農村規矩辦吧,開始做壽材的第一天,我們還是請親戚們一起吃餐飯,表示對後輩發達的意思。”
劉晉大伯繼續說道:“壽材做好後,鑒於你爸這樣的情況,我看就把油漆也一並做好,有備無患。”
劉晉說:“可以,把我爸的壽材油漆也一起做好,大伯,昨晚上我爸提出要我為他做好壽材時,我媽也表示要我一並把她的也準備好,我看我媽是為了安慰我爸,這樣可以嗎?”
劉晉大伯說:“當然可以,你媽也快60歲的人了,完全可以做好放在家裏麵,隻是不要油漆,就放在你家雜物屋裏就可以了。”
劉晉大伯又問道:“晉兒,我想問的是,你家做壽材所需的木材,都準備好了沒有?”
劉晉說:“我確實還沒有準備,不過沒問題,我迴廠後就專門跑這個事,爭取在十天以內,把木材拖到家裏麵來,我還要問一下大伯,您看做兩副壽材大概需要多少木材合適呢?”
劉晉大伯說:“我們做大氣一點吧,兩副壽材大概需要兩個多立方的木材吧。”
劉晉說:“好的,我迴廠後就去準備,其他方麵到時再說,爺爺奶奶那邊,到時還要請大伯多多安慰,畢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打擊肯定是很大的。”
劉晉大伯說:“這些我都會處理好的,晉兒,隻是讓你承擔了太重的擔子,我們都看好你,你將來肯定會是我們家族的驕傲。”
劉晉這時說:“大伯,謝謝您的肯定,都是長輩們對我的教誨和培養。我爸的事到時還要仰仗大伯為侄兒一家做主,謝謝你。”
劉晉說完話,才離開大伯家走人了。
劉晉迴到廠裏之後,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王廠長,請他幫忙找點關係弄兩個立方的木材指標,因為劉晉知道,王廠長和林業派出所的負責人關係是很好的,他去弄點木材指標還是能夠辦得到的事,當然也不是那麽容易辦的事,也是要多想點辦法才行的。”
王廠長聽劉晉講了他家父親的情況,加之劉晉又是他一手培養提拔起來的愛將,現在是他的副廠長,王廠長覺得於公於私,他都要盡力辦好這件事。
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王廠長就為劉晉把木材指標批下來了,同時,他還派人到基地挑了兩立方又大又好的木材拖來,要劉晉帶路,直接送迴到農村老家,劉晉付款結賬後,對經營木材的一方給予了真誠的感謝。
劉晉看到所需的木材已經全部放到院子裏了,隨即迴家和母親說了一下情況,再到劉晉爸的房間和爸說:“爸,我把木材都拖迴來了,等下我到大伯家去,請大伯選定好日子,把木匠請來,就可以動工了。”
劉晉爸說:“辛苦我們晉兒了,晉兒,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作為長子,已經盡責任了,爸感謝你。”
看著爸誇獎自己,劉晉有點不好意思地對爸說:“爸,你怎麽誇獎起自己的兒子來了呢?兒子做這些事,都是應該做的吧。”
看著自己兒子一臉的懂事和認真樣,劉晉爸高興地點了點頭。
劉晉出了爸的房間後,和自己的媽打了一聲招唿,就直接到劉晉大伯家,找大伯商量動工的事去了。
劉晉的大伯聽劉晉說話這麽嚴肅,知道侄兒要說的事情比較重要,就對劉晉說:“晉兒,走,到我房間裏去。”說完,就帶劉晉到了他住房,聽劉晉說話。
劉晉說:“大伯,我要跟您說的是,我爸的病越來越嚴重了,隻怕在世的時間不會太長了。”說到這裏,他的聲音哽咽了,眼睛裏的淚水就止不住地流了出來。
劉晉伯輕輕地歎了口氣,說:“晉兒,你也不要太難道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對你爸也算是盡了孝道,對家庭對弟弟妹妹盡了責任,這些,我們這些做長輩的都是很認可的,大隊裏的左鄰右舍們也是很認可的。”
劉晉說:“大伯,我不是要大家對我的認可,我想的是我父親太可憐了,他和我媽一生操勞,辛辛苦苦把我們兄妹帶大,還沒有享受到子女們帶給他的幸福和迴報,他就要早早地離開我們,想到這裏,我就為父親感到心痛。”
劉晉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並拿出衣袋裏麵的手帕,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睛,才接得說:“大伯,關於我的父親方麵,我還有些事想向您說。”
劉晉大伯忙說:“晉兒,你看有什麽事,你大膽的和大伯說就是,隻要大伯能做到的事,我會想方設法為你去辦的,這一點請你放心。”
劉晉說:“大伯,我當然相信,是這樣的,昨晚上,我媽就給我說了,要我還是要為我爸的後事做些準備了,還要我向您匯報,征求您的意見。”
劉晉大伯說:“晉兒你說說看,有什麽想法,有哪些事,需要現在就應該考慮的?”
劉晉說:“一個最大的事,就是要為我爸準備壽材。”
劉晉大伯迴答道:“這個事確實是要考慮了,其實按照我們農村裏麵的風俗,老人過了五十多歲,一般就可以準備壽材了。不瞞你說,我把你爺爺奶奶的壽材準備好以後,我就把我自己和你伯母的壽材也一並置辦好了,現在都放在老屋裏備著呢。”
劉晉說:“確實是這樣的,昨晚上我爸也說了這個意思,他把我和我媽叫到他的麵前,當著我媽的麵,向我提出來了,要我為他置辦壽材的事。”
劉晉大伯聽劉晉這麽一說,就馬上迴答道:“那就更沒有問題了,你就可以在你家裏麵開始準備了,也不要耽心你爸知道後會受刺激的事。”
劉晉又問道:“我想請教大伯,做這個壽材時,有什麽講究吧。”
劉晉大伯說:“我看就這樣處理吧,你把木材準備好,把它拖到家裏,我們還是按農村規矩辦吧,開始做壽材的第一天,我們還是請親戚們一起吃餐飯,表示對後輩發達的意思。”
劉晉大伯繼續說道:“壽材做好後,鑒於你爸這樣的情況,我看就把油漆也一並做好,有備無患。”
劉晉說:“可以,把我爸的壽材油漆也一起做好,大伯,昨晚上我爸提出要我為他做好壽材時,我媽也表示要我一並把她的也準備好,我看我媽是為了安慰我爸,這樣可以嗎?”
劉晉大伯說:“當然可以,你媽也快60歲的人了,完全可以做好放在家裏麵,隻是不要油漆,就放在你家雜物屋裏就可以了。”
劉晉大伯又問道:“晉兒,我想問的是,你家做壽材所需的木材,都準備好了沒有?”
劉晉說:“我確實還沒有準備,不過沒問題,我迴廠後就專門跑這個事,爭取在十天以內,把木材拖到家裏麵來,我還要問一下大伯,您看做兩副壽材大概需要多少木材合適呢?”
劉晉大伯說:“我們做大氣一點吧,兩副壽材大概需要兩個多立方的木材吧。”
劉晉說:“好的,我迴廠後就去準備,其他方麵到時再說,爺爺奶奶那邊,到時還要請大伯多多安慰,畢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打擊肯定是很大的。”
劉晉大伯說:“這些我都會處理好的,晉兒,隻是讓你承擔了太重的擔子,我們都看好你,你將來肯定會是我們家族的驕傲。”
劉晉這時說:“大伯,謝謝您的肯定,都是長輩們對我的教誨和培養。我爸的事到時還要仰仗大伯為侄兒一家做主,謝謝你。”
劉晉說完話,才離開大伯家走人了。
劉晉迴到廠裏之後,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王廠長,請他幫忙找點關係弄兩個立方的木材指標,因為劉晉知道,王廠長和林業派出所的負責人關係是很好的,他去弄點木材指標還是能夠辦得到的事,當然也不是那麽容易辦的事,也是要多想點辦法才行的。”
王廠長聽劉晉講了他家父親的情況,加之劉晉又是他一手培養提拔起來的愛將,現在是他的副廠長,王廠長覺得於公於私,他都要盡力辦好這件事。
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王廠長就為劉晉把木材指標批下來了,同時,他還派人到基地挑了兩立方又大又好的木材拖來,要劉晉帶路,直接送迴到農村老家,劉晉付款結賬後,對經營木材的一方給予了真誠的感謝。
劉晉看到所需的木材已經全部放到院子裏了,隨即迴家和母親說了一下情況,再到劉晉爸的房間和爸說:“爸,我把木材都拖迴來了,等下我到大伯家去,請大伯選定好日子,把木匠請來,就可以動工了。”
劉晉爸說:“辛苦我們晉兒了,晉兒,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作為長子,已經盡責任了,爸感謝你。”
看著爸誇獎自己,劉晉有點不好意思地對爸說:“爸,你怎麽誇獎起自己的兒子來了呢?兒子做這些事,都是應該做的吧。”
看著自己兒子一臉的懂事和認真樣,劉晉爸高興地點了點頭。
劉晉出了爸的房間後,和自己的媽打了一聲招唿,就直接到劉晉大伯家,找大伯商量動工的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