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孟達和鄧賢調離房陵後,剩下的軍侯校尉沒了主心骨,立場也變得搖擺不定。


    李輔為了向劉封表忠心,積極的往返各處工事。


    在李輔的遊說下,大部分立場搖擺不定的軍侯校尉相繼向劉封表示了依附之意。


    剩下小部分不願意依附且還想煽動軍士怠慢工事的,劉封也沒留情。


    該罰的罰,該換的換。


    沒孟達和鄧賢在房陵,這小部分軍侯校尉壓根掀不起風浪,反而成了劉封用來明正軍紀的倒黴蛋。


    與此同時,劉封又派人給各處工事連續送了三日燉爛了的羊肉湯驅寒,以此來平息眾軍士連日勞累的怨氣。


    或恩或威。


    數日間,孟達自秭歸帶來的這四千軍士就被劉封完全掌控。


    即便孟達這個時候返迴房陵,也難以煽動眾軍士對劉封陽奉陰違。


    雖然孟達往日裏給的好處不少,但劉封如今給的好處更多。


    身份地位擺在這裏。


    孟達一個偏將軍必然是比不過劉封這個漢中王養子兼副軍將軍的。


    ......


    “駕!駕!駕!”


    駿馬馳騁,如馬踏飛燕。


    城外一騎,匆匆而來。


    騎士徑入東門,又策馬狂奔來到太守府。


    見到房陵太守鄧輔後,騎士激動而喊:“稟太守,樊城大捷。前將軍於十日前水淹魏軍,生擒魏將於禁及其兵馬三萬餘人。”


    鄧輔駭然而起,難以置信的盯著騎士:“此話當真?”


    騎士也是難掩激動:“消息在樊城附近都傳開了,就連鄉野的放牛娃都知道,應是前將軍有意宣揚。”


    鄧輔撫掌大笑:“好!好!好!前將軍在樊城大捷,房陵無憂了!”


    在仔細詢問了騎士詳情後,鄧輔匆匆來軍營見劉封。


    “將軍,好消息啊!”


    鄧輔一臉的興奮。


    劉封此時正在跟申淑核對軍中的糧草輜重賬目。


    原本這應該由主簿鄧範來做的。


    如今鄧範在上庸到西城間招攬山民蠻夷無法分身來房陵,劉封身邊又暫時無可用之人,於是就手把手的教申淑如何管理糧草輜重的賬目。


    申淑自幼受申耽培養訓練,除了歌舞外也是會識文斷字的。


    漢代的文字普及隻有階級之分沒有男女之分,如班昭是著名的女史學家、蔡琰是女文學家、甄宓號稱女博士等等。


    有申淑協助管理糧草輜重的賬目,劉封也能多些精力去處理更複雜的軍務。


    見鄧輔興奮而來,劉封不由笑問道:“鄧太守何事歡喜?”


    鄧輔激動而道:“樊城大捷!前將軍於十日前水淹魏軍,生擒魏將於禁及其兵馬三萬餘人,盡滅曹仁部署在城外的各營眾軍。”


    “想必不久之後,前將軍就能攻破樊城了。”


    “房陵無憂了啊!”


    鄧輔很高興。


    劉封這些時日在房陵城外大修工事,讓鄧輔心中很是擔憂。


    房陵小城,經不起大戰。


    鄧輔害怕這一場大戰不僅會壞了祖輩積攢的田宅,也會壞了滿城百姓。


    而如今。


    關羽在樊城水淹魏軍,生擒於禁及其兵馬三萬餘人,直接將曹仁在樊城打成殘廢。


    成了殘廢的曹仁自身都難保了,又如何敢來進犯房陵?


    然而。


    劉封聞言,臉上不僅沒有笑容反而多了嚴肅。


    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乃是整個襄樊戰役的轉折點。


    雖說關羽這次是借助漢江大水才擒於禁斬龐德俘虜於禁等部三萬餘人,但借助天時地利人和本就是用兵的方式之一。


    不能因此就貶低關羽的用兵之能。


    劉封不會懷疑關羽的用兵之能,正如孫權和呂蒙也不會懷疑關羽的用兵之能。


    呂蒙為何時常苦勸孫權奪荊州?


    原因隻有一個:關羽太強!


    強到呂蒙篤定關羽不死江東就會有傾覆之危。


    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後,又加深了呂蒙的關羽威脅論。


    甚至於連在蕪湖督政的陸遜都專程去見呂蒙,勸呂蒙趁關羽不備奇襲其後。


    孫權更是放棄了攻打合肥的機會,下定決心要奇襲荊州,以實現呂蒙所獻“西駐江陵、白帝城防劉備,北駐襄陽、樊城防曹操”的戰略意圖。


    這一連串的反應,皆因關羽太強。


    沒人會懼怕弱者,隻有強者才會令人驚懼。


    鄧輔見劉封神色嚴肅,隱隱又似有憂色,不由疑惑:“將軍莫非以為,這樊城的戰事有假?”


    劉封輕輕搖頭:“非也。暴雨十餘日,漢水暴溢。以前將軍的用兵之能,借漢水之勢水淹魏軍我並不意外。”


    鄧輔更是疑惑:“將軍既然認為這戰事是真,為何不喜反憂?”


    劉封撫髯輕歎:“莊子曾言,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前將軍在樊城水淹魏軍固然值得歡喜,但對曹操和孫權而言都不是一件值得歡喜的好事。”


    “禍事將近,有憂難喜。”


    鄧輔笑容一滯。


    莊子這句話鄧輔也讀過,說的是:毛嬙和麗姬,是人們稱道的美人了,可是魚兒見了她們深深潛入水底,鳥兒見了她們高高飛向天空,麋鹿見了她們撤開四蹄飛快地逃離。人、魚、鳥和麋鹿四者究竟誰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將軍是擔心曹操會再起大軍來救樊城,且江東的孫權也可能會出兵助曹?”說出這個推斷的時候,鄧輔感覺嘴唇都在打顫。


    作為本地豪族,鄧輔也遇到過不少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家族,往往會在關鍵的時候來個背刺。


    其理由很簡單也很直接:怕你太強,所以要防患於未然先幹掉你。


    就連鄧輔自己,都在發家過程中幹過類似的事。


    這是人性。


    社會也不是童話。


    隻要存在利益相爭,就必然會遇到這種利益上的矛盾和分歧。


    輕則和平談判,重則不死不休。


    在有了這個推斷後,鄧輔感覺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一旦曹操和孫權聯手,不僅荊州危險了,房陵也危險了。


    難道副軍將軍移兵房陵大修工事,就是在預防房陵未來的危險嗎?


    劉封不答,起身踱步。


    連鄧輔都能看明白的局勢,關羽也不可能看不明白。


    然而關羽還是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不是劉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紋本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紋本神並收藏三國:我不是劉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