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破汝南
超時空小院:帝王俱樂部 作者:店小二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對而言,袁術就沒那麽開心了,朝廷下發聖旨,以討賊為名對自己出動了兩路大軍,一路用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劉備做主帥,另一路則就有壓迫感了,主帥曹操,兩路共出大將十幾人,包括呂布、關羽、張飛、華雄、張遼、夏侯惇、曹仁等等,攜兵十萬,浩浩蕩蕩的就殺了過來。
袁術現在慌了,兵力倒是相差不多,但是對麵陣容有點豪華啊,雖然新任主帥那一路名不見經傳,問題是曹操這一路...就曹操自己的人他應付起來都有些捉襟見肘,這下加上呂布等人,那更是白給局了。
急忙傳信給孫策,朝廷兩路大軍威望極重,同時多名大將隨行,而此時袁術又不同於曆史上還有於扶羅等人的援助,三洲九郡岌岌可危。
袁術軍帳中,袁術又慌又怒,連番嘶吼道:“去信孫策,讓其帶人前去阻攔曹操!支援他五萬兵馬!務必將曹操堵在豫州之外!至於那劉備,哼!本部將士聽從軍令前往拒敵!”
眾將皆稱遵命,遂袁術大營調動開始。
劉備與曹操兩路大軍,先後從弘農和築陽發起進攻,目標直指壽春,且此時大漢糧草充裕,遠不同於曆史上背水一戰的局麵。
果不其然,兩路大軍摧枯拉朽一路行進,很少有城池能堅守超過三天,直到孫堅孫策趕到後曹操這路大軍才有了被拖住的跡象,曹操此時心態已然發生轉變,不再考慮自立或挾天子的事,有劉備在,他不敢!
而劉備這邊就刀切豆腐一般連下十幾縣,一路打到汝南,汝南城裏駐守的乃是袁術麾下大將紀靈張勳橋蕤等人,守城士卒八萬餘,八萬士卒也算得上袁術的精銳了,質量上不弱,數量上更是超過了劉備。
所以紀靈等人都沒太把劉備放在心上,哪怕劉備一路殺穿了,但在守將眼裏,劉備就是個新人,翻手可滅,況且此番又沒出現聯軍討董,自然不知關張二人武力超絕。
紀靈等人作出決斷,點起兵馬不做駐守,全軍將士吃飽喝足,枕戈待旦,準備在汝南城外一舉打垮劉備,劉備許是有預感,隨行的郭嘉也是囑托劉備休整大軍,汝南有大戰。
於是劉備一路在汝南城外五十裏處安營,休整士氣,同時在郭嘉的運作下,每夜都有騎兵擾城,逼得紀靈不得不加大安排守城士卒。
一連五天,劉備這一路士卒士氣高漲,反觀汝南城,憋了一口氣等了這麽久等不來,士氣漸漸滑落,紀靈看著情況不對有些著急,急忙召集幾位將軍商議出城主動出擊一事。
楊宏還是有些戰略眼光的,想要阻止紀靈等人出城覓敵的傻子行為,奈何幾名大將覺得士氣為重,將楊宏的建議棄之不用,商議之後,眾將一致決定於第二日清晨出城決戰。
楊宏叫苦不迭,若要決戰也當得挑個好時辰啊,清晨夜襲對方也是士氣高漲,以逸待勞如何能勝?然而如今大將們已經聽不進楊宏的話,竟將楊宏轟了出去,楊宏一看這情況挽迴不了,知道汝南大概率沒了,趕忙輕騎趕往壽春。
第二日,清晨,紀靈等人與士卒同吃過後,整軍出擊!八萬餘人浩浩蕩蕩朝著劉備大營襲來,劉備軍如同往常一般用飯之後甲胄加身。
“報!斥候探汝南守軍全軍出動,朝著我軍大營襲來,如今距我大營還有二十裏左右!”
隨著斥候的消息,劉備郭嘉相視一笑,這不就成了?關羽張飛中軍迎敵!
紀靈等人一路衝殺,已經有些飄飄然了,幻想著一波衝鋒就可衝破大營,甚至於沒有休整直接衝著已然整備好的劉備軍發起了衝鋒。
結果卻讓幾位將軍大驚失色,兩軍相撞之後陷入了膠著的狀態,完全沒有想象中的勢如破竹,正在衝殺之際隻聽得側方喊殺聲驟起,張遼率三千餘騎兵衝殺而來,這下樂子大了,軍陣瞬間被切開一道口子,頭尾不得相顧,紀靈急躁的想要迴防,卻被關羽近前了。
紀靈自然未將這無名小將放在心頭,想著斬殺敵將還能挽迴士氣,於是提刀縱馬朝著關羽殺來,關羽見狀大喜,當即加速衝了過來,周圍士卒也是默契的讓出一塊地方給雙方鬥將,關羽一刀縱劈下來,紀靈趕忙去擋,就這一下,紀靈就知道自己可能走不過幾招了...
勢大力沉的一刀讓紀靈難以招架,此時紀靈知道自己今天走不了了,絕望之下也是爆發出一股力量,勉力支撐自己將關羽的刀架開,關羽刀勢一轉,一抹寒光直奔紀靈而來,來不及迴防的紀靈絕望的倒在馬下。
隨著關羽陣斬紀靈,雙方形勢急劇變化,原本焦灼的戰局開始明朗起來。
忽然間,又是一陣高唿,關羽會心一笑,想必是三弟那邊也陣斬了吧!不出關羽所料,橋蕤與張飛纏鬥十來合被張飛一矛攮落馬下。
劉備軍士氣大振,且有張遼在外助陣,汝南守軍招架不住,加之接連戰死兩位主將,不斷地有士卒逃跑,張勳見事不對,抽馬撤退,帶著一眾殘部匆忙逃迴汝南。
其餘士卒一看最後的主將都跑了,還打個屁啊,當即束手就擒,此戰殲敵萬餘俘虜近三萬人,己方戰損不到兩千,可謂之大勝,劉備看著遠去的張勳殘部,也不去急追,反而是與關羽張飛帶著士卒晃晃悠悠的朝著汝南行進。
張勳一路疾馳到了汝南,還沒來得及嗬斥守卒開城門就愣住了,隻見汝南城頭懸掛著大漢的天子旗與劉備的帥旗,原來是高順帶著陷陣營劫了城防空虛的汝南,張勳頹然跌下馬去,自知無望再戰,傷神半天後調轉馬頭要與劉備決一死戰!
士卒人心惶惶,前路已斷,後有追兵,那還願意送死,趁著張勳神傷之際,幾個親衛眼神對視,突然一起發難將張勳縛於馬下,也不叫城,卸去甲胄等待著劉備軍的到來。
不多時,劉備率大軍到達後,看到一地的降卒,並不詫異,淡定的接收降卒,同時收監張勳,安排一隊人馬押送迴長安。
袁術現在慌了,兵力倒是相差不多,但是對麵陣容有點豪華啊,雖然新任主帥那一路名不見經傳,問題是曹操這一路...就曹操自己的人他應付起來都有些捉襟見肘,這下加上呂布等人,那更是白給局了。
急忙傳信給孫策,朝廷兩路大軍威望極重,同時多名大將隨行,而此時袁術又不同於曆史上還有於扶羅等人的援助,三洲九郡岌岌可危。
袁術軍帳中,袁術又慌又怒,連番嘶吼道:“去信孫策,讓其帶人前去阻攔曹操!支援他五萬兵馬!務必將曹操堵在豫州之外!至於那劉備,哼!本部將士聽從軍令前往拒敵!”
眾將皆稱遵命,遂袁術大營調動開始。
劉備與曹操兩路大軍,先後從弘農和築陽發起進攻,目標直指壽春,且此時大漢糧草充裕,遠不同於曆史上背水一戰的局麵。
果不其然,兩路大軍摧枯拉朽一路行進,很少有城池能堅守超過三天,直到孫堅孫策趕到後曹操這路大軍才有了被拖住的跡象,曹操此時心態已然發生轉變,不再考慮自立或挾天子的事,有劉備在,他不敢!
而劉備這邊就刀切豆腐一般連下十幾縣,一路打到汝南,汝南城裏駐守的乃是袁術麾下大將紀靈張勳橋蕤等人,守城士卒八萬餘,八萬士卒也算得上袁術的精銳了,質量上不弱,數量上更是超過了劉備。
所以紀靈等人都沒太把劉備放在心上,哪怕劉備一路殺穿了,但在守將眼裏,劉備就是個新人,翻手可滅,況且此番又沒出現聯軍討董,自然不知關張二人武力超絕。
紀靈等人作出決斷,點起兵馬不做駐守,全軍將士吃飽喝足,枕戈待旦,準備在汝南城外一舉打垮劉備,劉備許是有預感,隨行的郭嘉也是囑托劉備休整大軍,汝南有大戰。
於是劉備一路在汝南城外五十裏處安營,休整士氣,同時在郭嘉的運作下,每夜都有騎兵擾城,逼得紀靈不得不加大安排守城士卒。
一連五天,劉備這一路士卒士氣高漲,反觀汝南城,憋了一口氣等了這麽久等不來,士氣漸漸滑落,紀靈看著情況不對有些著急,急忙召集幾位將軍商議出城主動出擊一事。
楊宏還是有些戰略眼光的,想要阻止紀靈等人出城覓敵的傻子行為,奈何幾名大將覺得士氣為重,將楊宏的建議棄之不用,商議之後,眾將一致決定於第二日清晨出城決戰。
楊宏叫苦不迭,若要決戰也當得挑個好時辰啊,清晨夜襲對方也是士氣高漲,以逸待勞如何能勝?然而如今大將們已經聽不進楊宏的話,竟將楊宏轟了出去,楊宏一看這情況挽迴不了,知道汝南大概率沒了,趕忙輕騎趕往壽春。
第二日,清晨,紀靈等人與士卒同吃過後,整軍出擊!八萬餘人浩浩蕩蕩朝著劉備大營襲來,劉備軍如同往常一般用飯之後甲胄加身。
“報!斥候探汝南守軍全軍出動,朝著我軍大營襲來,如今距我大營還有二十裏左右!”
隨著斥候的消息,劉備郭嘉相視一笑,這不就成了?關羽張飛中軍迎敵!
紀靈等人一路衝殺,已經有些飄飄然了,幻想著一波衝鋒就可衝破大營,甚至於沒有休整直接衝著已然整備好的劉備軍發起了衝鋒。
結果卻讓幾位將軍大驚失色,兩軍相撞之後陷入了膠著的狀態,完全沒有想象中的勢如破竹,正在衝殺之際隻聽得側方喊殺聲驟起,張遼率三千餘騎兵衝殺而來,這下樂子大了,軍陣瞬間被切開一道口子,頭尾不得相顧,紀靈急躁的想要迴防,卻被關羽近前了。
紀靈自然未將這無名小將放在心頭,想著斬殺敵將還能挽迴士氣,於是提刀縱馬朝著關羽殺來,關羽見狀大喜,當即加速衝了過來,周圍士卒也是默契的讓出一塊地方給雙方鬥將,關羽一刀縱劈下來,紀靈趕忙去擋,就這一下,紀靈就知道自己可能走不過幾招了...
勢大力沉的一刀讓紀靈難以招架,此時紀靈知道自己今天走不了了,絕望之下也是爆發出一股力量,勉力支撐自己將關羽的刀架開,關羽刀勢一轉,一抹寒光直奔紀靈而來,來不及迴防的紀靈絕望的倒在馬下。
隨著關羽陣斬紀靈,雙方形勢急劇變化,原本焦灼的戰局開始明朗起來。
忽然間,又是一陣高唿,關羽會心一笑,想必是三弟那邊也陣斬了吧!不出關羽所料,橋蕤與張飛纏鬥十來合被張飛一矛攮落馬下。
劉備軍士氣大振,且有張遼在外助陣,汝南守軍招架不住,加之接連戰死兩位主將,不斷地有士卒逃跑,張勳見事不對,抽馬撤退,帶著一眾殘部匆忙逃迴汝南。
其餘士卒一看最後的主將都跑了,還打個屁啊,當即束手就擒,此戰殲敵萬餘俘虜近三萬人,己方戰損不到兩千,可謂之大勝,劉備看著遠去的張勳殘部,也不去急追,反而是與關羽張飛帶著士卒晃晃悠悠的朝著汝南行進。
張勳一路疾馳到了汝南,還沒來得及嗬斥守卒開城門就愣住了,隻見汝南城頭懸掛著大漢的天子旗與劉備的帥旗,原來是高順帶著陷陣營劫了城防空虛的汝南,張勳頹然跌下馬去,自知無望再戰,傷神半天後調轉馬頭要與劉備決一死戰!
士卒人心惶惶,前路已斷,後有追兵,那還願意送死,趁著張勳神傷之際,幾個親衛眼神對視,突然一起發難將張勳縛於馬下,也不叫城,卸去甲胄等待著劉備軍的到來。
不多時,劉備率大軍到達後,看到一地的降卒,並不詫異,淡定的接收降卒,同時收監張勳,安排一隊人馬押送迴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