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宮內,忠信侯跪在地上,老淚縱橫。
“皇上,老臣就隻有軒兒這一個孩子啊!如今竟被那宋辭活活打死了,我陳家絕後了啊!”
說罷,他擦了擦眼淚,高聲道:“還請皇上給老臣做主,斬了宋辭,為我兒抵命!”
話音剛落,他的頭重重磕在地上,再也不願抬起。
皇帝無奈的揉了揉眉心,眼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厭惡。這件事情蘇若清早已報給了他,分明就是陳亦軒先挑的事,辱罵阿璟夫婦在先。
不過這件事情他不好說,畢竟是撕破臉皮的事情,再者……
他眉頭輕輕皺起,宋辭這次做的確實也太絕了些,竟把人直接殺了,也確實該給些懲罰讓她長長記性。忠信侯雖說戰功確實遠遠不及宋家,但好歹也是位列侯爵,她殺了他唯一的子嗣,若是他非要追究也確實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更加煩躁,但仍是耐著性子溫聲道:“愛卿所言極是,但宋辭畢竟是安北郡王留下的子嗣……”
皇帝沒有將後麵的話說完,但忠信侯顯然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抬起頭哭的撕心裂肺,哽咽道:
“宋辭是安北郡王留下的血脈,但軒兒也是我忠信侯府的獨苗啊!莫非皇上因為老臣功勞不及他宋璟,便偏袒宋辭讓我兒枉死不成!”
“這……”皇帝為難的看了他一眼,低下頭一副沉思的模樣,內心卻冷笑一聲。
不然呢!你那兒子能和阿璟的孩子比嗎!你那點軍功也算功?看來時間大了的人記性確實不行,不過十來年就已經把過去忘了個幹淨!當年若不是為了製衡宋璟,朕會封你為侯?真是笑話!
他心裏這樣想,但麵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就在他思索該如何開口時,蘇若清走了進來,他看著跪在地上的忠信侯冷冷道:“侯爺這是在逼迫皇上嗎?”
蘇若清向來待人溫和,以至於讓人都覺得他性情極好,淡忘了他身為太子的威儀,如今他突然冷了臉,層層壓迫感撲麵而來,忠信侯一時語塞,冷冷打了一個寒戰,竟忘了迴話。
待反應過來後,他忙朝著皇帝連磕了幾個頭,聲淚俱下。
“老臣絕無逼迫皇上之意,實在是軒兒死的太冤啊!”
“死的太冤?”
蘇若清聞言冷笑一聲,“看來侯爺沒有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趕著來告禦狀了啊!”
說罷,他拍了拍掌,幾人瞬間被帶了上來,忠信侯看著進來的幾人,心中瞬間明白大半,看來這事端是他兒子挑起來的,但那又如何!
他的眼神冷了下來,殺人就該償命!
而皇帝則在看到幾人後瞬間了然,心中的煩躁漸漸散去。他坐在那裏默默看著一切的發生,麵上波瀾不驚。
幾人來到殿前跪下,皇帝視線一一掃過他們,最後落在蘇若清身上,疑惑道:“這是?”
蘇若清道:“迴父皇的話,這就是今日與陳亦軒喝花酒的幾人。”
皇帝聽了這話麵色突然沉了下來,視線冷冷的望向幾人。幾人本就害怕,如今到了皇帝麵上更是打起了顫,一個個都後悔的不行,暗歎今日出門沒看黃曆,犯了煞星。
皇帝見他們這樣心中十分滿意,看著其中一個人道:“朕認得你,你是懷安侯的孫子,聽說前幾日你還因為口出不遜的事情被宋辭當街打了一頓。”
那人聽皇帝提了這件糗事,抬起頭訕訕笑了一聲,可是臉色卻差的厲害,身子微微發著抖。
皇帝見此輕笑了一聲,“朕又不是什麽洪水猛獸,冤有頭債有主,想必太子將你們帶來也不是認罰的吧?”
說罷,他的視線落在了候在一旁的蘇若清身上,蘇若清見此輕輕笑道:“自然。”
他偏過頭看向幾人,溫聲道:“將今日的所見所聞都說出來吧。皇上仁德,不會錯怪無辜。”
說完這句話,蘇若清看了跪在地上的忠信侯一眼,笑著問道:“您說是吧?侯爺!”
忠信侯不語,隻是看著皇帝,眼神中滿是失去愛子後的沉痛與悲傷。
可是皇帝卻沒有看他,望著幾人道:“將知道的都說出來吧,朕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
幾人見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最先開口,皇帝等了半晌不見人答話,耐心被耗盡,目光也冷了下來,假笑道:“看來你們感情極好,是準備有難同當了,也好,鄭——”
他話還未說完,懷安侯的孫子便急聲喊道:“草民說!”
皇帝聞言止了聲,垂眸看向了他。那人見此也不再隱瞞,將今日發生的一切都如實說了出來。
皇帝隻知大概,並不知詳情,因此聽的也十分認真,在他說完後視線一一瞥過幾人,冷聲問道:“當真?”
“不敢欺瞞皇上!”
皇帝聽後冷笑了一聲,又問了其他幾人,但得到的結果都一樣。
看來所言不虛。他心道。
這時,其中一人看出了皇帝已經相信了他們的話,於是大著膽子道:“其實從頭到尾隻有陳亦軒一人在辱罵安北郡王夫婦,我們幾人隻是感慨了幾句安北郡王當年拒了皇親的事,然後礙著忠信侯府的麵子上才附和了他幾聲。”
說到這裏,他重重磕下了一個頭,認真道:“我們幾人雖然長在盛京,但也是十分敬仰安北郡王夫婦的!”
“是的是的!”
懷安侯的孫子立刻附和出聲,“其實上次被宋辭打了一頓後草民就已經改過自新了……”
皇帝聽後噗嗤一笑,麵色緩和了幾分,笑道:“看來小辭的一頓打還是讓你長了記性的。”
那人聞言訕訕笑了一聲,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
皇帝也隻是隨口一說,並未在意。他瞥了一眼跪在一邊的忠信侯,又看向了幾人,眼中閃過一絲暗芒,問道:
“他們是如何辱罵安北郡王夫婦的?”
“他說,說安北郡王是莽夫,郡王妃是……”
話到嘴邊,他突然止了聲,有些為難的看向皇帝。皇帝見此問道:“是什麽?你直說便是,朕恕你無罪。”
“說郡王妃是妖女,慣會狐媚之術,說郡王也是一個風流種,為了一個女人甘心在北境待十幾年!”
他壯著膽子將所有的話都一口氣說了出來,然後將頭埋得低低的,生怕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皇帝聽清他的話後直接被氣笑了,涼涼的看了一眼忠信侯:“他們所言,侯爺可聽清了?”
忠信侯這時哪裏還敢說話,聽到他兒子說過的那些話後他身上的冷汗早就被嚇出來了。
皇帝見他不言,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歎道:“侯爺可真是養了一個好兒子啊!”
他冷冷看著跪在地上的忠信侯,沉聲道:“當年,安北郡王是為了我大淵千萬百姓為民請命前往北疆,為此不惜骨肉分離數十年,如今竟被傳成一段風流韻事!當真是好極了!”
忠信侯聞言癱坐了下去,但仍是不死心的說道:“即使是我兒有錯在先,她打一頓也就是了,哪裏用要了他的性命?難道就因為我兒說錯了話,他就該死嗎!”
這一問問的擲地有聲,皇帝一時間也想不出反駁的話來。
此言不假,就算是他辱罵了阿璟夫婦,也不該因此斷送了性命,何況她殺的還是忠信侯府最受寵的獨子……
想到這裏,他心中輕歎一口氣,視線落在了蘇若清身上。蘇若清感覺到有人在看他,抬起頭與他視線相對,皇帝見此又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幾人,蘇若清會意,立刻讓人將他們帶了出去。
“今後就莫要再生事端了!”皇帝看著幾人起了身,冷冷說道。
幾人忙不迭的點頭,如小雞啄米一般,然後就跟著侍衛出去了。在踏出紫宸宮大門的那一刻,他們的心才徹底放了下去。
……
殿內,皇帝的視線在兩人身上來迴打量,末了,他看向忠信侯,問道:“那你想如何?”
“老臣要讓宋辭為我兒償命!”
“這不可能。”皇帝淡淡道,“換一個。”
忠信侯見此低下頭,想到今日在宋辭手下受到的侮辱,眼裏閃過一絲怨毒,如潛伏在草叢中伺機而動的毒蛇。
良久,他平靜道:“聽說宋辭是用右手殺的我兒,不殺她可以,但老臣要廢了宋辭的右手。”
這可是十分歹毒的做法了。
誰不知世人大多都習慣於用右手,右手一廢,別說是武功,可能連日常起居都成了問題。
皇帝聽了這話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殺意,但隨即又被他隱藏起來,他看向太子,笑著問道:“太子覺得如何?”
蘇若清聞言輕笑了一聲,“迴父皇的話,兒臣以為,陳亦軒的命並不比宋辭的右手珍貴。”
忠信侯聞言簡直要氣到吐血,冷笑道:“看來傳言非虛,太子當真是與宋辭情比金堅啊!”
說罷,他悄悄看了一眼皇帝,果然見他麵色微變。
但蘇若清卻笑了,“沒想到堂堂侯爺之尊也會聽信市井謠言,看來忠信侯是太閑了啊。”
說罷,他對著皇帝跪了下來,認真道:“父皇明鑒,兒臣與宋辭之間清清白白,不過是覺得她父母早亡,哥哥又遠赴邊疆,因此多憐惜她幾分罷了。若是父皇因此起疑,兒臣願意今後再不見宋辭!”
皇帝聽見這話又想起了殉國的阿璟夫婦,想起了那日府外倔強又脆弱的女孩,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忠信侯見自己的話沒起到作用,右手緊緊攥著自己的衣角,而皇帝也明白了他說那句話的用意,因此看他的目光也冷了幾分。
皇帝思索片刻後起身將太子扶起,然後抬起手輕輕拍了兩下他的肩膀,笑道:“朕知道,皇兒也是十分不易。”
蘇若清輕輕搖了搖頭,“為君分憂,是臣子的責任,為父分憂,是兒子的責任。兒臣並不覺得累。”
皇帝聽後點點頭,順勢道:“那這件事情就交由皇兒處理吧。”
說罷,他拉起他的手緊緊握著,眼神中滿是慈愛,“朕相信你一定可以處理的很好。”
蘇若清看著他輕笑了一聲,淡淡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會讓您失望。”
忠信侯聽了這話哪裏還能淡定,連忙爬上前幾步拽住皇帝的衣角,痛唿道:
“皇上!不可啊皇上!誰人不知太子最是偏袒宋辭,若是讓太子負責這件事情,豈不是讓我兒白送了性命嗎!”
蘇若清沒有說話,隻是站在一邊淡淡看著兩人。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嫌惡,語氣也冷了幾分。
“忠信侯這是在質疑太子嗎?”
層層威壓撲麵而來,麵對帝王的冷聲質問,忠信侯瞬間被嚇出來了一身冷汗,忙道“不敢”。
“這不就行了。”
皇帝輕笑一聲,抬起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有些疲倦道:“那這件事情就全權交由太子負責,三日後務必給朕一個結果。”
忠信侯沒有答話,安靜的跪在一旁,蘇若清見他沒有異議後才領了命。
皇帝見此十分滿意,他揉了揉自己有些酸澀的眼睛,隨意道:“退下吧。”
蘇若清看了他一眼,行了一禮後就退了下去,而忠信侯見皇帝沒有繼續討論這件事情的想法,也擔心自己多說多錯觸了黴頭,因此磕了一個頭後也退下了。
在殿門被重新合上以後,皇帝垂眸思索了良久,直到有腳步聲逼近才抬起頭來,待看清來人是誰後,他輕歎了一口氣,走到一邊坐下,淡淡道:“過來給朕捏捏肩吧。”
鄭漁應了一聲,將手中的浮塵放到一邊,淨手後才將手放到了他的肩上,注意到他的神色有些疲憊,還幫他按了按太陽穴。
皇帝閉上眼睛享受著,良久突然問道:“你說朕這次交給他的差事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鄭漁低頭注意著手中的動作,聞言思索了片刻,輕歎道:“奴才覺得,皇上這樣也是為了曆練太子。”
皇帝嗤笑一聲,“在朕身邊待了這些年,你的膽子是愈發大了,連朕也敢誆。”
鄭漁知道他並不是真的生氣,於是笑著道:“奴才就算是向天借膽也不敢誆騙皇上啊,奴才是真的覺得皇上是為了太子好。”
“哦?”
皇帝聽此來了興趣,“那你說說,我怎麽就是為他好了。”
鄭漁想了想,道:“皇上此舉在旁人眼裏是在為難太子,其實重在曆練。忠信侯是當年皇上親自封的爵位,即使是功不對賞,也都已經過去這些年了,若皇上再次提及,必會讓人覺得皇上斤斤計較。”
“嗯。”
皇帝輕點了下頭,“朕確實有這個顧慮,畢竟現在沒有證據動他,所以還是要留些餘地。臣子之間也就罷了,君臣之間總不好鬧的太僵。”
“是啊。”鄭漁笑了笑,“不過皇上心裏明鏡兒似的,那陳亦軒被忠信侯府寵的上了天,焉知沒有犯過大錯,隻是需要人去揭開罷了。”
“嗬!”皇帝眼中閃過一抹自嘲,指節輕輕敲擊著桌沿,良久才道:“你是不是將朕想的太好了?”
鄭漁沒有說話。
皇帝見他如此也沒逼他,自顧自的說道:“你說的很好,但若是陳亦軒沒有犯過大錯呢?”
他睜開眼睛嗤笑一聲,眸中劃過一抹暗芒,“那太子的處境可就危險了。這件事情辦的好了無賞,辦的不好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這代表皇上相信太子的能力,所以才會交給他去辦。”鄭漁適時接道。
皇帝聞言笑笑沒有說話,他看著香爐中緩緩上升的香煙,眸光微動。
“三日。”
良久,他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三日之後,若是辦的好就罷了,若是辦不好……
他輕輕眯起自己的眼睛,若有所思的看著殿門,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那就別怪他手下無情了。
“皇上,老臣就隻有軒兒這一個孩子啊!如今竟被那宋辭活活打死了,我陳家絕後了啊!”
說罷,他擦了擦眼淚,高聲道:“還請皇上給老臣做主,斬了宋辭,為我兒抵命!”
話音剛落,他的頭重重磕在地上,再也不願抬起。
皇帝無奈的揉了揉眉心,眼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厭惡。這件事情蘇若清早已報給了他,分明就是陳亦軒先挑的事,辱罵阿璟夫婦在先。
不過這件事情他不好說,畢竟是撕破臉皮的事情,再者……
他眉頭輕輕皺起,宋辭這次做的確實也太絕了些,竟把人直接殺了,也確實該給些懲罰讓她長長記性。忠信侯雖說戰功確實遠遠不及宋家,但好歹也是位列侯爵,她殺了他唯一的子嗣,若是他非要追究也確實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更加煩躁,但仍是耐著性子溫聲道:“愛卿所言極是,但宋辭畢竟是安北郡王留下的子嗣……”
皇帝沒有將後麵的話說完,但忠信侯顯然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抬起頭哭的撕心裂肺,哽咽道:
“宋辭是安北郡王留下的血脈,但軒兒也是我忠信侯府的獨苗啊!莫非皇上因為老臣功勞不及他宋璟,便偏袒宋辭讓我兒枉死不成!”
“這……”皇帝為難的看了他一眼,低下頭一副沉思的模樣,內心卻冷笑一聲。
不然呢!你那兒子能和阿璟的孩子比嗎!你那點軍功也算功?看來時間大了的人記性確實不行,不過十來年就已經把過去忘了個幹淨!當年若不是為了製衡宋璟,朕會封你為侯?真是笑話!
他心裏這樣想,但麵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就在他思索該如何開口時,蘇若清走了進來,他看著跪在地上的忠信侯冷冷道:“侯爺這是在逼迫皇上嗎?”
蘇若清向來待人溫和,以至於讓人都覺得他性情極好,淡忘了他身為太子的威儀,如今他突然冷了臉,層層壓迫感撲麵而來,忠信侯一時語塞,冷冷打了一個寒戰,竟忘了迴話。
待反應過來後,他忙朝著皇帝連磕了幾個頭,聲淚俱下。
“老臣絕無逼迫皇上之意,實在是軒兒死的太冤啊!”
“死的太冤?”
蘇若清聞言冷笑一聲,“看來侯爺沒有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趕著來告禦狀了啊!”
說罷,他拍了拍掌,幾人瞬間被帶了上來,忠信侯看著進來的幾人,心中瞬間明白大半,看來這事端是他兒子挑起來的,但那又如何!
他的眼神冷了下來,殺人就該償命!
而皇帝則在看到幾人後瞬間了然,心中的煩躁漸漸散去。他坐在那裏默默看著一切的發生,麵上波瀾不驚。
幾人來到殿前跪下,皇帝視線一一掃過他們,最後落在蘇若清身上,疑惑道:“這是?”
蘇若清道:“迴父皇的話,這就是今日與陳亦軒喝花酒的幾人。”
皇帝聽了這話麵色突然沉了下來,視線冷冷的望向幾人。幾人本就害怕,如今到了皇帝麵上更是打起了顫,一個個都後悔的不行,暗歎今日出門沒看黃曆,犯了煞星。
皇帝見他們這樣心中十分滿意,看著其中一個人道:“朕認得你,你是懷安侯的孫子,聽說前幾日你還因為口出不遜的事情被宋辭當街打了一頓。”
那人聽皇帝提了這件糗事,抬起頭訕訕笑了一聲,可是臉色卻差的厲害,身子微微發著抖。
皇帝見此輕笑了一聲,“朕又不是什麽洪水猛獸,冤有頭債有主,想必太子將你們帶來也不是認罰的吧?”
說罷,他的視線落在了候在一旁的蘇若清身上,蘇若清見此輕輕笑道:“自然。”
他偏過頭看向幾人,溫聲道:“將今日的所見所聞都說出來吧。皇上仁德,不會錯怪無辜。”
說完這句話,蘇若清看了跪在地上的忠信侯一眼,笑著問道:“您說是吧?侯爺!”
忠信侯不語,隻是看著皇帝,眼神中滿是失去愛子後的沉痛與悲傷。
可是皇帝卻沒有看他,望著幾人道:“將知道的都說出來吧,朕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
幾人見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最先開口,皇帝等了半晌不見人答話,耐心被耗盡,目光也冷了下來,假笑道:“看來你們感情極好,是準備有難同當了,也好,鄭——”
他話還未說完,懷安侯的孫子便急聲喊道:“草民說!”
皇帝聞言止了聲,垂眸看向了他。那人見此也不再隱瞞,將今日發生的一切都如實說了出來。
皇帝隻知大概,並不知詳情,因此聽的也十分認真,在他說完後視線一一瞥過幾人,冷聲問道:“當真?”
“不敢欺瞞皇上!”
皇帝聽後冷笑了一聲,又問了其他幾人,但得到的結果都一樣。
看來所言不虛。他心道。
這時,其中一人看出了皇帝已經相信了他們的話,於是大著膽子道:“其實從頭到尾隻有陳亦軒一人在辱罵安北郡王夫婦,我們幾人隻是感慨了幾句安北郡王當年拒了皇親的事,然後礙著忠信侯府的麵子上才附和了他幾聲。”
說到這裏,他重重磕下了一個頭,認真道:“我們幾人雖然長在盛京,但也是十分敬仰安北郡王夫婦的!”
“是的是的!”
懷安侯的孫子立刻附和出聲,“其實上次被宋辭打了一頓後草民就已經改過自新了……”
皇帝聽後噗嗤一笑,麵色緩和了幾分,笑道:“看來小辭的一頓打還是讓你長了記性的。”
那人聞言訕訕笑了一聲,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
皇帝也隻是隨口一說,並未在意。他瞥了一眼跪在一邊的忠信侯,又看向了幾人,眼中閃過一絲暗芒,問道:
“他們是如何辱罵安北郡王夫婦的?”
“他說,說安北郡王是莽夫,郡王妃是……”
話到嘴邊,他突然止了聲,有些為難的看向皇帝。皇帝見此問道:“是什麽?你直說便是,朕恕你無罪。”
“說郡王妃是妖女,慣會狐媚之術,說郡王也是一個風流種,為了一個女人甘心在北境待十幾年!”
他壯著膽子將所有的話都一口氣說了出來,然後將頭埋得低低的,生怕成為被殃及的池魚。
皇帝聽清他的話後直接被氣笑了,涼涼的看了一眼忠信侯:“他們所言,侯爺可聽清了?”
忠信侯這時哪裏還敢說話,聽到他兒子說過的那些話後他身上的冷汗早就被嚇出來了。
皇帝見他不言,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歎道:“侯爺可真是養了一個好兒子啊!”
他冷冷看著跪在地上的忠信侯,沉聲道:“當年,安北郡王是為了我大淵千萬百姓為民請命前往北疆,為此不惜骨肉分離數十年,如今竟被傳成一段風流韻事!當真是好極了!”
忠信侯聞言癱坐了下去,但仍是不死心的說道:“即使是我兒有錯在先,她打一頓也就是了,哪裏用要了他的性命?難道就因為我兒說錯了話,他就該死嗎!”
這一問問的擲地有聲,皇帝一時間也想不出反駁的話來。
此言不假,就算是他辱罵了阿璟夫婦,也不該因此斷送了性命,何況她殺的還是忠信侯府最受寵的獨子……
想到這裏,他心中輕歎一口氣,視線落在了蘇若清身上。蘇若清感覺到有人在看他,抬起頭與他視線相對,皇帝見此又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幾人,蘇若清會意,立刻讓人將他們帶了出去。
“今後就莫要再生事端了!”皇帝看著幾人起了身,冷冷說道。
幾人忙不迭的點頭,如小雞啄米一般,然後就跟著侍衛出去了。在踏出紫宸宮大門的那一刻,他們的心才徹底放了下去。
……
殿內,皇帝的視線在兩人身上來迴打量,末了,他看向忠信侯,問道:“那你想如何?”
“老臣要讓宋辭為我兒償命!”
“這不可能。”皇帝淡淡道,“換一個。”
忠信侯見此低下頭,想到今日在宋辭手下受到的侮辱,眼裏閃過一絲怨毒,如潛伏在草叢中伺機而動的毒蛇。
良久,他平靜道:“聽說宋辭是用右手殺的我兒,不殺她可以,但老臣要廢了宋辭的右手。”
這可是十分歹毒的做法了。
誰不知世人大多都習慣於用右手,右手一廢,別說是武功,可能連日常起居都成了問題。
皇帝聽了這話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殺意,但隨即又被他隱藏起來,他看向太子,笑著問道:“太子覺得如何?”
蘇若清聞言輕笑了一聲,“迴父皇的話,兒臣以為,陳亦軒的命並不比宋辭的右手珍貴。”
忠信侯聞言簡直要氣到吐血,冷笑道:“看來傳言非虛,太子當真是與宋辭情比金堅啊!”
說罷,他悄悄看了一眼皇帝,果然見他麵色微變。
但蘇若清卻笑了,“沒想到堂堂侯爺之尊也會聽信市井謠言,看來忠信侯是太閑了啊。”
說罷,他對著皇帝跪了下來,認真道:“父皇明鑒,兒臣與宋辭之間清清白白,不過是覺得她父母早亡,哥哥又遠赴邊疆,因此多憐惜她幾分罷了。若是父皇因此起疑,兒臣願意今後再不見宋辭!”
皇帝聽見這話又想起了殉國的阿璟夫婦,想起了那日府外倔強又脆弱的女孩,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忠信侯見自己的話沒起到作用,右手緊緊攥著自己的衣角,而皇帝也明白了他說那句話的用意,因此看他的目光也冷了幾分。
皇帝思索片刻後起身將太子扶起,然後抬起手輕輕拍了兩下他的肩膀,笑道:“朕知道,皇兒也是十分不易。”
蘇若清輕輕搖了搖頭,“為君分憂,是臣子的責任,為父分憂,是兒子的責任。兒臣並不覺得累。”
皇帝聽後點點頭,順勢道:“那這件事情就交由皇兒處理吧。”
說罷,他拉起他的手緊緊握著,眼神中滿是慈愛,“朕相信你一定可以處理的很好。”
蘇若清看著他輕笑了一聲,淡淡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會讓您失望。”
忠信侯聽了這話哪裏還能淡定,連忙爬上前幾步拽住皇帝的衣角,痛唿道:
“皇上!不可啊皇上!誰人不知太子最是偏袒宋辭,若是讓太子負責這件事情,豈不是讓我兒白送了性命嗎!”
蘇若清沒有說話,隻是站在一邊淡淡看著兩人。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嫌惡,語氣也冷了幾分。
“忠信侯這是在質疑太子嗎?”
層層威壓撲麵而來,麵對帝王的冷聲質問,忠信侯瞬間被嚇出來了一身冷汗,忙道“不敢”。
“這不就行了。”
皇帝輕笑一聲,抬起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有些疲倦道:“那這件事情就全權交由太子負責,三日後務必給朕一個結果。”
忠信侯沒有答話,安靜的跪在一旁,蘇若清見他沒有異議後才領了命。
皇帝見此十分滿意,他揉了揉自己有些酸澀的眼睛,隨意道:“退下吧。”
蘇若清看了他一眼,行了一禮後就退了下去,而忠信侯見皇帝沒有繼續討論這件事情的想法,也擔心自己多說多錯觸了黴頭,因此磕了一個頭後也退下了。
在殿門被重新合上以後,皇帝垂眸思索了良久,直到有腳步聲逼近才抬起頭來,待看清來人是誰後,他輕歎了一口氣,走到一邊坐下,淡淡道:“過來給朕捏捏肩吧。”
鄭漁應了一聲,將手中的浮塵放到一邊,淨手後才將手放到了他的肩上,注意到他的神色有些疲憊,還幫他按了按太陽穴。
皇帝閉上眼睛享受著,良久突然問道:“你說朕這次交給他的差事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鄭漁低頭注意著手中的動作,聞言思索了片刻,輕歎道:“奴才覺得,皇上這樣也是為了曆練太子。”
皇帝嗤笑一聲,“在朕身邊待了這些年,你的膽子是愈發大了,連朕也敢誆。”
鄭漁知道他並不是真的生氣,於是笑著道:“奴才就算是向天借膽也不敢誆騙皇上啊,奴才是真的覺得皇上是為了太子好。”
“哦?”
皇帝聽此來了興趣,“那你說說,我怎麽就是為他好了。”
鄭漁想了想,道:“皇上此舉在旁人眼裏是在為難太子,其實重在曆練。忠信侯是當年皇上親自封的爵位,即使是功不對賞,也都已經過去這些年了,若皇上再次提及,必會讓人覺得皇上斤斤計較。”
“嗯。”
皇帝輕點了下頭,“朕確實有這個顧慮,畢竟現在沒有證據動他,所以還是要留些餘地。臣子之間也就罷了,君臣之間總不好鬧的太僵。”
“是啊。”鄭漁笑了笑,“不過皇上心裏明鏡兒似的,那陳亦軒被忠信侯府寵的上了天,焉知沒有犯過大錯,隻是需要人去揭開罷了。”
“嗬!”皇帝眼中閃過一抹自嘲,指節輕輕敲擊著桌沿,良久才道:“你是不是將朕想的太好了?”
鄭漁沒有說話。
皇帝見他如此也沒逼他,自顧自的說道:“你說的很好,但若是陳亦軒沒有犯過大錯呢?”
他睜開眼睛嗤笑一聲,眸中劃過一抹暗芒,“那太子的處境可就危險了。這件事情辦的好了無賞,辦的不好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這代表皇上相信太子的能力,所以才會交給他去辦。”鄭漁適時接道。
皇帝聞言笑笑沒有說話,他看著香爐中緩緩上升的香煙,眸光微動。
“三日。”
良久,他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三日之後,若是辦的好就罷了,若是辦不好……
他輕輕眯起自己的眼睛,若有所思的看著殿門,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那就別怪他手下無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