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飛鴿傳書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過得快,建安元年(196年)到了。初聞建安這個年號時,陳炎感到奇怪,他一直以為建安這個年號是劉協東歸之後才使用的。現在才知道,這年號與東歸也沒有直接關係,在東歸前就已經使用了。
陳炎治下,一切都在恢複,國淵引導和安排了兩個半郡的百姓播種種地。兩千多名俘虜也開墾了三萬多畝田,要是順利的話,這可是能產五萬多石。俘虜隻需管飯,無須從中發糧餉,至少有四萬石的盈餘。
除此外,有兩千名士兵也在種田,也種了近三萬畝。當然,士兵種的田,要抽出一部分作為士兵的糧餉。另外,再加上百姓的稅糧,今年能順利收成的話,他能養上萬軍隊了。
潘璋在東平陵主持士兵招募工作,但收效甚微,兵力沒有明顯增加,隻是補充了此前戰死的兵力。如今陳炎手下兵力仍保持在三千兵力出頭。關鍵是,陳炎招募士兵太保守,一般都遵從百姓的意願,不像袁紹之流,通常采取強迫的方式,去民間抓壯丁。
元月上元節過後,陳炎就帶了些人去了朝陽城,去看望高順。高順心裏很高興,這意味著他得到了厚待。
“國相,你帶那麽多鴿子幹嘛?莫非國相喜歡吃這鴿子肉,就隨行帶著?”高順看到陳炎帶來了幾十隻鴿子,感到好奇。
“你胡說什麽?這鴿子不是養來吃的。”
“那養來幹嘛?”
“仲從可曾聽過飛鴿傳書?”
“飛鴿傳書?不曾。”
“就是用鴿子來傳書信。”
“這怎麽可能?鴿子能傳書信?”
“自然是可以,否則我辛辛苦苦養這些鴿子幹嘛?”陳炎養鴿子自然不辛苦,因為又不需要他自己親自去養,他安排別人養就行了。
他接著說:“鴿子有一個非常強的本領,便是能在數百裏內認巢,也就是說,我在朝陽城養了一些鴿子,養熟了之後,把這些鴿子帶到東平陵去,再把鴿子給放了,這鴿子還能飛迴朝陽城,飛迴這個籠子裏,你說神奇不神奇?”
“竟有此事,國相莫不是騙我?”
“哈哈,等養熟了不就知道了?”
“可是,就算真是如此,養它又有什麽用?”高順一時沒意識到飛鴿傳書的作用。
“今我在東平陵養了一批鴿子,到了戰時,我再把這些鴿子帶來朝陽,若朝陽城有軍情,你就可以寫在紙上,將其綁在鴿子的腿上,再把鴿子放飛,一個多時辰後,我在東平陵就會收到這消息。”
高順一聽,立馬瞪大眼睛:“原來……還有這用途,妙啊!這麽說,朝陽城若有異動,國相一個多時辰後就能知道了?”
也難怪他震驚,朝陽城到東平陵路程約兩百裏,大軍行軍三四天時間,用快馬傳送需要一天多時間。一聽到隻需要一個多時辰就能把消息傳到,他不震驚都不行。
“正是,怎麽樣?哈哈。”
“妙,國相真乃神人。”
“所以才叫飛鴿傳書……不過,這飛鴿傳書有幾個不足之處,一是傳書的距離一般有三四百裏距離,如果太遠,鴿子也會迷路。好在朝陽城和東平陵之間的距離不過兩百多裏,還在鴿子認巢的範圍內。”
“二是傳書途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事故,例如被獵人給射下來了,或遇到惡劣天氣,導致無法送達,又或鴿子被別的猛獸給吃了。所以,若你使用這鴿子來傳遞消息,最好一次多放飛幾隻鴿子,隻要其中一隻送到就行。”
“朝陽渡乃是從平原進入濟南最近的渡口,袁紹下次派兵來攻,如果不繞道走兗州或樂安郡方向,很有可能還是會走這個渡口,屆時有這飛鴿傳書傳遞軍情,可就方便了許多,就算敵軍把朝陽城圍個水泄不通,咱這消息還照樣能傳出,我在東平陵提前收到消息,也好做出應對。”
“國相說的是,那我也得在朝陽城養鴿子。”
“哈哈哈哈,你乃大將,操心養鴿子幹嘛?我自然會另外安排人來養,且這鴿子認巢,也是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做到。擅長養鴿子的人,才知道怎麽去訓練鴿子。”
“國相說的是。”
正事聊完之後,兩人又聊起一些私事來。
“仲從,正旦日你留守朝陽,不能迴東平陵,可曾把家人接過來一起過?”
“沒有,我在軍中,若把家人帶到這裏,隻怕會誤了大事。”
“說得有理,隻是如今不是戰時,你也可以抽出幾天時間,迴東平陵與家人相聚,這倒也無妨,軍中有副將,亦不會耽誤事情。”
“謝國相。”陳炎都說了可以請假迴家,高順心裏也高興,很爽快地接受了陳炎的好意。
“國相!”高順又叫了一聲。
“什麽事?”
“國相年紀二十四五了吧,該成親了。”
“哈哈哈哈,你還操心這事?”
“國相稱雄一方,創基業不易,自然要留傳後人,否則臣子不安。這幾年戰事緊張,國相東征西討,這事也就耽誤了下來,可如今國相已在青州站穩腳跟,要盡早成親才是。”
陳炎知道高順說得有理,這時代的人普遍有這種想法,而且他這年紀已經是超大齡青年了。他點了點頭:“好吧,迴東平陵,我叫人操辦此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高順聽了,放下心來,也點了點頭。
陳炎在朝陽城待了幾天後,就迴了東平陵,飛鴿傳書後麵的事情,他就交給了高順。
……
在東平陵的衙署裏,杜襲把年初的一些事情跟陳炎匯報了一下。匯報完了之後,兩人閑聊了起來。
“國相在青州根基已穩,又剛得齊國,可曾迴過家鄉?”
陳炎搖了搖頭:“十年前黃巾之亂,父母帶我遠離家鄉,之後顛沛流離,當時我年紀小,我隻記得家鄉似乎是在廣縣,後來根據記憶找到了一處鄉村,但聽說村裏人早就死絕或逃亡了,無法問出詳細信息,如今亦不能確定在哪。”
陳炎治下,一切都在恢複,國淵引導和安排了兩個半郡的百姓播種種地。兩千多名俘虜也開墾了三萬多畝田,要是順利的話,這可是能產五萬多石。俘虜隻需管飯,無須從中發糧餉,至少有四萬石的盈餘。
除此外,有兩千名士兵也在種田,也種了近三萬畝。當然,士兵種的田,要抽出一部分作為士兵的糧餉。另外,再加上百姓的稅糧,今年能順利收成的話,他能養上萬軍隊了。
潘璋在東平陵主持士兵招募工作,但收效甚微,兵力沒有明顯增加,隻是補充了此前戰死的兵力。如今陳炎手下兵力仍保持在三千兵力出頭。關鍵是,陳炎招募士兵太保守,一般都遵從百姓的意願,不像袁紹之流,通常采取強迫的方式,去民間抓壯丁。
元月上元節過後,陳炎就帶了些人去了朝陽城,去看望高順。高順心裏很高興,這意味著他得到了厚待。
“國相,你帶那麽多鴿子幹嘛?莫非國相喜歡吃這鴿子肉,就隨行帶著?”高順看到陳炎帶來了幾十隻鴿子,感到好奇。
“你胡說什麽?這鴿子不是養來吃的。”
“那養來幹嘛?”
“仲從可曾聽過飛鴿傳書?”
“飛鴿傳書?不曾。”
“就是用鴿子來傳書信。”
“這怎麽可能?鴿子能傳書信?”
“自然是可以,否則我辛辛苦苦養這些鴿子幹嘛?”陳炎養鴿子自然不辛苦,因為又不需要他自己親自去養,他安排別人養就行了。
他接著說:“鴿子有一個非常強的本領,便是能在數百裏內認巢,也就是說,我在朝陽城養了一些鴿子,養熟了之後,把這些鴿子帶到東平陵去,再把鴿子給放了,這鴿子還能飛迴朝陽城,飛迴這個籠子裏,你說神奇不神奇?”
“竟有此事,國相莫不是騙我?”
“哈哈,等養熟了不就知道了?”
“可是,就算真是如此,養它又有什麽用?”高順一時沒意識到飛鴿傳書的作用。
“今我在東平陵養了一批鴿子,到了戰時,我再把這些鴿子帶來朝陽,若朝陽城有軍情,你就可以寫在紙上,將其綁在鴿子的腿上,再把鴿子放飛,一個多時辰後,我在東平陵就會收到這消息。”
高順一聽,立馬瞪大眼睛:“原來……還有這用途,妙啊!這麽說,朝陽城若有異動,國相一個多時辰後就能知道了?”
也難怪他震驚,朝陽城到東平陵路程約兩百裏,大軍行軍三四天時間,用快馬傳送需要一天多時間。一聽到隻需要一個多時辰就能把消息傳到,他不震驚都不行。
“正是,怎麽樣?哈哈。”
“妙,國相真乃神人。”
“所以才叫飛鴿傳書……不過,這飛鴿傳書有幾個不足之處,一是傳書的距離一般有三四百裏距離,如果太遠,鴿子也會迷路。好在朝陽城和東平陵之間的距離不過兩百多裏,還在鴿子認巢的範圍內。”
“二是傳書途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事故,例如被獵人給射下來了,或遇到惡劣天氣,導致無法送達,又或鴿子被別的猛獸給吃了。所以,若你使用這鴿子來傳遞消息,最好一次多放飛幾隻鴿子,隻要其中一隻送到就行。”
“朝陽渡乃是從平原進入濟南最近的渡口,袁紹下次派兵來攻,如果不繞道走兗州或樂安郡方向,很有可能還是會走這個渡口,屆時有這飛鴿傳書傳遞軍情,可就方便了許多,就算敵軍把朝陽城圍個水泄不通,咱這消息還照樣能傳出,我在東平陵提前收到消息,也好做出應對。”
“國相說的是,那我也得在朝陽城養鴿子。”
“哈哈哈哈,你乃大將,操心養鴿子幹嘛?我自然會另外安排人來養,且這鴿子認巢,也是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做到。擅長養鴿子的人,才知道怎麽去訓練鴿子。”
“國相說的是。”
正事聊完之後,兩人又聊起一些私事來。
“仲從,正旦日你留守朝陽,不能迴東平陵,可曾把家人接過來一起過?”
“沒有,我在軍中,若把家人帶到這裏,隻怕會誤了大事。”
“說得有理,隻是如今不是戰時,你也可以抽出幾天時間,迴東平陵與家人相聚,這倒也無妨,軍中有副將,亦不會耽誤事情。”
“謝國相。”陳炎都說了可以請假迴家,高順心裏也高興,很爽快地接受了陳炎的好意。
“國相!”高順又叫了一聲。
“什麽事?”
“國相年紀二十四五了吧,該成親了。”
“哈哈哈哈,你還操心這事?”
“國相稱雄一方,創基業不易,自然要留傳後人,否則臣子不安。這幾年戰事緊張,國相東征西討,這事也就耽誤了下來,可如今國相已在青州站穩腳跟,要盡早成親才是。”
陳炎知道高順說得有理,這時代的人普遍有這種想法,而且他這年紀已經是超大齡青年了。他點了點頭:“好吧,迴東平陵,我叫人操辦此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高順聽了,放下心來,也點了點頭。
陳炎在朝陽城待了幾天後,就迴了東平陵,飛鴿傳書後麵的事情,他就交給了高順。
……
在東平陵的衙署裏,杜襲把年初的一些事情跟陳炎匯報了一下。匯報完了之後,兩人閑聊了起來。
“國相在青州根基已穩,又剛得齊國,可曾迴過家鄉?”
陳炎搖了搖頭:“十年前黃巾之亂,父母帶我遠離家鄉,之後顛沛流離,當時我年紀小,我隻記得家鄉似乎是在廣縣,後來根據記憶找到了一處鄉村,但聽說村裏人早就死絕或逃亡了,無法問出詳細信息,如今亦不能確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