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知道的很多
誰說庶女要宅鬥?全家寵還來不及 作者:迷途的小心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茂帶著幾人很快就到了他說的那個賣涼茶很好的茶攤了。
煮茶的是一個快七十歲的老阿婆了,非常幹淨利落。
人很和善,一笑就能看出來門牙已經掉了兩顆。
頭發用頭巾包著,一塊用木板撐著的油布下的幾張老舊的小桌子擦的幹幹淨淨的。
她的身後是一排的爐灶,每個爐灶上都有一口鍋。
鋪子裏到鋪子外都是一股濃濃的藥的味道。
老阿婆不會說官話,阿茂便笑著和她說了幾句左海話。
“姐姐,阿婆每天都把那些碗在鍋裏用開水煮的,很幹淨的。”阿茂還不忘和葉辭書幾人解釋一下。
葉辭書笑著點點頭,然後又看了沈默默一眼,生怕這位郡主不習慣。
沈默默也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一點都不介意。
很快,阿婆就端了四碗涼茶出來。
“五碗!”沈默默衝著阿婆比劃了一下,又指了一下阿茂。
阿婆很快就明白了,這是要給阿茂也上一碗。
她趕忙又拿了一個碗給阿茂裝了一碗涼茶。
阿茂有點吃驚。
以前他給別人當向導的時候,都是別人吃飯喝茶,他在遠處看著。
等著別人吃完喝完了,他才過來的,這是他們的規矩,免得衝撞了那些有錢的老爺們。
看著端到麵前的涼茶,阿茂又看了看沈默默,立刻端起碗來仰頭喝了起來。
咕嘟咕嘟隻幾口,一碗涼茶就被阿茂喝了下去。
用衣袖擦了擦嘴巴的阿茂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就有點不好意思。
“小時候喝慣了,都是這麽喝的!我們這裏人喝涼茶都是幾口喝完,沒法子細細品味的。
姐姐們嚐一嚐,涼茶雖然有點苦,但是卻能防很多病的。”阿茂忙指指桌上的涼茶。
葉辭書,沈默默,葉秀書,還有寒酥忙都端起碗來。
涼茶的顏色是灰褐色,仔細一聞,還有一股中藥味。
葉辭書想到了後世的吃火鍋必備的王老吉……
然後端起碗來喝了一小口……
隻這一口,葉辭書就皺了下眉頭。
苦!真苦!真的就跟喝中藥一樣……
一點都沒有後世王老吉的味道,真的難為這個阿茂像是喝白開水一樣幾口喝完了。
沈默默,葉秀書,也都是喝了一小口後皺了下眉頭。
苦啊!這不就是中藥嗎?
寒酥更是一張小臉都皺到一起了。
太苦了,這和喝中藥有什麽區別嗎?
見幾人都是一臉苦相,阿茂趕忙朝阿婆要了幾黑黢黢的糖過來。
“這是我們當地的甘蔗糖,喝完涼茶之後吃一塊,嘴裏很快就不苦了。”
沈默默忙擺擺手。
其實苦也就是那麽一小會的事情,過一會兒就不覺得苦了。
“這都是我們左海人自己喝的茶,和你們平常喝的茶肯定不一樣的。
你們要是想喝你們的茶,去春不晚就好了,不過春不晚的茶好歸好,就是有點貴。”阿茂趕緊說道。
聽阿茂提到春不晚,沈默默的心頭一動。
“你經常去春不晚?”沈默默問道。
阿茂趕緊擺手。
“怎麽可能呢!那裏是有錢人才能去的地方。
我聽說了,春不晚最普通的茶也要五兩銀子一壺呢!還是隻能坐在大堂裏。
聽說樓上的包間價格更貴,去一次沒有個上百兩銀子下不來。
那麽多錢都夠我們家過半年了。”阿茂笑著說道。
“你真的沒去過?”沈默默繼續問道。
阿茂低頭想了想。
“三年前去過一次!
那時候我才五歲,春不晚當時的掌櫃還不是現在這個。
我記得清楚,那天是中秋節,春不晚在重大的節日都會在後門給一些吃飯困難的人發東西。
以前發過饅頭,餡餅,還有一些肉菜。
那次發的是月餅,這麽大,裏麵的紅豆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我也去領了,領了兩塊呢!
娘和大哥吃了一塊,我和妹妹吃了一塊!”阿茂一邊說一邊比劃。
沈默默認真聽著阿茂說的每一句話。
三年前,那就是左海的春不晚還沒有換掌櫃,不是現在這個燕娘……
“後來呢?後來就沒有發過嗎?”葉辭書追問。
阿茂立刻搖頭。
“沒有再發了,現在春不晚招待的都是有錢的行商,我們這些人肯定 不能經常往那邊去的。
要不然不是耽誤人家做生意嗎?”
沈默默不說話了。
春不晚的目的可不是掙錢,不管是哪個地方的春不晚,一年三節都會布施。
這大家心裏默認的規矩。
但左海這裏……
見沈默默不說話,葉辭書趕忙岔開話題。
“你說你一直做小向導,那你和我們說說,你除了告訴我們左海哪裏有好吃的,好玩的,還能知道什麽?”葉辭書問道。
“對啊!你還知道些什麽呢?
我們來左海這裏可不是為了吃喝玩樂的,我們來這裏有其他的事情。”葉秀書也在一旁幫腔。
阿茂見葉辭書這麽問,立刻就坐直了身體。
“那我能告訴你們的可多了,我算是個左海通呢!
幾位姐姐,那你們告訴我,你們到左海來,是想買貨呢還是賣貨呢!
如果是買貨的話,想買什麽貨?我可以告訴你們去哪家商行買到合適的貨。
如果你們是想賣貨的話,而且是長久做生意的話,那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去找合適的商行。
畢竟現在能出海的商行就那麽幾家。”阿茂一本正經的說道。
葉辭書她們聽的津津有味的。
這小孩還真有點意思呢!
“那我要是既想買又想賣呢?那應該找誰家呢?”葉辭書故意說道。
阿茂立刻擺手。
“不管是你想買貨還是想賣貨。
到了左海之後,你們應該先去最大的儲記商行遞個拜帖。
這用你們內地人的話,應該叫拜碼頭。”阿茂正色說道。
“拜碼頭?”葉辭書幾人都有點吃驚。
到了左海這裏做生意需要拜碼頭?
好吧!外地人來了,想在這裏有所發展拜碼頭好像也正常。
但為什麽不去拜官府的碼頭或者是海貿署的碼頭。
而要去拜一個商行的碼頭呢?
“這個儲記……很厲害?”葉秀書皺著眉頭問道。
阿茂非常嚴肅的點了點頭。
“很厲害的!他們家現在算是八大商行之首了。”
煮茶的是一個快七十歲的老阿婆了,非常幹淨利落。
人很和善,一笑就能看出來門牙已經掉了兩顆。
頭發用頭巾包著,一塊用木板撐著的油布下的幾張老舊的小桌子擦的幹幹淨淨的。
她的身後是一排的爐灶,每個爐灶上都有一口鍋。
鋪子裏到鋪子外都是一股濃濃的藥的味道。
老阿婆不會說官話,阿茂便笑著和她說了幾句左海話。
“姐姐,阿婆每天都把那些碗在鍋裏用開水煮的,很幹淨的。”阿茂還不忘和葉辭書幾人解釋一下。
葉辭書笑著點點頭,然後又看了沈默默一眼,生怕這位郡主不習慣。
沈默默也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一點都不介意。
很快,阿婆就端了四碗涼茶出來。
“五碗!”沈默默衝著阿婆比劃了一下,又指了一下阿茂。
阿婆很快就明白了,這是要給阿茂也上一碗。
她趕忙又拿了一個碗給阿茂裝了一碗涼茶。
阿茂有點吃驚。
以前他給別人當向導的時候,都是別人吃飯喝茶,他在遠處看著。
等著別人吃完喝完了,他才過來的,這是他們的規矩,免得衝撞了那些有錢的老爺們。
看著端到麵前的涼茶,阿茂又看了看沈默默,立刻端起碗來仰頭喝了起來。
咕嘟咕嘟隻幾口,一碗涼茶就被阿茂喝了下去。
用衣袖擦了擦嘴巴的阿茂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就有點不好意思。
“小時候喝慣了,都是這麽喝的!我們這裏人喝涼茶都是幾口喝完,沒法子細細品味的。
姐姐們嚐一嚐,涼茶雖然有點苦,但是卻能防很多病的。”阿茂忙指指桌上的涼茶。
葉辭書,沈默默,葉秀書,還有寒酥忙都端起碗來。
涼茶的顏色是灰褐色,仔細一聞,還有一股中藥味。
葉辭書想到了後世的吃火鍋必備的王老吉……
然後端起碗來喝了一小口……
隻這一口,葉辭書就皺了下眉頭。
苦!真苦!真的就跟喝中藥一樣……
一點都沒有後世王老吉的味道,真的難為這個阿茂像是喝白開水一樣幾口喝完了。
沈默默,葉秀書,也都是喝了一小口後皺了下眉頭。
苦啊!這不就是中藥嗎?
寒酥更是一張小臉都皺到一起了。
太苦了,這和喝中藥有什麽區別嗎?
見幾人都是一臉苦相,阿茂趕忙朝阿婆要了幾黑黢黢的糖過來。
“這是我們當地的甘蔗糖,喝完涼茶之後吃一塊,嘴裏很快就不苦了。”
沈默默忙擺擺手。
其實苦也就是那麽一小會的事情,過一會兒就不覺得苦了。
“這都是我們左海人自己喝的茶,和你們平常喝的茶肯定不一樣的。
你們要是想喝你們的茶,去春不晚就好了,不過春不晚的茶好歸好,就是有點貴。”阿茂趕緊說道。
聽阿茂提到春不晚,沈默默的心頭一動。
“你經常去春不晚?”沈默默問道。
阿茂趕緊擺手。
“怎麽可能呢!那裏是有錢人才能去的地方。
我聽說了,春不晚最普通的茶也要五兩銀子一壺呢!還是隻能坐在大堂裏。
聽說樓上的包間價格更貴,去一次沒有個上百兩銀子下不來。
那麽多錢都夠我們家過半年了。”阿茂笑著說道。
“你真的沒去過?”沈默默繼續問道。
阿茂低頭想了想。
“三年前去過一次!
那時候我才五歲,春不晚當時的掌櫃還不是現在這個。
我記得清楚,那天是中秋節,春不晚在重大的節日都會在後門給一些吃飯困難的人發東西。
以前發過饅頭,餡餅,還有一些肉菜。
那次發的是月餅,這麽大,裏麵的紅豆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我也去領了,領了兩塊呢!
娘和大哥吃了一塊,我和妹妹吃了一塊!”阿茂一邊說一邊比劃。
沈默默認真聽著阿茂說的每一句話。
三年前,那就是左海的春不晚還沒有換掌櫃,不是現在這個燕娘……
“後來呢?後來就沒有發過嗎?”葉辭書追問。
阿茂立刻搖頭。
“沒有再發了,現在春不晚招待的都是有錢的行商,我們這些人肯定 不能經常往那邊去的。
要不然不是耽誤人家做生意嗎?”
沈默默不說話了。
春不晚的目的可不是掙錢,不管是哪個地方的春不晚,一年三節都會布施。
這大家心裏默認的規矩。
但左海這裏……
見沈默默不說話,葉辭書趕忙岔開話題。
“你說你一直做小向導,那你和我們說說,你除了告訴我們左海哪裏有好吃的,好玩的,還能知道什麽?”葉辭書問道。
“對啊!你還知道些什麽呢?
我們來左海這裏可不是為了吃喝玩樂的,我們來這裏有其他的事情。”葉秀書也在一旁幫腔。
阿茂見葉辭書這麽問,立刻就坐直了身體。
“那我能告訴你們的可多了,我算是個左海通呢!
幾位姐姐,那你們告訴我,你們到左海來,是想買貨呢還是賣貨呢!
如果是買貨的話,想買什麽貨?我可以告訴你們去哪家商行買到合適的貨。
如果你們是想賣貨的話,而且是長久做生意的話,那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去找合適的商行。
畢竟現在能出海的商行就那麽幾家。”阿茂一本正經的說道。
葉辭書她們聽的津津有味的。
這小孩還真有點意思呢!
“那我要是既想買又想賣呢?那應該找誰家呢?”葉辭書故意說道。
阿茂立刻擺手。
“不管是你想買貨還是想賣貨。
到了左海之後,你們應該先去最大的儲記商行遞個拜帖。
這用你們內地人的話,應該叫拜碼頭。”阿茂正色說道。
“拜碼頭?”葉辭書幾人都有點吃驚。
到了左海這裏做生意需要拜碼頭?
好吧!外地人來了,想在這裏有所發展拜碼頭好像也正常。
但為什麽不去拜官府的碼頭或者是海貿署的碼頭。
而要去拜一個商行的碼頭呢?
“這個儲記……很厲害?”葉秀書皺著眉頭問道。
阿茂非常嚴肅的點了點頭。
“很厲害的!他們家現在算是八大商行之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