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行宮內,氣氛靜謐而又透著凝重。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陳安正端坐在大殿之上,手中捧著書卷,當聽聞曹彬用在長江上建浮橋之法順利攻取江左的消息時,他那原本沉靜的麵容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連拍扶手,連聲稱道:“漂亮!漂亮!此等妙計,真乃絕妙!”那聲音中滿是興奮與讚賞,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


    然而,這歡快的氛圍並未持續太久,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便是侍從通報大理使者求見的聲音。陳安微微一怔,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他沉思片刻後,並未急於召見大理使者,而是迅速吩咐侍從:“去將盧多遜、韓微、毋昭裔速速請來,朕要與他們先行議事。”


    不多時,三人匆匆趕來。陳安看著他們,緩緩開口道:“諸位,大理使者前來,想必是為求和之事。朕並無滅大理之意,那大理前身乃是安南,境內百姓多為蠻夷,諸多部落隱匿於山寨洞府之中,管理起來極為棘手。朕憶起後世明朝深陷安南泥潭長達二十年,最終卻也無奈放棄。故而此次應對大理之事,需謹慎斟酌。”


    眾人聽聞,皆陷入沉思,隨後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商討起來。盧多遜率先說道:“陛下,大理既來求和,定要讓其有所付出,方能彰顯我朝威嚴。”韓微點頭附和:“陛下,臣以為可從疆域方麵著手,讓大理割讓部分土地。”毋昭裔則若有所思道:“然亦不可逼迫過甚,以免其狗急跳牆。”


    一番商議之後,陳安覺得心中有了計較,這才命人召見董昀。


    成都府行宮的大殿莊嚴肅穆,陽光透過殿頂的琉璃瓦,灑下一片金黃,卻未能驅散空氣中彌漫的緊張與凝重。陳安端坐在龍椅之上,身著華麗龍袍,身姿挺拔,麵容冷峻而威嚴,雙眸深邃似海,仿佛能洞察一切。他的身後,繡著金龍的帷幕隨風輕輕擺動,更增添了幾分皇家的威嚴與神秘。


    大理使者董昀在侍從的引領下,緩緩步入大殿。他低著頭,腳步略顯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大理的無奈與謙卑。行至殿中,董昀撲通一聲跪下,行了個大禮,高聲說道:“大理使者董昀,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安微微抬眸,目光如炬地審視著董昀,良久,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起來吧,大理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啊?”


    董昀起身,恭敬地迴道:“陛下,我大理國主深知陛下天威,如今中原大軍所向披靡,我大理願誠心求和。我大理國主願以金沙江為界,將建昌府、會川府歸還天朝,隻盼陛下能網開一麵,賜我大理安寧。”


    成都府行宮的大殿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擰出水來。陽光艱難地穿透雲層,從殿頂的縫隙間灑下幾縷,卻也被這壓抑的氛圍染得黯淡無光。陳安高坐於龍椅之上,身姿挺拔如鬆,他那深邃的眼眸猶如寒星,冷冷地注視著下方的大理使者董昀,龍袍上的金龍刺繡在光影交錯間仿佛也有了生命,張牙舞爪地彰顯著皇家威嚴。


    董昀站在殿中,微微低著頭,額頭上卻已沁出細密的汗珠,他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陛下,我大理國主一片赤誠,願以金沙江為界,將建昌府、會川府歸還天朝,此乃我大理求和之極大誠意,還望陛下能夠恩準,使兩國百姓免受兵戈之苦。”


    陳安輕輕哼了一聲,那聲音雖輕,卻在寂靜的大殿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董昀,你可知這東川郡,自漢唐起便為中原之土,其戰略要地之意義,關乎整個西南之局勢。如今大理欲求和,僅歸還建昌、會川二府,莫不是在敷衍朕?”他的眼神愈發犀利,似要穿透董昀的內心。


    董昀心中一凜,忙抱拳說道:“陛下,東川郡於大理亦是民生所係,諸多部落賴此繁衍生息,且多年來大理對其治理亦頗有成效。國主割讓建昌府與會川府,實已痛下決心,若再加上東川郡,大理恐將元氣大傷,難以維持境內之穩定,還望陛下憐恤。”他一邊說著,一邊偷眼觀察陳安的表情,隻見那臉上依舊冷峻,毫無鬆動之色。


    陳安微微傾身向前,目光如炬:“董昀,你且莫要在此顧左右而言他。朕念及大理百姓無辜,才願聽你等求和之議。然這東川郡,乃中原舊土,朕若輕易放棄,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又如何令天下臣民信服?大理若想求和,東川郡必須歸還,此乃朕之底線,不容商量。”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砸在董昀的心間。


    董昀額頭上的汗珠愈發密集,他深知此事棘手,卻仍硬著頭皮說道:“陛下,大理雖不及中原強盛,但亦有其自身之堅守。國主遣臣前來,實是希望能與陛下達成和睦之約,若隻因這東川郡之事而使和談破裂,恐日後戰火重燃,於兩國皆無益處。陛下聖明,還請再斟酌一二。”


    陳安冷笑一聲,緩緩起身,踱步走下台階,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董昀緊繃的神經上:“董昀,你以為朕不知大理的心思?你等是想在這疆域之事上討價還價,可你需明白,如今的中原已非昔日可比。朕之大軍,所向披靡,若不是朕心懷仁慈,大理早已在朕的鐵騎之下。東川郡之事,沒得商量,你若做不了主,便速速迴大理,讓高方親自來與朕談。”


    董昀麵露難色,他知道今日之事已陷入僵局,但仍不死心地說道:“陛下,臣定當將陛下的旨意轉達國主,隻是臣鬥膽懇請陛下,能否寬限些時日,容大理內部商議出一個妥善之法。”


    陳安停下腳步,沉思片刻後說道:“朕給你三日時間,三日後,若沒有滿意的答複,朕便會重新考慮對大理的策略。你且退下吧。”


    董昀無奈地行禮,緩緩退出大殿,他的背影在陳安的注視下顯得格外落寞。而陳安則站在大殿之中,望著遠方,心中籌謀著下一步的計劃,他深知在這關乎疆域的博弈中,必須堅定地維護中原的利益,同時也要巧妙地平衡各方勢力,方能成就大業。


    董昀再次行禮,緩緩退出大殿。陳安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深邃謀略。他深知,在這一場關於疆域的博弈中,必須要讓大理明白中原的強大與不可侵犯,同時也要拿捏好分寸,既要得到想要的土地,又不能逼得大理狗急跳牆,引發不必要的戰亂。這一切,都在他的籌謀之中,如同棋局上的高手,步步為營,掌控著整個局勢的走向。


    董昀快馬加鞭,一路上塵土飛揚。


    終於,西昌城那巍峨的城牆映入了眼簾。董昀一刻也不敢停歇,直接衝進城門,直奔高方所在之處。


    當見到高方時,董昀來不及喘口氣,便迫不及待地將事情的經過詳細地講述了出來。高方靜靜地聽著,臉色逐漸變得陰沉起來。隨著董昀的敘述結束,高方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憤怒,隻見他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如同熟透的蘋果一般;一雙眼睛瞪得渾圓,怒火仿佛要從眼眶中噴湧而出。


    \"這中原皇帝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高方怒吼一聲,聲音震耳欲聾,整個房間都似乎為之顫抖。然而,盡管他怒不可遏,但心中卻十分清楚,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他們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根本就沒有任何與對方討價還價的資本。


    想到此處,高方緊緊握住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滲出絲絲鮮血。可即便如此,他也隻能無奈地長歎一口氣,然後咬咬牙說道:“罷了,事已至此,我們別無選擇,隻有先答應下來再說。”


    隨後,大理方依照商定,老老實實地將建昌府、會川府以及東川郡割讓給了中原。至此,大理求和之事終了,而中原的疆域,也在這一場外交博弈之後,悄然發生了變化,西南之地,愈發穩固於中原的統治之下,隻留下西昌城內,高方望著遠去的使者背影,滿心的不甘與惆悵,而成都府行宮之中,陳安則望著地圖上新劃定的疆域,若有所思,不知在這廣袤的山河之下,又將隱藏著怎樣的風雲變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梟皇:柴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地二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地二頭並收藏亂世梟皇:柴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