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也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晉陽城。


    陳安進城後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找劉繼業,叫他來見,接著才召見掌控北漢大權的一道一僧,也就是郭無為和繼顒。


    陳安說道:“繼顒大師,您擅長冶煉,對河東的礦業那是再熟悉不過了。朕迴汴京後,會派人來河東籌備冶煉廠,同時設立冶煉監,這河東冶煉的工作就全權交給您負責啦。”“郭道長,您專心管政事,朕馬上就下旨,河東所有的賦稅都跟中原一樣,個別因為戰事的,酌情減免。這事兒就由您來負責執行。”


    陳安對這種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那是相當尊敬,也敢放心大膽地重用。


    陳安剛把雜七雜八的小事處理完,就聽到了一個好消息:“陛下,城外劉繼業向陛下投降啦。”


    陳安穿著內甲,帶著唿延讚、王廷義這倆哼哈二將,又叫上了黨進,領著自己的親衛隊,出城去迎接。


    劉繼業看到陳安親自來迎接,旁邊的親衛也就兩三百人,自己手下的親兵可是他的十倍,心裏頓時一陣感動,單人單騎縱馬向前,拜倒說道:“罪將劉繼業拜見陛下……”


    陳安把他扶了起來,“將軍您忠心耿耿為國家,哪有什麽罪呀?聽說將軍建議夜襲我軍軍營,可把朕嚇得夠嗆。多虧劉承鈞不敢用這計謀,不然我軍可就危險啦。”


    陳安拉著劉繼業進城,給他的待遇那是相當高。


    劉繼業對河東的地形地勢熟悉得不得了,說得頭頭是道。特別是對於代州雁門關的防線,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陳安聽完,看著身邊的劉繼業說:“分析得太精妙太到位了,這鎮守邊疆的重擔,非將軍莫屬,將軍願不願意為我朝鎮守雁門?”


    劉繼業愣了一下,心弦又被觸動了,自己不過是個降將,卻能被委以如此重任,抱拳大聲說道:“就算敵人有百萬大軍,末將也願意為陛下抵擋!”


    陳安哈哈大笑,說道:“這次打仗,李筠多次誇讚將軍,說將軍是河東唯一讓他頭疼的大將,這次得讓契丹那幫小子嚐嚐將軍的厲害。這無敵的名號,讓中原人喊出來,不算啥本事,讓契丹人喊出來,那才叫威風。”劉繼業眼中滿是躍躍欲試的神情。


    陳安想著劉無敵,總覺得有點別扭,楊無敵聽起來就順耳多了,說道:“河東劉氏已經完啦,將軍不如改迴原來的姓氏怎麽樣?”劉繼業說:“末將也有這個想法。”陳安說:“那就叫楊業吧!”還是楊業聽起來順耳,楊繼業總感覺差點意思。楊業自然沒有異議。


    北漢投降後,陳安迴到汴京。一晃好些天過去了,在魏仁浦等官員的大力支持下,陳安下了詔書。他說道:“朕施行仁政來治理國家,幽雲各州剛遭受了戰亂的折騰,朕心疼百姓們遭的罪,今年秋天、明年夏天和秋天(幽雲)各州不用交糧食,也不用服徭役啦;各個州縣的囚犯,除了那些罪大惡極的壞蛋,都赦免他們的罪,讓他們迴自己老家去。河北失去的土地收迴來啦,嚴禁官吏欺負百姓、將士騷擾百姓,官員將領犯法就和百姓同罪,子民都是朕的心肝寶貝……”


    河北各個州縣的村子裏,百姓們歡天喜地,又是敲鑼又是打鼓,歌頌陳安的功德,那熱鬧勁兒比過年還厲害。陳安的威望和影響力在各州那可是遠超大周太祖,一時間名聲好得沒邊兒了。


    遼國暫時還把控著的幾個州,那些漢將漢軍壓根就不想打仗,就盼著朝廷大軍一來,立馬找機會投降!


    天下各州的祝賀奏章,跟雪花似的唿唿地往東京皇城飛。


    楊業在雁門關把軍隊召集起來,宣布了皇帝的聖旨,動員將士們向北攻打雲州。根本用不著鼓動,將士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嚷嚷著終於能出塞大幹一場啦!


    周軍在正麵把遼軍打得屁滾尿流,靠著武力收複了幽州,國家這威風早就得到了河東將士的認可。想當年北漢國對遼國自稱侄兒、臣子,當時好多人心裏那是一百個不服,隻是沒辦法啊。可如今天下要統一的趨勢明擺著,幾乎所有人都接受了這個現實,北漢國政權的影響力很快就被人們扔到九霄雲外去了。國家強大了,人心也就容易聚到一塊兒啦。


    楊業這時候心裏那叫一個慶幸,暗自嘀咕:“還好趕上了立功的末班車!”


    “陛下總算還沒把我給忘了。”楊業悶聲悶氣地說了一句,下麵幾個武將正爭著搶著要當先鋒呢。他心裏琢磨著,自己一個投降過來的將領,要是再不給朝廷立下拿得出手的軍功,以後怕是連說話的份兒都沒有!


    部將說道:“雁門關北邊,朔州、應州、寰州這三個州的漢將聽說幽州已經被大周占領了,上京又亂成了一鍋粥,已經悄悄跟咱們通氣了,隻要河東軍出雁門關,他們就打開城門,一起把遼軍守軍給滅嘍!咱們先把這三個州拿下,然後大軍北上圍攻雲州,遲早能把雲州收入囊中!”


    楊業說道:“河東軍好幾萬呢,離雲州最近,當然得咱們去攻占雲州;不光這樣,迅速攻占雲州後,還能請求朝廷調兵向東,支援禁軍攻打武州!”


    部將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都覺得難度不小。迅速攻下朔州、應州、寰州倒是容易,可雲州那是遼國的重要城池,陰山南部有肥美的草原,歸化(唿和_浩特)那些地方能召集大量的遼軍騎兵;雲州的遼軍等著援軍呢,很可能會拚死抵抗。


    楊業不慌不忙地說:“河東大軍攻占朔州等三個州後,大張旗鼓地向北挺進;再派一支騎兵繞到雲州、武州(宣化、張家口附近)之間,沿著桑幹河上遊向西行進,迷惑迷惑雲州的遼軍……年初朝廷的軍器監給河東軍調撥了一批新盔甲,騎兵們就穿上新盔甲,再打著禁軍前鋒的旗號,敲鑼打鼓,弄出大動靜,讓雲州的遼軍以為是禁軍主力和河東軍大批人馬圍攻,嚇唬嚇唬他們。”


    將領們紛紛拍手叫好,有人提議準備史彥超的旗號,因為大周皇帝親征經常讓史彥超當先鋒,那家夥名氣可不小。


    楊業想起在東京和史彥超鬧得很不愉快的經曆,心裏犯嘀咕:自己借他的旗號,以後會不會被那家夥嘲笑……很有可能,說不定史彥超來一句狐假虎威,能把自己氣個半死!


    楊業說道:“不用史彥超的旗號,董遵誨的就行,還顯得不那麽刻意。董遵誨雖說沒那麽出名,但遼軍裏肯定有人知道他也是周軍的前鋒之一,明白過來後會更相信。”


    一個月後,雲州的契丹貴族聽說周軍“幾十萬人馬”從兩條路逼近,桑幹河上遊塵土飛揚、人馬多得鋪天蓋地,要把雲州給鏟平,把所有遼人的腦袋堆成京觀。急得趕緊派人到陰山南麵的豐州請求支援,過了不久沒得到迴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


    就在這節骨眼上,雲州有個給契丹貴族出點子的漢官幕僚,勸他棄城逃跑!


    契丹貴族又怕被定罪,幕僚說道:“現在上京的老大都被幹掉了,新皇帝忙著進上京坐穩皇位,哪還有心思管雲州?


    大遼的新皇帝才十三四歲,掌權的是蕭思溫和耶律斜軫,急需要各地各部的支持擁護。


    將軍您是契丹貴族,這時候放棄雲州不算大事,趕緊派人去聯係蕭思溫和耶律斜軫,就說您早就看那昏君不順眼,讓大遼諸事不順、不讓人說話,現在雲州成了孤城,上京也沒人搭理……您願意聽從新皇帝的命令,輔佐新皇帝在草原重振雄風。”


    契丹貴族心動得不行,可還是有點猶豫。


    幕僚趕緊勸道:“該下決心的時候不下決心,反而會給自己惹麻煩!河北的各州都丟了,周軍大軍都到城下了,雲州怎麽可能守得住?蕭思溫他們這會兒最要緊的是對付反對他們的人,將軍您全心全意為新皇帝效力,如果還是被定罪,蕭思溫還怎麽拉攏各部?”


    契丹貴族終於被說動了,趕緊召集人馬收拾財物,一群人撒丫子就跑,把城池給扔了。


    等到楊業到了雲州,那個幕僚帶著一群漢族官吏和雲州百姓夾道歡迎。這座在南北分界上至關重要的大城市,楊業沒費一兵一卒,沒放一箭,一到就接收了!


    楊業顧不上高興慶祝,趕緊寫了奏章,讓人用六百裏加急往幽州報捷,聲稱自己連續攻克朔州、應州、寰州、蔚州、雲州等各州各地,把河東北麵的重要地方統統拿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梟皇:柴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地二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地二頭並收藏亂世梟皇:柴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