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自打第一眼瞧見晉陽城,就打消了一仗拿下北漢的念頭。
他已經著手準備撤軍的事兒了。在沒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硬要去攻打晉陽城,那簡直是蠢到家了,跟送死沒啥兩樣。
陳安心裏清楚,曆史上趙匡義滅北漢的時候,調動了差不多三十萬的軍隊,要知道北漢全國的百姓也就二十三萬左右,由此可見這晉陽城有多可怕。
三路兵馬離開以後,陳安立馬把盧多遜給叫來了。
盧多遜這家夥,在曆史上名聲可不咋地,跟趙普鬥得不可開交,那就是倆壞蛋互掐——都不是好東西。
這人私德不行,貪戀權力還自私,不過倒是真有兩把刷子。
“盧愛卿,朕想讓你去一趟晉陽,勸劉承鈞投降,你願不願意去?”
盧多遜想都沒想,立刻說道:“屬下願意!”
他眼裏還閃過一絲熱切呢。
陳安說道:“劉承鈞這人我了解,他有誌向有抱負,不到走投無路是不會投降的。你這一趟啊,多半是白跑。”
盧多遜根本不為所動,成不成不重要,關鍵是陳安用他,這就足夠了。
陳安讚許地點點頭說:“河東這地方窮得叮當響,他們節度使的俸祿,還比不上咱們朝中的五品官員。好多官員連津貼都沒有,我給你準備了一身特別華貴的衣服,你到時候穿著去當說客。讓河東的大臣們對咱們中原心生向往……”
“另外到了晉陽城以後,幫我留意一個人……”
盧多遜作揖道:“陛下請講!”
“郭無為!”
陳安就說了這三個字。
盧多遜換上了陳安專門給他準備的錦服,再加上盧多遜長得威嚴,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居然有了一品大員的派頭。
盧多遜坐上了豪華的馬車,帶著幾個人就朝著晉陽城去了。
通報了姓名和來意,盧多遜很快就被北漢軍迎進了城裏。
不管啥時候,對於使者,各方都會表現出很大的善意。
盧多遜掀開車簾,看著街道上那些有點麻木、麵黃肌瘦的百姓,忍不住感歎:“還是生在中原好啊,就這破地方,一輩子都別想有出息。”
一路到了晉陽宮,劉承鈞給了盧多遜這個無名小卒極高的待遇。
一道郭無為,一個叫繼顒的和尚,還有趙華、衛融、盧讚等一群重臣幾乎都在殿裏等著呢。
盧多遜可沒擺出暴發戶的樣子顯擺,而是舉止大方得體又優雅,以謙謙君子的姿態展現出自己的高貴。腰間不經意露出來的玉佩,無形之中就炫了富。
劉承鈞一點投降的意思都沒有,他爹是被郭榮打敗以後給氣死的。
對於中原,劉承鈞心裏充滿了敵意,雖說現在中原的天子是陳安,可誰不知道郭榮和陳安是一路的?
不過對於盧多遜,劉承鈞倒是挺熱情的,表現出一種模棱兩可的態度,段常已經去大同求援了,他得敷衍著,給段常爭取時間。
這倆人都心懷鬼胎,劉承鈞想拖延時間,盧多遜想著給滿朝的窮鬼炫富,嘴裏說著中原如何富饒美好,聊得居然還挺融洽。
一直到了吃飯的時候,盧多遜看著劉承鈞給他準備的“美味佳肴”,很有禮貌地稍微嚐了一點就停下了,表現出了自己的風度,也給足了劉承鈞麵子,同時也用行動告訴他們,汴京隨便一家酒樓的飯菜都比這強多了。
盧多遜不經意地掃了一眼郭無為,這位北漢的宰相,好像沒啥特別的反應。
劉承鈞現在就想吊著盧多遜,城裏有使者在,陳安至少不會馬上攻城。
劉承鈞根本不知道陳安已經打算撤兵了,還以為他在城外造攻城的器械,為攻打晉陽做準備呢。
但他作為北漢的皇帝,不方便一直陪著盧多遜,就讓手下的各級官員陪著。
中原的使者天生就高人一等,何況對方都兵臨城下了,說不定自己的小命就在人家手裏,難免會被明著暗著巴結。
對於這些,劉承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任何小國家在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都會有一群主張求和投降的人。
隻要核心人物立場堅定,劉承鈞才不在乎其他官員心裏咋想。
盧多遜在中原王朝就是個小嘍囉,小人物。
可到了北漢,使者代表著國家,代表著陳安,地位一下子就高了起來,特別享受這種被眾人捧著的感覺。
他在衛融的陪同下,參觀了晉陽城,不管有沒有用,把晉陽城的結構布局都記在了心裏。
這期間少不了和城裏的官員打交道,盧多遜憑借著出色的口才,豐富的學識,說話時表現出的高貴,讓人心裏特別向往。
盧多遜本來就博覽經書史籍,聰明又記性好,短短幾天,就在晉陽城闖出了不小的名氣,撩動了不少躁動的心。
比起盧多遜的如魚得水,劉承鈞可是越來越煩躁了。
陳安確實沒攻打晉陽城,可他對忻州、代州的進攻那是一點兒都沒放鬆。
這代州有個雁門關,忻州有個石嶺關,都是為了抵禦外族入侵建起來的。
山西這地方盆地多,山多澗多,又有關口擋著,要是不趕緊南下,一旦代州、忻州失守,雁門關、石嶺關都被中原控製了。
別說是去救援,連消息都傳不出去。
因為地勢的問題,攻打忻州、代州花了不少時間。
郭進用了五天,把忻州給拿下了。
代州花的時間更長,用了十天。
二十天的功夫,陳安把除了晉陽城以外的北漢地盤都給拿下了。
而去大同求援的段常就跟人間蒸發了似的,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事情開始朝著郭無為預料的方向發展了。
劉承鈞變得越來越狂躁,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個莫名其妙的消息。
打下忻州、代州的中原士兵,沒有安撫當地百姓,而是用好處引誘再加上半強迫,準備把百姓遷走。
劉承鈞奇怪地把盧多遜請到皇宮,質問道:“兩國打仗,不傷害百姓。中原皇帝向來以仁義出名,現在卻為難我的百姓,這是什麽道理?”
盧多遜直接懟迴去:“我家主公是什麽人?怎麽會幹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兒?不過是心疼山西的百姓日子苦,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還得給契丹那幫野蠻人上貢。心裏不忍心,特意把他們遷到我們軍隊控製的地方,給他們安穩的生活。”
劉承鈞眼裏閃過一絲高興。
旁邊的郭無為卻是臉色煞白。
這兩人都從盧多遜的話裏聽出了透露的消息。
陳安現在遷走百姓,意味著他根本就不打算攻打晉陽城,把百姓遷走,就要撤兵了。
一條消息,劉承鈞和郭無為想到的完全不一樣。
劉承鈞想的是晉陽安全了,他這個皇帝保住了。
而郭無為想的卻是沒希望了!
對於北漢的前途,郭無為之前還是抱有一些希望的。
隻要他們守住晉陽城,中原軍隊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沒了銳氣,契丹肯定會出兵的。
耶律屋質是契丹少有的有智謀的人,會在最合適的時候,用最合適的辦法出現。
他們完全能趁機把失去的土地和城池收迴來。
可現在陳安幹淨利落,士氣正旺的時候,遷走百姓。
契丹要的不過就是一個緩衝的地方。
陳安讓出了緩衝地,麵對強大的中原,他們沒理由冒險出兵了……
結局兩邊滿意,最慘的始終是北漢。
北漢本來就窮,再沒了各州的百姓,就靠晉陽城一城,十萬多一點的百姓,能做啥?
就算是再厲害的主婦,沒米下鍋也做不出飯來,再厲害的宰相。
哪怕是蕭何、諸葛亮,也沒法用十萬百姓,去對抗中原的千萬人口……
這百姓一旦遷走成功,北漢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一點兒發展的機會都沒了,就等著被人宰割。
盧多遜把劉承鈞、郭無為的表情都看在眼裏,一下子,他就明白陳安的心思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陛下真是神人啊!”
陳安哪有盧多遜想的那麽神奇。
一切就四個字“先知先覺”。
郭無為這個人陳安對他印象很深。
這家夥名氣大得很,大到郭威都不敢收他。
郭無為還號稱有諸葛亮的才能,不過比起孟蜀那些幫敵人的“諸葛亮”,郭無為好歹有點真本事。
陳安估計郭無為是覺得北漢沒希望了,為了給自己找個出路,這才想方設法投降的。
郭無為能為了投靠趙匡胤連命都不要,為啥不能投靠他陳安?
所以在這撤軍的最後關頭,陳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抱太大希望地試一試。
成了當然最好,不成也沒關係。
曆史上趙匡胤沒拿下燕幽之地,就靠遷走百姓這一招,就讓北漢難受得要命。
現在他有燕地在手,直接就能斷了北漢的發展前途。
他要是心再狠點,破壞晉陽春耕,十萬百姓養三萬兵?
餓都能把他們餓死。
盧多遜被劉承鈞從晉陽趕了出來。
自從知道陳安沒有攻城的心思,劉承鈞不再供著盧多遜這個炫富的家夥紮心了。
“陛下!”
盧多遜興衝衝地跑到禦帳外麵求見。
得到召見後,盧多遜大步走進營帳,行禮後興奮地說:“成了,陛下。郭無為真願意幫咱們拿下晉陽城,太不可思議了,陛下神機妙算,臣佩服得五體投地。”
陳安想保持皇帝的威嚴,一直告訴自己要淡定。可嘴角和眼睛還是忍不住翹了起來。
他已經著手準備撤軍的事兒了。在沒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硬要去攻打晉陽城,那簡直是蠢到家了,跟送死沒啥兩樣。
陳安心裏清楚,曆史上趙匡義滅北漢的時候,調動了差不多三十萬的軍隊,要知道北漢全國的百姓也就二十三萬左右,由此可見這晉陽城有多可怕。
三路兵馬離開以後,陳安立馬把盧多遜給叫來了。
盧多遜這家夥,在曆史上名聲可不咋地,跟趙普鬥得不可開交,那就是倆壞蛋互掐——都不是好東西。
這人私德不行,貪戀權力還自私,不過倒是真有兩把刷子。
“盧愛卿,朕想讓你去一趟晉陽,勸劉承鈞投降,你願不願意去?”
盧多遜想都沒想,立刻說道:“屬下願意!”
他眼裏還閃過一絲熱切呢。
陳安說道:“劉承鈞這人我了解,他有誌向有抱負,不到走投無路是不會投降的。你這一趟啊,多半是白跑。”
盧多遜根本不為所動,成不成不重要,關鍵是陳安用他,這就足夠了。
陳安讚許地點點頭說:“河東這地方窮得叮當響,他們節度使的俸祿,還比不上咱們朝中的五品官員。好多官員連津貼都沒有,我給你準備了一身特別華貴的衣服,你到時候穿著去當說客。讓河東的大臣們對咱們中原心生向往……”
“另外到了晉陽城以後,幫我留意一個人……”
盧多遜作揖道:“陛下請講!”
“郭無為!”
陳安就說了這三個字。
盧多遜換上了陳安專門給他準備的錦服,再加上盧多遜長得威嚴,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居然有了一品大員的派頭。
盧多遜坐上了豪華的馬車,帶著幾個人就朝著晉陽城去了。
通報了姓名和來意,盧多遜很快就被北漢軍迎進了城裏。
不管啥時候,對於使者,各方都會表現出很大的善意。
盧多遜掀開車簾,看著街道上那些有點麻木、麵黃肌瘦的百姓,忍不住感歎:“還是生在中原好啊,就這破地方,一輩子都別想有出息。”
一路到了晉陽宮,劉承鈞給了盧多遜這個無名小卒極高的待遇。
一道郭無為,一個叫繼顒的和尚,還有趙華、衛融、盧讚等一群重臣幾乎都在殿裏等著呢。
盧多遜可沒擺出暴發戶的樣子顯擺,而是舉止大方得體又優雅,以謙謙君子的姿態展現出自己的高貴。腰間不經意露出來的玉佩,無形之中就炫了富。
劉承鈞一點投降的意思都沒有,他爹是被郭榮打敗以後給氣死的。
對於中原,劉承鈞心裏充滿了敵意,雖說現在中原的天子是陳安,可誰不知道郭榮和陳安是一路的?
不過對於盧多遜,劉承鈞倒是挺熱情的,表現出一種模棱兩可的態度,段常已經去大同求援了,他得敷衍著,給段常爭取時間。
這倆人都心懷鬼胎,劉承鈞想拖延時間,盧多遜想著給滿朝的窮鬼炫富,嘴裏說著中原如何富饒美好,聊得居然還挺融洽。
一直到了吃飯的時候,盧多遜看著劉承鈞給他準備的“美味佳肴”,很有禮貌地稍微嚐了一點就停下了,表現出了自己的風度,也給足了劉承鈞麵子,同時也用行動告訴他們,汴京隨便一家酒樓的飯菜都比這強多了。
盧多遜不經意地掃了一眼郭無為,這位北漢的宰相,好像沒啥特別的反應。
劉承鈞現在就想吊著盧多遜,城裏有使者在,陳安至少不會馬上攻城。
劉承鈞根本不知道陳安已經打算撤兵了,還以為他在城外造攻城的器械,為攻打晉陽做準備呢。
但他作為北漢的皇帝,不方便一直陪著盧多遜,就讓手下的各級官員陪著。
中原的使者天生就高人一等,何況對方都兵臨城下了,說不定自己的小命就在人家手裏,難免會被明著暗著巴結。
對於這些,劉承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任何小國家在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都會有一群主張求和投降的人。
隻要核心人物立場堅定,劉承鈞才不在乎其他官員心裏咋想。
盧多遜在中原王朝就是個小嘍囉,小人物。
可到了北漢,使者代表著國家,代表著陳安,地位一下子就高了起來,特別享受這種被眾人捧著的感覺。
他在衛融的陪同下,參觀了晉陽城,不管有沒有用,把晉陽城的結構布局都記在了心裏。
這期間少不了和城裏的官員打交道,盧多遜憑借著出色的口才,豐富的學識,說話時表現出的高貴,讓人心裏特別向往。
盧多遜本來就博覽經書史籍,聰明又記性好,短短幾天,就在晉陽城闖出了不小的名氣,撩動了不少躁動的心。
比起盧多遜的如魚得水,劉承鈞可是越來越煩躁了。
陳安確實沒攻打晉陽城,可他對忻州、代州的進攻那是一點兒都沒放鬆。
這代州有個雁門關,忻州有個石嶺關,都是為了抵禦外族入侵建起來的。
山西這地方盆地多,山多澗多,又有關口擋著,要是不趕緊南下,一旦代州、忻州失守,雁門關、石嶺關都被中原控製了。
別說是去救援,連消息都傳不出去。
因為地勢的問題,攻打忻州、代州花了不少時間。
郭進用了五天,把忻州給拿下了。
代州花的時間更長,用了十天。
二十天的功夫,陳安把除了晉陽城以外的北漢地盤都給拿下了。
而去大同求援的段常就跟人間蒸發了似的,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事情開始朝著郭無為預料的方向發展了。
劉承鈞變得越來越狂躁,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個莫名其妙的消息。
打下忻州、代州的中原士兵,沒有安撫當地百姓,而是用好處引誘再加上半強迫,準備把百姓遷走。
劉承鈞奇怪地把盧多遜請到皇宮,質問道:“兩國打仗,不傷害百姓。中原皇帝向來以仁義出名,現在卻為難我的百姓,這是什麽道理?”
盧多遜直接懟迴去:“我家主公是什麽人?怎麽會幹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兒?不過是心疼山西的百姓日子苦,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還得給契丹那幫野蠻人上貢。心裏不忍心,特意把他們遷到我們軍隊控製的地方,給他們安穩的生活。”
劉承鈞眼裏閃過一絲高興。
旁邊的郭無為卻是臉色煞白。
這兩人都從盧多遜的話裏聽出了透露的消息。
陳安現在遷走百姓,意味著他根本就不打算攻打晉陽城,把百姓遷走,就要撤兵了。
一條消息,劉承鈞和郭無為想到的完全不一樣。
劉承鈞想的是晉陽安全了,他這個皇帝保住了。
而郭無為想的卻是沒希望了!
對於北漢的前途,郭無為之前還是抱有一些希望的。
隻要他們守住晉陽城,中原軍隊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沒了銳氣,契丹肯定會出兵的。
耶律屋質是契丹少有的有智謀的人,會在最合適的時候,用最合適的辦法出現。
他們完全能趁機把失去的土地和城池收迴來。
可現在陳安幹淨利落,士氣正旺的時候,遷走百姓。
契丹要的不過就是一個緩衝的地方。
陳安讓出了緩衝地,麵對強大的中原,他們沒理由冒險出兵了……
結局兩邊滿意,最慘的始終是北漢。
北漢本來就窮,再沒了各州的百姓,就靠晉陽城一城,十萬多一點的百姓,能做啥?
就算是再厲害的主婦,沒米下鍋也做不出飯來,再厲害的宰相。
哪怕是蕭何、諸葛亮,也沒法用十萬百姓,去對抗中原的千萬人口……
這百姓一旦遷走成功,北漢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一點兒發展的機會都沒了,就等著被人宰割。
盧多遜把劉承鈞、郭無為的表情都看在眼裏,一下子,他就明白陳安的心思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陛下真是神人啊!”
陳安哪有盧多遜想的那麽神奇。
一切就四個字“先知先覺”。
郭無為這個人陳安對他印象很深。
這家夥名氣大得很,大到郭威都不敢收他。
郭無為還號稱有諸葛亮的才能,不過比起孟蜀那些幫敵人的“諸葛亮”,郭無為好歹有點真本事。
陳安估計郭無為是覺得北漢沒希望了,為了給自己找個出路,這才想方設法投降的。
郭無為能為了投靠趙匡胤連命都不要,為啥不能投靠他陳安?
所以在這撤軍的最後關頭,陳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抱太大希望地試一試。
成了當然最好,不成也沒關係。
曆史上趙匡胤沒拿下燕幽之地,就靠遷走百姓這一招,就讓北漢難受得要命。
現在他有燕地在手,直接就能斷了北漢的發展前途。
他要是心再狠點,破壞晉陽春耕,十萬百姓養三萬兵?
餓都能把他們餓死。
盧多遜被劉承鈞從晉陽趕了出來。
自從知道陳安沒有攻城的心思,劉承鈞不再供著盧多遜這個炫富的家夥紮心了。
“陛下!”
盧多遜興衝衝地跑到禦帳外麵求見。
得到召見後,盧多遜大步走進營帳,行禮後興奮地說:“成了,陛下。郭無為真願意幫咱們拿下晉陽城,太不可思議了,陛下神機妙算,臣佩服得五體投地。”
陳安想保持皇帝的威嚴,一直告訴自己要淡定。可嘴角和眼睛還是忍不住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