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的使者不斷地來,陳安也開始接見這些使節了。
陳安在宮裏接待了曹延祿。
曹延祿是有求而來,表現得那叫一個虔誠,直接就拜倒說:“見過皇帝陛下!”
陳安讓他起來,感慨地說:“歸周軍在邊疆那裏,被迴鶻威脅了幾十年,還能不忘本,堅守朝廷的領土,真讓人佩服。”
曹延祿還以為陳安在誇他們曹家的功勞呢,老臉一紅。
他以為陳安遠在汴京,不知道他們曹家曾經向契丹稱臣的事兒,就說:“瓜沙二州,雖然在很偏遠的地方,但是心裏一直想著中原朝廷,願意為中原上刀山下火海。”
陳安笑著說:“朕知道你們曹家忠心耿耿,瓜沙二州要是沒有歸周軍撐著,恐怕就像涼隴一樣,被吐蕃、迴鶻的那些豪強給占了。”
曹延祿順著杆子往上爬,開始說起歸周軍的不容易,尤其是甘州迴鶻越來越強大,還從內部搞他們曹家,不停地倒苦水。
陳安故意裝作對瓜沙二州的情況啥都不知道,聽得那叫一個認真。
曹延祿特別心動,其實這次來,曹元忠也是頂著很大壓力的。
一方麵迴鶻太厲害了,他們曹家內部也不穩定,要是沒了中原的支持,前途很危險。
可要是中原把手伸到大西北,那也跟引狼入室差不多。
陳安對西北的事兒啥都不知道,顯然暫時沒心思管西北,不會跟他們有利益衝突。
這情況太符合曹家的利益啦。
有足夠的實力,又沒打算摻和西方的局勢。
這種不威脅自己利益的大腿,上哪兒找去。
他越說越興奮,還夾帶了一點私貨,說甘州迴鶻的壞話。
陳安突然大怒道:“這也太欺負人了,景瓊占著甘、肅二州,還不滿足,居然把手伸到瓜州、沙州來了,難道他想把整個河西走廊都占了才高興?”
曹延祿嚇了一跳,趕忙說:“景瓊這家夥野心大著呢,恐怕早就這麽想了。”
陳安發完怒,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朕聽說西方的局麵亂得像一團麻,沒想到亂成這樣。隻是,朝廷未來發展的重點不在西邊,對西邊有點管不過來。讓朕想想……”
曹延祿想說隻要名義上支持就行,但是看到陳安在認真思考,也不好開口。
陳安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著,說:“對了,折逋嘉施這個人,你了解不?”
曹延祿想了一會兒,說:“他是涼州的豪強,在涼州很有威望,甘州迴鶻都有點怕他。”
陳安說:“這樣吧,朕想辦法安排一個節度使去涼州。跟瓜州相互唿應,把甘州夾在中間。有了這一層,估計景瓊能老實點。不過西方的事兒,還得你們幫忙,朝廷未來的重點不在西邊。這個節度使也沒多大實權,就是代表朝廷給你們支持。”
他又強調了一遍自己的重點不在西邊。
曹延祿眼睛一亮,拍著胸脯說:“陛下放心,我爹是朝廷的臣子,朝廷安排的節度使,我爹肯定好好配合。”
曹延祿得到了想要的,心滿意足地走了。
曹延祿走了以後,陳安迴到文德殿,走進偏殿的一個屏風後麵。
屏風後麵有一張很大的涼隴地形圖,上麵密密麻麻地標著各方勢力的情況和彼此的關係。
這次各方勢力都來汴京,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陳安對周邊地區複雜的情況有了具體的了解。
西方的局勢太亂了,就是一群誰也不服誰的豪強打來打去。
表麵上看甘州迴鶻、涼州吐蕃、隴右吐蕃,好像是吐蕃、迴鶻在管,但實際上吐蕃根本沒能力管他們內部的事兒。
就像涼州吐蕃,掛著吐蕃的名,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原要節度使的職位。
至於隴右吐蕃就更別提了,族群分散,大的幾千家,小的幾十家,根本不統一,互相敵視互相攻打。
想想都覺得又奇怪又好笑。
就是因為情況太複雜,不少地方豪強怕對手得到中原的支持,都搶著來要賞賜和冊封。
畢竟比起高原上那群打得頭破血流的吐蕃,越來越厲害的中原更靠得住。
他們各有心思,都想得到中原支持,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毫無底線地抹黑對手。
這樣一來,他們的恩恩怨怨,陳安都知道了。
陳安本來不想這麽早對隴右、涼州動手,但是看著亂中有點秩序的西方。
不趁這個時候動手,恐怕會形成一股讓人頭疼的勢力。
畢竟天下的局勢,分久了會合,合久了會分。
這句話不光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地方。
陳安用紅筆在涼州畫了個圈,自言自語道:“必須讓潘羅支鬆口,讓我朝的節度使去涼州。”
潘羅支有點煩躁,聽著手下從各處打聽來的消息,眉頭緊緊皺著。
中原的富裕強大,遠遠超出了他的意料。
這讓他更難決定了。
涼州吐蕃的使節團是最早到汴京的,也是最早開始給汴京的官員送禮打點的。
涼州吐蕃是豪強眾多,折捕嘉施、潘羅支兩部聯合起來,才能鎮住涼州內外。
涼州吐蕃的折捕嘉施現在的節度使是自己封的,潘羅支這次來就是想給折捕嘉施要一個中原朝廷親自任命的節度使,好讓他名正言順。
隻是上上下下打點了一個多月,也拜見了中原天子,但是冊封節度使的事兒一直沒個結果。
潘羅支有種不好的預感,如果中原真有西征的心思,憑他們的力量是絕對擋不住的。
恐怕得把涼州、隴右的吐蕃勢力都聚在一起才行。
就隴右那情況?
指望他們聯合?
潘羅支想想都覺得沒希望。
外麵傳來一陣吵鬧聲,潘羅支聽著聲音有點熟,大步走出院子,看到一群人把大箱小箱的東西推進隔壁院子,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的老對手賀智瑤。
涼州有八個豪強,這賀智瑤是第二豪強鄔哲的大舅子,很有智謀很難對付。
要不是他這個第三和折捕嘉施聯手,還真壓不住鄔哲。
“你怎麽來了?”
潘羅支黑著臉。
賀智瑤看到潘羅支也很意外,迴過神來說:“潘族長來得可比賀某早多了,這話應該我問你吧。賀某是光明正大地從涼州來的,可不像潘族長裝病,偷偷來的!”
潘羅支氣得一甩袖子走了。
潘羅支臉色陰沉地迴到大廳,雙手不停地搓著。
賀智瑤的出現把他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讓他這一個多月的努力都白費了。
潘羅支特別胖,看著人畜無害,其實一肚子壞水。
不想當老大的老三,不是好老三。
涼州八個豪強,折捕嘉施排第一,鄔哲第二,潘羅支第三。
剩下五個雖然也有點實力,但沒可能爭涼州老大的位置。
老三想當老大,靠實力不行,得等老大老二拚個兩敗俱傷,然後坐收漁利。
一開始潘羅支不想支持折捕嘉施,老大老三加起來實力碾壓老二,不符合潘羅支的利益。
支持老二對抗老大,才對他有利。
不過鄔哲太強勢,賀智瑤又跟他有很深的矛盾,潘羅支隻能退而求其次跟著老大後麵吆喝。
這次來汴京是潘羅支自己的主意,表麵上是為折捕嘉施要個節度使之位,實際上是給自己當涼州老大鋪路。
折捕嘉施當這個老大,忍了鄔哲這個老二快二十年,年紀大了不想再忍了。
為了子孫,準備收拾鄔哲。
潘羅支也做好了撿便宜的準備,隻要折捕嘉施和鄔哲打起來,他就趁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把他們都吞並,然後靠著這段時間的打點,名正言順地當河西節度使。
但現在鄔哲的心腹來了汴京,萬一中原天子支持鄔哲,那他所有的打算都泡湯了。
有了中原天子的支持,折捕嘉施未必敢和鄔哲打。
潘羅支無奈地長歎自言自語:“形勢不由自己,沒辦法啊。”
他不是不知道這是陳安故意的,就是想在涼州留個釘子。
可知道又能怎樣?
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裏……
好在中原天子好像沒惦記西方,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節度使,倒也影響不大。
潘羅支麵對賀智瑤的到來,很快就做出了選擇。
放棄對河西節度使的追求,給中原朝廷上表,請朝廷派官員來節度。
收到潘羅支的上表,陳安臉上露出了笑容。
陳安在宮裏接待了曹延祿。
曹延祿是有求而來,表現得那叫一個虔誠,直接就拜倒說:“見過皇帝陛下!”
陳安讓他起來,感慨地說:“歸周軍在邊疆那裏,被迴鶻威脅了幾十年,還能不忘本,堅守朝廷的領土,真讓人佩服。”
曹延祿還以為陳安在誇他們曹家的功勞呢,老臉一紅。
他以為陳安遠在汴京,不知道他們曹家曾經向契丹稱臣的事兒,就說:“瓜沙二州,雖然在很偏遠的地方,但是心裏一直想著中原朝廷,願意為中原上刀山下火海。”
陳安笑著說:“朕知道你們曹家忠心耿耿,瓜沙二州要是沒有歸周軍撐著,恐怕就像涼隴一樣,被吐蕃、迴鶻的那些豪強給占了。”
曹延祿順著杆子往上爬,開始說起歸周軍的不容易,尤其是甘州迴鶻越來越強大,還從內部搞他們曹家,不停地倒苦水。
陳安故意裝作對瓜沙二州的情況啥都不知道,聽得那叫一個認真。
曹延祿特別心動,其實這次來,曹元忠也是頂著很大壓力的。
一方麵迴鶻太厲害了,他們曹家內部也不穩定,要是沒了中原的支持,前途很危險。
可要是中原把手伸到大西北,那也跟引狼入室差不多。
陳安對西北的事兒啥都不知道,顯然暫時沒心思管西北,不會跟他們有利益衝突。
這情況太符合曹家的利益啦。
有足夠的實力,又沒打算摻和西方的局勢。
這種不威脅自己利益的大腿,上哪兒找去。
他越說越興奮,還夾帶了一點私貨,說甘州迴鶻的壞話。
陳安突然大怒道:“這也太欺負人了,景瓊占著甘、肅二州,還不滿足,居然把手伸到瓜州、沙州來了,難道他想把整個河西走廊都占了才高興?”
曹延祿嚇了一跳,趕忙說:“景瓊這家夥野心大著呢,恐怕早就這麽想了。”
陳安發完怒,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朕聽說西方的局麵亂得像一團麻,沒想到亂成這樣。隻是,朝廷未來發展的重點不在西邊,對西邊有點管不過來。讓朕想想……”
曹延祿想說隻要名義上支持就行,但是看到陳安在認真思考,也不好開口。
陳安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著,說:“對了,折逋嘉施這個人,你了解不?”
曹延祿想了一會兒,說:“他是涼州的豪強,在涼州很有威望,甘州迴鶻都有點怕他。”
陳安說:“這樣吧,朕想辦法安排一個節度使去涼州。跟瓜州相互唿應,把甘州夾在中間。有了這一層,估計景瓊能老實點。不過西方的事兒,還得你們幫忙,朝廷未來的重點不在西邊。這個節度使也沒多大實權,就是代表朝廷給你們支持。”
他又強調了一遍自己的重點不在西邊。
曹延祿眼睛一亮,拍著胸脯說:“陛下放心,我爹是朝廷的臣子,朝廷安排的節度使,我爹肯定好好配合。”
曹延祿得到了想要的,心滿意足地走了。
曹延祿走了以後,陳安迴到文德殿,走進偏殿的一個屏風後麵。
屏風後麵有一張很大的涼隴地形圖,上麵密密麻麻地標著各方勢力的情況和彼此的關係。
這次各方勢力都來汴京,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陳安對周邊地區複雜的情況有了具體的了解。
西方的局勢太亂了,就是一群誰也不服誰的豪強打來打去。
表麵上看甘州迴鶻、涼州吐蕃、隴右吐蕃,好像是吐蕃、迴鶻在管,但實際上吐蕃根本沒能力管他們內部的事兒。
就像涼州吐蕃,掛著吐蕃的名,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原要節度使的職位。
至於隴右吐蕃就更別提了,族群分散,大的幾千家,小的幾十家,根本不統一,互相敵視互相攻打。
想想都覺得又奇怪又好笑。
就是因為情況太複雜,不少地方豪強怕對手得到中原的支持,都搶著來要賞賜和冊封。
畢竟比起高原上那群打得頭破血流的吐蕃,越來越厲害的中原更靠得住。
他們各有心思,都想得到中原支持,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毫無底線地抹黑對手。
這樣一來,他們的恩恩怨怨,陳安都知道了。
陳安本來不想這麽早對隴右、涼州動手,但是看著亂中有點秩序的西方。
不趁這個時候動手,恐怕會形成一股讓人頭疼的勢力。
畢竟天下的局勢,分久了會合,合久了會分。
這句話不光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地方。
陳安用紅筆在涼州畫了個圈,自言自語道:“必須讓潘羅支鬆口,讓我朝的節度使去涼州。”
潘羅支有點煩躁,聽著手下從各處打聽來的消息,眉頭緊緊皺著。
中原的富裕強大,遠遠超出了他的意料。
這讓他更難決定了。
涼州吐蕃的使節團是最早到汴京的,也是最早開始給汴京的官員送禮打點的。
涼州吐蕃是豪強眾多,折捕嘉施、潘羅支兩部聯合起來,才能鎮住涼州內外。
涼州吐蕃的折捕嘉施現在的節度使是自己封的,潘羅支這次來就是想給折捕嘉施要一個中原朝廷親自任命的節度使,好讓他名正言順。
隻是上上下下打點了一個多月,也拜見了中原天子,但是冊封節度使的事兒一直沒個結果。
潘羅支有種不好的預感,如果中原真有西征的心思,憑他們的力量是絕對擋不住的。
恐怕得把涼州、隴右的吐蕃勢力都聚在一起才行。
就隴右那情況?
指望他們聯合?
潘羅支想想都覺得沒希望。
外麵傳來一陣吵鬧聲,潘羅支聽著聲音有點熟,大步走出院子,看到一群人把大箱小箱的東西推進隔壁院子,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的老對手賀智瑤。
涼州有八個豪強,這賀智瑤是第二豪強鄔哲的大舅子,很有智謀很難對付。
要不是他這個第三和折捕嘉施聯手,還真壓不住鄔哲。
“你怎麽來了?”
潘羅支黑著臉。
賀智瑤看到潘羅支也很意外,迴過神來說:“潘族長來得可比賀某早多了,這話應該我問你吧。賀某是光明正大地從涼州來的,可不像潘族長裝病,偷偷來的!”
潘羅支氣得一甩袖子走了。
潘羅支臉色陰沉地迴到大廳,雙手不停地搓著。
賀智瑤的出現把他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讓他這一個多月的努力都白費了。
潘羅支特別胖,看著人畜無害,其實一肚子壞水。
不想當老大的老三,不是好老三。
涼州八個豪強,折捕嘉施排第一,鄔哲第二,潘羅支第三。
剩下五個雖然也有點實力,但沒可能爭涼州老大的位置。
老三想當老大,靠實力不行,得等老大老二拚個兩敗俱傷,然後坐收漁利。
一開始潘羅支不想支持折捕嘉施,老大老三加起來實力碾壓老二,不符合潘羅支的利益。
支持老二對抗老大,才對他有利。
不過鄔哲太強勢,賀智瑤又跟他有很深的矛盾,潘羅支隻能退而求其次跟著老大後麵吆喝。
這次來汴京是潘羅支自己的主意,表麵上是為折捕嘉施要個節度使之位,實際上是給自己當涼州老大鋪路。
折捕嘉施當這個老大,忍了鄔哲這個老二快二十年,年紀大了不想再忍了。
為了子孫,準備收拾鄔哲。
潘羅支也做好了撿便宜的準備,隻要折捕嘉施和鄔哲打起來,他就趁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把他們都吞並,然後靠著這段時間的打點,名正言順地當河西節度使。
但現在鄔哲的心腹來了汴京,萬一中原天子支持鄔哲,那他所有的打算都泡湯了。
有了中原天子的支持,折捕嘉施未必敢和鄔哲打。
潘羅支無奈地長歎自言自語:“形勢不由自己,沒辦法啊。”
他不是不知道這是陳安故意的,就是想在涼州留個釘子。
可知道又能怎樣?
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裏……
好在中原天子好像沒惦記西方,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節度使,倒也影響不大。
潘羅支麵對賀智瑤的到來,很快就做出了選擇。
放棄對河西節度使的追求,給中原朝廷上表,請朝廷派官員來節度。
收到潘羅支的上表,陳安臉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