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959 年,後周氣勢洶洶,柴榮親率大軍北伐,目標直指幽州。消息如疾風般傳入遼國,遼國上下一片震動。
遼國皇宮,巍峨壯麗,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宮殿之內,氣氛凝重而緊張。遼穆宗耶律璟高坐龍椅之上,麵色陰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他身材魁梧,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皇冠,不怒自威。此刻,他正緊蹙眉頭,思考著應對後周的策略。
下方,群臣分列兩側,個個神色肅穆。政事令耶律壽遠率先出列,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高坐龍椅之上的遼穆宗耶律璟。耶律壽遠雙手抱拳,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如今後周柴榮洶洶而來,那後周大軍如洶湧波濤,氣勢磅礴,旌旗漫卷,遮天蔽日。觀其此番北伐之態勢,那柴榮眼神中滿是決絕與誌在必得之意。我大遼萬不可掉以輕心啊,陛下。後周之強,不可不察,他們兵強馬壯,訓練有素,且那柴榮雄才大略,有經天緯地之才,他此次北伐,必定是精心謀劃,籌謀良久。若我大遼稍有疏忽,後果將不堪設想。當此危急時刻,陛下,我們必須速速商議應對之策,否則我大遼江山社稷恐將陷入巨大危機之中。”
耶律壽遠身材高大,他挺直脊梁,如同一棵參天大樹般屹立在朝堂之上。麵容堅毅如磐石,那棱角分明的臉龐仿佛是由歲月和滄桑雕琢而成,每一道皺紋都似乎訴說著他為國家殫精竭慮的過往。一雙眼睛深邃而明亮,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變化與發展。他身著莊重的官服,黑色的錦緞上繡著精致的花紋,那花紋如遊龍戲鳳,栩栩如生,彰顯著他的尊貴地位。腰間佩著一把寶劍,劍鞘上鑲嵌著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這把寶劍不僅是他身份的象征,更是他隨時準備為國家而戰的決心體現。他站在那裏,盡顯威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太保楚阿不也緊接著出列,他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走到朝堂中央。楚阿不身材肥胖,圓滾滾的身軀卻並不顯得笨拙。他的麵容和善,總是帶著微微的笑容,讓人感覺親切。然而,當他望向耶律璟時,眼神中卻閃爍著精明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辰,雖不耀眼,卻蘊含著深邃的智慧。他身著華麗的長袍,長袍以紫色為主色調,上麵繡著金色的龍紋,顯得莊重而嚴肅。手中拿著笏板,笏板潔白如玉,光滑細膩,仿佛承載著他對國家的責任和擔當。他微微躬身,說道:“陛下,後周兵強馬壯,那後周的鐵騎威震四方,步兵訓練有素。且柴榮乃一代雄主,他智勇雙全,有雄才大略。此次北伐,必定精心謀劃,絕非一時興起。我等需謹慎應對,不可輕敵。稍有不慎,便可能給我大遼帶來滅頂之災。”
耶律璟微微點頭,他的臉色凝重,沉聲道:“二位愛卿所言極是。後周此次北伐,對我大遼威脅甚大。眾卿有何良策,可禦敵於國門之外?”
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時間,朝堂上充滿了低聲的討論聲。片刻後,一位老將出列,他的步伐堅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戰場上的鼓點上。這位老將名叫蕭撻凜,他身材高大,比耶律壽遠還要高出一頭。滿臉絡腮胡,如鋼針般堅硬,給人一種粗獷豪放之感。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果敢,那是曆經無數次戰鬥洗禮的眼神,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國家的忠誠。他身著鎧甲,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他的赫赫戰功。腰間佩著寶劍,劍未出鞘,卻已讓人感受到其鋒芒。他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裏,如同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
蕭撻凜拱手道:“陛下,後周雖強,但我大遼也非弱旅。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幽州的城防。如今後周大軍壓境,幽州首當其衝。若幽州有失,我大遼將陷入被動。增派兵力,修繕城牆,囤積糧草,確保幽州城固若金湯,方為上策。”
耶律璟微微點頭,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蕭撻凜的讚賞。問道:“蕭將軍,你認為應如何加強幽州城防?”
蕭撻凜迴道:“陛下,臣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首先,增派五萬精兵前往幽州,加強守城力量。這五萬精兵需是我大遼的精銳之師,他們久經沙場,作戰勇猛。有他們駐守幽州,可大大增強幽州的防禦能力。其次,命令各地工匠,日夜趕工,修繕城牆,加固城樓。城牆是幽州的第一道防線,必須堅固無比。工匠們要仔細檢查每一處城牆,發現破損之處立即修補。同時,加固城樓,增加城樓的防禦設施,使其成為敵軍難以攻克的堡壘。同時,在城牆上布置更多的防禦武器,如投石機、弓弩等。投石機可遠距離攻擊敵軍,給敵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弓弩則可在近距離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射殺敵軍。此外,還應囤積足夠的糧草,確保城中軍民無後顧之憂。糧草是戰爭的關鍵,有了充足的糧草,城中軍民才能堅守城池,等待援軍的到來。”
耶律璟聽後,微微頷首,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說道:“蕭將軍所言甚善。傳朕旨意,立即增派五萬精兵前往幽州,加強城防。命令各地工匠,日夜趕工,修繕城牆。同時,囤積糧草,確保幽州城物資充足。”
接著,又有一位大臣出列,隻見他步伐沉穩,神色凝重。這位大臣名叫韓德讓,他身材矮小,在一眾高大的朝臣之中顯得格外獨特。然而,他雖身形不高,卻自有一股沉穩之氣。麵容清秀,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眉如遠山,目若秋水,給人一種清新之感。但那看似平凡的麵容之上,眼神中卻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奧秘。他身著官服,那官服裁剪得體,顏色莊重,上麵繡著精致的花紋,彰顯著他的身份與地位。手中拿著笏板,笏板潔白如玉,光滑細膩,他緊緊握住笏板,仿佛握住了為國家出謀劃策的責任。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後周軍隊向來善於野戰,他們的鐵騎縱橫馳騁,步兵勇猛無畏。若我軍在野外與之正麵交鋒,恐難取勝。陛下,臣以為,我們當另尋良策,不可貿然與之野戰。依臣之見,可在幽州城外設置陷阱,以此來阻擊後周軍隊。如此,或許能為我大遼爭取更多的勝算。”
耶律璟微微皺眉,目光緊緊盯著韓德讓,他微微前傾身體,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地問道:“韓愛卿,你認為應如何設置陷阱?”
韓德讓直起身來,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可在幽州城外挖掘壕溝。這壕溝需深挖寬掘,使其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壕溝的深度當足以讓敵軍的戰馬無法躍過,寬度也要讓敵軍的戰車難以通過。壕溝之中,可設置鹿角、拒馬等障礙物。鹿角尖銳鋒利,如同猛獸的獠牙,可刺破敵軍的鎧甲和戰車;拒馬堅實厚重,可阻擋敵軍的衝鋒。同時,在壕溝中埋設尖刺,這些尖刺需精心布置,尖刺的尖端要經過打磨,使其更加鋒利。當敵軍陷入壕溝之時,尖刺便可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此外,還可在道路兩旁設置伏兵。這些伏兵需隱蔽在山林之中,或是偽裝成百姓,他們要保持絕對的安靜,等待最佳的時機。待後周軍隊進入陷阱後,他們便可突然出擊,給予其沉重打擊。伏兵的出擊要迅猛如雷霆,讓敵軍措手不及。如此一來,後周軍隊必定措手不及,我軍便可趁機取得勝利。”
耶律璟聽後,微微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緩緩說道:“韓愛卿之策甚妙。傳朕旨意,立即在幽州城外挖掘壕溝,設置障礙物,埋設尖刺。同時,安排伏兵,伺機出擊。務必讓後周軍隊有來無迴,讓他們見識我大遼的威嚴。”
韓德讓再次躬身行禮,說道:“陛下聖明,臣等必當全力以赴,為陛下,為大遼,保衛幽州,抵禦後周軍隊。”
耶律璟微微抬手,示意韓德讓平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說道:“此次抵禦後周,關乎我大遼的生死存亡。眾愛卿當齊心協力,共同禦敵。若能成功擊退後周軍隊,朕定當重重賞賜。”
朝堂之上,群臣齊聲高唿:“陛下萬歲!大遼必勝!”那聲音在宮殿中迴蕩,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遼國的決心和勇氣。
此時,政事令耶律壽遠再次出列,他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深思熟慮後的決斷。耶律壽遠微微躬身,拱手說道:“陛下,後周軍隊此次北伐,來勢洶洶,觀其軍容,必定糧草充足。糧草乃行軍作戰之根本,若能斷其後路,燒毀其糧草輜重,必能使其軍心大亂,陷入困境。我等可派遣奇兵,出其不意地襲擊其後路,給予後周軍隊沉重打擊。”
耶律璟微微皺眉,目光緊緊盯著耶律壽遠,問道:“耶律愛卿,你認為應派遣何人率領奇兵?”
耶律壽遠挺直身軀,鄭重迴道:“陛下,臣舉薦蕭思溫將軍。蕭思溫將軍智勇雙全,他既有過人的謀略,又有非凡的勇氣。在以往的戰役中,蕭將軍屢立戰功,充分展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蕭將軍對周邊地形極為熟悉,他能夠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定能勝任此任,帶領奇兵成功襲擊後周軍隊後路,燒毀其糧草輜重。”
耶律璟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傳朕旨意,命蕭思溫將軍率領五千精兵,務必小心謹慎,襲擊後周軍隊後路,燒毀其糧草輜重。若能成功,朕重重有賞。”
太保楚阿不也緊接著出列,他麵容嚴肅,手中笏板微微抬起。楚阿不說道:“陛下,後周柴榮乃一代雄主,其麾下將領眾多,皆能征善戰。此次後周北伐,對我大遼威脅巨大。單憑我大遼一國之力,恐難以與之抗衡。我等可派遣使者,聯絡北漢等國,共同對抗後周。如此,方能增加勝算,保衛我大遼的領土和尊嚴。”
耶律璟微微頷首,問道:“楚愛卿,你認為應如何聯絡北漢等國?”
楚阿不恭敬地迴道:“陛下,臣以為,可派遣使者,攜帶重禮,前往北漢等國。使者當向各國詳細說明後周北伐對各國的威脅,強調唇亡齒寒之理。請求其出兵相助,共同抵禦後周的進攻。同時,陛下可承諾若能擊敗後周,將給予各國豐厚的迴報。如此,各國必定會慎重考慮,權衡利弊,有望與我大遼攜手抗敵。”
耶律璟聽後,微微點頭,認可地說道:“楚愛卿之策可行。傳朕旨意,立即派遣使者,精心挑選重禮,前往北漢等國。務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各國與我大遼共同對抗後周。若此次能成功聯合各國,共同抵禦後周,朕定當論功行賞,不吝賞賜。”
商議完畢後,耶律璟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掃視著下方群臣,說道:“後周柴榮此次北伐,來勢洶洶。但我大遼乃強國,豈會懼他?眾卿務必齊心協力,共同禦敵。若能擊敗後周,朕定當重重賞賜。”
群臣齊聲高唿:“陛下萬歲!大遼必勝!”
隨後,遼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軍隊緊急集結,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幽州。工匠們日夜勞作,修繕城牆。使者們帶著重禮,奔赴北漢等國。
在幽州城,守城將領們也積極備戰。他們組織士兵進行軍事訓練,提高戰鬥力。在城牆上,布置了各種防禦武器,如投石機、弓弩等。同時,還在城外挖掘了壕溝,設置了陷阱,準備給後周軍隊以沉重打擊。
整個遼國沉浸在緊張的備戰氛圍中,等待著後周軍隊的到來。他們堅信,在遼穆宗耶律璟的領導下,他們一定能夠抵禦後周的進攻,保衛遼國的領土和尊嚴。
遼國皇宮,巍峨壯麗,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宮殿之內,氣氛凝重而緊張。遼穆宗耶律璟高坐龍椅之上,麵色陰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他身材魁梧,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皇冠,不怒自威。此刻,他正緊蹙眉頭,思考著應對後周的策略。
下方,群臣分列兩側,個個神色肅穆。政事令耶律壽遠率先出列,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高坐龍椅之上的遼穆宗耶律璟。耶律壽遠雙手抱拳,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如今後周柴榮洶洶而來,那後周大軍如洶湧波濤,氣勢磅礴,旌旗漫卷,遮天蔽日。觀其此番北伐之態勢,那柴榮眼神中滿是決絕與誌在必得之意。我大遼萬不可掉以輕心啊,陛下。後周之強,不可不察,他們兵強馬壯,訓練有素,且那柴榮雄才大略,有經天緯地之才,他此次北伐,必定是精心謀劃,籌謀良久。若我大遼稍有疏忽,後果將不堪設想。當此危急時刻,陛下,我們必須速速商議應對之策,否則我大遼江山社稷恐將陷入巨大危機之中。”
耶律壽遠身材高大,他挺直脊梁,如同一棵參天大樹般屹立在朝堂之上。麵容堅毅如磐石,那棱角分明的臉龐仿佛是由歲月和滄桑雕琢而成,每一道皺紋都似乎訴說著他為國家殫精竭慮的過往。一雙眼睛深邃而明亮,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變化與發展。他身著莊重的官服,黑色的錦緞上繡著精致的花紋,那花紋如遊龍戲鳳,栩栩如生,彰顯著他的尊貴地位。腰間佩著一把寶劍,劍鞘上鑲嵌著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這把寶劍不僅是他身份的象征,更是他隨時準備為國家而戰的決心體現。他站在那裏,盡顯威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太保楚阿不也緊接著出列,他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走到朝堂中央。楚阿不身材肥胖,圓滾滾的身軀卻並不顯得笨拙。他的麵容和善,總是帶著微微的笑容,讓人感覺親切。然而,當他望向耶律璟時,眼神中卻閃爍著精明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辰,雖不耀眼,卻蘊含著深邃的智慧。他身著華麗的長袍,長袍以紫色為主色調,上麵繡著金色的龍紋,顯得莊重而嚴肅。手中拿著笏板,笏板潔白如玉,光滑細膩,仿佛承載著他對國家的責任和擔當。他微微躬身,說道:“陛下,後周兵強馬壯,那後周的鐵騎威震四方,步兵訓練有素。且柴榮乃一代雄主,他智勇雙全,有雄才大略。此次北伐,必定精心謀劃,絕非一時興起。我等需謹慎應對,不可輕敵。稍有不慎,便可能給我大遼帶來滅頂之災。”
耶律璟微微點頭,他的臉色凝重,沉聲道:“二位愛卿所言極是。後周此次北伐,對我大遼威脅甚大。眾卿有何良策,可禦敵於國門之外?”
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時間,朝堂上充滿了低聲的討論聲。片刻後,一位老將出列,他的步伐堅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戰場上的鼓點上。這位老將名叫蕭撻凜,他身材高大,比耶律壽遠還要高出一頭。滿臉絡腮胡,如鋼針般堅硬,給人一種粗獷豪放之感。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果敢,那是曆經無數次戰鬥洗禮的眼神,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國家的忠誠。他身著鎧甲,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他的赫赫戰功。腰間佩著寶劍,劍未出鞘,卻已讓人感受到其鋒芒。他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裏,如同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峰。
蕭撻凜拱手道:“陛下,後周雖強,但我大遼也非弱旅。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幽州的城防。如今後周大軍壓境,幽州首當其衝。若幽州有失,我大遼將陷入被動。增派兵力,修繕城牆,囤積糧草,確保幽州城固若金湯,方為上策。”
耶律璟微微點頭,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蕭撻凜的讚賞。問道:“蕭將軍,你認為應如何加強幽州城防?”
蕭撻凜迴道:“陛下,臣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首先,增派五萬精兵前往幽州,加強守城力量。這五萬精兵需是我大遼的精銳之師,他們久經沙場,作戰勇猛。有他們駐守幽州,可大大增強幽州的防禦能力。其次,命令各地工匠,日夜趕工,修繕城牆,加固城樓。城牆是幽州的第一道防線,必須堅固無比。工匠們要仔細檢查每一處城牆,發現破損之處立即修補。同時,加固城樓,增加城樓的防禦設施,使其成為敵軍難以攻克的堡壘。同時,在城牆上布置更多的防禦武器,如投石機、弓弩等。投石機可遠距離攻擊敵軍,給敵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弓弩則可在近距離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射殺敵軍。此外,還應囤積足夠的糧草,確保城中軍民無後顧之憂。糧草是戰爭的關鍵,有了充足的糧草,城中軍民才能堅守城池,等待援軍的到來。”
耶律璟聽後,微微頷首,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說道:“蕭將軍所言甚善。傳朕旨意,立即增派五萬精兵前往幽州,加強城防。命令各地工匠,日夜趕工,修繕城牆。同時,囤積糧草,確保幽州城物資充足。”
接著,又有一位大臣出列,隻見他步伐沉穩,神色凝重。這位大臣名叫韓德讓,他身材矮小,在一眾高大的朝臣之中顯得格外獨特。然而,他雖身形不高,卻自有一股沉穩之氣。麵容清秀,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眉如遠山,目若秋水,給人一種清新之感。但那看似平凡的麵容之上,眼神中卻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奧秘。他身著官服,那官服裁剪得體,顏色莊重,上麵繡著精致的花紋,彰顯著他的身份與地位。手中拿著笏板,笏板潔白如玉,光滑細膩,他緊緊握住笏板,仿佛握住了為國家出謀劃策的責任。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後周軍隊向來善於野戰,他們的鐵騎縱橫馳騁,步兵勇猛無畏。若我軍在野外與之正麵交鋒,恐難取勝。陛下,臣以為,我們當另尋良策,不可貿然與之野戰。依臣之見,可在幽州城外設置陷阱,以此來阻擊後周軍隊。如此,或許能為我大遼爭取更多的勝算。”
耶律璟微微皺眉,目光緊緊盯著韓德讓,他微微前傾身體,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地問道:“韓愛卿,你認為應如何設置陷阱?”
韓德讓直起身來,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他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可在幽州城外挖掘壕溝。這壕溝需深挖寬掘,使其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壕溝的深度當足以讓敵軍的戰馬無法躍過,寬度也要讓敵軍的戰車難以通過。壕溝之中,可設置鹿角、拒馬等障礙物。鹿角尖銳鋒利,如同猛獸的獠牙,可刺破敵軍的鎧甲和戰車;拒馬堅實厚重,可阻擋敵軍的衝鋒。同時,在壕溝中埋設尖刺,這些尖刺需精心布置,尖刺的尖端要經過打磨,使其更加鋒利。當敵軍陷入壕溝之時,尖刺便可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此外,還可在道路兩旁設置伏兵。這些伏兵需隱蔽在山林之中,或是偽裝成百姓,他們要保持絕對的安靜,等待最佳的時機。待後周軍隊進入陷阱後,他們便可突然出擊,給予其沉重打擊。伏兵的出擊要迅猛如雷霆,讓敵軍措手不及。如此一來,後周軍隊必定措手不及,我軍便可趁機取得勝利。”
耶律璟聽後,微微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緩緩說道:“韓愛卿之策甚妙。傳朕旨意,立即在幽州城外挖掘壕溝,設置障礙物,埋設尖刺。同時,安排伏兵,伺機出擊。務必讓後周軍隊有來無迴,讓他們見識我大遼的威嚴。”
韓德讓再次躬身行禮,說道:“陛下聖明,臣等必當全力以赴,為陛下,為大遼,保衛幽州,抵禦後周軍隊。”
耶律璟微微抬手,示意韓德讓平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說道:“此次抵禦後周,關乎我大遼的生死存亡。眾愛卿當齊心協力,共同禦敵。若能成功擊退後周軍隊,朕定當重重賞賜。”
朝堂之上,群臣齊聲高唿:“陛下萬歲!大遼必勝!”那聲音在宮殿中迴蕩,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遼國的決心和勇氣。
此時,政事令耶律壽遠再次出列,他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深思熟慮後的決斷。耶律壽遠微微躬身,拱手說道:“陛下,後周軍隊此次北伐,來勢洶洶,觀其軍容,必定糧草充足。糧草乃行軍作戰之根本,若能斷其後路,燒毀其糧草輜重,必能使其軍心大亂,陷入困境。我等可派遣奇兵,出其不意地襲擊其後路,給予後周軍隊沉重打擊。”
耶律璟微微皺眉,目光緊緊盯著耶律壽遠,問道:“耶律愛卿,你認為應派遣何人率領奇兵?”
耶律壽遠挺直身軀,鄭重迴道:“陛下,臣舉薦蕭思溫將軍。蕭思溫將軍智勇雙全,他既有過人的謀略,又有非凡的勇氣。在以往的戰役中,蕭將軍屢立戰功,充分展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蕭將軍對周邊地形極為熟悉,他能夠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定能勝任此任,帶領奇兵成功襲擊後周軍隊後路,燒毀其糧草輜重。”
耶律璟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傳朕旨意,命蕭思溫將軍率領五千精兵,務必小心謹慎,襲擊後周軍隊後路,燒毀其糧草輜重。若能成功,朕重重有賞。”
太保楚阿不也緊接著出列,他麵容嚴肅,手中笏板微微抬起。楚阿不說道:“陛下,後周柴榮乃一代雄主,其麾下將領眾多,皆能征善戰。此次後周北伐,對我大遼威脅巨大。單憑我大遼一國之力,恐難以與之抗衡。我等可派遣使者,聯絡北漢等國,共同對抗後周。如此,方能增加勝算,保衛我大遼的領土和尊嚴。”
耶律璟微微頷首,問道:“楚愛卿,你認為應如何聯絡北漢等國?”
楚阿不恭敬地迴道:“陛下,臣以為,可派遣使者,攜帶重禮,前往北漢等國。使者當向各國詳細說明後周北伐對各國的威脅,強調唇亡齒寒之理。請求其出兵相助,共同抵禦後周的進攻。同時,陛下可承諾若能擊敗後周,將給予各國豐厚的迴報。如此,各國必定會慎重考慮,權衡利弊,有望與我大遼攜手抗敵。”
耶律璟聽後,微微點頭,認可地說道:“楚愛卿之策可行。傳朕旨意,立即派遣使者,精心挑選重禮,前往北漢等國。務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各國與我大遼共同對抗後周。若此次能成功聯合各國,共同抵禦後周,朕定當論功行賞,不吝賞賜。”
商議完畢後,耶律璟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掃視著下方群臣,說道:“後周柴榮此次北伐,來勢洶洶。但我大遼乃強國,豈會懼他?眾卿務必齊心協力,共同禦敵。若能擊敗後周,朕定當重重賞賜。”
群臣齊聲高唿:“陛下萬歲!大遼必勝!”
隨後,遼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軍隊緊急集結,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幽州。工匠們日夜勞作,修繕城牆。使者們帶著重禮,奔赴北漢等國。
在幽州城,守城將領們也積極備戰。他們組織士兵進行軍事訓練,提高戰鬥力。在城牆上,布置了各種防禦武器,如投石機、弓弩等。同時,還在城外挖掘了壕溝,設置了陷阱,準備給後周軍隊以沉重打擊。
整個遼國沉浸在緊張的備戰氛圍中,等待著後周軍隊的到來。他們堅信,在遼穆宗耶律璟的領導下,他們一定能夠抵禦後周的進攻,保衛遼國的領土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