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種事情,趙諶沒有任何負擔,當年三角貿易的時候,歐美不知道抓了多少奴隸賣錢,他們做得,我大宋難道就做不得?


    而且抽空北方遊牧民族的青壯,同時還讓西夏也放一些血,對大宋來說好處就大了去了。


    而西夏這種事情他們其實也沒少做,蒙古高原上的各種民族,都是被遼國鎮壓的,他們就是遼國最大的幫手。


    這種事情的危險當然是有的,然而李仁忠卻並不在乎。


    說穿了,大宋就算封鎖下去,西夏高層也不會餓死,但是中下層的西夏人如果活不下去,是會動搖他們統治的根基的。


    而趙諶提出的這幾個主意,種棉花可以讓西夏的剩餘勞動力有事情可幹,進廠打工也是一樣,他們有事做,有收入,自然就會穩定一些,而軍方則可以通過抓奴隸來獲得利益,西夏的統治自然就會穩固很多。


    不過對西夏高層來說,好處就比較有限了,雖然老百姓和軍方賺的錢,最終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迴到他們手裏,可是畢竟慢了很多不是嗎?


    “迴到剛才的話題吧,歲幣沒得談,青鹽也不用談,我們取得的青鹽是賣給我們自己百姓的,你們也可以拿到青鹽給自己百姓吃,然而我們不會賣鹽給你們,你們也不能販私鹽過來,再說了,同樣的青鹽,你們販私鹽難道就會有什麽利潤嗎?”趙諶笑道。


    李仁忠苦笑,確實,青鹽就在那裏,雙方的起步是一樣的,鹽的價格大宋現在已經逐漸走低了,因為大宋開始主動在鹽業上讓利,雖然鹽還是專賣,然而官鹽的價格和之前比起來下降了許多,這也讓私鹽沒有了什麽空間。


    私鹽能夠存在,本身就是因為官鹽太貴,官鹽都降價了,私鹽還能有什麽優勢?


    大宋有資格讓利,是因為他們現在開始從別的地方取得足夠的財政收入了,而為了壓製南方的經濟優勢,官鹽降價,也是一個好的手段。


    畢竟南方不少人的財富,都是通過販賣私鹽獲得的。


    對自己人都這麽狠,對西夏也不會心慈手軟。


    “西域貿易,我們則可以談一談。”趙諶道。


    李仁忠抬頭看著趙諶。


    他對這個大宋太子已經一點都不敢小看了,這人看起來和氣,然而一刀刀的,下得也是真狠啊。


    “西域貿易的利益,我們可以讓出三成。”趙諶道。


    “三成是不是少了點?”李仁忠問。


    西夏以前是幾乎壟斷了西域貿易的利益的,現在隻給三成,確實有點少了……


    “開玩笑,鏡子還有各種新的產品,必然會讓西域對我大宋的貨物需求量激增!而為了彌補貿易差距,他們也會販賣來更多的物品!西域有些東西我們還是需要的,比如硝石……這樣一來,貿易的數量會比以前增加很多,給你們三成,已經很多了!沒有我們的產品,你們西夏有什麽能參與到貿易中的?”趙諶不客氣的說。


    李仁忠隻能苦笑。


    西夏能向外賣的東西確實不多,主要是藥材為主,柴胡、蓯蓉、大黃、紅花這些東西,然後就是各種畜牧,牛、馬、羊、駱駝之類的,雖然他們的手工業也不錯,可是很顯然的是,他們不管是瓷器還是漆器,都遠遠不能和大宋的出產相比,以前是壟斷,現在大宋也能直接和西域交易,有大宋的瓷器和漆器,誰還要他們的啊。


    給他們三成,確實是給麵子了。


    “但是如何能確定三成的數量呢?”李仁忠問。


    “那就看操作了,我們雙方可以在西域通道上設立關卡,同時關卡得是我們雙方都派遣吏員和官員,這樣可以對交易數額和收取的稅金進行詳細的記載,然後再按三七分成,這樣最公平,不至於相互隱瞞,互派官吏主要是為了查賬,所以雙方都必須保證對方官吏的人身安全才行。”趙諶道。


    這是個很公平的提議,李仁忠並沒有什麽意見,至於大宋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開展軍事行動,李仁忠倒不是太在意,畢竟關口肯定是設在雙方的非軍事重地上。


    這樣一來,確實還是很公平的。


    西域貿易的擴大,需要大宋的貨物,而西夏的加入,則可以讓這條商路變得更安全一些,雙方都可以出兵來保護這條商路的安全,商路安全了,商人來往自然就會更多一些,收益也就更多。


    從西域貿易中得到的利益,當然就能滿足西夏高層的欲望。


    趙諶提出的這幾條,算是很好的彌補了西夏財政上的損失,李仁忠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而且西夏也離不開和大宋的貿易,大宋的茶葉、糧食、衣服、調料,都是他們所需要的,這是不可能斷絕的事情。


    趙諶的態度,也代表了大宋的態度——他們確實不想把西夏趕盡殺絕,而是想和他們做生意。


    雖然不是官方的態度,卻可以證明一些東西。


    了解到這一點之後,李仁忠有些輕鬆了,看來這次,他不會無功而返了。


    當然,很多細節還要繼續討論,隻不過有了突破之後,細節的討論,總是會容易很多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怕沒得談,隻要能談,那總是能達成還不錯的協議的。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李仁忠對趙諶行禮,然後沉迷的看著那一麵一人高的鏡子。


    趙諶沒有假大方的送給他——這一麵鏡子十幾萬貫呢,雖然趙諶知道實際上不值錢,可是要是就這麽送出去了,那就顯得不值錢了。


    “這種大鏡子,我大宋也不多,所以無法贈送給濮王。不過小鏡子倒是有一些,這一麵大的,送給貴國皇帝,另外兩麵小一點的,濮王一麵,晉王一麵,算是我個人的贈禮了。”趙諶笑道。


    “感謝太子殿下的慷慨大方。”


    李仁忠倒沒覺得趙諶小氣,畢竟和兩國的交易比起來,不管送什麽,那都是小兒科。


    不過這幾麵鏡子也是價格不菲,當然拿得出手。


    “我西夏小國,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小王帶來了一件冷鍛甲,聽聞太子好武,所以送給太子。”李仁忠笑道。


    “哦,那本太子可要見識見識。”趙諶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怒並收藏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