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安南來的糧食(先打個卡,剩下的正在補)
穿成農夫,從服徭役開始進步 作者:白菜燉蘑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淩雲改變主意,一方麵是對王翰有所改觀,不想用對付敵人的手段對付他,另一方麵,他也有些擔心,若自己殺了孫大壯,反而會激起王翰的逆反心理,一門心思的要將信送去營州。
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了,若王翰真鐵了心要往營州送信,自己再防守,怕也會有疏忽的時候。
倒不如順從本心,放孫大壯一馬。
反正孫大壯活著對自己也沒有什麽影響,他也沒必要徒增殺孽。
之後的三天,王翰等人一直沒有出現,就連飯食都是夥堂的人送去院裏的。
三天後,王翰來找李淩雲,說自己作為監軍,一直住在軍營外不合適,希望李淩雲能在軍營內給自己安排一個辦公和起居場所。
李淩雲沒拒絕,派人將離自己不遠處的兩間屋子收拾出來,兩間打通,裏間布置成起居室,外間布置成辦公區,讓他搬了進去。
至於那二十個書記官,李淩雲往每個隊裏塞了一個,讓他們跟隊內的士兵同吃同住,共同訓練。
書記官是在戰場上記功勞的,以前都由朝廷派遣,如今基本上都是節度使自己派手下人去各營充當書記官。
這些人平常不參與訓練,沒打仗的時候他們就負責糾察軍紀,整肅軍容。
但李淩雲不慣著他們,平常沒有軍功可記錄的,那就和士兵們一起訓練吧,不然上了戰場體力跟不上怎麽辦。
最主要的是,光吃不訓練,那一身的精力怎麽發泄?
精力太過充沛的話想的就多,就容易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兒,比如想盡辦法偷偷摸摸的送信什麽的。
書記官們雖然不滿,但敢怒不敢言,隻能每天忍氣吞聲的跟著眾人訓練。
剛開始的幾天,他們還心中有氣,訓練起來很是敷衍。
但幾天後他們跟隨隊伍參加了一場模擬戰鬥並取得了勝利,得到了李淩雲下發的獎勵後,大夥兒忽然覺得,跟著士兵們一起訓練也挺好的。
二月十三。
柳初月帶著一支長長的隊伍來了守捉城,一起來的,還有上千輛的車隊。
李淩雲見狀,知道這是柳氏的建築隊來了,立刻熱情的接待了眾人。
席間,柳初月向李淩雲介紹了這支建築隊的總負責人,魏州柳氏長房次子,柳天章。
柳天章看著隻有二十三四歲的樣子,生的高大俊朗,談話間雖有高門大戶的高傲,但也不讓人討厭。
雙方見過禮後,柳初月繼續說道:“李守捉,派去安南的船隊迴來了,總共帶迴來四十萬石糧食,我這次一並帶過來了,你待會派人來接收一下。”
“四十萬擔?”李淩雲驚訝出口。
他想過精鹽運到安南能換來不少糧食,但沒想到居然能換這麽多糧食!
一萬斤精鹽換四十萬擔糧食,算下來一斤鹽換了四十擔!
按現在的糧價算,四十石糧食能賣八十兩銀子!
一斤鹽賣八十兩銀子?
光想想就覺得很不真實。
柳初月笑道:“安南的糧價很便宜,一擔糙米二百文錢,四十萬擔也不過八萬兩銀子,算下來,一斤精鹽隻賣了八兩,我們吃虧了呢。”
李淩雲這才恍然。
安南的糧食一年三熟,糧價便宜也正常。
前些年大夏的糧食在秋收季節也是一鬥隻賣二十幾文,算下來一擔也就二百多文錢。
從去年開始糧價才上漲的。
想到安南那低廉的糧價,李淩雲激動道:“那咱們是不是可以從安南進口大量糧食,然後運迴咱們大夏賣?”
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了,若王翰真鐵了心要往營州送信,自己再防守,怕也會有疏忽的時候。
倒不如順從本心,放孫大壯一馬。
反正孫大壯活著對自己也沒有什麽影響,他也沒必要徒增殺孽。
之後的三天,王翰等人一直沒有出現,就連飯食都是夥堂的人送去院裏的。
三天後,王翰來找李淩雲,說自己作為監軍,一直住在軍營外不合適,希望李淩雲能在軍營內給自己安排一個辦公和起居場所。
李淩雲沒拒絕,派人將離自己不遠處的兩間屋子收拾出來,兩間打通,裏間布置成起居室,外間布置成辦公區,讓他搬了進去。
至於那二十個書記官,李淩雲往每個隊裏塞了一個,讓他們跟隊內的士兵同吃同住,共同訓練。
書記官是在戰場上記功勞的,以前都由朝廷派遣,如今基本上都是節度使自己派手下人去各營充當書記官。
這些人平常不參與訓練,沒打仗的時候他們就負責糾察軍紀,整肅軍容。
但李淩雲不慣著他們,平常沒有軍功可記錄的,那就和士兵們一起訓練吧,不然上了戰場體力跟不上怎麽辦。
最主要的是,光吃不訓練,那一身的精力怎麽發泄?
精力太過充沛的話想的就多,就容易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兒,比如想盡辦法偷偷摸摸的送信什麽的。
書記官們雖然不滿,但敢怒不敢言,隻能每天忍氣吞聲的跟著眾人訓練。
剛開始的幾天,他們還心中有氣,訓練起來很是敷衍。
但幾天後他們跟隨隊伍參加了一場模擬戰鬥並取得了勝利,得到了李淩雲下發的獎勵後,大夥兒忽然覺得,跟著士兵們一起訓練也挺好的。
二月十三。
柳初月帶著一支長長的隊伍來了守捉城,一起來的,還有上千輛的車隊。
李淩雲見狀,知道這是柳氏的建築隊來了,立刻熱情的接待了眾人。
席間,柳初月向李淩雲介紹了這支建築隊的總負責人,魏州柳氏長房次子,柳天章。
柳天章看著隻有二十三四歲的樣子,生的高大俊朗,談話間雖有高門大戶的高傲,但也不讓人討厭。
雙方見過禮後,柳初月繼續說道:“李守捉,派去安南的船隊迴來了,總共帶迴來四十萬石糧食,我這次一並帶過來了,你待會派人來接收一下。”
“四十萬擔?”李淩雲驚訝出口。
他想過精鹽運到安南能換來不少糧食,但沒想到居然能換這麽多糧食!
一萬斤精鹽換四十萬擔糧食,算下來一斤鹽換了四十擔!
按現在的糧價算,四十石糧食能賣八十兩銀子!
一斤鹽賣八十兩銀子?
光想想就覺得很不真實。
柳初月笑道:“安南的糧價很便宜,一擔糙米二百文錢,四十萬擔也不過八萬兩銀子,算下來,一斤精鹽隻賣了八兩,我們吃虧了呢。”
李淩雲這才恍然。
安南的糧食一年三熟,糧價便宜也正常。
前些年大夏的糧食在秋收季節也是一鬥隻賣二十幾文,算下來一擔也就二百多文錢。
從去年開始糧價才上漲的。
想到安南那低廉的糧價,李淩雲激動道:“那咱們是不是可以從安南進口大量糧食,然後運迴咱們大夏賣?”